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 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系、迪卡猪配套系、荣昌猪瘦肉型新品系、浙江中白猪、湖北白猪、湘白猪、冀合白猪等;全价配合饲料应用技术,集约化生产工艺及其配套饲养技术。在生猪主产省和东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我国一九五””期间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总的思路是、适应市场经济和产业化的要求.抓好以一十大技术”为重点的先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形成规模优势.提高科技含量.促进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低耗方向发展。到2000年.猪、牛、羊、蛋鸡的良种覆盖率分别地暨u90%、35%、60%和80%;刊·技进步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ylJ54%。·十大技术”简要介绍如下:l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推广内容: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系、迪卡猪配套系、朵昌猪瘦肉型猪新品系、浙江中白猪、湖北白猪、湘白猪、冀合白猪等:全价配合饲料应用技术、集约化…  相似文献   

3.
提高大白猪仔猪断奶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袁振国北京市顺义县畜禽良种总场(101309)大白猪作为优秀的瘦肉型猪种,对我国商品瘦肉型猪的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某些猪场对大白猪的特点缺乏了解,加之缺乏饲养管理技术,所以,使...  相似文献   

4.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九五”农业科技发展计划,“九五”期间,我国将要推广的主要“菜篮子”产品高产、优质、高效示范技术是: 1.畜禽良种及优化饲养技术 重点推广商品猪综合配套技术、农作物秸秆处理及育肥牛饲养综合配套技术、奶牛良种及高产饲养技术、肉羊育肥配套技术、高产蛋鸡配套饲养技术、良种肉鸡和良种水禽配套饲养技术、冬季暖棚饲养畜禽配套技术、配合饲料加工及生产使用技术、畜禽疫病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以及畜禽饲养和废弃物处理综合利用配套机械化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1良种蛋禽规模化饲养技术 1.1关键技术 (1)良种蛋禽推广.良种蛋鸡包括京白、罗曼、育康系列、伊丽莎系列、伊莎、迪卡、海兰、海赛克斯等;良种蛋鸭包括绍鸭、高邮鸭、金定鸭、康贝尔鸭及其它地方优良蛋鸭.(2)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3)全价配合饲料应用技术.(4)疫病规范化防治技术.(5)环境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粪便无害化处理,纵向通风及防寒降温技术等.(6)规范化暖棚饲养技术.(7)规模化生产工艺.(8)禽蛋的清洗及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选用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及其亲本(连城白鸭、丽佳鸭)3个组合各180羽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饲养至9周龄(其中丽佳鸭饲养至8周)。观测各组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和测定7、8、9周龄的肉用性能。结果表明:连城白鸭新品系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和屠宰性能均明显高于其亲本母鸭连城白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仔猪的选择、仔猪的生长规律、正确的饲养方式、全价配合饲料、科学合理的喂饲方法和饲养环境等方面对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其饲养管理方面的特点,为养殖瘦肉型猪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江白猪是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培育的瘦肉型新猪种,经多年的饲养观察及杂交利用,证明三江白猪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寒冷地区日增重可达500克以上,饲料报酬为1∶3.5左右。与杜洛克等品种杂交后有较好的配合力。为考察三江白猪的耐热能力及生长状态,我们在深圳市对三江白猪及其杂种猪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养猪业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 ,已基本结束了靠数量发展的阶段 ,进入提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为了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近几年 ,特别是一些规模养猪场 (户 )在良种引进、全价配合饲料的应用和饲养新技术的推广等方面 ,有了较快发展 ,提高了科学养猪水平。但在实际生产中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直接影响生产经营者的效益 ,现就瘦肉型三元杂交猪的生产技术介绍如下。1 发展瘦肉型猪的前景展望我国原有地方猪种的胴体瘦肉率一般不超过 45 %,而国外瘦肉型猪种 ,胴体瘦肉率可达到 6 0 %以上 ,有些品种胴体瘦肉率可高达 80 %。瘦肉是…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6)华特猪配套系 华特猪配套系包括A、B、C3个专门化新品系,是以甘肃白猪及其地方品种"基因库"为原始素材,根据杜洛克、长白猪和大约克夏猪的生产性能和种质特性,结合A、B、C3个专门化瘦肉型猪新品系的培育方向,利用现代育种手段,筛选出与杜洛克(D)有特殊配合力的DA、DB和DABC理想配套模式.华特猪配套系由甘肃省农业大学等5个单位联合培育,1999年5月通过甘肃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甘肃省畜牧局批准,并制定了"华特猪配套系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1.
双燕  禹旺盛 《养猪》2010,(1):25-26
新美系大白猪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瘦肉型猪需求量的增加,我国许多养猪企业已转向饲养全部外来血统的瘦肉型商品猪。为了满足市场对瘦肉型商品猪的需求、提高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2002年又从美国新引进高生产性能的大白猪,  相似文献   

12.
瘦肉型生长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白猪是选用英国大白猪与长白猪两个瘦肉型猪种及本地中小型早熟品种通城猪杂交育成的瘦肉型猪种。依据制订我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及典型日粮配方”的攻关要求,结合盛产棉花的湖北省蛋白质饲料不足的问题,用棉仁饼作饲料蛋白源,进行了瘦肉型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3.
据农业部制定的“九五”农业科技发展计划,“九五”期间我国将要推广的主要“菜蓝子”产品及高产、优质、高效示范技术是:1 畜禽良种及优化饲养技术重点推广商品猪综合配套技术,农作物秸杆处理及育肥牛饲养综合配套技术,奶牛良种及高产饲养技术,肉羊育肥配套技术,高产蛋鸡配套技术,良种肉鸡和良种水禽配套饲养技  相似文献   

14.
许尚忠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8):16-16,18
培育和完善了一批种畜禽品种(系)及配套系,种用性能显著提高。“六五”以来,我国种畜禽选育及选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选育出了以“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系”、“中国美利奴羊”“中国荷斯坦牛(黑白花)”、“南疆黄牛”、“瘦肉型北京鸭”、“48-50支半细毛羊”,“中国草原红牛”。“黄羽肉鸡新品系”,“节粮型小型蛋鸡”为代表的一批优良种畜禽新品种(系)。这些畜禽新品种(系)及配套系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畜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了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湖北白猪是湖北省正在育成的瘦肉型猪新品种,在杂交育成过程中选用了英国大白猪与长白猪两个瘦肉型猪品种及本地中小型早熟品种通城猪,并规定品种育成后通城猪“血液”不低于20%。根据“白猪”育种和关于制订我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与典型日粮配方”攻关要求,结合盛产棉花的湖北省猪蛋白质饲料不足问题,特提出此课题。本试验采用窝组分组,两次共80头猪饲养试验。试验Ⅰ中蛋白质水平饲粮以不同赖氨酸梯度即(%):0.92、0.81、0.69和0.58的含量设计4个试验组,另以高蛋白质水平饲粮  相似文献   

16.
湘白猪Ⅱ系、Ⅳ系肌肉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湘白猪Ⅱ系、Ⅳ系肌肉组织学观察谢菊兰孙宗炎(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长沙410131)当前,我国销售量最多的肉类仍是猪肉,猪种的改良已不仅是着眼于提高胴体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等经济性状,猪肉品质也日益受到重视。湘白猪是用外来瘦肉型猪种与优良地方猪采用杂交合...  相似文献   

17.
4月7日,由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系、SⅡ系的开发与利用”在武汉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验收。据了解,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系、SⅡ系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华中农业大学共同主持选育形成。经过持续选育提高、杂交配套及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技术的组装配套,培育出的新品系猪生长快、瘦肉率高、饲料利用率低、出栏率高。并且新品系猪群中剔除了应激基因,能够有效消除其对生产与肉质的有害影响。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下,项目2年内建立,完善了2个核心育种群、4个良种扩繁场,…  相似文献   

18.
市场商情     
《农村养殖技术》2012,(16):48-50
高繁殖力地方猪新品系诞生如何能提高地方猪的繁殖力?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殷宗俊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采用分子生物技术来改造基因,不断培养出高产基因,以提高母猪的产仔率。据悉,目前已经选育成功高繁殖力圩猪新品系和安庆六白猪新品系。安徽安泰农业集团曾饲养的地方圩猪的产仔数很低,平均仅10头,采用圩猪新品系以后,产仔数上升到12头。望江县安庆六白猪  相似文献   

19.
大白猪专门化父系肥育性能研究陈世清刘树橙谢世俊李社成魏文栋王建明(四川省养猪研究所632460大白猪专门化父系是四川省下达的“八五”八个重点攻关项目之一《猪的配套系选育和饲料、饲养技术研究与利用》中选育的3个专门化父系之一,由四川省养猪研究所承担,在...  相似文献   

20.
《农业新技术》2001,19(4):42
1.肉禽 (1)关键技术:良种肉禽推广;全进全出饲养技术;全价配合饲料应用技术;饲料添加剂正确使用及防止药物残留技术;疫病规范化防治技术;规范化大棚散养肉禽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番鸭高效肥育技术. (2)重点推广范围:肉鸡饲养主要在华东、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肉鸭饲养主要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鹅饲养主要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 (3)技术经济指标:肉鸡7周龄体重达2kg,肉料比1∶1.9~1∶2.2;肉鸭7周龄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