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鳖、鱼混养     
鳖、鱼混养是主养鳖、套养鱼的一种养鳖方式 ,试验证明 ,鳖、鱼混养比其它混养方式效益要高出 1倍甚至几倍。以下就其动物学习性、养殖方法等简述如下。1 混养的动物学原理鳖、鱼混养是指在同一池塘水体中进行鳖与鱼的混合养殖生产。从动物学上来看 ,鳖、鱼混养既充分利用了水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综合经济效益,克服温室养鳖模式所养出的商品鳖品质较差的缺陷,我们可以把少量鳖种投放到池塘中进行鱼鳖同池混养。鱼鳖混养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综合经济效益,克服温室养鳖模式所养出的商品鳖品质较差的缺陷,我们可以把少量鳖种投放到池塘中进行鱼鳖同池混养。鱼鳖混养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鱼鳖养殖的综合产量,鱼鳖混养池的经济效益要比传统养鱼池的经济效益高好几  相似文献   

4.
高本刚 《农技服务》1999,(12):39-41
<正> (一)鱼鳖混养 1、鱼鳖混养的优越性 在养鳖池内养鱼或在鱼池内养鳖,都是可行的。传统的养殖经验认为:鳖和鱼不能同池混养,从防鳖咬死鱼。其实鱼鳖混养只要方法得当,是完全可行的。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面,并收到相互促进,提高各自的产量。因  相似文献   

5.
报刊文摘     
鱼鳖混养 龟鳖混养,既能获得相当于一般池塘养鱼的鱼产量,又能增产鳖。 实践证明,鱼鳖混养有利于鱼的生长。因鳖是用肺呼吸的爬行动物,主要在底层活动,又经常出没于水面换气,这样不但能使上下层中的溶氧得到交流,避免底层水域缺氧,而且由于鳖不停地搅动。又能促进池中沉底有机物质的分解。此外,鳖在池塘中吞食一些死鱼和病弱鱼,还能起到一定的清塘作用。  相似文献   

6.
鱼、鳖混养是利用池塘进行养殖的生态养殖技术,因其经济效益是常规养鱼的几倍,目前已在全国很多条件适合的地方广为应用。但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养不好、养不大、不成功等现象。这与他们没有抓好鱼、鳖混养的几项关键措施有关。鱼、鳖混养中应注意的几项关键性措施有:  相似文献   

7.
鳖爱吃动物性饲料,饲养成本高。以下介绍鳖螺混养低成本、高效益的养鳖新方法。在50平方米的水池内放养40只鳖,同时放入成年福寿螺10千克,每天只要向池内投适量的菜叶、青草供福寿螺摄食  相似文献   

8.
目前池塘养殖仿野生鳖的售价远远高于温室鳖。安徽寿县堰口镇寿丰村南依世界第一大人工塘安丰塘,上世纪80年代起全村家家户户养鳖。经过20多年摸索,已形成成熟的“鳖+青虾”、“鳖+黄颡鱼”、“鳖+鳜鱼”、“鳖+青鱼”、“鳖+鱼白鱼”、“鳖+河蟹”生态混养模式。全村养鳖户有150户,养殖面积85公顷。这6种混养模式在不影响鳖产量的同时,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增收500~800元。现将这些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池塘鱼鳖混养,由于池塘面积大,池水深,且在野外自然气候条件下,所以养鳖环境就较单养在工厂化温室和精养小水泥池好。养成的鳖,无论在外形、体色、味道及营养价值上,都类似于野生鳖,颇受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受轰轰烈烈养鳖热的影响,许多农民建成了一种简易的庭院武塑料大棚养鳖,但由于最近几年市场行情发生了剧烈变化,这些小规模的养殖基本上都受到影响,养鳖业难以为继,于是许多塑料大棚被闲置或废弃。针对这种情况,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研究出了龟鳖鱼混养新技术,也就是充分利用或改建这些庭院式的塑料大棚进行龟鳖鱼混养,既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又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更换养殖品种,提高经济效益。为此,现将他们研究自的龟鳖鱼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水产养殖效益,水产专家建议应积极调整水产品种结构,多养以下几类较有养殖前途的水产品种:1.主养怕冷的品种即养热带鱼、虾,如罗非鱼、淡水白鲳、巴西鲷以及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这些品种肉质较好。有的颜色艳丽,还可做垂钓用鱼。同时养殖条件要求不高,既可单养,也可混养,养殖周期短,见效快。2.混养长腿的品种即实行鳖、龟、河蟹、青虾、美国青蛙等与鱼类混养。既可以鱼为主,也可以鳖、蟹、虾等为主。如以鱼为主,每667平方米混养几十只甲鱼,利用池内小杂鱼,再补充一些饲料,667平方米可产甲鱼10公斤~20公斤。3.套养吃鱼的品种在同…  相似文献   

12.
青虾既可在稻田中主养,又可作为混养对象;既可作为商品虾养殖,又能做蟹、鳖、蛙的活饲料;再加上青虾夏秋季繁殖,生长迅速,常年可上市。因而稻田养殖青虾的模式很多。现介绍四种主要生产模式,供参考。一、稻田主养青虾该模式主要利用稻田水域的优越条件、丰富的天然...  相似文献   

13.
浙江常山小水库鱼鳖混养是在同一水体中即养鱼又养鳖养殖模式,鱼弊混养不仅可以提高水库的经济效益,而且鳖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以培肥水质,为花、白鲢和杂食性鱼类提供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同时鱼类粪便繁殖的细菌、浮游生物又给鳖的饵料螺蛳、蚌生长创造了条件,这样形成了鱼鳖相互互利,合理配置空间,充分利用水体资源的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浙江常山小水库鱼鳖混养是在同一水体中即养鱼又养鳖养殖模式,鱼弊混养不仅可以提高水库的经济效益,而且鳖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以培肥水质,为花、白鲢和杂食性鱼类提供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同时鱼类粪便繁殖的细菌、浮游生物又给鳖的饵料螺蛳、蚌生长创造了条件,这样形成了鱼鳖相互互利,合理配置空间,充分利用水体资源的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鳖爱吃动物性饲料,饲养成本高。以下介绍鳖螺混养低成本、高效益的养鳖新方法。 在50平方米的水池内放养40只鳖,同时放人成年福寿螺10千克,每天只要向池内投适量的菜叶、青草供福寿螺摄食即可。据测定,10千克福寿螺每年能繁殖小螺60多万只,平均每天近2000只。  相似文献   

16.
鳖蟹混养新法鳖蟹混养原是一对矛盾,因为它们之间属同一食性,调节不好会互相争食,当饵料不足时,还会出现相互残杀。但如采取新法养殖,就有可能充分利用水面,获得产量、经济效益双丰收。鳖蟹混养方法有两种:一、水池上层笼养鳖,充分利用池塘水面。笼的制作材料以网...  相似文献   

17.
成鱼塘仿自然生态养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成鱼塘仿自然生态混养鳖鱼,经济效益高.该文分析了鳖鱼混养的养殖效益,从成鱼塘的选择与改造、苗种投放、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成鱼塘仿自然生态养鳖技术.  相似文献   

18.
鳖、鱼混养,共存互利,互相促进,是提高水体利用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新途径。科学放养,精心护理,一般每0.67公顷水面可产活鳖150—200公斤,鲜鱼400—600公斤,其经济效益比单池养鳖提高2—3倍,在放养时必须抓好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比例的虾鳖混养模式过程中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并研究捕获时虾的产量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虾鳖混养塘水体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相对比较稳定,混养塘虾的平均体长、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塘,且虾的产量也高于对照塘。虾鳖混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提高了虾的产量;混养塘中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虾病原传播起到了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鳖的自然生活习性,人工营造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适当降低鳖的种群密度、提供足量的鳖喜食饵料,是养殖优质仿野生鳖的重要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每hm2放养大规格鳖种(200g/只)1500-2250只,实行鳖鱼虾生态混养,符合健康养殖的要求,其管理难度较小、投入产出比可达1∶1.85以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