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酸菜汁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谷氨酸脱羧酶活力的乳酸菌YS2,经过16S rDNA 序列分析鉴定为发酵乳 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YS2 在含1% L-谷氨酸钠的MRS 培养基中,GABA 的产量达到4.37 g/L。对YS2 产 GABA 的碳源、氮源、初始pH 进行了初步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院以蔗糖为主要碳源,以蛋白胨和牛肉膏为氮源,初 始pH 6.0,在此条件下,GABA 产量达到5.68 g/L。通过PCR 顺利地扩增出了YS2 菌株的谷氨酸脱羧酶gadB 基因,将 PCR 产物与表达载体pEASY-E1 连接。测序结果表明,YS2 的谷氨酸脱羧酶与Lactobacillus fermentum F-6 的谷氨酸 脱羧酶序列一致性达到99%。重组酶与组氨酸标签融合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出融合蛋白,电泳显示出56 kDa 的目的条带,纯化的重组酶表现出了酶活性(1.06 U/mg)。  相似文献   

2.
王宁  包慧芳  杨慧  王炜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9):1711-1715
[目的]研究谷氨酸脱氢酶的表达对L-丝氨酸产率及发酵效率的影响.[方法]从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C.glutamicum ATCC39135中克隆出gdh基因,以大肠杆菌-黄色短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EC7为基础,构建重组质粒pEC7G,并转化黄色短杆菌B.flavum C -11,获得重组菌株C-11G.[结果]重组菌株C-11G的GDH酶活力提高32.7;,产酸率为15.28 g/L,比原宿主菌提高了33.80;.[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菌株C-11G,所克隆的gdh基因有较高表达活性,并对L-丝氨酸产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它由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脱羧生成,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天然的谷氨酸脱羧酶只在酸性环境时有活性,这与菌体的生长环境不一致,不利于一步发酵法生产GABA。针对该问题,对来自大肠杆菌AS1.505的谷氨酸脱羧酶(Gad B)进行定向突变,构建了3个表达载体p ET28a(+)-Gad B、p ET28a(+)-Gad Bm1和p ET28a(+)-Gad Bm2,研究了3株重组菌生物转化谷氨酸合成GABA的情况。结果显示,在中性缓冲液中转化72 h,DE3(p ET28a(+)-Gad Bm1)和DE3(p ET28a(+)-Gad Bm2)转化合成GABA分别是对照菌DE3(p ET28a(+)-Gad B)的3.2和4.6倍。在M9培养基中培养72 h,DE3(p ET28a(+)-Gad Bm1)和DE3(p ET28a(+)-Gad Bm2)分别合成4.32 g/L和4.65 g/L GABA,比对照菌分别提高了1.17和1.34倍。实验结果证明,定向突变的Gad B能在中性p H条件下有效催化谷氨酸脱羧合成GABA。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一株高产L-谷氨酸脱羧酶的重组枯芽孢杆菌B.subtilis 168/p HT01-gad A-pdx H。[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宿主细胞,将大肠杆菌脱羧酶基因(gad A)与其辅酶磷酸吡哆醛的再生基因(pdx H)在质粒p HT01上串联表达,构建一株高产L-谷氨酸脱羧酶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168/p HT01-gad A-pdx H。[结果]带有pdx H基因的重组菌B.subtilis 168/p HT01-gad A-pdx H催化谷氨酸生成γ-氨基丁酸(GABA)的效率明显高于B.subtilis 168/p HT01-gad A。催化反应24 h时,生成的GABA浓度达252 g/L,较对照菌株提高了61 g/L。进一步对重组菌B.subtilis 168/p HT01-gad A-pdx H全细胞转化谷氨酸生成GABA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优条件:转化缓冲液为p H 5.0的0.1 mol/L Tris-HCl,转化温度40℃,激活剂为5 mmol/L Ca~(2+)与5 mmol/L Mg~(2+)。在上述最优条件下,催化24 h生成的GABA浓度达327 g/L。[结论]所获得的重组菌转化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平菇菌丝为试材,研究不同发酵时间(2、4、6、8、10 d)、不同体积分数(20%、40%、60%、80%、100%)的玉米芯培养料水浸提液对平菇菌丝长势、生物量、细胞形态、代谢相关酶(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胞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10 d的培养料浸提液对平菇菌丝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80%时,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53 cm·d~(-1)和1.79 mg,生长速度与100%体积分数无差异,生物量增加2.65 mg;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2.6、6.4和4 825 U·g~(-1);漆酶、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11.73、47.6 U·min~(-1)·mL~(-1);此外,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漆酶、蛋白酶分别比100%体积分数时高5、7.2、2 201 U·g~(-1)、2.0 U·min~(-1)·mL~(-1)及14.2 U·min~(-1)·mL~(-1),羧甲基纤维素酶增加了13.09 U·min~(-1)·mL~(-1)。此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80%体积分数平菇菌丝细胞内线粒体及囊状体数量较对照明显增加。发酵培养料水浸提液能够明显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对酿酒酵母重组菌转化产生γ-氨基丁酸(GABA)具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谷氨酸脱羧酶基因(GAD 1)高效表达重组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DL28转化产GABA的主要影响因子,如菌体浓度、底物浓度、转化温度、转速、转化时间及起始pH等进行研究,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试验表明,菌体浓度(P=0.012 3)、转化时间(P=0.047 5)及起始pH(P=0.001 9)对转化产生GABA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研究可为进一步优化菌株DL28产GABA转化条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L-谷氨酸经脱羧酶反应可生成γ-氨基丁酸(GABA),此过程受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催化。从茶树转录组库中筛选GAD基因,通过NCBI比对获得其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T728367.1)。序列分析表明,GAD基因的ORF全长为1 482 bp,共编码493个氨基酸,该蛋白为细胞质蛋白,分子量为55.49 kDa,理论等电点为5.44。从舒茶早茶树根部中克隆该基因,并构建pMAL-c5X-GAD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得到分子量约为55 kDa的目的蛋白。体外酶活反应后用薄层色谱法(TLC)分析,经BAW(Butanol:Acetic acid:H_2O,4:1:2)和75%苯酚水溶液(Phenol:H_2O,3:1)2种展开剂分离酶促产物,均可检测到GABA的生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GAD基因在不同茶树组织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GAD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而在芽中表达量最低,在其他组织中表达各不相同,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以生育期相近粳稻品种东农428和松粳10为试验材料,研究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施用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寒地粳稻功能叶片氮光合效率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为制定有效抵御低温冷害化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源GABA主要通过提高松粳10剑叶光保护能力提高其光合效率;通过缓解低温胁迫对东农428剑叶光损伤程度,提高光保护能力进而提高其光合效率。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剑叶OsGS1;1、OsGS1;2、OsGS1;3及OsGAD2表达量上调,与植物冷应激反应有关。OsNADH-GOGAT、OsGDH1和OsGDH3表达量上调、OsFd-GOGAT表达量显著下调,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显著上升,说明孕穗期冷水胁迫抑制剑叶光呼吸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GS/GOGAT)循环代谢,促进质体中GS/GOGAT循环及谷氨酸脱氢酶(GDH)途径中铵(NH4+)同化代谢。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施用GABA(4.5 mmol·L-1)促使寒地粳稻剑叶OsGS2、OsFd-GOGAT和OsNADH-GOGAT表达量下调;但OsGS1;3、OsGDH3和OsGAD2表达量上调,GS、GDH及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显著升高,使谷氨酸(Glu)家族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如抗逆氨基酸GABA、脯氨酸(Pro)、Glu等,避免高NH4+毒害,提高寒地粳稻耐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香农8号为实验菌株,研究香菇甲醛脱氢酶酶活(FADH)与甲醛含量的变化关系。[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料栽培下的香菇不同生长阶段甲醛脱氢酶的酶活和甲醛的含量,并进一步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来源甲醛脱氢酶初酶液培养香菇并测定菌体中甲醛的含量。[结果]香菇中甲醛含量受到甲醛脱氢酶的影响,经培养料一栽培下,菌丝体、菌柄和菌盖的甲醛含量分别为281.56、129.10和73.77 mg·g~(-1),甲醛脱氢酶的酶活分别为0.45、0.63和1.13 u·g~(-1);经培养料二栽培下,菌柄、菌盖和菌丝体的甲醛含量分别为221.81、212.22和123.88 mg·g~(-1),甲醛脱氢酶的酶活分别为0.80、0.94和1.71 u·g~(-1);经培养料三栽培下,菌柄、菌盖和菌丝体的甲醛含量分别为73.77、112.20和165.46 mg·g~(-1),甲醛脱氢酶的酶活分别为1.94、1.71和1.57 u·g~(-1);对香菇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0、0.5、1.0、1.5、2.0 mL)的经甲醛诱导后香菇发酵所产的甲醛脱氢酶FADH1后,香菇菌丝体中甲醛的含量分别为195.32、173.25、139.29、126.49、73.25 mg·g~(-1),对香菇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0、0.5、1.0、1.5、2.0 mL)的香菇自身子实体分离得到的FADH2后,香菇菌丝体中甲醛的含量分别为197.66、95.32、75.84、55.06、20.00 mg·g~(-1),香菇中甲醛脱氢酶活性与甲醛含量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甲醛脱氢酶酶活性越高,香菇中甲醛含量越低。[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甲醛脱氢酶能显著降低香菇菌丝体中甲醛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纳豆芽孢杆菌谷氨酸脱氢酶(GDH)是纳豆发酵产氨的关键酶.本文以纳豆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枯草芽孢杆菌的GDH编码基因(RocG)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再经pMD19-T质粒TA克隆,获得了全长为1275 bp、与RocG基因同源性为98%的纳豆芽孢杆菌GDH的编码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DH,转化至E.coli BL21(DE3)进行体外诱导表达.表达的包涵体在超声破菌、变性、纯化和复性后,经SDS-PAGE分析得到了47 kDa的特异条带.纳豆芽孢杆菌GDH同时具有NAD+和NADP+依赖活性,酶活分别为6.7723 U·mg-1蛋白和9.4205 U·mg-1蛋白.  相似文献   

11.
李利  陈福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56-14957,14960
[目的]筛选出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红曲菌菌株,并研究其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通过液态发酵,从实验室保藏的23株红曲菌菌株中筛选出GABA产量较高的菌株,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及Ca2+、Mn2+、乙醇等其他添加成分对其产GABA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组成。[结果]筛选出GABA产量较高的菌株M-4,发现葡萄糖和谷氨酸单钠盐有利于GABA的产生,且当培养基组成为大米粉3%、葡萄糖4%、谷氨酸单钠盐2%、KH2PO40.15%、MgSO4.7H2O 0.10%时,M-4的GABA产量达474 mg/L,为优化前的4.6倍。[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富含GABA的红曲保健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头花蓼四倍体种质优势,测定比较了四倍体和同源二倍体头花蓼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根系活力。结果表明:四倍体头花蓼PAL、CHI、CAT、SOD酶活性分别为6.19 U·g~(-1)FW、9.68 U·g~(-1)FW、80.67 U·g~(-1)FW·min~(-1)、348.81 U·g~(-1)FW,根系活力为83.41μg~(-1)g·h,分别是二倍体的1.09倍、1.33倍、1.38倍、1.05倍和1.47倍。说明四倍体头花蓼PAL、CHI、CAT、SOD酶和根系活力都显著高于同源二倍体头花蓼。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盐胁迫下西伯利亚白刺幼苗伤害缓解效应,研究不同浓度GABA(0~10 mmol·L-1)对200 mmol·L-1 NaCl胁迫下西伯利亚白刺幼苗生长、生理特性、渗透调节及GABA支路中关键代谢物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白刺幼苗生长指标显著下降,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内源GABA含量和谷氨酸脱酸酶(GAD)活性显著上升.外源施加5 mmol·L-1 GABA对NaCl胁迫伤害缓解效应最佳,增加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株高、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降低MDA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GAD活性并增加GABA转氨酶(GABA-T)活性以促进GABA分解代谢进入三羧酸循环(TCA).上述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西伯利亚白刺幼苗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外源GABA促进西伯利亚白刺幼苗生长,且通过增加内源GABA含量和调节GABA支路中关键酶活性以增强西伯利亚白刺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酿酒酵母不能发酵或利用木糖的问题,以期选育出高效转化秸秆生产乙醇的菌株.[方法]将来自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的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的木酮糖激酶基因(xks1),以及酿酒酵母内源的转醛酶基因(tal1)和转酮酶基因(tkl1),通过串联共表达的方法构建到表达载体pAUR123上,构建了一株重组酿酒酵母.[结果]经过酶活性分析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实验,证明转化子pAUR123-XL成功导入酿酒酵母并得到表达.以木糖为唯一碳源进行限氧发酵,能稳定利用木糖,木糖发酵结果表明:木糖的利用率为79.5;,乙醇产率为31;.[结论]构建的重组菌株能较好的利用木糖,为进一步的乙醇发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氨基酸水溶肥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大棚种植,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氨基酸水溶肥,测定其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氨基酸水溶肥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显著,在浓度为0.100%时,叶片的丙二醛含量达到最小值0.91μmol·g~(-1)FW,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17.27%;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达到最大值6.68 U·g~(-1)FW·min~(-1)和8.97μg·g~(-1)FW·min~(-1)。因此,氨基酸水溶肥喷施浓度为0.1%时,有利于草莓叶片丙二醛含量的降低,促进脯氨酸含量的积累,提高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定谷氨酸棒状杆菌中ncgl 2588基因编码的苯酚羟化酶,并验证其在苯酚降解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谷氨酸棒状杆菌ncgl 2588基因缺失突变株,比较突变株和野生型菌株利用苯酚能力的差异;同时将ncgl 2588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ET28a中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IPTG诱导重组菌株原核表达,纯化并测定重组蛋白对苯酚的羟化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谷氨酸棒状杆菌ncgl 2588基因缺失突变株,其在以苯酚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而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正常生长;pET28a-ncgl 2588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分子质量为73ku的目的蛋白,此蛋白酶活为0.37mmol/(min·mg);在以苯酚为惟一碳源和能源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时,苯酚羟化酶得到最高表达,用其他芳香族化合物培养则苯酚羟化酶表达较少;进化树分析发现,谷氨酸棒状杆菌中的苯酚羟化酶与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中的苯酚羟化酶序列同源性高达43%,远远高于与细菌中苯酚羟化酶的同源性。【结论】谷氨酸棒状杆菌中的ncgl 2588基因编码苯酚羟化酶,且该酶为可诱导酶,在苯酚降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过氧化氢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从稻田土中筛选到1株高产过氧化氢酶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该菌属于黏质沙雷氏菌,命名为Serratia marcescens FZSF02。通过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型及产过氧化-氢酶条件优化。在培养条件为:1%大豆蛋白胨、0.5%麦芽糖、0.2%NaCl、31℃、180r·min~(-1)、发酵时间48h,菌株产过氧化氢酶总酶活最高达6 380U·mL~(-1),比优化前提高了7.4倍。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8.0。该菌在过氧化氢废水无害化处理和其他工农业过程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锰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表达产量,从黄孢原毛平革菌中获取锰过氧化物酶基因,并将其转化至毕赤酵母中。在液态发酵培养条件下,重组酵母与原始黄孢原毛平革菌所分泌的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0.317 8U·m L~(-1)和0.197 2 U·m L~(-1)(P0.05);重组酵母所表达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值分别为40℃和4.5,与原始酶的生化特性基本一致。在含有玉米秸秆的液体培养基中,重组酵母对秸秆中木质素降解率达到24.09%,而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木质素的降解率为16.53%(P0.05)。  相似文献   

19.
林生山黧豆谷氨酸脱羧酶的亚基分子为量70kD,天然分子量为140kD,是2个相同亚基组成的二聚体。N-末端氨基酸为丙氨酸。圆二色谱分析表明,该酶在207.5nm和215nm有一平缓的负峰,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4.28%,β-折叠占33.24%,无规则卷曲占32.28%,紫外吸收表现一般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光谱,在278nm处有最大吸收。酶最适pH5.4,对谷氨酸的Km值为1.62×10-3mol·L-1,最适温度40℃,酶特异性地使谷氨酸脱羧,不能使门冬氨酸等其他氨基酸脱羧。比较结果说明该酶在已知结构和性质上与人及大鼠脑的谷氨酸脱羧酶接近,但和已知的几种植物的酶相差较远。  相似文献   

20.
发芽糙米中γY-氨基丁酸含量的品种基因型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发芽糙米中Y-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谷氨酸转化速率等指标差异的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品种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差异形成的原因,为发芽糙米的品质选育及其深加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181份水稻品种(系)糙米为材料,在30℃条件下浸泡6 h、发芽24h后,测定GABA含量;在此基础上,选取高GABA产量材料10份及中、低产量材料各1份,对其发芽糙米的GABA产量、GAD活性、谷氨酸转化速率、游离谷氨酸含量、根长和芽长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水稻品种(系)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最高达87.88 mg·(100 g)-1最低为34.62 mg·(100 g)-1,平均含量为56.84 mg·(100 g)-1;早稻品种的GABA含量显著高于中稻和晚稻,籼稻稍高于粳稻;高GABA生成量的性状是可遗传的.发芽糙米的GABA生成量与芽长和GAD的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水稻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存在明显的生态型差异,其变化可能是由不同品种间的GAD酶活性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