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72-73,77
[目的]分析油茶林梯壁上套种黄花菜植物篱的生态效应。[方法]以未套种黄花菜为对照(CK),设计对比试验,采用打桩法测定土壤流失量,并测定土壤容重、渗透性和含水量。[结果]2014—2017年套种黄花菜的油茶林(YH)较CK处理土壤流失厚度减少0.52 cm,YH处理与CK处理土壤流失厚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土层均以YH处理土壤地温低于CK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容重,YH处理较CK处理降低5.1%,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分别较CK处理增加25.2%和7.5%,土壤含水量增加18.6%,20~40 cm土层也有同样变化规律。[结论]油茶林梯壁上套种黄花菜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梯壁上黄花菜不同栽植密度和不同经营措施对黄花菜和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林梯壁栽植黄花菜,不同黄花菜经营措施对黄花菜、油茶生长发育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黄花菜影响较大,对油茶影响较小。黄花菜种植以密度30 cm×30 cm、采用较集约经营措施较为适宜,对黄花菜和油茶生长发育都有利。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多效唑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芽分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湘林系列高产油茶良种在花芽生理分化前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油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并对春梢生长、花芽分化及当年果实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油茶春梢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1 000 mg/L浓度的多效唑对油茶春梢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春梢数量和春梢长度分别比对照减少14.96%和17.35%;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分化率及花芽饱满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其作用大小依次为:1 500 mg/L,1 000 mg/L,500 mg/L;1 000 mg/L的多效唑对果实品质的提高作用最显著,单果果仁重和出仁率分别达到7.42 g、42.84%,比对照增加7.70%、9.17%。综上,1 000 mg/L的多效唑可显著抑制油茶枝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及提高果实品质,可产生最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不同施肥措施、植物凋落叶基质及林下套种对白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白及规模化栽培与林下复合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计不同基肥方式(空白对照、生物肥、猪粪、牛粪、羊粪、复合肥、羊粪+复合肥、羊粪+油菜素内酯)、植物凋落叶(空白对照、油茶、桂花、毛竹、松树、杉树、锥栗、乐昌含笑、任豆树、甘蔗渣)混合栽培基质及林下套种模式(龄期油茶、杉树林、毛竹林、厚朴树、松树林、锥栗、林桂花、董棕、乐昌含笑、樟树、任豆树)试验,分析不同处理措施对白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以羊粪为基肥+生长期追施复合肥处理效果较好,白及平均单株干重、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含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6.2%、24.2%、49.3%和33.8%。松树凋落叶基质种植的白及平均单株干重比对照提高67.89%,但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含量均降低;杉树凋落叶基质处理后综合表现较好,平均单株干重、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较对照分别提高39.66%、8.81%、23.02%和32.80%。当林下郁闭度为10%~20%时,幼龄期的油茶林、杉树、厚朴和松树等林下套种的白及产量(鲜重)虽有降低,但影响较小;仅毛竹林套种的白及产量...  相似文献   

5.
甘蔗套种西瓜、大豆的效益(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甘蔗套种西瓜、大豆对作物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为蔗区推广甘蔗套种西瓜、大豆种植模式提供参考。设置4个施肥处理:CK_1(甘蔗单种,不施肥),CK_2(甘蔗单种,施化肥),T_1(甘蔗套种西瓜,施化肥+牛粪),T_2(甘蔗套种大豆,施化肥+牛粪)。结果表明,与CK_2相比,T_1处理的甘蔗增产2.5 t/hm~2,西瓜产量1.02 t/hm~2,总经济效益增加3 090元/hm~2;T_2处理的甘蔗减产7.61 t/hm~2(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大豆产量0.35 t/hm~2,总经济效益增加720元/hm~2;西瓜肉总塘含量为8.59%,大豆粗蛋白含量为36.15%,达到了同类农产品的品质指标。甘蔗+西瓜、大豆的套种模式与甘蔗单种模式相比,提高了经济效益,T_1处理增加的经济效益远高于T_2处理,适合于水肥条件好、劳动力充足的蔗区推广,T_2模式操作简单,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处理对油茶花芽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赤霉素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芽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湘林系列高产油茶良种为试验材料,在油茶花芽生理分化前期,用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对油茶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对油茶新梢数量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以100 mg·L-1赤霉素对油茶新梢数量的抑制作用最大,春梢数量比对照减少38.6%;200 mg·L-1赤霉素处理下,油茶新梢节间距显著增加,比对照增加8.4%;300 mg·L-1赤霉素处理油茶,对油茶花芽形成和当年果实品质的影响最大:新梢长度和新梢长枝的比例比对照分别增加9.4%和49.2%;花芽体积和质量比对照分别增加23.1%和5.3%;油茶花芽分化率和果实品质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单株花芽分化率、果实质量、种子质量、单果果仁质量、出仁率分别达到0.38,20.06 g,10.20 g,9.10 g,45.36%,比对照分别增加29.2%,60.5%,62.9%,70.7%和6.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在赣南地区的可行性.[方法]在赣南油茶种植山区以西瓜和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和幼林油茶纯种(对照)2个不同种植方法,比较研究了浪潮甜王西瓜03号、雪峰黑媚娘、农科大6号、荃银高科4个西瓜品种在赣南油茶幼林的产量、经济效益及生长势方面的差异,然后以筛选出的套种西瓜品种作为套种材料,比较研究了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对油茶生长、经济效益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间套种西瓜对油茶幼林株高、地径、冠幅(南北、东西)、SPAD没有显著影响;间套种西瓜可显著降低油茶幼林地表温度,显著提高油茶幼林地表湿度;间套种西瓜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效益分析表明,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平均年净利润为18195元/hm2,且油茶幼林套种不同品种西瓜的经济效益有显著差异.[结论]油茶幼林套种西瓜是一种可借鉴的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研究甘蔗套种西瓜、大豆对作物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为蔗区推广甘蔗套种西瓜、大豆种植模式提供参考。设置4个施肥处理:CK1(甘蔗单种,不施肥),CK_2(甘蔗单种,施化肥),T_1(甘蔗套种西瓜,施化肥+牛粪),T_2(甘蔗套种大豆,施化肥+牛粪)。结果表明,与CK_2相比,T_1处理的甘蔗增产2.5 t/hm~2,西瓜产量1.02 t/hm~2,总经济效益增加3 090元/hm~2;T_2处理的甘蔗减产7.61 t/hm~2(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大豆产量0.35 t/hm~2,总经济效益增加720元/hm~2;西瓜肉总塘含量为8.59%,大豆粗蛋白含量为36.15%,达到了同类农产品的品质指标。甘蔗+西瓜、大豆的套种模式与甘蔗单种模式相比,提高了经济效益,T_1处理增加的经济效益远高于T_2处理,适合于水肥条件好、劳动力充足的蔗区推广,T_2模式操作简单,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叶面肥对夏茶新梢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茶树(Camellia sinensis)施用的叶面肥,以福鼎大白茶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清水(CK_1)和尿素(CK_2)为对照,研究丰声、农盛、丰瑞达、纪高和绿佼5种叶面肥对夏茶新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_1和CK_2相比,喷施这5类叶面肥均一定程度地促进夏茶新梢生长,尤其是喷施绿佼的新稍萌发量多、单位面积产量高、一芽2叶百芽重高和长势快,平均分别比CK_1和CK_2增加58.11%和29.92%、142.34%和50.25%、26.14%和14.63%、84.99%和32.43%。绿佼是适合茶树施用的叶面肥。  相似文献   

10.
为贵州中药材白花前胡高产高效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蚯蚓粪与尿素配施对中药白花前胡产量、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白花前胡产量较N_0PK(CK)提高38.21%~94.07%,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N_2PKM_1和N_1PKM_1最高,分别提高94.07%和93.51%,其次是N_1PK,提高71.34%。各处理白花前胡氮素的吸收量较CK提高24.04%~82.73%,与CK的差异(N_1PKM_2除外)均达显著水平;钾吸收量较CK提高22.05%~93.53%,与CK的差异(N_2PK除外)均达显著水平;钙素的吸收量较CK提高32.00%~175.16%,与CK的差异(N3PK除外)均未达显著水平;镁吸收量较CK提高1.45%~120.36%,与CK的差异(N_1PKM_2除外)均达显著水平;N3PK的硫素吸收量较CK提高69.81%,且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其余处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N_1PKM_1显著提高白花前胡氮肥的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N_2PK(CK_1)的3.36、1.85和3.33倍,N_1PKM_2显著提高氮肥的生理利用率,为CK_1的1.82倍。  相似文献   

11.
为减轻温州蜜柑树势早衰对树体产量、品质尤其对果农收入的负面影响,以大分温州蜜柑为试材,开展不同有机肥对其衰弱树势恢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CK,未施有机肥)相比,大分春梢和秋梢生长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不同有机肥和施肥量有关,其中以株施5 kg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HF)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佳,2017年春梢和秋梢平均长度分别比对照高10.0%和19.3%,秋梢数量增加了1.87倍。2018年处理的春梢数量显著比上一年少,但有机肥处理的仍明显高于对照。有机肥施用后,果实个数和产量均增加,2018年达到显著性差异。2017年和2018年对产量影响最显著的分别是HF和10 kg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NF)处理,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0.1%和127.0%。有机肥对大分果实内部品质影响显著,10 kg尚呈生物有机肥(SC)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固酸比(TSS/TA)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有机肥施用后显著提高了春梢叶片钾(K)含量,除此之外,对春、秋梢枝条和秋梢叶片中氮(N)、磷(P)和钾(K)含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相对而言,NF和奥地美有机肥料(AF)处理组的春、秋梢中大多养分指标高于对照,但增效不显著;果皮中各有机肥处理组的N和K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NF和AF组的P含量最高,为0.57 g·kg-1。各处理间的果肉N和K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对照组的P含量极显著高于AF、SC和HF。CK处理的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低于各有机肥处理。年株产8.04 kg(高接第三年)的大分温州蜜柑果实N、P 和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43、1.79和14.18 g,而当年生枝梢果的N、P和K的吸收量则分别为42.00、3.02和20.70 g。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大棚松花菜生长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松花菜生产提供适宜的施肥模式.【方法】以青梗松花菜津松10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对照(CK_0)、常规施肥对照(CK_1)、普通化肥平衡施肥(T_1)、缓释肥平衡施肥(T_2)、缓释肥平衡施肥+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_3)5种施肥模式,测定分析松花菜生长生理、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T_1、T_2和T_3处理较CK_1可有效促进松花菜茎粗和花球横径增长,改善松花菜品质,提高产量.与CK_1相比,T_1、T_2和T_3处理松花菜茎粗分别显著提高16.8%、24.3%和25.8%;花球横径分别显著提高6.0%、19.8%和8.0%; 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3.5%、14.7%、27.8%;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5.7%、11.4%、11.4%;硝酸盐含量分别显著降低60.7%、58.5%、36.1%;生物产量分别提高6.2%、6.3%、12.7%;经济产量分别提高8.2%、9.7%、14.9%.根系活力以T_1处理最高,较CK_1显著提高15.9%.各处理松花菜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均以T_3处理最高,较CK_1分别提高7.0%、6.8%、7.0%和51.1%.【结论】缓释肥平衡施肥,667 m~2的地块中施N 33.4 kg, P_2O_(5 )10.9 kg, K_2O 26.6 kg,并配施400 kg生物有机肥,可作为大棚松花菜适宜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开展施用劲素花生专用肥对花生品种泉花551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劲素花生专用肥50kg(SDL1)的荚果产量最高,为326.37kg,较不施肥(CK_2)增产52.35%,增产极显著,较施普通三元复合肥(CK_1)增产4.93%,增产不显著;每667m2施用劲素花生专用肥42.5kg(SDL2)的荚果产量为321.83kg,较不施肥(CK_2)增产50.23%,增产极显著,较施普通三元复合肥(CK_1)处理增产3.47%,增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油茶树体K含量年动态变化及其与产油量之间的关系,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3个油茶品种长林3、长林4和长林40为试验材料,定期调查测定其叶、花、果积累的K养分含量,分析油茶发育过程中K含量变化,并采用通径分析探讨其与产油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油茶春梢萌发前,叶片全K含量最低,春梢生长结束时,达到第1个高峰,之后下降,进入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叶片全K含量再次上升,到油脂转化关键时期开始下降,休眠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花芽和果实全K含量整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油茶春梢叶片全K含量与当年产油量负相关,与第2年产油量正相关;花芽全K含量与产油量正相关,果实膨大期到成熟期果实全K含量与产油量达到显著正相关;长林40果实全K含量显著较高,长林4的2a平均亩产油量显著高于另外2个品种,与产油量最低的长林40极差达54.01kg。3)叶片和花芽全K含量对当年产油量为直接负效应,果实全K含量对当年产油量为直接正效应且作用最大。进入果实膨大期可以增施K肥以提高果实全K含量,从而提高产油量,在品种选育时长林4是较为优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在油茶幼林分别套种大豆、花生、西瓜、玫瑰花和茶树5种不同作物,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林土壤养分及茶油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在本地推广的油茶套种模式。结果表明:套种时,油茶林土壤养分含量较未套种均有所增加,其中,套种大豆、花生时有机质含量增加差异极显著,分别增加1. 00g/kg、2. 31g/kg;套种大豆时全氮和碱解氮增加差异极显著,分别增加0. 17g/kg、13. 04mg/kg;套种西瓜、玫瑰花时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差异极显著,分别增加0. 14g/kg、0. 16g/kg,1. 09mg/kg、1. 23mg/kg;套种西瓜、玫瑰花时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差异极显著,分别增加2. 63g/kg、2. 68g/kg,13. 53mg/kg、11. 55mg/kg。套种模式下,茶油品质较未套种有所提高。茶油酸值降低0. 01~0. 17mg/g,过氧化值降低0. 09~0. 64mmoL/kg,多酚含量增加0. 02~0. 48mg/kg,其中套种大豆、茶树对油茶品质的提高效果极显著。综合考虑,油茶林套种大豆、茶树是适合在本地推广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52-53
试验研究在杉木林速生生长阶段套种闽楠(SZ处理)和干材生长阶段套种闽楠(GZ处理)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闽楠在杉木速生阶段和干材生长阶段林内均可以套种,生长状况较好。6年生闽楠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别为5.2~5.5m和3.5~3.8cm。闽楠在GZ处理林内生长高于SZ处理。GZ处理与SZ处理比,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别增加5.8%和8.6%,GZ处理与SZ处理闽楠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省油茶老林与低效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综合改造措施对春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不同改造措施对老林与低效林春梢的梢长、梢直径、叶片数量、花芽数量及SPAD的效应不同,综合以隔株间伐、内膛修剪,林地全垦施有机肥15.00 kg/株,3月施尿素0.25 kg/株,6月施复合肥0.50 kg/株,8—9月施0.50 kg/株硫酸钾,11月施硼肥0.15 kg/株的M3综合措施对油茶老林与低效林春梢的生长效应最大;其中综合措施对老林花芽数量比CK增加1.39~4.25倍,低效林提高2.35~3.28倍;4种改造措施均对老林与低效林SPAD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老林比CK提高11.98%~19.00%,低效林增加15.35%~18.13%;各改造措施对油茶老林东向春梢梢长与梢直径、花芽数量均影响最大,分别是西向的1.17、1.07、1.27倍;对油茶低效林南向的梢长、花芽数量、SPAD的影响最大(其中,SPAD南向与西向相同),分别是西向的1.04、1.73、1.00倍;老林与低效林分别以西向、北向的叶片数量较多,老林树体的东向与低效林南向的花芽分别比西向、北向多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进8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青薯2号(CK_1)、费乌瑞它(CK_2)作对照,观察不同品种的物候期、植株形态、田间性状、块茎性状等综合性状,测定其产量。从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商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M15-8、Q121107、12-9-33产量高,且综合性状好,比对照青薯2号(CK_1)分别增产0.11%、0.05%、0.01%,产量差异不显著,比对照费乌瑞它(CK_2)分别增产0.18%、0.12%、0.08%,产量差异显著,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抚育管理措施对油茶丰产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油茶林地采取不同的地形坡度、抚育方式、套种模式等措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造林在10°-25°的栽培基地上油茶生长优势最強,在5°以下或25°坡度以上造林,油茶生长量均较小。(2)油茶林地套种豆科作物对油茶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该试验中经过套种抚育2a后的油茶幼树平均高、平均地径分别为未套种抚育的油茶幼树平均高、平均地径的3.21倍和1.32倍。(3)运用"冬挖夏铲"式抚育措施能明显增加成年油茶结籽率、叶芽萌发数及花芽分化数。运用"冬挖夏铲"式抚育的油茶树在相同长度的枝条上茶籽数、叶芽数和花芽数分别比没有采取此种措施的油茶树增加了662.5%、657.1%、545.5%。冬要深挖,夏要浅挖,应"锄、挖、铲"结合,循环进行,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A)、哈茨木霉(B)、德根贝(C_1、C_2、C_3、C_4、C_5)等微生物菌剂对3年生三七植株的病害发生情况、生长发育、地下部分干物质产量和三七根部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植株的病害防治、生长发育、总干重、总皂苷含量均有一定的作用。处理C_1的植株发病率为13.25%,防治效果最佳;各生物菌剂对三七病害防治作用效果大小依次为:C_1AC_2C_4C_5BC_3CK_2CK_1。处理C_1对三七的株高、茎粗和剪口粗影响最大,比CK_1分别提高41.11%、44.44%和33.96%。处理C4对三七的叶长、叶宽影响最大,比CK1分别提高37.13%、24.27%。各生物菌剂处理对三七地下部分干重的影响效果大小依次为:C_1C_3C_4BACK_2C_2C_5CK_1。处理C_3的剪口和须根的总皂苷含量分别比CK_1提高69.15%、248.24%,分别比CK_2提高87.34%、378.71%;处理C_1主根和剪口的总皂苷含量分别比CK_1提高59.61%和36.78%,分别比CK_2提高205.01%和51.49%。综合来看,处理C_1(97 mL/667m~2)对三七的病害防治、生长发育、产量及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