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贝类保苗作为扇贝养殖的中间环节,对于提高扇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扇贝保苗常在对虾保苗池进行,莱州是山东省乃至我国北方主要的扇贝保苗基地。相比于海上保苗,池塘保苗具有明显优势。有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池塘保苗率比海上保苗率高约30%,且平均壳高也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扇贝保苗池为较小的可控池塘,可以在检测到水质异常后迅速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并且不会因风浪的影响导致水质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8年9月10日对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的水质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水体基本理化因子,并采取营养状态质量指数评价法(NQI)、营养状态指数法(E)、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法(A)及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P)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各站位的水温、盐度、pH、DO、COD和DIP含量均符合海湾扇贝养殖水质标准,但是DIN含量严重超标。评价结果显示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已受到有机污染且水体呈现富营养化,养殖区内比养殖区外情况更为严重,其中N7站位最甚。DIN为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6年4—11月对烟台四十里湾扇贝养殖区环境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四十里湾海域海水基本理化指标及月变化趋势,并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A)、营养状态指数法(E)、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NQI)以及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其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十里湾扇贝养殖区海水温度、pH和盐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0.06~20.00℃、7.85~8.25和29.61~30.31,均适合扇贝养殖;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以及硫化物均符合海水水质一、二类标准,活性磷(DIP)在10月个别养殖区超出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总无机氮(DIN)在4月和10月个别养殖区同样超出海水水质二类标准;5—7月环境质量良好,其他月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现象。总体而言,烟台四十里湾扇贝养殖区水环境质量符合扇贝养殖I类区或II类区的要求,但应注意对养殖区的保护,特别是控制陆源污染物的输入。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浙江省环杭州湾围垦养殖区养殖水体污染状况,降低养殖风险,2016年7-10月对环杭州湾围垦养殖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池塘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法对凡纳滨对虾池塘水质和主要污染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水质分析结果显示,环杭州湾围垦养殖区凡纳滨对虾池塘水质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其中TN、TP和COD为主要的超标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显示,环杭州湾围垦养殖区凡纳滨对虾池塘均为严重污染状态,其中,总磷为首要污染物。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结果显示,大部分池塘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都达到了60以上,均为中度-重度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5.
2015年4—11月对莱州湾4个扇贝养殖区进行了表层沉积物pH、氧化还原电位、硫化物、总磷、总氮、有机碳以及细菌(弧菌和异养细菌)等8个指标检测,并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各指标月际变化及来源,试验结果表明,4个养殖区表层沉积物pH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分别为7.33~8.30和-368.30~-170.30mV,属于中性—弱碱性的高度还原态环境;总氮、总磷、总有机碳和硫化物的含量分别为0.038~0.897mg/g、0.131~0.554mg/g、0.029%~0.560%和1.66~184.11mg/kg,除总氮在7—10月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之外,其他指标均处于安全范围内;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的变化分别为3.0×102~8.2×104 cfu/g和0.5×103~7.9×103 cfu/g(湿质量),各养殖区之间差异较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扇贝养殖区表层沉积物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但应控制氮元素的输入。  相似文献   

6.
海湾扇贝在室内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稚贝保苗率是养殖生产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海湾扇贝保苗技术日趋成熟,保苗率大幅度提高,但在保苗过程中出现死苗、劣质苗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多年从事池塘海湾扇贝保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保苗业主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湾扇贝(图见彩中插2)在室内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稚贝保苗率是养殖生产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海湾扇贝保苗技术日趋成熟,保苗率大幅度提高,但在保苗过程中出现死苗、劣质苗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多年从事池塘海湾扇贝保苗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保苗业主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铬、铅、汞、锌、铜的含量分别为93.6(50.3~172)mg/kg(干)、32.2(20.1~185.8)mg/kg(干)、0.136(0.009~0.742)mg/kg(干)1、09.4(61.1~235)mg/kg(干)和57.8(18~155)mg/kg(干)。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其中部分池塘中铜和汞的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铅的污染等级为安全级;锌的污染处于警戒线;铬、汞和铜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深水网箱立体健康养殖水域环境为研究对象,在试验过程中对试验区养殖环境进行有效监控。建立了养殖环境营养指数、有机污染指数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并对海水水质进行监测与评价,营养指数E:E=COD×DIN×DIP×10^6/4500,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法:A=COD/COD_0+DIN/DIN_0+DIP/DIP_0-DO/DO_0,两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区养殖水体较参考点没有发生很大改变,营养指数为0.068~0.669,有机污染评价指数为-0.395~0.529,海水水质较好,有效保护了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而对照组营养指数为0.040~22.399,污染指数为-0.511~4.094,水质一年后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引入养殖容量的概念,对影响莱州湾扇贝养殖容量的海洋环境资源、海域污染等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增加莱州湾海域扇贝养殖容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扇贝幼体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进行稚贝保苗是搞好养殖生产的关键一环。实践证明,稚贝在池塘保苗较海上保苗有利于提高保苗率。然而目前在池塘保苗中死亡现象亦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保苗质量,现结合生产实践,就其影响因素和预防技术措施分析探讨如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完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人工苗种培育及海上养殖技术,在大连旅顺海区及刺参池塘进行了鼠尾藻人工苗种保苗及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鼠尾藻人工苗种在室内培养20 d左右,株高2 mm以上,假根15根以上时,下海保苗为宜。鼠尾藻幼苗保苗、人工养殖方式为表层平养。保苗海区选择风浪不大的海湾。在刺参池塘保苗要求选择水深2 m以上的池塘,养殖位置在进水口附近。保苗3个月后海上鼠尾藻平均株高4.26 cm,刺参池塘鼠尾藻平均株高1.98 cm。将6 cm以上的幼苗夹直径1.5 cm的聚乙烯绳上进行海上养殖试验。养殖8~9个月后,鼠尾藻长至平均株高61 cm。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是斑点叉尾鮰的重要养殖区域。本文通过监测江苏省鱼主养区养殖池塘水质和底泥的各项重要指标,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负荷比和综合污染指数等方法分析池塘水质和底泥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特征,对鮰鱼池塘养殖环境做出评价,掌握养殖鮰鱼养殖生态环境状况;针对江苏省斑点叉尾鮰主养区养殖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情况,分析水产养殖污染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为水产养殖水质管理、养殖尾水污染物达标排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对池塘水质的影响,对山塘、精养和鱼菜共生三种草鱼养殖模式下池塘水质质量状况进行了监测,测定了水温、pH、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非离子氨、溶解氧、总磷、总氮和COD等参数,采用单项污染物指数对监测参数进行单项评价,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质量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草鱼3种养殖模式池塘中氮磷营养物质污染最为突出,其次是COD。由综合污染指数判定,草鱼3种养殖模式的池塘水体污染程度均为污染,超出警戒水平。草鱼精养池塘水质富营养化情况严峻。  相似文献   

15.
池塘网箱保苗是通过网箱在海参养殖池塘上部水体进行保苗的一种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池塘架设网箱,6-7月份投放10 000~20 000头/kg的小白点进行保苗,养殖成商品苗。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水浅浪大,风多,冬季有时结冰,在莱州湾历史上未曾养过扇贝,过去曾养殖过海带和贻贝,但都失败了。为开发莱州湾新海区,技术人员大胆尝试,1984年冬从长岛引进栉孔扇贝,1985年春从乳山引进海湾扇贝进行养殖试验,秋后经过验收,亩产栉孔扇贝3492.4公斤,亩产海湾扇贝2260.2公斤,小试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对扇贝养殖环境及食用安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沿海河口及扇贝养殖区水环境和沉积物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超标,严重影响了养成商品扇贝的食用安全,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控制沿海环境污染是发展无公害养殖,保障水产品食用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研究对河北省扇贝养殖区水体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对商品扇贝食用安全影响作出初步评价,为扇贝的健康养殖模式研究和食用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虾夷扇贝自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入我国以来,因其具有生长快、贝柱肥大、味道鲜美等优势,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欢迎,增养殖生产迅速发展,现已成为辽宁、山东等地的主要贝类增养殖品种。但在持续多年的育苗与养殖热潮后,近年来各地不同程度出现了育苗难度大、苗种生产效益不稳定、出池稚贝质量差、稚贝保苗率低、养殖扇贝大量死亡等问题。笔者在多年从事虾夷扇贝人工育苗科研与生产的实践中,从多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与技术探索。我们认为,上述问题的出现除了与近海水域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主要渔区池塘水质环境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主要渔区池塘水源水和养殖水的质量现状和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总大肠菌群、汞、镉、铅、铬、砷、铜、锌、氟化物、挥发性酚、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六六六(丙体)、滴滴涕(ο,ρ'-DDT、ρ,ρ'-DDT、ρ,ρ'-DDD、ρ,ρ'-DDE)15个项目。结果表明:两种水质的合格率较高,水源水为90%,养殖水为70%。水源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总大肠菌群,养殖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总大肠菌群和氟化物。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新疆池塘水源水和养殖水均为尚清洁,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4和0.92。不同种类水源水综合污染指数从低到高依次为地下水<湖水<河水<水库水;不同区域养殖水综合污染指数从低到高依次为东疆<南疆<北疆。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地区密养淡水鱼塘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池塘养殖是珠三角地区淡水渔业生产的主要形式。2012年5月~12月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乌鳢(Channa argus)等该地区几种主要密养淡水品种鱼塘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水体理化环境因子,并选取pH、溶解氧(DO)、非离子氨(NH3)、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透明度等10项因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负荷比对监测参数进行单项评价,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池塘水质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4种密养淡水鱼塘营养盐负荷高问题突出,NH3、NO3^--N、NO2^--N、TN和TP为池塘中的主要污染因素;草鱼池塘主要污染物为NH3和TN,其污染负荷合计为37.58%;云斑尖塘鳢池塘主要污染物为NH3、NO3^--N和TN,其污染负荷达59.37%;大口黑鲈池塘的主要污染物为NH3、TN、NO3^--N和NO2^--N,其污染负荷高达66.80%;乌鳢池塘的主要污染物为TN、NO3^--N、TP和NH3,其污染负荷达59.43%;对CODMn的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池塘水体中还原性有机质含量高;由综合污染指数判定,所有池塘水体均为"重污染"等级,并超出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