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葡萄品质评估的两大方面包括果实的外观和食用的风味。外观品质主要包括穗形和果粒的大小、形状、色泽等;风味品质主要受糖酸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及其构成的影响。香气物质属于次生代谢产物,无论是鲜食葡萄还是酿酒葡萄,香气都是其重要的特征。葡萄的芳香物质是果实成熟过程中形成、积累的各种挥发性成分的组合,它们以一定比例混合,构成不同品种特有的香味。为此特设计和开展如下试验,以期筛选主要芳香类物质,研究该类物质在杂交群体里的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2.
果实香气成分和生物合成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气是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指标。果实中香气物质在进入体内的过程中,通过人的味觉和嗅觉,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起平衡的作用,与人类健康、营养关系极其密切。随着国际市场对果实品质要求的提高,果实香气研究倍受关注。近年来,随着高精密测试仪器的出现,香气成分的研究得以深入。果实香气研究经历了组分分析、特征香气鉴定、香气合成代谢、基因调控等阶段。草莓、葡萄、  相似文献   

3.
葡萄香气物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气是衡量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重要指标。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香气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烯类化合物、降异戊二烯衍生物、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性脂肪族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吡嗪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含量、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平衡,对葡萄及葡萄酒的香气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综述了几种常见香气物质在葡萄及葡萄酒中的特点和含量,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综述了各种因素(品种、栽培技术、环境条件等)对葡萄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认为干燥的砂质土壤,适当的曝光,冷凉的气候,生长势弱的砧木等更有利于香气物质的形成,同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地区主栽酿酒葡萄为试材,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其果实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分析,探究不同的酿酒品种香气化合物和香气特征之间的差异,以期为地区酿酒葡萄品种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5个酿酒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到89种香气化合物,其中"西拉"果实中检测到香气化合物种类最多,在"美乐"果实中检测到30种酯类物质,且总含量最高;在"赤霞珠"葡萄果实中烯烃类香气物质含量占比为51.55%.5个酿酒葡萄中"美乐"葡萄果实中水果香OAVs(气味活性值)值最高,"赤霞珠"葡萄花香OAVs值显著高于其它4个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7.52%,其中"美乐""品丽珠""西拉"是以具有花果香为主香气的品种,"马瑟兰"葡萄中含有较高的奶酪香物质.前3个主成分得分表明果实中特征香气含量为"西拉">"美乐">"马瑟兰">"赤霞珠">"品丽珠".  相似文献   

5.
水果香气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果的香气成分是果实品质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综述水果香气物质研究进展的各方面,包括香气物质的感官分类、香气物质与果实品质的关系、常见水果特征香气成分及其测定方法、香气物质生物合成过程及相关酶的生理功能等,并对今后水果香气成分的研究目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葡萄与葡萄酒单萜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单萜化合物是葡萄与葡萄酒中一类典型香气成分,以游离态和结合态形式存在。重点阐述了葡萄果实单萜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单萜合成酶的研究进展,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的单萜化合物及其影响因素,糖苷结合态单萜化合物的结构、含量及其分析方法,并对单萜化合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在幼果期(盛花后2周)喷施0.01、0.10 mmol/L茉莉酸甲酯(MeJA)和清水,于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相比对照,MeJA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果实口感更佳。MeJA处理的果实主要香气物质(C6化合物、萜烯类物质)总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品风味增强;相比于0.01 mmol/L MeJA处理,0.10 mmol/L MeJA处理的葡萄果实C6化合物总量降低,萜烯类物质总量升高,果品玫瑰香味更加浓郁。综上,于葡萄幼果期喷施0.10mmol/L MeJA,可显著提升果实口感及风味,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制汁葡萄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筛选优良制汁品种。【方法】以国家种质资源圃太谷葡萄圃中6个制汁葡萄为试验材料,对其成熟期果实果粒大小、制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总酸、总酚、维生素C含量,以及香气成分和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6个制汁葡萄品种单果粒质量在2.57~4.18 g之间,出汁率在68%~75%之间;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可溶性糖、总酸、总酚、维生素C含量均有显著差异;6个制汁品种共检测出65种香气化合物,组成与含量各不相同,其中OAV(odor activity value)≥1的化合物有19种。主成分分析得出,柔丁香和外明红葡萄位于第一主成分的正半轴,白香蕉和黑虎香葡萄在第二主成分的正半轴;香气化合物芳樟醇、玫瑰醚、苯乙酸乙酯、庚醛、壬醛、苯乙醛、β-大马士酮、戊酸乙酯、月桂烯的贡献率较大;聚类分析显示,果实中香气化合物可分为四大类,依据香气成分进行归类,可将白香蕉、康拜尔早生、外明红、柔丁香等6个品种区分开。【结论】根据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含量以及果汁pH,底拉洼葡萄品质较好;根据香气化合物组成及含量,6个品种被明显区分,柔...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酿酒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及糖含量和果实品质风味的影响,以‘蛇龙珠’葡萄为试材,于开花期、坐果期、膨大期和转色期用5、10、15、20 mmol·L-1的GABA溶液喷施叶面,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测定不同时期叶片光合色素、糖含量及成熟期果实品质风味,并采用PEN3电子鼻无损检测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聚类、线性判别(LDA)、主成分(PCA)及相关性分析对果实品质风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GABA处理提高了‘蛇龙珠’葡萄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改善了果实风味品质,其中各物候期10 mmol·L-1 GABA处理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10 mmol·L-1 GABA处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提高了9%,草酸及酒石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21%和108%。与对照相比GABA处理增加了果实香气物质种类与含量,且不同浓度GABA处理后葡萄果实香气物质种类相似,但含量差异显著,电子鼻分析结果与GC–MS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其中10 mmol·...  相似文献   

10.
以5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副梢简化修剪技术对其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副梢全部去除、副梢留2片叶绝后摘心、副梢不摘心3个处理,可滴定酸含量则呈相反趋势;副梢简化修剪不同处理之间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巨峰’葡萄的特征香气物质——酯类物质的含量,以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最高,其次是副梢留2片叶绝后摘心处理,以副梢全部去除处理最低,同时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未检测出呈令人不愉快风味的香气物质。综上,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显著提升了‘巨峰’葡萄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因此,建议‘巨峰’葡萄在副梢管理上采取留1片叶绝后摘心的简化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1.
梁艳英  张莉  王华 《北方园艺》2012,(20):13-17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树挂期"户太9号"葡萄果实进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户太9号"葡萄果实共检测到5类97种香气化合物,分别为7种醛类物质,16种酮类物质,12种酸类物质,15种醇类物质,24种酯类物质,13种烃类物质以及10种杂环化合物。随着树挂期的延长,果实香气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由醛类、酮类转化为酯类物质,最终呈现出了以酯类物质为主的热带水果的甜香,带有部分醇类物质散发出来的青香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席万鹏  郁松林  周志钦 《园艺学报》2013,40(9):1679-1684
 介绍了桃果实香气物质组成、特征香气成分及其香味特点,综述了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影响桃果实香气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和乙烯对香气物质合成的调控作用,提出了未来桃果实香气研究应开展的工作与方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 a生葡萄‘金手指’为试材,调查果粒纵横径及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着色状况以及香气物质组分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避雨栽培条件下,‘金手指’葡萄果粒质量迅速生长期延后1周左右,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果实色泽参数CIRG值为1.23,显著低于对照1.25;检测出醛类为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且较对照增加了1种物质,即3-己烯醛;在醛类物质中,2-己烯醛相对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7.52%;但在整个观察期内,果粒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避雨栽培对葡萄着色状况和香气物质组分等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葡萄果实中绿叶气味组分(GLVs)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叶气味组分(GLVs)是葡萄果实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能为白葡萄酒带来"清新"的香气,也是红葡萄酒中果香气味组分乙酸己酯的直接前体物,其组成与含量对葡萄及葡萄酒香气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综述了葡萄果实中主要绿叶气味组分(GLVs)的种类、香气特点、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生物合成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相关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调控机制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香气物质是反映富士苹果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影响富士苹果鲜食及其深加工品品质。综述了国内外对富士苹果果实中香气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富士苹果香气物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香气物质的深层次研究利用以及富士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设施条件下葡萄延迟栽培果实挂树贮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及香气成分与发育阶段间的关系,以设施栽培的‘意大利’葡萄为试材,测定果实的呼吸速率、丙二醛、色差、维生素C、可滴定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挥发性组分等指标在挂树贮藏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意大利’葡萄的挂树贮藏期可分为前、中、后期,挂树前期(成熟后0~20 d),果实的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单粒质量、果实表皮L*、b*、C*、可溶性糖含量等有所升高,a*的绝对值、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有所下降,挥发性成分中里那醇含量较稳定,C6化合物含量降低,醛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挂树贮藏中期(成熟后30~60 d),除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L*值外,其他指标均表现出波动性下降的趋势,挥发性成分中里那醇含量降低,而香叶醇含量升高,醛类物质含量降低,酯类物质有所增加;挂树后期(成熟后70~80 d),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较高,其他指标水平较低,C6组分对香气的贡献值升高。由此可得,葡萄果实挂树初期品质性状有所升高,商品性较佳,挂树中期主要萜烯类组分对香型的贡献值出现变化,果实品质缓慢下降,为果实品质调控的关键时期,挂树后期,C6醛代谢途径有所增强,果实商品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问亚琴  崔婧  潘秋红 《园艺学报》2012,39(9):1679-1686
 萜烯是构成葡萄果实品种香气的重要成分,主要以游离态和糖苷键合态形式存在。通常糖苷键合态萜烯的含量远远高于游离态,是构成葡萄酒香气的重要前体物质。对葡萄果实中糖苷键合态萜烯物质的组成、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催化糖苷键合态萜烯形成的糖基转移酶等的研究进展以及糖苷键合态香气物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以‘大久保’桃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在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特征香气及乙烯释放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中“青草型”香气成分含量的降低对风味的影响大于“花香型”香气成分的增加对风味的影响,以“青草型”与“花香型”香气成分的比值为衡量指标,比值最低时风味最佳。乙烯释放量与醛类物质含量和“青草型”香气成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ACC氧化酶与LOX酶共同调控乙烯的合成,进而调节香气的释放,影响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基因型杏果实香气成分组成的差异,该文以淡香型黄肉品种、浓香型黄肉品种与浓香型白肉品种3种不同基因型的杏品种为材料,通过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褪绿期、商熟期和完熟期果实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3种基因型杏果实中,共鉴定出111种不同的挥发性化合物,黄肉型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明显高于白肉型品种。浓香型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以萜烯类、酯类与醇类为主,在果实成熟早期以醛类挥发性化合物积累为主,后期则酯类与萜烯类含量明显增加。黄肉型果实与白肉型果实间的呈香物质与代谢途径存在着差异,由于不同呈香物质成分间的代谢途径与嗅觉阈值差异,不同杏品种果实形成了其特有的香气风味。  相似文献   

20.
正芳香物质是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苹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决定苹果风味和典型性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文献记载,苹果果实挥发性成分有350多种,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等成分的混合形成了苹果独特的香味。香气成分是苹果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