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天然植物复合提取物对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成活率及头肾组织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计了5个天然植物复合提取物浓度梯度的等氮等能饲料。饲料中天然植物复合提取物的添加量分别为0、0.05%、0.10%、0.15%和0.20%,饲喂8周后,每组取15尾鱼注射嗜水气单胞菌液。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天然植物复合提取物有助于提高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罗非鱼的成活率,并能显著提高头肾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力。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成活率和头肾组织酶活力为指标,罗非鱼饲料中天然植物复合提取物的适宜添加量为0.10%~0.15%。  相似文献   

2.
嗜水气单胞菌是淡水鱼流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在采用添加150 mg/kg剂量的止痢草提取物饲料投喂3周后,对罗非鱼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在其攻毒168 h后,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电镜超薄切片技术,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对经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发病并具典型症状的罗非鱼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发病与自然发病的病理变化相似。患病罗非鱼的肝脏、鳃等组织器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浊肿、变性、坏死,某些细胞的细胞核固缩、碎裂或崩解;超薄切片电镜下可见细胞内线粒体内嵴受损严重。病变最严重的区域,组织细胞坏死崩解成一片无结构的物质。推测肝脏、肾和鳃是病原体感染罗非鱼的主要靶器官,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肝脏、鳃发生了严重病变。线粒体是罗非鱼的重要产能结构,其功能也遭到破坏,这些可能是导致罗非鱼发病死亡的病理学基础。但从病理切片中可以看到,饲料中补充止痢草提取物后,其病症有明显缓解或减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时间连续投喂β-葡聚糖对鲤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抵抗能力.试验采用初始体重为(61.53±0.34)g的健康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15%和0.50%的β-葡聚塘,饲养60 d.结果显示:投喂β-葡聚糖对鲤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肝胰脏中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降低于对照组(P<0.05),髓过氧化物酶活力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嗜水气单胞菌148 h后试验组鲤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长期投喂β-葡聚糖不影响鲤生长性能,但会降低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对嗜水气单胞菌攻毒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对幼建鲤疾病抵抗能力及免疫应答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2.34±0.02)g健康建鲤864尾,平均分成6组,每组144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8尾),分别饲喂蛋氨酸水平为0.39%、0.70%、1.00%、1.30%、1.60%和1.90%的饲料,饲养60 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17 d,考察蛋氨酸对幼建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蛋氨酸水平极显著提高了攻毒前头肾体指数、后肾体指数、脾体指数、血液红、白细胞数量和攻毒后红细胞数量(P<0.01);显著提高了攻毒前白细胞吞噬率和攻毒后成活率、白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率、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溶菌酶含量、补体C3含量、凝集素水平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抗体效价(P<0.05).由此得出,蛋氨酸通过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和提高特异性抗体效价从而提高幼建鲤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增强疾病抵抗力.  相似文献   

5.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黄芪多糖,探讨黄芪多糖对杂交鲌的免疫调节作用。用添加不同含量黄芪多糖的饲料,连续投喂杂交鲌30 d,测定试验鱼的增重、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的活性、谷丙转氨酶的活性、血清总蛋白含量和白细胞吞噬活性。进行攻毒嗜水气单胞菌活菌的复感染试验,测定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添加黄芪多糖的饲料投喂杂交鲌生长速度较对照组稍快;试验组鱼体的溶菌酶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比对照组鱼体均有所提高;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鱼体的肝功能有所改善;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强。说明黄芪多糖对杂交鲌免疫机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复方中药添加剂对罗氏沼虾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将黄芪、党参、大黄、板蓝根等十余味中草药粉碎过筛后制成复方添加剂按1%、2%、3%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投喂罗氏沼虾,对该添加剂对罗氏沼虾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氏沼虾血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及酚氧化酶活力均显著提高。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各试验组的免疫保护率也明显提高。在各试验组中以2%组效果最好。试验证明,该添加剂可显著地提高罗氏沼虾的免疫功能,有效地预防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ω3UFA和ω6UFA对幼建鲤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体重为(11.80±0.10)g健康幼建鲤600尾,平均分成5组,分别饲喂ω3UFAω6UFA为0.108,0.316,0.481,0.704,1.000的半纯合饵料(ω3UFA+ω6UFA都为5.70%),试验期70d。结果表明:ω3UFAω6UFA对头肾和体指数、活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后第15天血清溶菌酶活力、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后第10,17和24天血清抗体水平影响极显著(P≤0.01),活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后第15天血清溶菌酶活力和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后第17天抗体水平对数值分别与饵料ω3UFAω6UFA比值呈显著的二次相关(R2=0.6012,R2=0.6567,P≤0.05)。当饵料ω3UFAω6UFA比值为0.559时,12~46g建鲤免疫功能最强。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重庆地区分离的嗜气单胞菌WL3-X2分离株对大鲵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嗜水气单胞菌WL3-X2分离株经福尔马林灭活,作为免疫原,通过腹腔注射途径间隔2周两次免疫健康大鲵,并检测其体内血清抗体、溶菌酶、补体C3及其免疫保护效应。结果显示,免疫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能够显著提高大鲵血清抗体滴度、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首免35 d后这3项指标均达到峰值。此外,对初免4周后的大鲵经肌肉注射0.2 m L浓度为1.0×10~8 cfu/m L剂量的嗜水气单胞菌WL3-X2分离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6.7%。本研究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地方分离株灭活菌对大鲵具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力,可以作为大鲵预防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5%和2.0%藤壶肽,研究藤壶肽对吉富罗非鱼免疫力的影响。分别于7、14、21、28和35 d后测定吉富罗非鱼的血液氯化硝基四氮唑蓝阳性细胞数(NBT阳性细胞数)、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血清凝集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血液中NBT阳性细胞数0.5%组在35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组28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 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菌酶活力0.5%组无显著变化(P0.05),2.0%组35 d时效果显著(P0.05);SOD活力0.5%组表现为持续的促进作用,2%组前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后期趋于平稳;血清抗体凝集效价2.0%组在第7天抗体效价上升,随后出现下降并逐渐稳定;表明饲料中添加藤壶肽能提高吉富罗非鱼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肽聚糖在鱼类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感染中的免疫佐剂作用,用添加A3a肽聚糖的饲料投喂接种F-AH疫苗的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通过测定鲫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黏液溶菌酶活性、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证明肽聚糖与F-AH疫苗联合使用,鲫体表黏液和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均显著提高,表明A3a肽聚糖是F-AH疫苗的良好佐剂,能增强鱼类F-AH疫苗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对鲫鱼进行免疫投喂,并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最后进行攻毒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投喂酵母细胞壁多糖饵料后鲫鱼血清AKP与SOD活力明显升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得到改善与提高,试验组鲫鱼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的感染率。实验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多糖可以增强鲫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通过在细菌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接种嗜水气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探求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对两种水生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试验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分别接种嗜水气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测定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和0.7%,对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4.6%和1%。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可以以较小浓度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可用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水生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出血病病原鉴定及疫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惠出血病罗非鱼血液、肝脏、脾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经理化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阳性,认为该罗非鱼出血病是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用该分离菌制成的饵料及附型疫苗田间免疫罗非鱼成活率达87.1%,未免疫组成活率仅59.9%。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对草鱼免疫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5组草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200、400、600、800 mg/kg茶多酚的试验饲料,连续投喂8周后对草鱼的血清免疫指标进行测定。试验首先测定茶多酚对嗜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鱼类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敏感性显著高于杀鲑气单胞菌(P0.05),筛选嗜水气单胞菌为攻毒试验所用菌种。饲养结束后,用嗜水气单胞菌对各组草鱼进行攻毒试验,对疾病感染情况下草鱼的存活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400、600、800 mg/kg茶多酚,能显著提高SOD、CAT、AKP、LYZ的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400、600、800 mg/kg茶多酚,能显著降低血清中MDA活性(P0.05);添加400、600、8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的存活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茶多酚能促进强化草鱼天然免疫反应和抗病力,饲料中茶多酚的添加量以40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注射β-葡聚糖对瓦氏黄颡鱼血清免疫抗氧化相关指标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60.0±5.0)g的健康瓦氏黄颡鱼5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5、10、20、40mg/(kg体重)β-葡聚糖悬液100μL/尾.注射后第6d,取样制备血清,检测免疫抗氧化相关指标.注射后第7d,每组随机选取60尾鱼,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感染试验,计算48 h内的累计死亡率.结果显示,各组之间黄颡鱼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注射β-葡聚糖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组.注射β-葡聚糖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10mg/kg组最高.10、20和40 mg/kg注射组血清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注射β-葡聚糖可以降低黄颡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48 h时的累计死亡率,其中10mg/kg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腹腔注射β-葡聚糖可以提高黄颡鱼血清免疫相关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挑选体质健康、平均体重为(21.7±2.1)g的黄鳝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各3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饲料,试验期90 d。饲养试验结束后,从每组随机取6尾黄鳝,测定生长性能后尾静脉取血检测外周血相关免疫指标;另从每组随机取20尾黄鳝,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进行攻毒试验,观察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4 000 IU/kg组外,其余各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500和1 000 IU/kg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补体3、补体4水平,溶菌酶活性,T细胞CD3、CD4、CD8分子数量和CD4/CD8显著升高(P0.05),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值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且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累积死亡率明显降低。4 000 IU/kg组除血清免疫球蛋白M水平外,其他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500和1 000 IU/kg)的维生素D3能增强黄鳝的免疫功能,提高其对病菌的抵御能力;饲料中维生素D3水平过高或缺乏均会导致黄鳝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多酚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消化功能、免疫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00、200、400、600、800 mg/kg茶多酚,配制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6.09±0.07)g的奥尼罗非鱼9周,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茶多酚添加组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100、2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有提高的趋势,而400~8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有降低的趋势,其中以2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最高。饲料添加茶多酚对罗非鱼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高添加量(600、800 mg/kg)的茶多酚显著降低了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和全鱼粗脂肪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00、400、600和800 mg/kg茶多酚均显著增加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P0.05),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则随茶多酚添加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200 mg/kg茶多酚组的血清SOD活性最高、血清MDA含量最低,400 mg/kg茶多酚组的血清LZM活性最高。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48和96 h,200、400、600和800 mg/kg茶多酚组的累积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400 mg/kg茶多酚组的累积死亡率最低。综上,茶多酚可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免疫性能,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死亡率,但对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奥尼罗非鱼饲料中茶多酚的建议添加量为200~400 mg/kg。  相似文献   

18.
从患出血病罗非鱼的血液、肝、脾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经动物回归和理化试验鉴定,确诊嗜水气单胞菌为罗非鱼出血病病原;用分离菌制成的饵料吸附型疫苗进行田间试验,免疫组罗非鱼保护率为87.1%,未免疫组存活率为59.9%,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饲料维生素C水平对草鱼的免疫功能和抵抗病菌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纯化饲料配制成每千克含维生素C0.6~4869.2mg的7种试验饲料,投喂4~6g的草鱼8周,测定其生长和免疫学指标,然后将试验鱼注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观察记录14d的死亡率。结果表明:①未添加维生素C组的草鱼的增重率显著低于添加维生素C的各组,各添加维生素C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②血清补体活性、溶菌酶活性和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均随饲料维生素C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大,分别在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为1217.7mg、609.2mg和304.9mg时达最大,继续提高饲料维生素C水平,这些指标不再有显著变化;③血液白细胞总数不受饲料维生素C水平的影响;④在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为1217.7mg及以上水平的各组鱼注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死亡率显著低于较低维生素C添加的各组。这些结果表明饲料高水平的维生素C能够显著增强草鱼的免疫功能和对病菌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中药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对嗜水气单胞菌抗感染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添加水平。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中药制剂投喂初始体重为(35±0.5)g的鲤鱼,试验设6个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1‰、0.5‰、1‰、2‰、3‰,每组30尾,设3个重复,试验周期56 d。养殖试验结束后,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感染试验,计算免疫保护率(RPS)。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中药制剂,鲤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溶菌酶(LSZ)、补体3(C3)、总蛋白(TP)、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均不同程度提高,饲料系数(FCR)、丙二醛(MD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且当饲料中发酵中药添加量为2‰、3‰时,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C3、碱性磷酸酶(ALP)和肌酐(Cr)除外)均差异显著(P<0.05)。用嗜水气单胞菌对鲤鱼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发酵中药可显著提高鲤鱼的抗感染能力,添加发酵中药2‰、3‰组免疫保护率可达77.23%和74.63%。可见,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中药2‰、3‰能显著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基于对添加成本的考虑,建议发酵中药的最佳添加剂量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