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泉花7号为对照品种,对11个春花生新品系进行品比试验,分析各品系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结果表明:A1-13-3-1-3-2、A1-5-1-5-1、C7-2-CS1-2-2-1-7-3-3等3个品系综合表现比较突出,可作为下一季重点观察材料。  相似文献   

2.
开麦 13号 (原系谱号 92 12 - 0 - 1- 3- 3)是开封市农科所根据市场需要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其母本是豫麦 2 5号 (温 2 5 40 ) ,父本豫麦 13号。 1992年开封市农科所用上述两亲本进行杂交 ,组合号 92 12 ;1993年种植F1,F5代趋于稳定 ,晋升为品系 (代号 92 12 - 0 -1)。 1997~ 1999年参加所内品系比较试验 ,分别比对照豫麦 2 1号增产 17.8%和 19.8%,达极显著水平 ,所内定名开麦 13号。 1999~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组区域试验 ,2 0 0 1~ 2 0 0 2年度参加河南省高肥组生产试验 ,2 0 0 2年 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3.
临夏州春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在临夏县对12个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的有3个品系,分别为06-66-12、08-007、06-43,平均折合产量5 180~5 480 kg/hm2,增幅为16.93%~23.70%。3个品系综合性状好,落黄正常,抗逆性较强、适宜当地种植。品系06-111-10、99106-2、03-66-12、99209-18-3和97114表现较好,其余品系表现一般,有待继续试验或进一步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4.
从收集引进的花生品种中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作为亲本,利用系谱法杂交选育出14个花生新品系,以龙花128为对照,开展比较试验及加工属性鉴定。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品质及加工属性考察,14个花生新品系中龙花182、龙花1821、龙花184、龙花186和龙花194等5个品系田间长势良好,荚果产量均比对照增产3%以上,籽仁产量增产2%以上,双仁果率78%,蛋白质含量28%,含油量≤49%,油亚比≥1.1,出仁率82g·hg-1,纯质率89g·hg-1,综合表现优异;其中龙花182的荚果产量及籽仁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其双仁果率81.4%,蛋白质含量29.1%,含油量48.6%,油亚比1.1,出仁率82.6g·hg-1,纯质率94.2g·hg-1,各项指标均符合加工咸酥花生的标准,可进一步开展品种登记加以推广利用;其余4个品系可作为后备品系继续参加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择适应道县种植的优良花生新品种,2018年引进黑花101、花育9303、花育73、粤油37、湘花06-101-4、湘花06-64-3、湘花9760、品鉴1号8个花生新品种,以中花15(CK_1)和湘农小花生(CK_2)为对照进行花生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鉴1号抗逆性强,高抗白绢病,产量379.7 kg/667m~2,比CK1增产27.4%,比CK_2增产55.4%;花育9303抗逆性强,高抗白绢病,产量319.3 kg/667m~2,比CK1增产7.2%,比CK_2增产30.7%;粤油37高抗白绢病,产量286.0 kg/667m~2,比CK_1减产4.0%,比CK_2增产17.1%。表明品鉴1号、花育9303、粤油37产量较高、抗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道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0个彩色花生新品种(系)的比较试验,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彩色花生新品种(系)。试验结果表明,濮0415-0-3-1-2-2、漯珍红、漯红1号丰产性好,亩产分别达到270.42 kg、268.67 kg、241.33 kg,比对照分别增产75.3%、74.2%、56.5%,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适应消费市场对优质花生品种的需求,选育推广营养价值高、有保健功能、供消费者直接食用的鲜食优质红花生新品种。【方法】采用地方品种经系谱选育法选育鲜食保健型红花生新品种,采用株行比较、品系比较、区域和生产试验进行测定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优质保健型红花生新品种桂花红35、桂花红95和桂花红166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0.6%、32.3%和31.1%,钙含量分别为696、636和771 mg/kg,油亚比分别为3.04、1.75和2.61,产量为3000~3750 kg/ha。【结论】选育出的3个红花生新品种桂花红35、桂花红95和桂花红166属高产、高蛋白、高油亚比、高钙的保健食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且耐储藏,适合市场、生产和农民种植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适应消费市场对优质花生品种的需求,选育推广营养价值高、有保健功能、供消费者直接食用的鲜食优质红花生新品种。【方法】采用地方品种经系谱选育法选育鲜食保健型红花生新品种,采用株行比较、品系比较、区域和生产试验进行测定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优质保健型红花生新品种桂花红35、桂花红95和桂花红166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0.6%、32.3%和31.1%,钙含量分别为696、636和771mg/kg,油亚比分别为3.04、1.75和2.61,产量为3000~3750kg/ha。【结论】选育出的3个红花生新品种桂花红35、桂花红95和桂花红166属高产、高蛋白、高油亚比、高钙的保健食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且耐储藏,适合市场、生产和农民种植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将平菇AX3和SP46的单孢子体分别进行两两配对 ,从中选出 3个菌丝生长表现良好的杂交品系进行酸碱度、温度、干湿度的适应情况和出菇试验的考察 ,最终选育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平菇新菌株宜 95 3。几年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证明 ,新品种增产效益明显 ,一般增产 2 5 %~ 3 0 %左右。  相似文献   

10.
耐盐蔬菜碱蓬优良品系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蓬(Suaeda salsa L.)为材料,通过系统选育的方法,采用单株选择,结合优选单系随机区组对子代性状的测定的手段,进行品系比较和区域生产试验,选育出适合江苏沿海滩涂生长的碱蓬优良品系5个,该品系的鲜菜、子粒平均产量分别为19 135、2 751 kg/hm2,比对照分别增长13.6%、20.4%。该品系适合在江苏沿海地区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1.
豫花 15号 (徐 75 0 6 - 5 7×P12 )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早熟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1997~ 1999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 ,1999年参加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 ;1998~ 1999年参加安徽省花生生产试验 ;1998~ 1999年参加全国 (北方区 )早熟组花生区试 ;2 0 0 0年参加全国花生生产试验。 2 0 0 0年同时通过河南省和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1 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3年 2 6点次平均 ,豫花 15号亩产荚果 312 .85kg ,亩产籽仁 2 2 2 .43kg ,分别比对照种豫花 1号 (第 3年对照种为豫花 8号 )增产…  相似文献   

12.
在灵台县旱作农业区露地栽培条件下,引进布设了8个糜子新品系,进行省级区域试验,以考察参试品系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并确定糜子新品系的生产能力,配合完成新品种选育。结果表明,6个新品系与对照品种产量相比,有不同幅度减产表现,仅有1个新品系9303-3-1-2比对照品种增产4.4%。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应用于生产,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以普通大花生品系Hz0902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品系冀0607-1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方法,成功选育出花生新品种菏花20号[登记编号GDP花生(2019) 370129]。菏花20号百果重284. 8 g,百仁重106. 4 g,含油量57. 18%,荚果平均产量475 kg/667m~2,属高产高油品种。适宜在山东省花生产区春播和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引种选育的24个超早熟大豆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北疆麦收后复播的优质、高产、超早熟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田间试验初步表明,HH-25早熟性最好,生育期为74 d,生育期短于79 d的品系有6个;产量达3 000 kg/hm2以上的品系有9个,HH-50的产量最高,为4 305 kg/hm2;高蛋白质的品系有4个,DN-41的含量最高,为42.5%;高油品系有3个,伊大豆1号的含量最高,为21.8%;蛋脂高的品系有5个,ND-4的含量最高,为60.4%。[结论]大部分品系适宜麦后复播;部分品系具有高产、优质特性,有望成为北疆麦后复播后备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齐宁 8号是从AIS0 12 2 -2 ×鲁薯 8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食用加工型甘薯新品种。经 6年 47处试验表明 ,春、夏薯鲜薯产量分别比徐薯 1 8增产 2 5 2 %和 8 1 % ,可溶性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徐薯 1 8,综合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6.
2021年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对自主选育的互薯5号和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以青薯2号为对照。结果表明12-4-4、互薯5号、10-7-1产量较高,比对照青薯2号(CK)分别增产11.74%、8.9%、2.91%,其综合性状良好,可在互助县进行下一步的生产试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17.
棉花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疆内外各地选育的优良棉花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了解其丰产性、适应性、抗虫性、利用价值,从而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推广的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4个品种(系)中12个品种(系)的产量都超出当地主栽品种及小区试验对照品种冀杂-566。其中国抗杂1号产量为2565kg/hm^2,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冀杂-566增产32.5%;品系永1268、GM-507和品种邯杂154均比对照品种冀杂-566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27.1%,22.4%,及21.7%,参试品种(系)中居第2至第4位。  相似文献   

18.
“赣油 1 7号”是以双低品系“83-64-1”(“马努 /甘油 5号”)为母本 ,“甘油 5号 /川油 8号”的选系“9A0 3”为父本 ,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耐病的甘蓝型中偏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种。江西省和长江中游区域试验结果均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2 .1 %以上 ;硫甙含量为 2 1 .4μmol/g(饼 ) ,芥酸含量为 0 .44 % ,含油量达 39.94% ;成熟期比对照早熟 1~ 2d,适于稻稻油三熟和油菜花生及油菜棉花两熟种植。该品种于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科技》2005,(6):F0002-F0002
1 自主选育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取得重大进展 5年来共育成稻,麦,玉米,豆类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组合,品系)20个以上,成功引进新品种(系,组合)30个,比“九五”增加80%,其中,自主选育并通过省级审定品种3个,州级审定9个,申报新品种保护权3个。  相似文献   

20.
1博州种子产业现状1.1引进、选育、推广了一批优良新品种博州引进和选育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品系、组合),经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审(认)定通过了3种作物共7个新品种。主要农作物品种大面积更换了1-2次,其中棉花更换了3次,促进了博州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