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北省宜都市的野生楠木资源分布状况、种群结构及其群落特征。【方法】采用样方法分别在宜都市的王家畈镇、聂家河镇和潘家湾乡对楠木资源分布集中地段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记录其生境条件和群落特征。【结果】调查区内发现野生楠木类植物计264株,楠属植物3种,分别为竹叶楠Phoebe faberi、桢楠P.zhennan、湘楠P.hunanensis;润楠属植物4种,分别为润楠Machilus pingii、宜昌润楠M.ichangensis、华润楠M.chinensis、刨花润楠M.pauhoi,其中华润楠、刨花润楠初步确定为宜都市新分布记录种。楠木较多分布在山地比较潮湿的阴坡,坡度为30°~40°,坡位为中坡位和下坡位,海拔在710 m左右,群落类型为常绿或落叶阔叶林的生境条件下,其楠木类植物群落的维管束植物共有71种,隶属41科60属,以樟科和蔷薇科植物比较多,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占有绝对的优势,高位芽植物在群落中的比重最大。【结论】该调查区内的润楠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相比楠属更合理,大致呈稳定型,而楠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大致呈衰退型。探讨了样地野生楠木数量及群落结构特征,为其天然林保护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城市景观树种的配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广州越秀区5个城市公园的园林植物种类及组成情况,分析了越秀区园林植物数量组成及分布特征,以期对广州市城市绿化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结果显示,在越秀区所调查的城市公园园林绿化植物共有410种,隶属92科268属,其中科、属的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热带性植物科所占比例达50.55%,热带性植物属所占比例达79.23%。外来种的比例接近一半,降低了乡土树种的造景优势。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林区有一种被称为“血树”的树种.有人称它为“风吹楠”[1]、“假玉桂”、[3]、“海南荷斯菲木”[2]·拉丁学名为(Horsfieldia hainanensis Merr.),属于肉豆蔻科的荷斯菲木(云南称为贺得木)属。本属约有80余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约有6种,主要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南部,海南岛仅有“血树”这一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分布区海南风吹楠野生资源的调查,从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以及乔木重要值等方面,分析了海南风吹楠种群的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风吹楠种群径级结构呈典型的倒J型,偏态分布极为明显,种群结构大致趋于稳定型,但径级结构、幼苗库存在明显不均衡性。(2)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幼苗阶段的高死亡率是导致其种群濒危的重要原因,且光因素是该树种生长和种群发展的限制性环境因子。(3)海南风吹楠在5龄级以前,树高与胸径的增长几乎呈线性相关,此后开始变缓。(4)海南风吹楠在群落中的竞争优势不明显,6龄级以后消失率增高。针对海南风吹楠濒危的原因,对现有种群进行适度人工干预,提高幼苗至幼树的转化率,加强片段化居群间的基因交流是当前海南风吹楠种群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海南、云南及广西11省(自治区、直辖市)70个县(区、市)的楠属(Phoebe)树种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记录楠属种质资源分布、群落现状、木材利用及人工造林情况,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并详细介绍主要树种的特征差异。调查发现,中国楠属树种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紫楠(P.sheareri)、闽楠(P.bournei)及白楠(P.neurantha)分布范围最广;综合比较生长速度和适应性,广西适宜推广种植的楠属树种有闽楠、桢楠(P.zhennan)及崖楠(P.yaiensis)。  相似文献   

6.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郊,公园中心区地理位置为113°E,24°N。根据调查统计和分析,该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588种,隶属于128科、379属。科、属、种的地理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种子植物中,科的热带性成分占71.43%,其中以泛热带成分为主(59.52%);属热带性成分占72.84%,其中以泛热带分布最多(33.55%);在蕨类植物中,热带性质的科占66.67%,其中以泛热带分布为主(52.38%);热带性质的属占80.00%,其中以泛热带分布最多(50.00%)。该区系的优势科主要有菊科、禾本科、蝶形花科和大戟科等,它们大多为世界分布科和泛热带分布科。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掌握桫椤科植物资源在海南的分布规律及保护状况,采用实测法与样方法对海南岛野生桫椤科植物开展全面调查,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分析桫椤科植物种群分布格局,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不同类型保护地对桫椤科植物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海南岛:1)分布有阴生桫椤、桫椤、大叶黑桫椤、黑桫椤和白桫椤等5种桫椤科植物,隶属2属;2)桫椤科植物主要集中分布于五指山市、琼中县、陵水县和白沙县等中南部山区,主要分布于坡度平缓、400~1 000m的中高海拔阴坡地区40%~80%的中等偏高郁闭度的热带雨林中,常群生在林下或河边、溪谷两旁的阴湿之地,在林缘灌丛中也有零散分布;3)5个桫椤科物种种群密度有较大差别,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4)自然保护区内桫椤科植物的多样性和密度均高于自然保护区外,减少人为干扰对桫椤科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和类群密度恢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滇南风吹楠     
滇南风吹楠隶属肉豆蔻科风吹楠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为常绿乔木,果实形如小鸡蛋,固体油含量高达57%,是特殊的油料树种。滇南风吹楠的种仁油具有抗凝、增粘作用,可制成润滑油添加剂,使润滑油在严寒中提高抗凝性,同时在酷暑时保持一定粘稠度。因而其广泛用于军事、航空、机械等部门,是这些部门不可缺少的宝贵油料。滇南风吹楠  相似文献   

9.
楠木是我国传统的珍贵树种,通常指樟科楠属(Phoebe)和润楠属(Machilus)植物。广东省具有丰富的润楠属树木资源,但已利用的种类极少。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记录,在广东省共发现润楠属植物23种,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文章介绍了润楠属植物在广东省作为商品和科研种质资源的人工栽培情况,并对其保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南岭保护区主要树种的群落空间格局特征。本研究基于固定样地,通过对样地中植物的调查分析,进而对群落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39科58属104种木本植物,根据重要值排序,华润楠、马尾松、甜槠、广西紫荆、虎皮楠、密花山矾、尖叶杨桐等7种为优势种。华润楠在0~2.5 m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2.5~4.0 m为随机分布,4.0~6.0 m为均匀分布。马尾松0~25.0 m表现为随机分布。其余物种呈现为小尺度聚集分布,大尺度随机分布。群落内部种间竞争不明显,仍有较大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