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林木抗病育种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概述了近40年来国际林木抗病育种研究的经验。突出地介绍了作为抗病性育种主体的寄主和病原菌两个对立系的遗传和变异。认为从现有林分中选择高抗性个体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抗病育种途径,而制定快速、有效和大批量人工接种鉴定入选个体抗性的方法又是抗病育种的中心。建议强化我国林木抗病育种的研究,以为发展集约人工林服务。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种质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独特的属性和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发展又为林木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林木遗传育种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从对优质、高产、抗性和稳定林木新品种需求的紧迫性出发,分析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生物技术、常规育种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工作,是新世纪中国林木育种技术需求的重点内容.现代生物技术正日益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林业育种技术的改造、更新和林业新技术革命提供了可能.对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析林业育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祥标 《绿色科技》2014,(7):127-128
指出了将生物技术应用到林业育种当中,能筛选出优良的林木品种,对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林业常规育种现状出发,分析了生物技术在林业育种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间的关系处理,为我国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安徽林业科技》2011,(2):80-80
2010年度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种源及抗性育种技术研究"由安徽省林科院承担,江苏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全椒县瓦山林场等单位协作。  相似文献   

5.
目前防治病虫害的手段主要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培育抗性品种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立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基因工程方法,给林木抗虫,病育种带来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途径。本文就林木抗虫,抗病毒和抗菌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林木分子抗性育种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参考文献及相关报道为依据简述林业航天育种目前的发展现状,展望林业航天育种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远缘杂交是拓宽种内遗传资源、扩大基因库和弥补近源杂交局限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林业生产上已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 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 远缘杂交往往具有一定的不亲和性, 对育种进程造成了较大的阻碍。文中对远缘杂交育种的发展历史、原理、育种策略及在林业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并对远缘杂交育种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远缘杂交育种在林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湖南林木育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育种又是种苗中一项最关键的基础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势对林业的要求,作者提出了湖南林木育种的基本原则及发展趋势。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及加速林木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杨树基因工程抗性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杨树基因工程抗性育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林木遗传育种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围绕高产、优质、抗逆和适应性强的高世代林木育种进程不断加快;以常规育种为基础,利用生物技术迅速崛起的基因工程,进行无性系育种和元性系林业;在育种方法和方式上,注重时空优化效应;在良种繁育上,加速种子园的换代提级。本文仅涉及当前国外林木育种几项发展趋势,结合国内林业现状与发展规划,提出未来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刍议。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抗松材线虫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松树大面积枯死威胁之后,日本在不断探索对该病的防治方法的同时,寄希望于培育抗松材线虫的松树苗木。始于1973年的抗松材线虫育种,从松树造林材料的遗传改良、国内外松树对松材线虫的抗性、抗性检测方法以及抗性育种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中从抗松材线虫育种的历史背景、抗性判定方法、树种变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方面叙述了日本抗松材线虫育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英国林业、林地利用、木材生产的过去和将来,林木育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讨论中英两国在林木育种上差异。英国林木改良仍然以常规育种为主,同时综合林业生物技术育种,极力提倡由群体选择到个体选择的多层利用,最后就我国林木遗传改良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专家风采     
《湖南林业科技》2011,(4):F0002-F0002
许忠坤,男,1955年生,研究员,1981年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专业,研究领域为林木育种与栽培。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木育种与栽培首席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学会遗传育种分会委员、全国杉木良种基地技术协作组副组长、湖南省森林经理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4.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是我国重要的特色香料植物。我国花椒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目前在花椒育种及栽培过程中存在着育种周期长、育种方式较为局限,以及基础研究薄弱、抗性苗较少等问题。因此,探讨花椒栽培、遗传特性和挖掘重要功能基因,对推动花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人研究,文中从传统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3个方面对花椒育种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包括花椒栽培育种的主要方式、诱变育种进展和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尚需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花椒精准育种和种质创制发展、推动花椒产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60多年如一日,钟情林木遗传改良,构建林木无性系育种体系;最早开展杉木地理种源试验;把我国林木地理种源研究、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林业研究推向世界水平。尽管如今他已86岁高龄,但仍然经常出入图书馆,不厌其烦给年轻人“递纸条”、打电话、提建议,勇敢地与年轻人深入实验基地指导考察研究?看着落叶松、云杉、楸树等至爱,心头幸福满满。这就是马常耕,我国最早开展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的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遗传育种资深专家,我国林木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林业最早的组织者、倡导者,我国林木遗传改良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生产技术研究的历史不长,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令世人瞩目。目前已在林木育种、病虫防治、苗木繁殖等林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概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同功酶在林木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林业生物技术研究,促进生物技术同传统林业技术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林业科研与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松材线虫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材线虫病抗性选育已成为防御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安徽省松材线虫病抗性育种技术的开发,以及抗性现地测定林、子代测定林、种子园营建等研究进展,探讨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国内林木育种工作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育种的特点,并对福建省林木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徽林业科技》2006,(1):F0004
“安徽省松材线虫抗性育种中心项目”隶属于“中日合作林木育种科学技术中改项目”,是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国的林木育种贾斌(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沈阳110036)1994年10月至1996年3月,我受国家教委派遣,以中国政府赴日访问学者身份,对日本国的林木育种事业进行了考察与研究。现将考察情况介绍如下。1育种的技术和方法1.1选择育种日本的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