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乙醇萃取法从红蓝草(Peristrophe roxburghiana)中提取紫色素,研究了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红蓝草紫色素具有较高的耐光性和耐热性;其在pH 5~13时比较稳定,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不稳定;耐氧化性较差,还原剂对紫色素有保护作用;食品添加剂蔗糖和山梨酸钾对紫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而柠檬酸和维生素C会与紫色素发生作用或造成紫色素的降解;Na+、Zn2+、K+、Mg2+和Ca2+5种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及色泽无太大影响,而Cu2+、Al3+和Fe3+3种金属离子会导致紫色素变色和(或)吸光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体积分数为1%盐酸溶液作为提取剂,紫甘薯根块与提取剂比例为1 g:2 mL,4℃提取24 h,抽滤后得到色素粗提液;用AB-8大孔树脂吸附,pH 2.6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除杂,7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色素纯化液.分析不同pH条件下与常用食品添加剂共存时紫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pH 1~10的范围内,甘薯紫色素的色泽变化为红色→淡红→紫红.防腐剂、抗氧化剂、氧化剂对甘薯紫色素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甘薯紫色素对防腐剂丙酸钠、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和氧化剂H2O2较敏感,稳定性较差,使用时应尽量避免与这几种物质共存;对还原剂Na2SO3不太敏感,稳定性较好.而蔗糖、咸味物质NaCl、柠檬酸和磷酸对甘薯紫色素有不同程度的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于检测紫色马铃薯花色苷含量的方法,比较研究了直接测定法、单pH测定法、pH示差法、差减法对紫色马铃薯花色苷的分析效果。结果表明:pH示差法在吸光值0.1~0.8之间,紫色马铃薯花色苷含量与吸光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692 8 X+0.031(R2=0.999 6),RSD为1.72%。该方法简单、快速、精确,适用于紫色马铃薯花色苷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蓝草紫色素微波加热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紫色素的耐氧化性能。【方法】以水为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紫蓝草紫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空白紫色素溶液为对照,配制0.4%和1.0%的H2O2紫色素溶液,在不同时间段测定其吸光值,考察紫色素的耐氧化性。【结果】紫蓝草紫色素提取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20 W、微波时间80 s、料液比1∶20。紫色素加入H2O2放置72 h,吸光度变小,颜色变浅。【结论】微波水提技术提取紫蓝草紫色素的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是提取紫蓝草紫色素的有效方法;紫色素有一定的耐氧化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紫色母岩风化物供钾能力。结果表明:紫色母岩母质肥力较高,籽粒苋的耗钾过程中,紫色母岩风化物各钾素形态逐渐降低,不施钾处理比施钾处理降低更快。籽粒苋吸钾量与其生物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不施钾处理r2=0 9584 ,回归方程为y=3 24 16 866x。施钾处理r2=0 9604 ,回归方程为y=2 36 17 43x。籽粒苋钾素活化率顺序与其速效钾含量高低顺序一致。因此,可以用植物对土壤钾素的活化率和籽粒苋吸钾总量来评价紫色土的供钾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花色苷种类·含量和稳定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其能  杨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811-4813
选择具有典型色泽的2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用1%(V/V)盐酸甲醇溶液分别从红色和紫色马铃薯中提取色素,用正己烷萃取,再用薄层层析(TLC)纯化,最后用紫外—见可分光光度计扫描。根据提取液、Rf值和紫外—可见光谱特点,参考已有相关资料,初步判断马铃薯红色色素主要为天竺葵素衍生物,而紫色色素主要为锦葵素的衍生物。紫色马铃薯的花色苷含量是红色马铃薯花色苷含量的2.9倍。光、热和pH值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但紫色马铃薯的花色苷的稳定性好于红色马铃薯花色苷。  相似文献   

7.
以紫色大白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光照、温度、pH值)下对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1~3 d内紫色大白菜花青素保存率在80%以上;紫色大白菜花青素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受热温度不能超过60℃;紫色大白菜花青素受pH值影响较大,为使紫色大白菜花青素保持稳定,溶液pH值应维持在酸性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黑米紫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确定了黑米色素提取溶剂、溶剂浸泡黑米时间、黑米的用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结果表明;将黑米碾碎过100目筛子后,用300ml的95%乙醇浸泡1d,在45℃、0.08Mp的条件下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之后用石油醚进行蒸馏得到黑米紫素色。之后用一定量黑米紫色素溶液进行了不同pH、不同有机酸、不同金属盐、热、光对黑米色素颜色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紫色细菌,对其产生紫色素进行提取并对紫色素的部分理化性质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易溶于乙酸乙酯,紫色成分单一,并对热较稳定,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
贵重天然食用色素—紫色素和蓝色素的提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紫色素和蓝色素随着化食品、医药、外贸行业发展的需要,现已成为贵重的需用量与日俱增的高级食用色素。本文祥述了天然食用紫色素和蓝色素的提取技术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以红蓝草(Peristrophe baphica Bremk)茎叶为原料,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紫色素,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紫色素,进而探讨红蓝草紫色素的吸附与分离条件。结果表明,根据吸附前后溶液吸光度和颜色的变化,选择X-5、D4020、D101、S-8作为红蓝草紫色素的吸附树脂;洗脱溶剂以乙醇为佳,且乙醇体积分数以75%为宜;乙醇洗脱效果为D101X-5D4020,而S-8吸附的色素很难被乙醇洗脱。进行色素柱层析分离时,X-5和D101大孔树脂分离富集红蓝草紫色素的效果优于D4020大孔树脂。  相似文献   

12.
紫色地瓜繁育与示范,是青岛市和即墨市两级科委为在全市范围内适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经济的需要,下达给本校的新课题。经两年的繁育与示范,该品种的独特优点是: 1有食用价值。经品尝,该品种味清香、面沙、甘甜,其茎叶还是营养丰富的蔬菜。 2可以深加工。据青岛大学天然色素研究所化验分析,该品种紫色素的含量为 2.31%左右,高出目前用于紫色素生产的紫萝卜、紫色甘兰的 1倍以上。该品种出干率达到 30%以上,是提取色素和淀粉的一个稀有品种。 一、主要特征及特性   紫色地瓜是一个富含紫色素和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pH培养水平对不结球白菜品质和花青素积累的影响,采用紫叶品种‘紫冠’及其绿色突变体作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pH水平的营养液进行培养(3.0、5.0、7.0和9.0)。结果表明,叶片的pH与营养液pH显著相关;pH 5.0和pH 7.0处理组不结球白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利用弱光的能力均高于其他处理;紫色品种在酸性条件(pH 3.0)下光合能力最强,而绿色品种在弱酸性条件(pH 5.0)下光合能力最强且强于紫色品种。另外,紫色品种在pH 5.0和pH 7.0培养下叶片紫色性状较明显;pH 5.0处理组花青素增长量以及查尔酮异构酶(CHI)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定量分析也表明pH 5.0处理组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总表达量最高。综上,施用不同pH营养液对不结球白菜品质和花青素积累均有显著影响, pH 5.0~7.0的条件更有利于提升不结球白菜的品质,pH 5.0最利于花青素积累,更精确的结果需扩大样本数量和pH梯度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复合污染条件下磷对塿土吸附四环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磷的存在降低了塿土对四环素的吸附量;而且,磷存在时塿土对四环素的吸附速率有所增加.在25℃,pH=7的条件下,塿土对四环素的吸附等温线数据更符合Langmuir模型,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塿土对四环素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7.66 mmol·kg-1和34.90 mmol·kg-1.此外,pH值对于塿土吸附四环素的影响较大,当溶液pH<5时,四环素的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减小,当5<pH<7时,四环素的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当pH>7时,则又随着pH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重庆地区紫色土壤镉有效性水平及分异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重庆地区不同紫色地层发育的紫色土壤系统采样分析有效态镉的含量、影响因素和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有效镉的含量水平和分异值大小顺序为紫色潮土,棕紫泥土,暗紫泥土,灰棕紫泥土,红棕紫泥土,并且显著大于全国背景值0.079mg/kg;通径分析与有效镉影响因子大小顺序为有效Fe,有效Mn,有机质,有效Pb,有效Zn,有效Cu;与有机质和有效Cu,Zn,Fe,Mn,Pb含量呈极显著乘幂关系(r=0.406~0.545);在p=0.01水平,有效Cd与pH值呈极显著指数关系(r=0.406),并且淹水利用使土壤镉有效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特征颜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薄层层析和纸层析初步研究了云南紫薯蓣块根紫色素的化学本质和含量.结果表明:紫薯蓣块根紫色素属于花色苷类;块根皮和肉的色素可能均为飞燕草色素3,5-二葡萄糖苷和矢车菊色素3-(2葡萄糖-葡萄糖鼠李糖苷);皮的色素含量低于肉的,但总黄酮含量高于肉的.研究结果可为紫薯蓣块根紫色性状的机理探索及紫色素的分子结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天然葡萄皮紫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葡萄皮紫色素是属花色苷类的化合物。花色苷是人们熟悉的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但由于天然色素的提取收率较低,使得其价格昂贵。本文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葡萄资源和许多饮料工业和酿酒工业的废料葡萄皮提取天然紫色素,并对影响色素提取收率的因素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酸度、提取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了大量实验,得到了从葡萄皮中提取天然紫色素获得最大提取收率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天然葡萄皮紫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天然葡萄皮紫色素是属花色苷类的化合物,花色苷是人们熟悉的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但由于天然色素的提取收率较低,使得其价格昂贵。本文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葡萄资源和许多饮料工业和酿酒工业的废料葡萄皮提取天然紫色素,并对影响色素提取收率的因素如提取溶剂的选择,选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酸度,提取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了大量实验,得到了从葡萄皮中提取天然紫色素获得最大提取收率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9.
紫色甘薯色素是从紫色甘薯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食用花青素类色素。在块根内,紫色甘薯色素的分布通常为外层的含量高于内层,其生物合成主要决定于甘薯的基因型,而栽培条件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该色素主要采用酸性溶剂法直接提取,其主要成分为被咖啡酸、阿魏酸或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酸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等花色苷。紫色甘薯色素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好,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改善肝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微波提取红蓝草紫色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蒸馏水为浸提剂,微波法提取红蓝草(Peristrophe roxburghiana)紫色素,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是微波功率480 W,微波提取时间85 s,料水质量比1∶15。在此条件下进行放大试验,从200 g红蓝草中提取获得5.68 g紫色素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