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正>土壤溶液中常溶解有各种盐基离子,阳离子有铵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等,阴离子主要有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而且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之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土壤溶液盐分浓度过高会对蔬菜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不同蔬菜忍耐土壤溶液高浓度的能力不同。一般而论,如果土  相似文献   

2.
选用采自新疆阿克苏地区典型的棕漠土壤,用模拟吸附方法研究棕漠土无机胶体在不同阴阳离子作用下对Cu2 的吸附特征,得出:棕漠土无机胶体对铜的等温吸附曲线可以用Langmuir等温方程式拟合,解吸后,铜在胶体内的残余量与加入溶液的浓度呈很好的一次函数关系;随着加入支持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胶体对铜的吸附量逐渐减少;不同电解质溶液对土壤无机胶体吸附铜的影响不一样,在Cl-存在下,对铜竞争吸附的影响K >NH4 >Na ;当支持电解质阳离子浓度相同时,阴离子对胶体吸附铜的影响都为SO42->Cl-  相似文献   

3.
冻融过程会影响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微孔隙,进而影响土壤对阳离子的吸附。然而有关冻融过程对土壤吸附阳离子影响的研究很少。以典型湿地表层有机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土壤饱和含水量下,冻融过程对有机土吸附低浓度铵根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一般提高了有机土对铵根离子的吸附量,线性方程能较好的拟合低浓度范围氨氮的吸附,而且冻融作用降低了铵根离子吸附量为0时土壤溶液中氨氮的浓度。随着初始氨氮浓度从8.6mg·L-1升高到43.0mg·L-1,冻融条件下氨氮的分配系数从10.3L·kg-1升高到25.6L·kg-1;非冻融对照条件下氨氮的分配系数从7.0L·kg-1升高到19.8L·kg-1。冻融作用导致氨氮的分配系数增加了29.9%~47.3%,但氨氮的分配系数没有出现随冻融次数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LDH)是土壤中常见的矿物组分,而Na~+、K~+、Ca~(2+)和Mg~(2+)更是土壤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它们共存条件下对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行为过程影响如何是一个需要探讨的科学问题。通过批量静态吸附实验、动力学实验和室内土柱迁移实验,研究不同阳离子与Mg-Al-CO_3 LDH共存时对重金属Cd在土壤中吸附迁移的影响。运用伪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及内扩散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并对Mg-Al-CO_3 LDH吸附Cd前后的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以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Mg-Al-CO_3 LDH的存在使土壤pH升高,且Mg-Al-CO_3 LDH含有大量CO_3~(2-),使得土壤对Cd的吸附能力增强;阳离子类型不同时,无论土壤中是否含有LDH,其对Cd的吸附量均表现为阳离子价态越高,吸附量越小。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非常好,R~2均接近于1,说明土壤对Cd的吸附能力与吸附位点有关;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揭示土壤对Cd~(2+)吸附的速率受液膜扩散、颗粒间扩散、化学反应等综合作用的控制。不同阳离子类型对Cd在土壤中吸附迁移的影响不同,Cd迁移能力表现为随背景阳离子价态升高迁移能力增强;Mg-Al-CO_3 LDH的存在抑制了Cd的迁移。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Mg-Al-CO_3 LDH对Cd~(2+)的吸附机理主要为Cd~(2+)与Mg-Al-CO_3 LDH上的CO_3~(2-)反应生成CdCO_3沉淀。Mg-Al-CO_3 LDH对不同阳离子的吸附机制不同,影响着重金属Cd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5.
洛克沙胂是广泛使用的畜禽促生长有机胂饲料添加剂,主要以原形从粪便排出,并随有机肥使用污染土壤。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了洛克沙胂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吸附,结果表明,其吸附过程更符合Fettre线性模型,吸附常数在0.1941-0.5979。根据土壤有机吸附常数和吸附自由能的大小对洛克沙胂的移动性能进行了评价,认为其在3种土壤中均以物理吸附为主.且具有较高的移动性。通过对吸附常数Kd与土壤有机质含量、CEC和土壤溶液pH值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CEC量和土壤溶液pH值在吸附过程中均属支配因素,Kd与土壤有机质含量、CEC量、土壤溶液pH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土壤性质对锌吸附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括了土壤pH、有机质、粘粒矿物、温度、竞争性阳离子和共存阴离子等性质对土壤锌吸附过程的影响,总结了土壤对锌的吸附量随pH值、有机质含量、粘粒矿物类型、温度和土壤溶液中伴随离子种类变化而变化的机理,指出了土壤性质对锌吸附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Sb(Ⅴ)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有关Sb土壤环境行为的研究相对不足,通过吸附平衡实验研究了Sb(Ⅴ)在我国35种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土壤性质对Sb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土壤对Sb(Ⅴ)的吸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供试土壤中兴化沼泽土(60~80 cm)吸附量最高,是吸附量最低的韶关赤红壤的10倍。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Sb(Ⅴ)的吸附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吸附能力(吸附量和分配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b(Ⅴ)吸附量与土壤中水合金属氧化物含量,尤其是氧化锰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CEC)、溶解性有机碳(DOC)、全磷(P)含量显著相关。对土壤众多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各主成分与吸附能力之间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土壤富铁铝化程度、氧化锰、全磷等因子可解释吸附量回归模型变异的75%。  相似文献   

8.
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吸附特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吸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能力大大降低,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Гmoc和吸附分配系数Koc分别只能达到原样的68.58%和28.24%,说明腐殖质是影响氨氮在风沙土上吸附特征的主要因素;轻组有机质是一类橡胶态胶体,氨氮在橡胶态胶体上的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其碳标化吸附分配系数为81.58;重组有机质对氨氮的吸附起主导作用,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为3350.55mg.kg-1;重组有机质是一类玻璃态胶体,氨氮在玻璃态胶体上的吸附除分配作用外,还存在孔隙填充方式的吸附;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紧结态腐殖质(胡敏素)对氨氮的吸附起关键作用,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可达6626.30mg.kg-1,影响机制主要为稳、紧结态腐殖质是形成土壤疏松多孔团聚体结构的重要胶结物质。在其所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存在着孔隙填充方式的氨氮吸附。考查土壤对氨氮的吸附能力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土壤对氨氮吸附特征的重要因素。以重组为基准,轻组有机质、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携载吸附态氨氮可分别按重组的0.59、1.05倍和2.50倍估算。  相似文献   

9.
<正>碱土是土壤胶体中含有较多的交换性钠,土壤溶液呈强碱性反应,土壤含盐量不高的土壤。土壤次生碱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发展灌溉和盐土垦殖而引起的碱化。为预防土壤次生碱化,必需查明土壤碱化原因。土壤碱化是土壤胶体吸附钠离子的过程,而土壤溶液中的离子除钠外,尚有ca,Mg等离子,这些离子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土壤液固相平衡时,土壤溶液的钠吸附比只有达到一定数值,土壤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冻融处理土壤对镉的吸附能力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冻融对土壤镉吸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通过人工控温、室内分析的实验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冻融处理土壤镉的吸附能力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Henry模型(Y=a+kdC)可以很好地拟合土壤镉的静态吸附过程。在不同含水量处理下,土壤镉的吸附能力均表现为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土壤镉的吸附能力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在不同冻融处理时呈现不同的趋势。冻融土壤镉的吸附能力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永久电荷(CECp)、可溶性有机质(DOM)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土壤pH、CECp、DOM对土壤镉吸附能力的影响是通过直接作用产生的,而CEC对土壤镉吸附能力的影响则是通过间接作用产生的。冻融对土壤pH、CECp、DOM的影响是导致不同冻融处理土壤镉吸附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以及尿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腐殖酸(HA)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SMM在土壤中的吸附分配系数Kd为18.9 mL.g-1,有机碳吸附常数KOC为466.2 mL.g-1,具有一定的移动性。50 mg.L-1尿素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可降低土壤对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吸附量,增大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500 mg.L-1尿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和腐殖酸(HA)也可增大SMM在土壤中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膨润土和高岭土对四环素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批平衡吸附试验,研究了四环素在膨润土和高岭土中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膨润土和高岭土对四环素的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dlich等温方程描述,但Kf(膨润土)>>Kr(高岭土),说明膨润土对四环素吸附能力较高岭土强.随着土壤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加,四环素在两类粘土表面的吸附逐渐减少,表明四环素在粘土表面的吸附是以阳离子交换作用为主.同时,不同阳离子导致四环素在粘土上的吸附存在差异,其影响趋势主要为价态的影响,即价态越高,竞争吸附能力越强:M3+(Al3+)>M2+(Ca2+)>M+(K+).此外在pH4.5~8.0的范围内,两类粘土对四环素的吸附系数均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在3种潮土中加入5%的麦秸、猪粪和马粪进行盆钵培养,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料的初期,土壤的阳离子代换量下降,后期逐渐提高,并超过原来的水平。不同大小的微团聚体代换量不同。施用有机物料引起土壤吸持铵的能力下降。有机处理中,以猪粪处理吸附铵的量最大。不同大小的微团聚体对铵的吸贮释供能力不同。施用有机物料对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吸持NH_4~+的能力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土壤有效磷是指耕层土壤中能供作物吸收的磷元素的含量.以每千克干土中所含P的毫克数表示,包括全部水溶性磷、部分吸附态磷及有机态磷,有的土壤中还包括某些沉淀态磷.在化学上,有效磷定义为:能与32P进行同位素交换的或容易被某些化学试剂提取的磷及土壤溶液中的磷酸盐.作物吸收磷的形态,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土壤溶液离子组成及八种离子的含量范围。从三个不同施肥量处理中说明土壤溶液浓度受旋肥量的影响很大,一般分布在表层,但各处理的阴、阳离子浓度对施肥的有无和多少没关系,经常保持在1:1。阴离子是支配土壤溶液浓度的关键,其中又以NO_3~-为主体。在火山性土壤、氧化土及老成土中,阴离子交换量(AEC)的作用大于阳离子交换量(CEC),并且是支配土壤溶液浓度的决定因素。在阴离子交换吸附中 SO~=_4为特异吸附,Cl~-为非特异吸附。引用了0×ford 的 Nye 学派摸拟 P 的扩散,其估算值和实测值基本符合,论证了 P 的主要供给方式是扩散。用各种浓度的 Ca(NO_3)_2处理土壤,得出了处理4的根圈土壤溶液浓度为最适浓度。即前期为11.5me/l,后期为9.3me/l,后期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在80Cm 土层中设施 N100公斤/公顷和250公斤/公顷二个处理,每隔10Cm 埋入张力计和电导仪,来追踪 NO_3—N 的连续消长。考虑了水的上下移动量,得出该土层内消失的NO_3—N 量与玉来的吸 N 量大体相同或略多些,认为消失量略多是由于脱 N 现象引起的;并认为供给容量比强度因素的意义要大。  相似文献   

16.
除草剂丁草胺在东北地区主要土壤中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除草剂丁草胺在东北地区主要土壤黑土、水稻土、盐碱土、白浆土中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拟合Freundlich等温式最适合描述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其吸附常数Kd大小顺序为:黑土>水稻土>盐碱土>白浆土;吸附常数Kd与土壤性质相关性大小顺序为: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pH>粘土矿物含量。根据丁草胺在4种土壤中的有机碳吸附常数及吸附自由能的大小,确定丁草胺在土壤中属于移动性弱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7.
<正>手机尾号为0321的用户问:家里的地都是黏土地,怎么样施肥?专家解答:黏土一般含有机、无机胶体多,阳离子交换容量大,土壤保肥能力强,养分不易流失。但黏土供肥慢,施肥后见效也慢,这种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肥效缓而长,土壤紧实,通透性差,作物发根困难。这种土壤施用农家肥料时,应施用富含有机质、腐熟较好的农家肥料。因为土性发阴,农家肥可以施用马  相似文献   

18.
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除草剂苄嘧磺隆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土壤对苄嘧磺隆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且随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uendlich方程,土壤对苄嘧磺隆的吸附能力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正相关。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反应自由能为15.93~18.53 kJ/mol,表明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以物理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9.
适量(14)~C-辛硫磷农药的新疆灰漠土水溶液经振荡8小时后离心。上清液用Beckman7800液体闪烁计数仪测cpm和Beckman H数(H~#)。用H~#校标法计算测量效率(%Eff)和dpm。实验表明,新疆灰漠土对(14)~C-辛硫磷的吸附率与1(4)~C-辛硫磷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无关,但吸附量与(14)~C-辛硫磷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含水量与吸附率和吸附量之间具有负相关,而土壤pH对吸附率和吸附量无显著影响,降低振荡溶液的温度能降低土壤对(14)~C-辛硫磷的吸附率和吸附量。  相似文献   

20.
粉砂壤土对铵离子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衡状态下粉砂壤土吸附铵离子的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溶液中NH4+的质量浓度产ρ(NH4+)影响土壤对NH4+的吸附模式。当ρ(NH4+)低于某一数值ρk(NH4+)时土壤中的NH4+将被溶解到土壤溶液中;当ρ(NH4+)较大时土壤对NH4+的吸附作用可用Langmir吸附模式描述;当ρ(NH4+)较小(但大于ρk(NH4+)时,土壤对NH4+的吸附作用可用线性等温的Frundlich吸附公式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