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宿豫区水稻病虫害监测及多年资料综合分析,提出了该区水稻病虫害的科学防控技术措施:严格加强植物检疫、选用多抗优质品种、清除田间杂草、改进栽培方法和集中连片种植等农业措施以及种子消毒、科学用药防治(特别强调选准药剂、适时用药和提前预防)等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固县小麦“一喷三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小麦生长中后期防病虫、防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单产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城固县采取及时发布小麦病虫监测预警信息,扎实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指导,建立小麦病虫综合防控示范片,召开统防统治现场会等,全面落实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措施,确保全县小麦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3.
从整地、品种选择、施肥、播种、预防自然灾害、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收获等方面阐述小麦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为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春季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南县春季小麦生长存在个体弱、生长不协调、倒伏、脱肥、病虫草害基数大等问题。根据当前的小麦苗情、病虫草情及天气情况,春季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宜采取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和化控控旺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推广小麦抗性品种、药剂拌种、适期适量播种、精选高效药剂等综合防控措施,对小麦病虫草进行全程综合防控,研究病虫草防控效果、农药减量增效成果及小麦增产情况。结果表明:小麦病虫草全程综合防控区在小麦赤霉病、叶锈病、穗蚜、杂草防治效果及产量等方面均高于群众自防田,全程综合防控区农药用量减少29.13%,用药成本降低22.14%,亩均纯收益是群众自防田的2.38倍,减药增效成果显著,且全程综合防控区小麦生长安全,籽粒饱满,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绿色防控技术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当地农户常规管理为对照(CK),设置病害绿色防控区(T1),虫害绿色防控区(T2),病虫害绿色防控区(T3),综合防治区(T4)4个绿色防控措施,研究小麦干物质积累、干物质转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小麦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绿色防控技术显著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转运率和产量,其中以综合防治区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花后贡献率最大。绿色防控技术显著影响小麦籽粒和面筋品质,能够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其中综合防治区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容重、出粉率和湿面筋含量最高。【结论】绿色防控技术对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有较好的效果,其中综合防治的效果最好,可在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小麦的病虫害发生较多,而且每个主要麦区种植地区的病虫害种类都各不相同,而重大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本文根据小麦的各个主要生产区域入手,从防控目标、防控策略、防控措施3个方面分析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监测调查总结出了博州滴灌小麦田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根据小麦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特点,同时针对不同生态区域、小麦各生育期的主攻靶标和兼治对象,以预防为主,实行分类指导,采取绿色综合防治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突出抓好种子处理、苗期预防、中后期控害、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大力推广农业措施、生物防控、合理选用植物源农药防控的绿色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9.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麦田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收获等方面阐述小麦目标单产8 250~9 000 kg/hm2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为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水稻等都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以小麦为例,来探讨小麦防控病虫害的主要措施,重点对绿色防控技术措施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列举了绿色防控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能够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