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中即探究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松香与丙烯酸之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对松香的性能进行改进,并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探究,例如合成时反应的温度、催化剂以及原料配比等。主要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经过实验得到丙烯酸改性松香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温度230℃,反应时间4h,原料配为5:1,催化剂的最佳用量3.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富马酸、季戊四醇和乙二胺制备水溶性富马酸改性松香树脂的工艺条件,为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松香为原料,考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及水溶性处理对水溶性富马酸改性松香树脂的水溶性、粘度和酸值等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松香加成反应的富马酸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200℃时,富马酸改性松香的软化点为115.0℃.酯化反应的季戊四醇用量为15%,反应温度为270℃时,富马酸松香季戊四醇脂的软化点为125.5℃,酸值为23.5 mg KOH/g.水溶性处理选择的反应物为乙二胺,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排序为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乙二胺浓度为20%,乙二胺溶液用量为60%,反应温度为120℃,制得的水溶性富马酸改性松香树脂能与水混溶,其粘度为3550 mPa·s,酸值为8.2 mg KOH/g.[结论]采用松香、富马酸、季戊四醇和乙二胺制备的水溶性富马酸改性松香树脂,能以水作为溶解介质,且具有较高的粘度,可为水溶性松香树脂系列产品的开发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半透明强化松香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松香为原料,对制取半透明强化松香胶的生产工艺条件及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福建省四十家松香厂十五年来生产的特级松香和松香结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松香结晶机理和生产特级松香所需条件的研究,结合现有厂家的设备、工艺和操作条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可供选择的最佳操作条件。预计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全省特级松香率可以从原来的50.01%增加到75~80%。松香结晶率可以减少到2%以下。  相似文献   

5.
氢化松香甲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筛选一种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并探索一种得率高、产品质量好、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小的氢化松香甲酯合成工艺。方法 氢化松香和甲醇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氢化松香甲酯。结果 筛选出了自制钨酸盐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合成氢化松香甲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比25:1(摩尔比),催化剂用量2%(以氢化松香质量计),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5h,氢化松香酯化率达92%以上,产品纯度>96%。结论用钨酸钠作催化剂的氢化松香甲酯合成工艺简单、无污染,原料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具良好的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春华  赵靖敏  陈保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13-19214,19257
[目的]研究松香三元酸衍生物的制备纯化方法及性能。[方法]以松香为原料,通过D-A加成制备富马海松酸和马来海松酸酐,并分别使用重结晶法对其进行纯化,同时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测定。[结果]制备并纯化得到的富马海松酸和马来海松酸酐的纯度均达95%以上,且与松香相比耐热性有所提高。[结论]为扩大松香衍生物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固体超强酸(ZT-1)为催化剂合成松香酯,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以固体超强酸(ZT-1)为催化剂合成松香酯.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固体超强酸(ZT-1)为催化剂合成松香酯。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首次采用了以ZT-2载体固体酸为催化剂的多相催化工艺合成了松香甘油酯.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用量、反应活性、使用寿命等.并对酯化反应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保护气体种类进行了充分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反应物料摩尔比为1:1,ZT-2载体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0.06%(以松香计),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260℃,保护气CO2.实验表明:该工艺与利用质子酸或Lewis酸(ZnO)均相催化酯化传统工艺相比,反应时间缩短了3.5h,反应温度降低20℃,实现了催化剂与产品的分离和再利用,且具有不腐蚀设备等优越性.产品质量(如软化点和酸值)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松香松节油在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在利用松香、松节油合成与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以活性白土、磷钨酸等为催化剂进行了松香催化裂解试验,并以活性白土为催化剂进行松香裂解反应条件及裂解产物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和磷钨酸的催化性能较强,反应2 h后可使松香酸值分别降至1.20 mg·g-1和2.07 mg·g-1;活性白土催化裂解松香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20 ~ 240 ℃、催化剂用量5.0% ~ 10.0%、反应时间1.0 h;在此反应条件下得到的裂解产物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是各种芳香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由萘、吲哚、吡啶和菲类等物质组成;松香裂解反应除了松香脱羧反应外,同时伴随着大量碳—碳键和碳—氢键的断裂和重排。图1表5参9  相似文献   

13.
以两条路线分别合成了自身阳离子型的N-(3-松香酰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和N-(3-松香酰氧-2-羟)丙基-N,N,N-三乙基氯化铵,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简单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虽然这两种松香季铵盐具有较高的Zeta电位,能够不依赖于矾土的“架桥”作用而吸附于纸张的纤维表面,但是由于在合成中向松香分子上引入了较强的亲水基团,使其疏水性能下降,成纸施胶度较低,且耐老化性能略有下降,加上合成过程使成本增加,松香季铵盐不适于作施胶剂产品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首次成功地制备出ZT-3载体固体酸催化剂。并用于多相催化合成松香季戊四醇酯。通过正交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松香和季戊四醇原料配比3:1,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260℃,催化剂用量5%,保护气体为CO2。并利用XPS和IR技术对催化剂活性以及失活原因进行了剖析。实验表明:本工艺与文献法〔8〕相比,反应时间缩短1~2h,反应温度降低10~20℃,产品质量指标均优于部颁标准,且实现了催化剂与产品的分离,可再利用。  相似文献   

15.
首次成功地制备出ZT-3载体固体酸催化剂,并用于多相催化合成松香季戊四醇酯.通过正交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松香和车戊四醇原料配比3:1,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260℃,催化剂用量5%,保护气体为CO2.并利用XPS和IR技术对催化剂活性以及失活原因进行了剖析.实验表明:本工艺与文献法[8]相比,反应时间缩短l~2h,反应温度降低10~20℃,产品质量指标均优于部颁标准,且实现了催化剂与产品的分离,可再利用.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松香蒸馏的影响因素、工艺特点 ,与用微机对松香生产进行自动监控的实施策略及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松香腈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松香与气态氨在仲钨酸铵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氨化和脱水反应后, 可生产出性能优良的松香腈产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广东省德庆县的松脂收购—贮存—加工系统进行模拟仿真,试图为松香生产管理及有关工艺设计提供数量化的依据。本研究发现广东省德庆县林化厂在松脂收购季节内松脂的日收购量的统计分布符合二阶爱尔朗分布,其分布概率密度为: f(I)=0.0016 Ie~(?) 这一统计分布规律对我国南方省区县级松香厂的工艺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模拟可知:该厂按现有松脂资源的情况下生产,在松香生产季节内设备利用率只有50%左右;如果将该县松脂资源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80%,在松香生产季节内该厂每日仍生产75t松香时。其设备利用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分别采用乙二胺、二甲胺、三乙醇胺接枝改性苎麻纤维,并对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接枝温度、浓度和时间对改性苎麻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乙二胺、二甲胺及三乙醇胺接枝苎麻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这些胺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接枝改性苎麻纤维,胺化接枝苎麻纤维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显著提高,可以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分别采用乙二胺、二甲胺、三乙醇胺接枝改性苎麻纤维,并对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接枝温度、浓度和时间对改性苎麻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乙二胺、二甲胺及三乙醇胺接枝苎麻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这些胺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接枝改性苎麻纤维,胺化接枝苎麻纤维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显著提高,可以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