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以坐果率较高的枣油桃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利、萘乙酸、S-诱抗素、木醋液等4种化学疏花剂不同浓度处理对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500、1 000 mg/L乙烯利和喷施677 mg/L S-诱抗素处理对枣油桃果实疏除效果明显。不同处理均提高了单果重,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喷施乙烯利、S-诱抗素处理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综合考虑,喷施500 mg/L乙烯利、667 mg/L S-诱抗素进行疏果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S-诱抗素对'巨峰'葡萄果实生长、果实着色效果、果实品质、花青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指导S-诱抗素在'巨峰'葡萄生产上合理使用,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300、400 mg/L)的S-诱抗素在葡萄果实转色初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结果表明:S-诱抗素处理后外观色泽得到有效改善,葡萄果皮着色指数(CIRG)、花青素、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随着时间推移,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花青素合成相关酶PAL、CHI活性提高。葡萄果实转色初期(第2次膨大期,转色面积为50%~10%)不同浓度S-诱抗素处理对葡萄着色存在低促高抑的影响,其中用300mg/LS-诱抗素茎叶喷雾处理1次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外观指标(果粒纵径、果粒横径、裂果率)、着色指数以及产量指标(单穗质量、单粒质量、实测小区产量等);分析测定不同浓度处理的葡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结果表明,于“夏黑”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喷雾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所有处理的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纵横径比、裂果率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处理的葡萄着色指数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可滴定酸(TA)含量显著低于清水对照(p<0.05)。经10%S-诱抗素处理后,各处理间的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与清水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在0.84%~1.93%之间,增产作用不甚明显。在“夏黑”葡萄促进着色使用时,建议使用最优浓度范围为200.0~333.3 mg/kg,用水量为833.3 L/hm<...  相似文献   

4.
以6年生夏黑为试材,果粒软化后第3 d分别用浓度为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研究其对果实着色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S-诱抗素喷施果穗对增加果实单粒重效果不显著;显著促进着色;显著降低果实有机酸含量;300 mg/L、400 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能显著提高果实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但100 mg/L、200 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则显著降低果实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建议:S-诱抗素促进夏黑葡萄果实着色使用浓度300 mg/L。  相似文献   

5.
在香蕉反梳时,按照一定比例对果实喷施胺鲜酯、赤霉素和复硝酚钠+赤霉素,对香蕉果皮色差、果实特征、果实中大量元素累积量以及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赤霉素和复硝酚钠+赤霉素可以显著提高香蕉果皮亮度、果指长和果实中氮钾累积量;喷施胺鲜酯、赤霉素以及复硝酚钠+赤霉素分别比对照增产4.60、7.70和12.33kg。综合比较,复硝酚钠+赤霉素处理效果明显好于胺鲜酯和赤霉素处理。由于复硝酚钠的使用局限性,在香蕉反梳时,可以喷施赤霉素来提高香蕉产量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6.
三种肥料增效剂复配对樱桃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毛飞  王吉庆  李宇  周燕  杨丽 《北方园艺》2016,(19):192-195
以"金玲珑"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复硝酚钠、DA-6、α-萘乙酸钠3种肥料增效剂复配后结合水肥一体化对连栋温室樱桃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肥料增效剂复配结合水肥一体施用,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能促进樱桃番茄的株高,尤其是在生长前期,其中8mg·L~(-1)复硝酚钠+4mg·L~(-1)α-萘乙酸钠的处理对株高促进作用最明显,5mg·L~(-1) DA-6+8mg·L~(-1)复硝酚钠的处理次之。8mg·L~(-1)复硝酚钠+4mg·L~(-1)α-萘乙酸钠的处理对樱桃番茄的基部茎粗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樱桃番茄坐果数、坐果率、单果质量的影响差异性较小,对产量没有影响。各处理对樱桃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其中5mg·L~(-1)DA-6+4mg·L~(-1)α-萘乙酸钠,5mg·L~(-1)DA-6+8mg·L~(-1)复硝酚钠,8mg·L~(-1)复硝酚钠+4mg·L~(-1)α-萘乙酸钠相比较对照分别提高35%、119%、139%。  相似文献   

7.
以五味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1.8%复硝酚钠水剂胁迫对五味子果实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丙素含量最高的是1.8%复硝酚钠的3 000倍稀释液配施底肥处理组,分别为9.57、2.68、1.13mg/g,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最高的是空白对照组,含量分别为3.14、3.30mg/g,其中空白对照组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空白对照组的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与3 000倍稀释液配施底肥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处理组差异显著。1.8%复硝酚钠水剂的2 000倍稀释液配施底肥处理组的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含量为1.90mg/g。  相似文献   

8.
氟节胺对柑桔控梢保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氟节胺对柑桔控梢保果作用,在广东英德以定植11~12年的枳砧沙糖桔为试材,以428.6mg/kg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于柑桔春梢老熟夏梢未抽时以250~666.7mg/kg的125g/L氟节胺乳油喷雾树冠2次,第二次施药后30d调查夏梢数量和长度,采收时调查产量并分析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氟节胺乳油各浓度处理能够对柑桔夏梢萌发和夏梢生长有明显控(抑)制作用,增产效果明显,对果实品质无不利影响。与清水相比,夏梢(萌发)控制率和夏梢(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9.98%~94.40%和54.08%~83.68%,产量增加了29.62%~55.07%。推荐生产中使用125g/L氟节胺乳油的适宜浓度为333.3~500mg/kg。  相似文献   

9.
S-诱抗素在吐鲁番结果枣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生产实践,对S-诱抗素"福施壮""保民丰"在提高红枣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进行了应用试验。在5年生结果枣树展叶期、花期、坐果期用S-诱抗素("保民丰"1 000倍液、"福施壮"2 000倍液)分阶段叶面喷施,可促进结果枣树对养分的均衡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与不喷施对照相比,有明显的促进花芽分化、增加坐果的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复硝酚钠和DA-6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丛  徐坤  李云  宋小艺 《中国蔬菜》2011,1(20):69-7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DA-6对生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硝酚钠、DA-6均可显著促进生姜的生长,但生长前期以促进根系生长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生长的进行,生姜植株各器官鲜质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生姜收获时,复硝酚钠、DA-6处理的生姜株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59%和14.02%,分枝数分别增加24.59%和28.69%,产量分别提高18.53%和22.30%,但复硝酚钠、DA-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复硝酚钠、DA-6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生姜根茎淀粉、可溶性蛋白及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蜂糖李幼果期不同留果量对蜂糖李着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花后1个月,疏除整株幼果的1/5(T1)、1/4(T2)、1/3(T3),以不疏果处理为对照。结果显示,不同处理之间的着果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对照。T3处理的着果率和单果质量最高,分别为76%和77.93 g。T1、T3、T2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4.54、23.24、17.95 kg,显著高于CK的13.21 kg。疏果处理能提高果实的纵横径,而对果形指数无影响,各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对照。疏除全株幼果的1/3处理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着果率、单果质量及产量,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都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和复硝酚钠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1):59-63
为了提高辣椒幼苗素质并培育壮苗,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复硝酚钠处理辣椒种子,检测各处理的发芽率、幼苗质量和根系活力。结果表明,赤霉素和复硝酚钠浸种处理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提高幼苗的质量、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低浓度处理的效果优于高浓度处理。综合来看,30~80 mg·L~(-1)赤霉素处理对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和提高前期根系活力的效果较好,10~70 mg·L~(-1)复硝酚钠处理对提高辣椒幼苗的质量和壮苗指数的作用比较显著。从培育壮苗方面考虑,10~70 mg·L~(-1)复硝酚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青研一号”番茄为试材,采用苗期灌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复硝酚钠灌根处理对番茄穴盘苗壮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使番茄幼苗株高不同程度地增加.复硝酚钠6 000倍液处理使幼苗茎粗、叶面积及G值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复硝酚钠3 000倍液处理使番茄幼苗的壮苗指数降低,而其它处理则相反.各处理的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都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并且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延缓的趋势.综合各因素,为培育壮苗,以幼苗二叶一心期施用复硝酚钠6 0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枣丰素”叶面肥对冬枣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枣丰素"叶面肥对冬枣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25mg/kg浓度的"枣丰素"对冬枣果实含糖量、产量增加显著,果实在自然条件下货架期最长;喷施100、150mg/kg浓度的"枣丰素"对冬枣果实含糖量、产量增加不显著;在自然条件下货架期与对照比较,喷施100mg/kg浓度的冬枣果实有所延长,喷施150mg/kg浓度的冬枣果实较对照几乎没有延长。  相似文献   

15.
复硝酚钠为单硝化愈创木酚钠盐植物细胞赋活剂,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以促进细胞的原生质流动,对植物发根、生长、生殖及结果等发育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为了了解复硝酚钠对西红柿的品质影响,笔者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华南红宝石(市购)1.2 试验药剂 2%复硝酚钠水剂(广东东莞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3 试验方法 设2%复硝酚纳水剂4000倍、5000倍和6000  相似文献   

16.
芸薹素内酯和复硝酚钠对茭白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明 《长江蔬菜》2013,(18):53-55
通过研究芸薹素内酯和复硝酚钠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茭白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1.8%复硝酚钠水剂5.94mgm(有效成分含量,下同)、0.04%芸薹素内酯水剂0.07mg/L以及1.8%复硝酚钠水剂与0.04%芸薹素内酯水剂等体积混配液1.84mg/L等三种处理均能使茭白结茭时间提早4-5d,茭白的有效苗数、结茭率和产量显著提高。建议在茭白孕茭前15~30d喷施1次,隔7d后再喷1次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复硝酚钠处理对番茄穴盘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研一号"番茄为试材,采用苗期灌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复硝酚钠灌根处理对番茄穴盘苗壮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使番茄幼苗株高不同程度地增加。复硝酚钠6 000倍液处理使幼苗茎粗、叶面积及G值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复硝酚钠3 000倍液处理使番茄幼苗的壮苗指数降低,而其它处理则相反。各处理的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都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并且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延缓的趋势。综合各因素,为培育壮苗,以幼苗二叶一心期施用复硝酚钠6 0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阐明复硝酚钠对双孢蘑菇菌丝萌发、出菇时间、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实验设置了不同稀释倍数的1.8%复硝酚钠溶液加入栽培料中,结果表明:在培养料中添加浓度为3×10^-6g/mL的1.8%复硝酚钠溶液与未添加复硝酚钠溶液的处理相比,菌丝生长速度加快17%,出菇时间提前9d,且产量提高22.39%,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粗蛋白含量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适于灵武长枣的保果措施,以喷清水为对照,比较分析了花期喷施不同浓度(10、20、30、40 mg/kg)赤霉素(GA_3)和环割(2年生以上主枝环割1圈)处理的灵武长枣的1年生主枝枣吊叶片净光合速率、枣吊生长、着果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GA_3和环割提高了1年生主枝叶片光合作用。10和30 mg/kg GA_3处理显著促进1年生主枝枣吊的伸长和加粗生长;环割处理对枣吊长度和粗度无影响。20~40 mg/kg GA_3和环割能显著提高着果率,但降低了果实横径、单果质量。GA_3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环割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糖酸比无显著影响。喷施GA_3和环割对果实品质有不利影响,环割对果实品质不利影响小于GA_3,喷施GA_3对果实品质的不利影响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建议生产采用环割技术来调控树体生长保果,喷施GA_3保果时浓度应控制在20 mg/kg左右。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几种化学制剂对干热风环境下葡萄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探求田间葡萄应对干热风胁迫的保护措施。以田间生长5年生‘威代尔’葡萄为试材,在干热风来临前预喷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S-诱抗素以及黄腐酸钾,对照喷等量清水,干热风来临当天测定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结合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叶绿素荧光淬灭分析,探讨几种化学制剂对田间葡萄光合作用抵御干热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环境导致了田间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明显降低,伴随叶片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降低及非光化学淬灭(NPQ)的升高,表征PSI光抑制的指标[Y(NA)]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干热风导致了葡萄叶片PSⅡ光抑制的发生,但未显著影响PSI活性。喷施几种化学制剂均不同程度缓解了干热风环境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胁迫作用,其中S-诱抗素和芸苔素内酯作用比较明显,叶面喷施维持了较高的PSⅡ活性,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及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幅度较小,黄腐酸钾在葡萄上的效果低于S-诱抗素和芸苔素内酯,表明喷施S-诱抗素和芸苔素内酯可以有效缓解田间干热风胁迫下葡萄叶片PSⅡ光抑制程度,从而维持较高光合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