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施肥组合对鼓节竹发笋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沿海沙地鼓节竹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氮磷钾配比(A)、施肥方式(B)和培土高度(C)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3年生鼓节竹进行施肥管理,测定不同施肥组合处理鼓节竹发笋盛期的出笋量、总叶绿素含量和相关光合参数,采用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分析光合特性与出笋量和光合色素的关系,筛选出沿海沙地栽培鼓节竹的最优施肥模式.[结果]对鼓节竹发笋期的极差(R)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出笋量的因素排序为氮磷钾配比>培土高度>施肥方式,最优施肥组合为A1B3C3,即氮磷钾配比为2:1:1、施肥方式为丛中穴施和培土高度为20 cm最适于鼓节竹发笋期出笋.双曲线修正模型模拟鼓节竹叶片的光响应曲线拟合度>0.9900;净光合速率(Pn)先急剧增长后趋于稳定,达到光饱和点(LSP)后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各施肥组合处理下,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随光强的增强呈先增大后逐渐平缓直至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先急剧增长后趋于平缓到稳定状态的变化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变化趋势与Tr、Gs和WUE相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n与出笋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出笋量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SP与出笋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沿海沙地栽培鼓节竹,于发笋期以氮磷钾配比2:1:1进行丛中穴施并培土20 cm,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出笋量.  相似文献   

2.
广西热带岩溶区苹婆幼树光合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北热带岩溶区主要树种苹婆幼树的光合蒸腾特性。[方法]利用1年生苹婆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长期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的苹婆幼树,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有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将导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结论]苹婆属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的树种。  相似文献   

3.
为选育适合苏北地区环境条件的北美海棠品种,以5个北美海棠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结果表明:5个北美海棠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都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反;红宝石、雪球和道格的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双峰型,王族和亚当的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单峰型;红宝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高于其它4个品种,而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低于其它4个品种;道格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高于其它4个品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低于其它4个品种。王族和亚当在下午16点至18点时,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气孔限制值也明显高于其它品种。从该研究结果看,红宝石的耐涝性较强,道格的耐旱性较强,王族和亚当耐弱光能力较强,而雪球综合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4.
绒毛白蜡不同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绒毛白蜡无性系4a生苗木为试材,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2个绒毛白蜡无性系间光合特性差异较大,其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光合指标间的相关性也存在差异。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正相关性较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遗传和环境具备正相关性;水分利用效率与净光合速率存在一定正相关性,与蒸腾速率呈一定负相关性;细胞间隙CO2浓度与气孔导度存在正相关性,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一定负相关。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指标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负相关。光合指标作为绒毛白蜡无性系良种早期选育指标是否适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水涝对转SOD和POD基因烟草光合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2叶龄盆栽转Mn-SOD和POD基因烟草及非转基因的近等基因系进行淹水处理,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在淹水处理的第1、3和5天及处理6d后恢复的第1和5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并计算出气孔限制值、羧化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发现转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气孔限制值、羧化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淹水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烟草的光合损伤相同,导入外源SOD和POD基因对保持烟草在淹水逆境下的光合功能没有产生预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木麻黄林下不同光照处理的青皮苗叶片的光合作用特性,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不同光照处理的青皮苗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日变化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青皮苗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逐渐降低;不加遮阳网的2特光照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比加遮阳网处理的大,而胞间CO2浓度低于加遮阳网处理的.3种光照处理下的青皮苗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环境中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趋势相符,并且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相似.建议在木麻黄林阴环境下无需进行青皮苗的人工遮阳处理,可选择光照适度的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长期木薯品种气体交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木薯品种的气体交换特性,探讨不同生长期各个木薯品种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叶绿素含量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各个木薯品种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木薯的生长前期非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变化的原因,在后期则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干热河谷区的7个小粒咖啡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Cpro-SD全自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咖啡品种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紫叶’呈单峰曲线变化;7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紫叶>埃塞俄比亚2号>T5175>矮卡(航天)>矮卡>埃塞俄比亚1号>DTARI;7个咖啡品种的气孔导度呈"J型"曲线变化趋势,其日均气孔导度排序为紫叶>矮卡>埃塞俄比亚1号>矮卡(航天)>T5175>埃塞俄比亚2号>DTAR;‘矮卡’的日均水分利用率最大,而‘DTARI’的最小。总之,‘紫叶’具有较强的光合性能(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能利用率),但是其水分利用率较低,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旱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旱稻品种"特优13"、"旱稻15"为试材,研究其在旱作条件下灌浆期叶片光合日变化特性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旱稻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正午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但"旱稻15"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于"特优13","旱稻15"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强于"特优13"。经相关性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与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相关性不显著。根据Pn、Gs、Ci的变化趋势,推测旱稻的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  相似文献   

10.
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特性差异分析(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特性,为马褂木种源选择、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及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个种源马褂木1年生幼苗为试材,选长势较好、无机械损伤株,顶芽向下第3个成熟、无虫眼叶片对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测定指标包括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Pn/Tr)、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通过光响应曲线直线部分线性回归求得。[结果]马褂木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率在种源间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最高种源为最低种源的2.36倍;大部分种源光饱和点在800~1200μmol photons/(m2.s);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三者均与光补偿点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马褂木种源苗木光合特性种源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气孔导度可能是导致马褂木净光合速率差异的重要因素,马褂木苗木的良好生长需要较高的光强和较充足的水分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7年生的红早酥梨为试材,研究不施肥(N0P0K0)、缺氮(N0PK)、缺磷(NP0K)、缺钾(NPK0)和氮磷钾全施(NPK)的5个施肥处理对红早酥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上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氮肥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较大,磷肥对叶片蒸腾速率、饱和水汽压差影响较大,钾肥对胞间CO2浓度影响较大;氮磷钾全施与不施肥相比,叶片中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大了87.76%、69.95%、104.81%、78.68%和57.14%;缺钾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明显;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果径均存在正相关性,胞间CO2浓度与果实果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2.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和‘乌龙捧盛’盆栽苗为试材,通过测定和分析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参数的变化研究逐渐干旱和复水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两个牡丹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复水后,各指标均有所上升,但与对照比较,有所下降,有些指标恢复到对照水平;在不同水分处理时,‘洛阳红’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乌龙捧盛’,表明‘洛阳红’的耐旱性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水分梯度下梭梭和多花柽柳幼苗光合特性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不同水分梯度下大田栽植的梭梭和多花柽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梭梭和多花柽柳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显示2树种均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相同处理下梭梭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于多花柽柳;随着灌溉量的降低,梭梭和多花柽柳的蒸腾速率呈现无规律性变化,梭梭的蒸腾速率日均值小于多花柽柳;不同水分梯度对梭梭和多花柽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在相同处理下,梭梭的水分利用效率总是大于多花柽柳;梭梭和多花柽柳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是由清晨的最大值逐渐降低,降到最小值后,又逐渐升高。[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梭梭和多花柽柳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光合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的柠条锦鸡儿的生理特性与抗旱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内蒙赤峰、内蒙杭锦旗、山西武寨和宁夏盐池4种源的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为材料,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水分利用效率和耐旱致死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种源柠条在受到干旱胁迫时,光合速率明显下降,但内蒙赤峰种源明显表现出比其他种源光合效率高;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各种源都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种源间变化规律性不明显;胞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基本与净光合速率成反比;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内蒙赤峰种源明显表现出比其他种源水分利用效率高.各种源的耐旱致死点依次为赤峰42.3 d>杭锦旗41.7 d>盐池38.7 d>五寨31.0d,致死含水量依次为1.6%、1.8%、1.8%和1.9%.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梭梭幼苗光合作用对风沙流胁迫的响应规律,从光合生理角度揭示风沙流对梭梭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盆栽梭梭幼苗为研究对象,在风洞模拟不同强度的风沙流胁迫条件(5,11和17m/s,持续吹袭20min),于胁迫后1h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测梭梭同化枝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计算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并分析上述参数对风沙流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随着风沙流胁迫强度的逐渐增大,梭梭幼苗同化枝的净光合速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较轻程度的风沙流胁迫可引起梭梭幼苗净光合速率升高,水分利用效率略微下降,由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随着风沙流胁迫程度的增大,梭梭幼苗的光合器官受到损伤,非气孔因素的作用逐渐增强,引起梭梭幼苗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五角枫(Acer mono)、落叶松(Larix kaempfer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红松(Pinus koraiensis)等6种辽东地区主栽林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日变化,分析其气体交换特性及各生理生态因子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形,均分别在11:00及15:00达到峰值;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形,分别在11:00或13:00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降低.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气孔导度为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蔗茅无性系气体交换特性,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为开展高光效品种培育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36份蔗茅种质资源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如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蒸腾效率、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36份蔗茅种质资源平均净光合速率为17.61μmol·m~(-2)·s~(-1),倍数变化为2.28;平均气孔导度为0.15 mol·m~(-2)·s~(-1),倍数变化为2.88;平均胞间CO_2浓度为163.49μmol·mol~(-1),倍数变化为2.29;平均蒸腾速率为2.17 mmol·m~(-2)·s~(-1),倍数变化为1.96;平均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为1.38 MPa,倍数变化为1.60;平均蒸腾效率为124.43μmol CO_2·mol~(-1)H_2O,倍数变化为1.93;平均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为8.12μmol CO_2·mmol~(-1)H_2O,倍数变化为1.75。36份蔗茅无性系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变异系数范围为11.79%—26.79%,其中,气孔导度变异系数最高(26.79%),净光合速率次之(21.48%),叶片瞬时利用效率最低(11.79%),36份蔗茅无性系光合气体交换参数间存在较大差异。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与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蒸腾效率呈显著负相关。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与经度呈正相关,与海拔、纬度呈负相关,依据海拔划分为高海拔和低海拔,高海拔拥有相对较高的光合速率。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选出2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9.79%,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即光合效率作为第一主成分的主导因子;胞间CO_2浓度、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蒸腾效率即水分利用效率因子作为第二主成分的主要因子。36份蔗茅无性系材料可划分为五类,分别划分为光合效率高、较高、中、低、较低和水分利用效率高、较高、中、低、较低类5个类群。在聚类基础上进行逐步判别分析,7个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有5个进入判别函数,建立了5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回判的准确率达97.22%。【结论】第Ⅳ大类群具有较高光合效率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材料丰富,拥有较好的育种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赤霞珠葡萄光合-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光照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及低光强区域的合理界定,分别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方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葡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将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利用光能利用效率的下降点来确定合理的低光强区域.此外,也对不同光合有效辐射条件下不同生理因子的变化特征及不同生理因子对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结果与实测值符合程度较好;低于150 μmol·m-2·S-1为赤霞珠葡萄叶片所对应的低光强区域,并在该区域求得表观量子效率为0.037;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与光合有效辐射大体上呈正相关,而胞间CO2浓度与光合有效辐射呈负相关;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对净光合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肥处理对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水肥处理对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肥处理下,整个生育期内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在中水(90 m3.hm-2)、中肥(其中N、P、K分别为160、60、110 kg.hm-2)情况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在抽雄期达到最大。中水、高肥(N、P、K分别为240、90、170 kg·hm-2)情况下,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高于中水、低肥(其中N、P、K分别为80、30、50 kg·hm-2)和中水、中肥处理下的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的相关性;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间存在线性关系,呈正相关,气孔导度的变化影响着蒸腾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库布齐沙漠柠条灌丛为研究对象,人工控制土壤水分补给量和干旱程度,利用Li-68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连续监测叶片光合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探讨柠条叶片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变化特征,分析柠条灌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柠条叶片净光合速率为2.02~44.80μmol/(m2·s),蒸腾速率为0.94~23.41 mmol/(m2·s),气孔导度为0.02~1.09 mol/(m2·s),胞间CO2浓度为238.12~323.05μmol/mol,4种指标均表现为随干旱程度加深而降低,光合作用明显被抑制。土壤含水量与柠条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柠条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蒸腾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在不同干旱程度下表现为重度干旱(3.35μmol/mmol)中度干旱(2.87μmol/mmol)轻度干旱(2.08μmol/mmol)特重干旱(2.15μmol/mmol),在土壤含水量为7%~9%时具有最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