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罗汉果生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基质种类、瓶苗质量、温湿度及施肥浓度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 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院基质种类、瓶苗质量、温湿度是影响组培苗成活的关键因子,塘泥颐育苗土颐蛭石=1颐1颐1 的基质 组合效果最好,炼苗成活率最高达 93. 56% ,且长势好;合适的环境条件为温度 25耀30益、湿度 80% 耀90% ;施肥浓度以 0. 5% 为好,移栽苗生长较快且无肥害发生,最适于移栽大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辣椒花培再生植株的最佳移栽技术。[方法]以辣椒花培再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不同炼苗方式、移栽基质对其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建立了辣椒花培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程序:瓶内炼苗→开瓶炼苗→出瓶炼苗→露地或设施条件炼苗。先适应光照再适应湿度炼苗时,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另外2种炼苗方式的移栽成活率均在60%以下。移栽基质为细河砂∶珍珠岩∶草炭=1∶1∶1时,移栽成活率最高,为90.0%,移栽成活的植株长势较好;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草炭∶田园土=1∶1∶1时,移栽成活率仅为50.0%。[结论]以细河砂∶珍珠岩∶草炭=1∶1∶1为移栽基质、先适应光照再适应湿度炼苗时,辣椒花培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张晓军  刘志青  杨士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05-18106
[目的]扩大地被月季生产规模,为地被月季试管苗在园林绿化中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地被月季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炼苗处理及不同栽培基质对地被月季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地被月季试管苗最佳炼苗时间为4 d;以蛭石∶珍珠岩为1∶2配比的栽培基质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6%,试管苗生长最好。[结论]蛭石∶珍珠岩为1∶2配比的移栽基质可以作为地被月季试管苗移栽基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的炼苗处理、不同基质配比及移栽后的栽培管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后期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炼苗时间以30 d为最好,成活率最高;揭盖放置以2~3 d为好,可提高瓶苗的成活率;栽培基质以处理A(锯木∶泥炭∶蛭石=1∶2∶1)为最好。铁皮石斛移栽后保持空气湿度为90%~60%,温度为15~28℃才有利生长。  相似文献   

5.
陈彦芹  姚霞珍  邢震  刘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09-12010
[目的]研究西藏长鞭红景天的炼苗及移栽技术。[方法]在长鞭红景天组培苗的炼苗及移栽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使用高浓度青霉素钠处理组培苗,抑菌能力强,无严重污染现象,未污染苗株数最多;在4种对比基质中,腐殖土-珍珠岩(5∶5,W/W)的栽培基质最有利于长鞭红景天的生长,成活率可达65%;移栽预处理过程中对组培苗洗根后的成活率高于未洗根的;对栽培基质消毒后,移栽苗的成活率高于未消毒的。[结论]长鞭红景天组培苗需要2个月左右才生根,且苗长势较弱,部分苗为徒长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而稳定的洋桔梗组培苗炼苗技术。[方法]以洋桔梗带芽茎段离体培养的组培苗为供试材料,在不同基质、温度和幼苗根长条件下开展组培苗的成活率、根系和茎叶生长研究。[结果]洋桔梗组培苗炼苗的最适基质为草炭土∶蛭石∶珍珠岩=2∶2∶1(V∶V),最适温度为25℃,最适的根长为4.0 cm。[结论]该研究为建立高效而稳定的洋桔梗组培苗的炼苗和移栽技术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过渡培养、炼苗处理和移栽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影响很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激素和低蔗糖浓度10g/L的过渡培养基进行过渡培养能够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2.5个百分点;苔藓作为栽培基质移栽成活率最高;室内炼苗3d 室外炼苗3d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0.0%,不炼苗的移栽成活率较低,只有65.5%。  相似文献   

8.
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8):28-31
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移栽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下基质、浇灌液及湿度等因素对铁皮石斛移栽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蛭石∶水苔为1∶1的基质中,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56 d成活率最高为83.17%;蛭石∶有机酸性营养土为1∶1时,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56 d生长最快,最大生长量为0.360 cm。在不同浇灌液对铁皮石斛移栽苗成活率的试验中,以pH值6.5的1/2 MS浇灌液成活情况最好,56 d成活率82.50%。在不同湿度环境对铁皮石斛移栽苗成活率的影响的单因素试验中,置于60%~80%湿度环境中的铁皮石斛移栽苗生长最好,56 d成活率为78.42%。研究认为,在移栽条件蛭石∶有机酸性营养土为1∶1的基质上覆盖1 cm左右的水苔,以pH值为6.5的1/2 MS浇灌液浇灌铁皮石斛移栽苗,并保持60%~80%湿度环境最有利于铁皮石斛移栽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对康佳德澳百合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情况及生长健壮度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康佳德澳百合组培苗为试材,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为基质原料,将其进行7种不同处理。【结果】本身富含有机质的草炭土加珍珠岩混合的基质疏松,保水保肥性好,是最适宜于康佳德澳百合成活的基质,成活率可达100%;草炭土次之,成活率98%;最差为蛭石,成活率30%。【结论】康佳德澳百合组培苗移栽时用草炭土和珍珠岩各50%混合做基质,组培苗成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基质对安祖花组培苗落地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栽培基质对安祖花组培苗落地及成苗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安祖花组培苗落地移栽时,基质应重点考虑透气性与保湿度,用B(椰糠∶珍珠岩为4∶1)基质移栽,成活率达100%;移栽前经3~5 d的炼苗处理,可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从安祖花盆栽苗的成活率、叶片生长及苞片生长来看,D(泥炭∶珍珠岩为7∶3),E(草炭∶珍珠岩为7∶3),F(泥炭∶草炭∶珍珠岩为4∶3∶3),G(陶粒)4种基质均适宜栽培安祖花,但从生产成本及产业化开发综合考虑,安祖花成苗栽培基质可首选F,也可考虑用E。小型品种也可选用陶粒作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1.
蒲包花种子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46-10347
[目的]摸索蒲包花种子组织培养技术,解决蒲包花种子播种繁殖率低的问题。[方法]以蒲包花种子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培养基和基质,研究了蒲包花的组织培养。[结果]经浓度70%酒精消毒30 s,蒲包花种子污染率较低,为18.7%,萌发率高,达62.5%。蒲包花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1.0 ml/L+IAA0.1 ml/L,增殖系数达5.0,丛生芽多,且生长健壮;蛭石+珍珠岩基质对植株的扦插最好,成活率达到63.0%;不经生根培养的试管苗的扦插成活率较高,可达60.0%,经生根培养的试管苗的扦插成活率为48.0%。[结论]IAA对蒲包花不定芽增殖的作用很明显,蒲包花试管苗可不经生根培养直接扦插。  相似文献   

12.
章姬草莓组织培养苗移栽驯化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组培苗驯化栽培基质种类及混合比例、基质消毒与否及消毒剂使用、湿度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驯化栽培效果的影响均比较明显,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2∶2∶1的栽培基质,并使用400倍多菌灵消毒处理,配合驯化移栽后的10~14 d用塑料膜搭拱棚覆盖保湿,移栽后保持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章姬草莓组培苗的驯化效果良好,移栽成活率达100%,且幼苗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李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71-18672
[目的]建立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Iris germanicacv.′Chang-Chun Huang′)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方法]以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带有部分花梗的花苞为外植体材料,经过消毒后接种在不同组合激素水平的MS培养基上诱导小苗。[结果]花苞在MS+1.0 mg/L6-BA+1.0 mg/LNAA+3%蔗糖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在不同配方的继代培养基中,MS+1.5 mg/L6-BA+0.1 mg/L IBA+3%蔗糖培养基的分化系数最高,且苗的长势最好;复壮培养基为MS+0.2 mg/L6-BA+0.4 mg/LIBA+2.0 mg/LPP333+3%蔗糖;在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培养基中,1/2MS+0.8 mg/LIBA+2%蔗糖培养基生根率最高,且生根时间最短,根系较发达,长势良好;在移栽试验中,基质(草炭∶蛭石∶椰糠)配比为2∶1∶1的移栽苗生根时间短,生根率最高达97.2%,且成活率达到80.38%,生长情况良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有髯两季花鸢尾的快速繁殖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翕兰  毛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50-10250,10339
[目的]为了加快优质观赏苗木的推广和应用。[方法]采用双因素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基质和生根剂组合对红叶石楠扦插生根的影响,筛选出全光照弥雾条件下适宜的扦插基质和生根剂浓度。[结果]用ABT生根粉处理红叶石楠,其插条生根数、平均根长随处理浓度的升高有所提高,但浓度过高(300 mg/L)则会影响扦插成活率。基质配方珍珠岩∶蛭石∶泥炭=1∶2∶1或1∶1∶2与200 mg/LABT生根粉溶液的组合在成活率、生根数、根长、苗高等指标上均处于或接近最高值,其成活率分别达到了97%、98%。[结论]对于红叶石楠半木质化枝条的扦插繁殖,使用基质珍珠岩∶蛭石∶泥炭=1∶2∶1或1∶1∶2较适合。1号ABT生根粉溶液的处理浓度以200 mg/L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以半夏叶片通过组织培养产生的不定芽为材料,应用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探讨了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光照时间对半夏无糖组培苗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在37.5~112.5μmol/(m 2·s)范围内,半夏无糖组培苗净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含量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半夏无糖组培苗的蒸腾速率逐渐下降、气孔导度也逐渐减小;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半夏无糖组培苗的生长速率明显加快。无糖组培苗苗高、叶面积、主根数及须根数与有糖组培苗相比均显著增加,且无糖组培苗长出大量须根,而有糖组培苗无须根。  相似文献   

16.
张智  邓波  吴在生  胡勇胜  赵践  刘方  余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45-14647,14697
[目的]建立白花马蹄莲的离体快繁体系。[方法]选取白花马蹄莲球茎和叶片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组培法进行繁殖试验。[结果]接种前球茎的消毒时间以8 min为宜,叶片的消毒时间以4~6 min为宜,最佳球茎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 BA+0.1 mg/LNAA,最佳叶片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1.0 mg/L BA+0.5 mg/L NAA;在相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应选择马蹄莲球茎作为培养材料;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1 mg/L IBA;最佳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蛭石∶草炭土∶沙子=2∶2∶4∶1;最佳移栽时期为生根培养后10~15 d。[结论]为白花马蹄莲的组织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为铁皮石斛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铁皮石斛组培幼苗为试材,接种于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培养60 d后分别取出全部小苗称重;组培苗移栽后统计成活率。[结果]4种不同基本培养基中,以N6对铁皮石斛幼苗的增殖效果最好,增产率达1619.0%,MS最差;以椰子汁为附加物时,对铁皮石斛苗的增殖促进作用最大,香蕉泥和马铃薯泥的增殖效果相近;日光灯照下的铁皮石斛苗较高,自然光照下培养的铁皮石斛苗粗壮,叶色浓绿,增殖率高。当苗高为(6.0±1.0)cm时,经1周炼苗后,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至石灰石碎石滤水层5 cm+锯末8 cm+活苔藓2 cm的基质,成活率在95%以上,植株生长良好。[结论]得到了优质、高效、低成本、规模化培育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