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有言论自由的基本政治权利,这是载入宪法的。提出了行使这一基本权利应该掌握的三个原则:①言论自由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②言论自由是有阶级性的;③言论自由是受制约的。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两个不同的行政救济手段,应当相辅相成。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与行政复议制度存在诸多"冲突",影响了二者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分析二者之间的"冲突"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电影作品的网络"恶搞"是我国网络产业发展的新产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其显著特点。网络"恶搞"能够迅速流行有深刻的文化和技术背景。从性质上说,网络"恶搞"属于新型文艺评论,也具备构成改编作品的条件。网络"恶搞"在网络的传播可能对电影作品的著作权、相关主体的名誉权和肖像权构成侵犯,尽管如此,我们应当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基础上寻求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在出租人出卖租赁物之前,是依附于房屋租赁合同的一种期待权。只有当出租人将租赁物出卖给第三人时,承租人才能实际行使优先购买权,使这项权利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在法律规定的特定买卖中行使,二是须受"同等条件"的限制,三是须在行使期限内行使,四是先买权人须为自身利益行使。  相似文献   

5.
岳跃云  王成光 《现代农业》2008,(11):101-102
本文系统论述了法律与社会道德为何会产生冲突,着重于从法律与社会道德的冲突问题的表现、原因、本质等方面的论述,希望能够在正确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良性的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都是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对现代法治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二者的冲突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也永远也不可能停止。为了对这两种基本权利进行保护,让他们能够在法律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行使,就要在二者之间达致平衡。首要的任务是确定新闻侵 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其次是为新闻自由设立抗辩事由,包括新闻价值、公众人物、当事人同意、公开场合和使不可辨认。  相似文献   

7.
杨文杰 《甘肃农业》2005,(12):80-81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范围逐步明确化和具体化,立法把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分为归属主体和行使主体,而两种主体既统一又分离。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有深刻的社会矛盾、利益对抗和价值冲突基础。应当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法人治理结构,赋予现有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权主体资格和村、组法人资格,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权利能力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保护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以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保护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兼容性"多方利益相关主体参与机制,以期为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参与方面提供可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水权仍然存在产权不明晰、保障措施不到位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部分社区水权频频产生冲突。社区作为利益表达平台,在解决水权冲突、保护居民利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又召开了,20多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走进人民大会堂行使神圣的国家权力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责。据笔者所知,大部分县级人大代表中都有合作社理事长的身影,更不要说乡镇级人大了。这说明合作社人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加入到各级人大、政协的理事长是全国150万家合作社利益的代表,既有经济利益,也有政治利益。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变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诞生近10年(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高校权力的两种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耦合关系,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在对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现实情况进行系统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提出了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运行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公司法》在公司法的总则中明确规定公司要承担社会责任,这有利于对职工等利益相关者的保护。原公司法虽然对职工利益的保护也作出了规定,但远未系统化和明确化。新《公司法》通过以下措施加强对职工利益的保护:涉及公司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应当事先听取工会和职工意见;与工会法和劳动法相协调,防止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明确职工监事的比例;其他方面的措施如规定职工补偿金在公司清算时优先受偿。新《公司法》仍然存在缺陷,文章指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在立法宗旨中宣示保护职工的利益;应明确规定公司职工持股的方式、转让;应明确规定公司章程应当有权规定股票期权制度;规定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的地位保障和物质保障,以使他们毫无顾虑的行使手中的权利。总之,只有对职工的利益进行切实的保护,有利于缓和劳资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社区林业中的冲突及解决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是人类进行生产、文化及各种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在一定自然地理的空间中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活动功能的多个社会群体的集合.社区林业是社区各群体(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建设的森林经营,参与式是社区林业主导的经营理念.由于社区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与需求观不同,决定了社区森林资源有效管理的复杂性.像国外文献经常提到的参与式林业(Participatory Forestry)、参与式森林管理(Participatory Forestry Management)、农场林业(Farm Forestry)、农用林业(Agroforestry)、乡村林业(Rural Forestry)、城市林业(Urban Forestry)、社会林业(Social Forestry)、森林合作管理(Joint Forest Management)等都是参与式的社区林业. 各利益相关者(stockholder)对森林资源的不同需求导致了对森林资源利用上的分歧与冲突.其中,冲突可分为结构型冲突、信息型冲突、关系型冲突、价值型冲突、利益型冲突等.往往卷入了许多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当地居民、林务员、保护区人员,甚至有非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和律师等.构成了不同意见的多维社会群体.如果解决不及时,会引起抗议者的抨击(如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穷人论坛”)及社会不安定等问题.为此,通过公众参与,实地考察等方法是解决上述社会冲突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冀西北地区"三农"问题较为突出,当地独特的地理和优质的莜麦农业资源并未转化成特色产业。种植户、加工企业、产品开发者、物流及销售之间缺乏整合机制,出现了转嫁风险、利益独占的冲突。政府、企业和农户等只有重视产业组织、投入、研发和培育新的销售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特色农业产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永平铜矿所在矿粮复合区为例,通过实地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矿粮复合区内农户、企业和政府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利益诉求情况,从而对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进行识别。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可以划分为经济利益冲突、人际关系冲突以及社会保障冲突3种,表现为各利益相关者(当地政府、采矿企业以及农户)之间的博弈关系,其中矿产资源产生的正向外部效应的空间利益分配不均是导致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进程。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出现城镇和农村多方面的冲突,农民再次面临着利益分配的路口。本文整理出郑州市"城中村"改造中农民权益流失的现状,分析"城中村"改造中农民利益遭受侵犯的原因,最后提出保障农民权益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关涉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在社会冲突视阈下围绕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现状、利益表达机制缺陷等问题展开论述,揭示失地农民利益表达不能的深层根源,提出构建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对策和建议,对增促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娜 《广西农学报》2013,28(2):81-86
我国的民族旅游地大都在农村,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这些农村社区原有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出现了利益相关者角色错位、缺位等现象,引发了相应的利益矛盾冲突,影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正常发展。文章以三江程阳侗族八寨景区为案例研究地,对以农村社区为主体的民族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并绘制了利益相关者平衡机制图,以期为民族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1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初步确立了侦押分离制度,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侦查执行权与羁押执行权同属于同一机关行使这一根本问题。本文就从侦查机关能力较低,缺乏利益制约等方面论述我国实行侦押分离制度的困境,同时从扩大看守所的权力和保持其独立性,完善利益制约等方面论述完善我国侦押分离制度的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非农化(即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向国有产权的单向度转移)涉及的利益主体最为复杂。由于农民集体行动的困境,使得农地非农化中的增值收益绝大部分被地方政府与开发商所攫取。本研究从"诺思悖论"出发,分析农地非农化中的政府行为,并提出尽快实施由中央政府行使农地发展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