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腿蘑黑斑病及其病原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鸡腿蘑(Coprinus comditus)黑斑病的发生情况、症状及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回接、鉴定等,证实轮枝孢霉(Verticillium sp.)是引起鸡腿蘑黑斑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同仁市黄果梨种植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近几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黄果梨黑斑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从病组织中分离到2株真菌,经科赫法则验证全部为引起黄果梨黑斑病的病原物,且其形态学均一致,选取代表性菌株基于形态、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交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因此,引发青海少同仁市黄果梨黑斑病的病原菌为交链格孢(A.alternata)。本研究为青海省同仁市黄果梨黑斑病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英培育出抗黑斑玫瑰英国科学家最近利用基因技术培育出1种能抗黑斑的玫瑰,可望战胜玫瑰黑斑病。玫瑰黑斑病是危害玫瑰的常见疾病,由1种真菌引起,园艺工作者对此无可奈何。由英国农业、渔业和粮食部资助的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1个科研小组经过3年努力培育成...  相似文献   

4.
核桃黑斑病的周年防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黑斑病,又名细菌性黑斑病,在我国华北、西北、华东、东北各省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它是由核桃黄极毛杆菌引起,通过雨水、风及昆虫传播,为害核桃果实、叶片和新梢。近年来,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一般核桃园为害造成20%~30%黑果率,重者达70%~80%,给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核桃黑斑病之所以如此严重发生,除与其固有的侵染时间长、潜伏侵染以及气候等因素有关外,还与防治的间断性和片面性有直接关系,主要表现在:1)忽视农业措施,增加了菌源基数,加大了防治难度。2)防治时期不当,做不到适期及周期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梨黑斑病是梨树生长期的常见病害,同时也是梨果贮藏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该病害是由链格孢真菌引起,在梨树生长季节可引起叶片脱落、果实腐烂等。在我国、韩国、日本、法国等地黑斑病普遍发生,因此梨黑斑病在梨的进出口贸易中,成为梨出口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6.
梨黑斑病是梨树重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梨树叶片、新梢和果实,引起梨树早期落叶和返青返花,降低梨果品质和产量。笔者描述了梨黑斑病危害梨树叶片、新梢和果实的症状,综述了侵染我国梨树的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田间发生规律;重点在细胞壁降解酶和AK毒素研究方面阐述了梨黑斑病致病机制;简述了梨种质资源抗黑斑病鉴定评价、抗病育种和梨抗病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梨黑斑病病原研究及抗病育种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梨黑斑病病原研究及抗病育种研究的方向,旨在为梨黑斑病的深入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月季黑斑病是月季的一种重要病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月季黑斑病的研究进展,从黑斑病的品种、生理特性、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黑斑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梨黑斑病是梨树重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梨树叶片、新梢和果实,引起梨树早期落叶和返青返花,降低梨果品质和产量。笔者描述了梨黑斑病危害梨树叶片、新梢和果实的症状,综述了侵染我国梨树的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田间发生规律;重点在细胞壁降解酶和AK毒素研究方面阐述了梨黑斑病致病机制;简述了梨种质资源抗黑斑病鉴定评价、抗病育种和梨抗病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梨黑斑病病原研究及抗病育种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梨黑斑病病原研究及抗病育种研究的方向,旨在为梨黑斑病的深入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耶芳芳 《现代园艺》2023,(19):93-95
近年来,西宁市杨树黑斑病发病愈发严重,对该地区杨树生长及生态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对西宁市西山林场杨树黑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系统调查,明确了2022年本地区杨树黑斑病发病情况;并对该地区杨树黑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明确了该地区病原菌类型,最后针对该地区杨树黑斑病病进行了室内防治药剂筛选,并完成了户外防治及防效调查,为今后杨树黑斑病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月季盘二孢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Lib.)Fr.)引起的月季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直接影响了月季的观赏价值和植株的生长。该试验对月季黑斑病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月季黑斑病的有效防治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柑桔黑斑病是一种真菌型致病菌引起的高发性病害,对柑桔产业的危害极大。本文综述总结了黑斑病病原菌的发现、检测方法,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以期为该病的预防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金柚黑斑病主要为害果实,特别是近成熟期果实,果实受害后影响外观,降低商品价值,品质变差,贮运期间病斑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而引起腐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是当前梅县金柚生产中的一种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为此,从2007~2009年对金柚黑斑病的发生原因进行观察,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防治与使用化学药液浸果方法防治,防效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王建娜 《现代园艺》2023,(11):121-123
针对杨树黑斑病的发生和防治问题,分析黑斑病的病原、症状表现,并从气象环境、育苗地、品种、林分类型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杨树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从控制种植密度、强化林间管理、营造混交林、适当展开药剂防治等方面总结提出杨树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可达到良好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黄冠梨黑斑病的病原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100片病叶、20个病果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基于TEF、ITS、GPD和Alta1序列构建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及致病性测定来确定黄冠梨黑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分类地位。试验共得到62个链格孢属菌株,选取6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其中HG3-1、HG5、GL1、GG12和GL14与Alternaria alternata聚为一簇,HG2与A. tenuissima聚为一簇。分离菌株HG3-1、HG5、GL1、GG12和GL14的分生孢子链为1~10个分生孢子,有分支;HG2的分生孢子链为1~14个分生孢子,有分支。6个代表性菌株接种离体叶片和果实后均可发病。确定引起黄冠梨黑斑病的病原菌为A. alternata和A.tenuissima,首次从黄冠梨黑斑病中分离出A. tenuissima。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白菜种类多样,包括白菜类(普通白菜、小油菜、乌塌菜、娃娃菜等)和大白菜类(结球大白菜、散叶大白菜、半结球大白菜等)。由链格孢属(Alternairia)真菌引起的白菜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一种严重的种传病害(肖长坤等,2003),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生普遍。十字花科黑斑病最早于1836年报道,1934年开始有白菜黑斑病的记载。黑斑病病原菌寄主范围广泛,除侵染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侵染茄科、百合科、葫芦科  相似文献   

16.
梨树黑斑病是近年来在一些绿色日韩梨品种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于该病害来势凶、发生早、蔓延快,以前在传统梨上发病较轻,所以应引起梨树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金柚黑斑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黑斑病(Phoma citricarpaMcAlpine)又称黑星病,主要为害果实。近几年来,梅州金柚受黑斑病为害越来越重,发病果园一般病果率10%~20%,严重的40%~50%,为害严重时引起落果,严重影响柚果品质和外观,降低商品价值。此外,在贮藏期间还会继续为害,引起果实腐烂,加重损失。1症状此病  相似文献   

18.
苍南四季柚黑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黑斑病又称黑星病、炭腐病,主要为害果实。近五年来,将近1333hm^2的苍南四季柚受黑斑病为害越来越重,发病果园病果率严重的达50%,发病严重会引起落果和腐烂,显著影响柚果品质和外观,降低果实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明远 《蔬菜》1997,(3):22-23
浅谈白菜黑斑病的防治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李明远自从1988年白菜黑斑病在华北地区流行以来,至1995年该病在北京郊区一直没有大面积流行过。1996年是继1988年以来黑斑病在北京市发生得十分严重的一年,远郊菜区损失惨重。在即将种植大...  相似文献   

20.
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菜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主要由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a?)引起,最早于1836年在甘蓝上发现。1934年开始有为害大白菜的记载。我国最早在1919年于广东省的甘蓝上发现。1937年江苏报道为害大白菜。至40年代,白菜黑斑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