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树民是河北省滦南县戚庄村的农民,前些年他孵鸡雏卖,生意倒也红火,后来做这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竞争激烈,戚树民便赚了不多少钱了。去年春节,戚树民到北京探亲,脑瓜里装着生意的他趁此机会不停地在农产品市场及宾馆、饭店转悠,他发现城里对老鸡的需求量大,特别是大饭店,鸡越老售价也越高。戚树民的眼睛一亮,农村有不少值不了几个钱的老鸡,能收购上来就能稳稳当肖地赚钱。回到家里以后,戚树民开始走村串乡专门收购老公鸡和老母鸡。没想到的是,收购工作处处碰壁,从早晨忙到晚上,只收购了七八只老鸡。原来农户们觉得老母鸡能下蛋,卖掉不划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民认识到土地长期单一使用化肥的危害。为改良土壤,许多农民采取了增施农家肥的办法。农家肥需求量增加了,牛、羊、猪、鸡、鸭等畜禽粪便十分走俏。河北省赵县赵州镇眭家营村村民眭宝顺看准这一商机,去年用自家的农用三轮车做起了贩粪生意。根据施用农家肥季节性强这一特点,每当春季、秋季开始备耕备播,他就及早与周边地区的养殖场取得联  相似文献   

3.
粮食企业的下岗职工潘德贵,下岗后又重拾老本行做起了粮食生意。不同的是,这次他的粮食生意做得有些另类,并在这另类的粮食生意中找到了一条另类的财路。  相似文献   

4.
重庆的胡先生在社区里开了一家干洗店,由于他服务周到、收费也合理,因此生意很不错。但一进入夏季,生意骤降,只能用惨淡经营来形容。夏季一般要持续3个月,胡先生很苦恼,不知道这一段时间要怎么度过。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两年全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定陶县农民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大胆走出黄土地,投身大市场,在市场经济这一大舞台上一展身手,积极参与市场流通,争当市场的主人。 一 孟海镇孟海村农民孟繁进是位颇具经济头脑的农民,早在80年代他就率先在全村搞起了运销沙子、石灰的生意。90年代初他抓住国家放开粮食市场的机遇,大胆做起了贩卖小麦的生意。他注重了解收集小麦市场行情,开始用小机动三轮  相似文献   

6.
刘老板前年筹措了一些钱,在山西省忻州市并不十分繁华的一条街道上开了一家"老百姓火锅店",很多人认为他的火锅店肯定生意不会好,用不了多久就会关门大吉。可是人们想错了,他的火锅店开张两年多来,不仅生意一直非常不错,而且生意越做越红火。  相似文献   

7.
大量收购QQ     
《农村百事通》2011,(8):63-64
传说中的阿里巴巴用“芝麻开门”的密语打开了装满金银财宝的神秘山,这是古代人的故事。而一位年轻的打工仔杨子明却利用广阔的QQ市场.做起了经营QQ号码的生意。现在.他每月的收入近万元。他是怎样敲开财富之门的呢?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南张庄村村民孙百军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养了3000多只蛋鸡。但是最近几天,平时每天2000多枚的产蛋量,忽然一下子跌到了100枚左右。这可急坏了孙百军,他以为他的鸡生病了,准备把它们处理掉。凑巧,科技列车今年正好开进了沂蒙,专家魏祥法来到他的养殖大棚,在看过鸡的症状之后告诉孙百军,他养的鸡没  相似文献   

9.
我镇的孙成荣,卖玉米膨化果一直卖了三年,在这三年当中,他的生意一直很红火.别人看到他干这门生意来了.由此,不到一月的时间,卖玉米膨化果的人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样,孙成荣的玉米膨化果很快就销不动了.  相似文献   

10.
六年前,韩伟的公司来了几个日本人,说是要跟他做生意。然而,这些日本人闭口不谈生意,而是到处看,鸡蛋、鸡毛、鸡粪……凡是与鸡有关的,日本人都感兴趣。此举令韩伟觉得十分蹊跷。尽管日本人的举止让韩伟感到奇怪,但是韩伟还是热情友好地接待了他们。第二年,这帮日本人又来了,连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经营同样产品的相邻两店,顾客偏偏喜欢上他家,而不进你家?为什么同一家店面很多人都经营失败了,而偏偏他来做就成功了?为什么他在市内开了多家店,都生意兴隆……这是很多读者在生意圈中经常会听到的议论。生意究竟有没有运气和风水?本期约请了两位经营者和一位来自台湾的风水师三位嘉宾对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镇上有一位五金店老板,从事这一行已有20多年,生意一直很好。然而,他对会计业务不在行,不习惯用账簿。他把支票放在一个棕色的大信封内,把钞票放在雪茄盒里,把到期的账单插在票插上。一天,他那个当会计师的儿  相似文献   

13.
梁临芳 《新农村》2003,(10):6-6
李世鹏是永嘉县岭头乡红枫村人,今年28岁。初中毕业后,他便在黄岩城里开理发店,生意一般。2002年11月份,李世鹏见一位仙居县朋友养鸡致富,非常羡慕。在朋友和亲人的鼓励下,2003年2月初,他毅然放弃了理发职业,到黄岩区宁溪镇木坑岙村承包了5亩冷水坑田块,建造了300平方米养鸡棚,并从仙居购进3300多只苗鸡。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5,(12):17-17
安徽省灵璧县尤集镇大元村农民邱朝科进城赶集时发现,城里人吃鸡、鸭时常为宰杀、去毛、净脏犯难,就做起了“便民杀鸡”的生意。他进城到徐州市租了门面房,代人杀鸡,每只鸡由宰杀到收拾干净收费1元。另外,他还自备了鸡笼,凡买鸡者免费保管,同时还自备1笼鸡,凡购买者免费宰杀,很受顾客欢迎。据邱朝科介绍,节假日收入颇丰,一天能赚100~200元。  相似文献   

15.
<正>提起蔡过生,信丰当地的老百姓都亲切的称他为"信丰老蔡",按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比他的"丰裕农资"还要响亮的称号,是他的金字招牌。"信丰老蔡"家喻户晓,不仅是因为蔡过生的肥料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更是因为他注重信誉、说一不二的人格魅力。良好口碑让他火了二十多年前,离开供销社的蔡过生,白手起家,拿着东拼西凑的5000元本钱,做起了化肥生意,他的肥料零售批发部很快就在江西省信丰县安家落户了。经营初期,困难重重,头  相似文献   

16.
<正>"老张,这不是你儿子经营的小吃店吗?怎么这几天没看到他?""说是回来创业,但没认准路子,开业后发现生意不好,贴了钱,不好意思再来,又出去打工了。"今年3月11日,湖北省谷城县政协委员康涛在一小吃店吃早餐,与正在忙生意的女主人聊天。"说是聊天,其实我是在对返乡创业农民经营情况进行调研呢。"康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60岁的朱俊海,说起话来依然铿锵有力,对经销天脊化肥的事业依然充满激情。朱俊海原本是一位农民,50岁那年才开始做化肥生意,一做就是10年。在这10年中,他尝试经营了很多品牌的化肥,但是在这些化肥中,天脊化肥在农民群众中的口碑最好,"用过的农民都说好的化肥,我才坚持经营。"他说。就是为了农民口中的一个"好"字,他坚守着自己小小的门店,也坚守着用良心经商的情怀。  相似文献   

18.
正别人养蛋鸡,把鸡栏补得满满的,他养蛋鸡,却留空了近一半的鸡栏。当别的鸡场在大量补栏时,他却"按兵不动",而是选择最佳的"窗口期"再出手。"这是我从蛋鸡场里悟出的‘经济学'。"近日,重庆市綦江区永城镇嘉多喜蛋鸡养殖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刘仕雄跟笔者聊起自己的理念来头头是道,"用经济学的头脑搞农业少吃亏。"  相似文献   

19.
<正>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河西镇单屯村的王玉林经理是一名供销社老职工,单位解体后就做起了农资生意,在当地有非常好的口碑,用农民的话说在他那里买的都是放心肥。在当今农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王玉林门店的生意却总是一片红火,在当地是龙头老大。当笔者与他探讨生意经的时候,他高兴地说了很多话,其中最让笔者记忆深刻的话是"根力多是好肥料,之前卖其他肥料最多也就是一百多吨,现在我经销根力多,没想到一个秋天的销量就达到了三百多吨!"以下是笔者与王玉林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遛鸡哥叫朱福顺,今年32岁,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万兴乡养鸡。养鸡的人很多,可他养的不是普通鸡,而是野山鸡和绿壳蛋鸡。卖鸡蛋的地方也很多,可他却把鸡蛋放在水果店卖。更绝的是,别人遛狗,他遛鸡。这一遛也让他一举成名,还被刘永好收为徒弟。他经营成功的秘诀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