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日龄雏鸡渗出性素质诊治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缺乏时,雏鸡可发生渗出性素质。本病通常发生于7—56日龄期间,笔者曾遇4日龄雏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经用亚硒酸钠VE粉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情况报导如下:1.发病经过益农镇群围村钱某,今年1月3日购进红宝苗鸡...  相似文献   

2.
仔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效果。4种程序免疫的雏鸡50日龄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有一定母原HI抗体水平雏鸡,于孵出出后次日用Ⅱ系疫苗加灭活油佐剂疫苗免疫或4倍剂量Ⅱ系疫苗免疫,均优于仅用油佐剂苗免疫或10日龄和20日龄用Ⅱ系疫苗次免疫。  相似文献   

3.
腹水综合征(AS)多发生于快速生长期的肉用仔鸡,发病最早的病例见于波利维亚(3-4日龄)。巴基斯坦(4日龄)、德国和加拿大(5日龄),中国最早的病例见于5—6日龄,然初生雏鸡的AS至今没见报道,笔者去年发现了一初生雏鸡发生AS的病例,现报道如下。互发...  相似文献   

4.
陈磊  张鲁安 《中国家禽》1998,20(10):41-41
1998年4月27日,新疆建设兵团某畜禽场从附近种鸡场引进伊莎褐商品雏鸡7400只。17日龄时用IBD、MD苗首免,20日龄时突然发生IBD,造成300只雏鸡死亡。1流行情况该场采用竹条板低床网上育雏,自然通风,雏鸡饲喂自配全价料。3日龄进行鸡新城疫...  相似文献   

5.
高鱼粉配比日粮引起雏鸡肌胃糜烂穿孔病例郭承优(江西省南康县职业技术学校,341401)我校职工家属放养本地土鸡15只,4周龄前饲喂家中养猪时剩余的含鱼粉8%的“118”猪用日粮,25日龄始有1只大的雏鸡发病,至35日龄共发病4只,40日龄时开始发病的...  相似文献   

6.
将108羽1日龄伊莎系蛋用公雏均分为三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两组在雏鸡3日龄时,于背侧颈部皮下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注射液1次,再分别于雏鸡7、21、35、49日龄时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雏鸡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活力的动态变化。注射剂量0.4ml/羽能极显著(P〈0.01)地提高35日龄雏鸡NK活力,0.2ml/羽能显著(P〈0.05)提高35日龄雏NK活力。结果表明,黄芪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增强雏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抵抗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日龄雏鸡皮下注射黄芪多糖悬液0.41ml/羽、0.2ml/羽、于19日龄用IBDV强毒株感染雏鸡,21日龄至49日龄试验组雏鸡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且0.4ml/羽剂量组效果优于0.2ml/羽剂量组。表明黄芪多糖能发挥免疫促进剂作用、提高雏鸡的免疫功能、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硒增强鸡对马立克氏病抵抗力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日龄雏鸡200只,根据1日龄是否用HVT冻干苗免疫和基础日粮中是否添加硒的两因子两水平随机均分成4组;在10日龄各组接种MD强毒,70日龄全部扑杀。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雏鸡的MD死亡集中在21~44日龄,死亡高峰在30~36日龄的一周内,在MD的发病过程中,动物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下降,机体细胞受自由基的攻击程度加重;硒能显著减少M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雏鸡补硒能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和不饱和过氧化物的能力,减少机体细胞受自由基的攻击程度。作者认为,硒具有增强鸡对MD抵抗力的作用,硒具有间接和直接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增强这种抵抗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靳兆江  孙博 《中国家禽》1999,21(3):29-29
齐市郊区个体养鸡户,于1997年4月10日购进雏鸡500只,饲养到第6日龄时,大部分雏鸡发生了以共济失调、头颈震颤,肌肉麻痹及瘫痪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组织学检查等综合诊断,确诊为雏鸡传染性脑脊髓炎。1发病情况该户于4月10日...  相似文献   

10.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引起雏鸡病亡的诸多因素中,人们总认为传染病是首位或归结于孵化上的问题,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雏鸡健康的重大影响。据调查结果表明,环境恶劣、管理粗放是造成雏鸡死亡的重要原因,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70%,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低温鸡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能保持体温相对恒定。当鸡的体温降至某一温度时,鸡群中有50%的鸡发生死亡,这时的体温称为低限致死体温。据资料介绍,1日龄幼龄的低限致死体温为15.4~15.8℃,4日龄16.2~16.6℃,8…  相似文献   

11.
依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效果.4种程序免疫的雏鸡50日龄时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有一定母源HI抗体水平(olg24.05)的雏鸡.于孵出后次日用Ⅱ系疫苗加灭活油性剂疫苗免疫或4倍剂量Ⅱ系疫苗免疫.均优于仅用油性剂苗免疫或10日龄和20日必时用Ⅱ系疫苗两次免疫.  相似文献   

12.
中药对免疫抑制鸡免疫器官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0只星杂288雏鸡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5只,A组只应用中药;B组在应用氢化可的松的同时使用中药;C组只使用氢化可的松;D组为空白对照组。4组鸡均在9日龄,28日龄时ND弱毒疫苗免疫,35日龄称重,剖解,取材做石蜡切片,观察鸡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分离自典型大肠杆菌病变和粪便的45株E.Coli通过4日龄雏鸡人工感染试验建立了大肠杆菌病的人工感染模型,并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日龄雏鸡颈部皮下接种0.2ml菌液,接种后,前65h内雏鸡死亡率≥60%的菌株为强致病力菌株;死亡率〈60%,或出现典型大肠杆菌病变为中等致病力菌株;试验期不引起雏鸡死亡也无病变者为无致病力大肠杆菌。试验的13株分离自粪便的菌株,2株为中等致病力,1  相似文献   

14.
内蒙黄芪籽对雏鸡增重及抗IBV感染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是以内蒙黄芪成熟种子制成的粗散剂,按三个量剂量添加在低日龄蛋鸡雏的日粮中,对照观察到了雏鸡增重及抗IBV攻击感染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从1月龄开始应用内蒙黄芪籽粉,在雏鸡21日龄时,三个剂量添加组的雏鸡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分别多增重10克,23克和4克,两组雏鸡分别超过标准体重为2克和15克(标准体重为210克)。在IBV攻击感染后,三个剂量添加组的雏鸡死亡率分别为9.63,3.09和13.68  相似文献   

15.
雏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疗报告李忠显,刘洪敏,田洪清,马文光(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兽医院·161000)1995年4月21日,我区某个体养鸡户自育伊莎雏鸡1250只,开食后喂给自配轻微发霉的混合料,15日龄发病,次日死亡18只,以后陆续有死亡,23日龄已死...  相似文献   

16.
进口雏鸡应激死亡的诊断王淑珍,钱成(河南省郑州动植物检疫局450003)1995年4月,河南某种鸡场从美国引进一批一日龄哈伯德祖代肉鸡。9日,C系、D系雏鸡22397只到达其新建的临时隔离场,死亡雏鸡485只,到11日,共死淘雏鸡5269只(C系20...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病毒V4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鸡新城疫病毒V4株对1日龄雏鸡安全;对10日龄雏鸡一次饮水或滴鼻免疫,半年内,HI抗体平均效价为2^5左右;以100EID50F系标准强毒(毒力为10^8.5EID50/0.1ml)攻击,保护率100%。并成功地培育了能在56℃水浴中处理5小时而血凝效价稳定的耐高温毒株V4-92,该毒株在25℃至少保存5周,血凝效价不降。  相似文献   

18.
雏鸡断喙服用VK4引起中毒的诊治孙宝权(江苏省洪泽朱坝唐曹养殖场)一、发病情况:本县某鸡场饲养4500羽海兰蛋鸡1—7日龄生长发育良好,原定于9日龄断喙,在7日龄按每公斤料600mg,400mg分上下午进行群体投服VK4投服后3—4小时,出现死亡8只...  相似文献   

19.
3日龄雏鸡暴发绿脓杆菌病的诊断■申济丰(湖北省新洲县畜牧局431400)1996年4月19日,我县养鸡专业户陈××新购进的3日龄伊莎雏鸡1000只,18日已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当晚突然发生死亡,死雏35只,次日上午又死雏28只。根据本病临床症状、病理变...  相似文献   

20.
养鸡户应慎用氯霉素王庆普,孙占仁,王作权1995年8月,辽宁省普兰店市泡子乡刘某从普兰店市农场第二种鸡场购入AA肉仔鸡10D0只,在购入时用0.4%的氯霉素滴嘴开口,然后用0.4%的氯霉素拌粒预防雏鸡白痢,连用7日,雏鸡生长至20日龄时,再用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