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河蟹多级轮养是类似于成鱼轮捕轮放的一种养殖方式,从仔蟹→幼蟹→蟹种→成蟹连续养殖,适时起捕,综合效益显著。高淳砖墙项目渔场卞峰在面积为10×667 m~2的蟹塘进行池塘河蟹多级轮养,2017年9月初在蟹池中插苗规格为500只/kg的豆苗4 kg/667 m~2,2018年2月底选放规格为140只/kg的蟹种800只/667 m~2,2018年成蟹产量212.5 kg/667 m~2,效益8 850元/667 m~2。现将其养殖情况总结如下。1蟹塘养殖条件及方法1.1蟹塘条件蟹塘面积为10×667 m~2,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塘底平坦,东低西高,淤泥深度为15 cm,进排水  相似文献   

2.
通过科学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对池塘彻底清淤、消毒、建防逃设施,在池塘内移栽种植水草并投放螺蛳,每667 m~2投放河蟹(平均规格100~200只/kg)1000只,银鲫(规格40尾/kg)20尾,鲢(规格100g/尾)40尾,鳙(规格100 g/尾)10尾。经过7~8个月精心饲养,每667 m~2回捕成蟹700只(平均规格达125 g/只)重87.5 kg,回捕率达70%,每667m~2利润3180元,投入产出比1:3.11。  相似文献   

3.
2009年在金湖县涂沟镇高邮湖村选择一个面积为5000m2的池塘进行龙虾和河蟹高效生态混养试验,获得了亩产龙虾152.6kg,平均规格32g,河蟹31.6kg,平均规格164g,亩获纯利润达2576元  相似文献   

4.
在面积4×667 m~2池塘开展萍乡红鲫和黄尾鲴冬片鱼种混养试验。收获萍乡红鲫642.5 kg,平均667 m~2产量160.6 kg;黄尾鲴728 kg,平均667 m~2产量182 kg,饵料系数1.73,总成活率91%,每667 m~2利润超过4000元。  相似文献   

5.
河蟹生态养殖不同放养模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研究了河蟹不同放养模式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每667m^2放养扣蟹350只~750只,规格200~300只/kg,均可达到上市规格150g/只,回捕率60%以上,其中放养350只/667m^2,平均上市规格最大,而单产、效果最低;放养750只/667m^2,回捕率下降,单产优势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河蟹生态养殖适宜放养模式是:河蟹500~750只/667m^2,规格200~300只/kg,套放青虾5~6kg/667m^2,规格1200~2000尾/kg;花白鲢15~20尾/667m^2,规格5~6尾/kg;鳜鱼8~12尾/667m^2,规格7~8cm。  相似文献   

6.
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养殖模式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模式化养殖试验。试验池4口,编号1#、2#、3#、4#,面积分别为11×667m2、14×667m2、10×667m2、15×667m2,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规格为380尾/kg,放养密度1#、2#为6000尾/667m2,3#、4#为12000尾/667m2,4口池每667m2搭配40尾规格约100g/尾的鲢。1#、2#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76216尾、4740kg,667m2均产量189.6kg,平均规格62.2g/尾,回捕率50.8%,667m2利润4915.2元;3#、4#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120790尾、4020kg,667m2均产量160.8kg,平均规格33.3g/尾,回捕率40.3%,667m2利润3164元。  相似文献   

7.
微孔增氧技术在蟹虾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江苏省金湖县在《县涂沟镇复南河蟹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中,选择90×667m2池塘,使用微孔增氧进行河蟹、青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每667m2产河蟹72kg(平均规格165g)、青虾35.5kg,每667m2获利6572元的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池塘条件水源来自宝应湖水系,水质清新,水深面阔,饵源充沛,无污染。池塘面积90×667m2,长方形,东西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台湾泥鳅在江西省赣中山区池塘中的养殖特性,开展了山区池塘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放养规格为4~5 cm苗种,密度为80000尾/667m~2,经117 d的人工养殖,平均规格为12.16±2.17 g,产量为1072 kg/667m~2,成活率为82.6%,利润为7730元/667m~2;放养规格为3~4 cm苗种,密度为120000尾/667m~2,经127d的养殖,平均规格为11.78±2.43 g,产量为1193.5 kg/667m~2,成活率为76.7%,利润为7253元/667m~2;放养规格为3~4cm,密度为150000尾/667m~2,经115d的养殖,平均规格为10.25±1.95 g,产量为1202.7 kg/667m~2,成活率为78.7%,利润为7043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水面蟹鳜混养,不但蟹鳜生长快,病害少,方便上市,而且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沿湖乡镇农民养殖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铁河乡进行大水面蟹鳜混养技术试验,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河蟹经207d养殖,共收获成蟹18899kg,平均规格150g/只,回捕率21%;鳜鱼经170d养殖,共收获成鱼13998kg,平均规格0.5kg/尾,成活率56%。河蟹产值151×104元,鳜鱼产值83×104元,每667m2经济效益1200元。  相似文献   

10.
杨金林 《水产养殖》2007,28(6):34-35
河蟹是淮安市楚州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其效益高低直接关系到当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进一步提高全区水产养殖效益,近两年楚州区水产站积极探索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同时开展龙虾、鳜鱼混养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养殖塘口亩产河蟹50kg(平均规格150g/只)、龙虾50kg、鳜鱼7.5kg以上,亩效益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池塘河蟹与克氏原螯虾轮养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英  顾吉全 《水产养殖》2010,31(8):13-14
<正>在江苏省盱眙县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带动下,2008—2009年,盱眙县淮河镇鱼种场渔业科技示范户沈定会利用一面积为6.2×667 m~2的池塘,采取河蟹与克氏原螯虾轮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平均667 m~2产河蟹50.74kg,产克氏原螯虾133.2 kg,均利润达到3 071元/667 m~2。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2龄刀鱼的养殖成活率,通过在池塘中栽植水草、投放青虾等方法,进行了刀鱼和河蟹生态混养试验。结果显示,经过5个月的饲养,2龄刀鱼平均成活率达到72.4%,最高成活率达81.7%,平均规格为30.8 g/尾。生态混养试验中还收获自繁的刀鱼苗种28 888尾,平均规格为7.62 g/尾,同时收获河蟹1 085.2 kg、青虾165 kg,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试验池塘内放置固定式网箱70只,规格为6m×3m×2.4m,人工投喂动植物性饵料及配合饲料。每平方米网箱放养规格为5~12g/尾、体长6~8cm的鳅种2.24kg,平均280尾,饲养约7个月,产成鳅8.272kg/m~2,盈利78.09元/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09年江苏省灌南县水产养殖协会承担实施了江苏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虾蟹生态混养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灌南县水产技术指导站率先在示范基地内流转承包土地81×667 m~2,建成两只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其中1号池占地47×667 m~2,2号  相似文献   

15.
<正>1龄鱼种池套养克氏原螯虾是利用上半年饲养鱼种的空闲塘口和时间,于3月底至4月初投放克氏原螯虾幼虾,或是采取本塘上一年的自繁存塘幼虾,通过载种水草、放养螺蛳、强化投饵、调节水质、精精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饲养出1—2季成虾的养殖模式。2008—2009年在260×667 m~2不同面积的12口池塘养殖试验,平均产成虾121 kg/667 m~2,1龄鱼种产量426 kg/667 m~2。产值8 920元/667 m~2,其中养虾产值3 410元,养鱼产值5 510元。利润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江苏地区河蟹养殖过程中有套养鳜鱼的传统需求,为了克服广东鳜鱼苗供应来源杂、病害多、生产效果不稳定的问题,试验就本地鳜鱼(扬州地区早繁苗)与广东鳜鱼大规格苗种培育及商品鱼养成进行了初步探讨。1材料与方法1.1池塘与条件苗种培育对比试验在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镇2814项目渔场常忠水产专业合作社150×667 m~2的省级青虾繁育场内进行,池塘面积均为10×667 m~2/个,场内进排水沟渠配套完整,以固城湖湖水为水源,每2个池塘(20×667 m~2)配3 k W微孔增氧机1  相似文献   

17.
克氏原螯虾项目组在江苏盱眙县明祖陵镇锡丰龙虾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了克氏原螯虾池塘规模化苗种生产试验,试验池面积共130×667m2,为已养殖克氏原螯虾3年的池塘,秋季减小捕捞强度,留足亲本,同时向池中补充平均规格35g/尾野生亲本计750kg,翌年4月初开始捕捞出售,9月底结束,共计出售克氏原螯虾29860kg,1579.99万尾,平均667m2产229.7kg,12.1万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2年6月15日至9月14日在山东省东平县城关镇渔场进行了投喂配合饲料池塘养殖乌鳢试验。每667m~2放乌鳢鱼种2750尾,平均规格156g/尾,经过3个月的饲养,每667m~2获商品鱼1848kg,平均规格0.87kg/尾,每667m~2效益3914元。  相似文献   

19.
刘林 《水产养殖》2010,31(7):34-35
<正>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鱼种场养殖户刘加务,利用8×667 m~2池塘进行河蟹、小龙虾混养。2009年养殖总产量2020 kg。实现产值56 000元(其中河蟹26 000元,小龙虾30 000元),纯利37 040元,每667 m~2获利4 630元。在养殖生产中总结出"优质的苗种是高效生态养殖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优质高效的保证,科学的管理与防病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叶荣河 《齐鲁渔业》2006,23(10):21-21
为改变以往黄河三角洲地区团头鲂只作搭配品种的养殖方式,我们于2005年在永安镇东三村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试验”研究,试验水面1.87 hm~2 (28亩),总净产成鱼18377.96 kg,平均每667 m~2净产658.94 kg,其中团头鲂平均每667 m~2净产461.02 kg,平均规格347.9 g,每667 m~2纯收入2 184.28元,投入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