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苦豆子是多年生豆科槐属野生植物。在新疆主要分布在开渡河、孔雀河和塔里木河流域的盐碱和沙漠荒滩地,具有很强的耐盐碱和耐旱性,是干旱沙漠地区用于防沙治沙保持生态平衡的理想植被。苦豆子种子中含有的多种生物碱,不仅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平喘、清热、止痛、杀虫、镇静、镇痛等医疗和多种保健功效,同时还是一种天然的高效杀虫剂,具有很高的栽培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苦豆子蛋白粗提物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苦豆子种子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得到苦豆子蛋白粗提物.分别采用平板扩散法对苦豆子蛋白粗提物进行了抑制2种典型真菌(意大利青霉菌和交格链孢菌)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0.5 g/mL 30;、40;和50;硫酸铵沉淀的苦豆子蛋白粗提物对两种真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凝集活性检测实验表明,苦豆子种子抗菌蛋白有可能是凝集素.苦豆子蛋白粗提物的提取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可为以后抗菌药物的研制以及培育抗菌转基因植物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苦豆子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实验法研究了苦豆子水浸液对牧草、蔬菜和粮食作物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显示,美国籽粒苋和雪里蕻对苦豆子化感作用非常敏感,在低浓度(0.0250 g/mL)水浸液中已经受到强烈抑制;而黄瓜、高粱和小麦对化感作用则有较好的耐受性,在高浓度苦豆子水浸液中仍保持有较高的发芽率。苦豆子根部水浸液的化感作用要低于茎叶部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苦豆子种子的营养价值和急性毒性,按照国家标准法对苦豆子种子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苦豆子种子提取物对小鼠灌胃的急性毒性,以期为苦豆子种子的资源化利用和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营养成分检测显示,苦豆子种子粗蛋白为25.19%、粗脂肪为4.46%、粗纤维为20.22%,同时还含有Ca、P、Mg、K、Cu、Fe、Mn、Ze、Cr和Se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以及丰富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急性毒性试验显示,用苦豆子种子醇浸膏和生物碱分别染毒后,高剂量组小鼠均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而低剂量组小鼠部分出现神经症状,但停止染毒后存活小鼠愈后良好。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出苦豆子种子醇浸膏的LD_(50)为1 406.05 mg/kg, 95%可信限为1 221.80~1 621.81 mg/kg;苦豆子种子生物碱的LD_(50)为416.87 mg/kg, 95%可信限为346.74~501.19 mg/kg。以上结果表明苦豆子种子营养价值高,且具有低等毒性,但经脱毒处理后可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苦豆子浸出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豆子种子浸出液对高羊茅种子及幼苗的化感作用.[方法]以苦豆子种子浸出液为处理液,对高羊茅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和根系生长情况.[结果]苦豆子种子浸提液浓度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止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止作用增强;高羊茅苗期的株高、根系长随着苦豆子种子浸提液浓度的增加也呈现出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苦豆子种子浸提液浓度为0.05 g/mL时对高羊茅幼苗的高度与生长速度影响最为显著,且主要表现为对根的伸长的抑制.[结论]为伊犁河谷地区草原生态系统中苦豆子种群与禾本科植物种间关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秋季成熟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营养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国际通用方法,测定秋季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豆子、豆荚、豆叶和顶须)中有机物、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其中,豆子中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四个部位中最高;豆荚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四个部位中最高,但粗蛋白、粗脂肪和磷含量最低;豆叶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和豆子差异不显著(P>0.05),其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四个部位中最低;顶须中干物质含量最低.[结论]秋季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在开发苦豆子植株饲用或药用价值时,选用最适部位,以发挥其最大作用,减少植株不必要部分造成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曹鹏  朱永兴  韦革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98-13099
[目的]筛选从宁夏苦豆子中分离出的有生物拮抗活性的内生菌菌株。[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从不同组织中分离内生菌,采用对峙生长法将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对宁夏当地作物的病原真菌做拮抗试验。[结果]分离自宁夏各地的苦豆子内生菌在种类上和数量上都有差异,并且苦豆子不同组织内生菌的种类和数量也有差异;从苦豆子各种组织中分离得到180株内生菌,其中10株内生细菌对5种宁夏当地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并且抗逆性较高。[结论]该试验从宁夏各地的野生苦豆子不同组织中分离出内生菌,并筛选出有生物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菌株,对于合理开发苦豆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茜  贝盏临  纳嵘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888-4889
对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制药生产后的下脚料——苦豆子药渣中主要饲用成分进行测定,并以紫花苜蓿作为对照,采用t检验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苦豆子药渣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磷的含量都极显著高于紫花苜蓿(P<0.01);粗纤维的含量与紫花苜蓿的基本相同(P>0.05);水分及钙的含量都极显著低于紫花苜蓿(P<0.01)。试验结果说明苦豆子药渣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9.
用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结合超声波对苦豆子植物进行提取,分别用氯仿、正丁醇进行萃取提取苦豆子生物碱,以小鼠为试验动物,研究苦豆子生物碱氯仿、正丁醇萃取组分的毒性.通过试验测得苦豆子生物碱氯仿萃取组分的半数致死量为178.89mg/kg,正丁醇萃取组分的半数致死量为209.06mg/kg.小鼠内脏器官出血是苦豆子生物碱中毒的主要病理变化,靶器官是肝脏、肾脏和肺脏.  相似文献   

10.
苦豆子总碱防治菜青虫及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500~1000倍液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3d的杀虫效果达78.4%~81.1%;在喷施苦豆子总碱500~3000倍液1、4、7、10d后均未检出其在蔬菜中的残留;喷施苦豆子总碱后蔬菜叶绿素的含量显著增加,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苦豆子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李新慧  张顺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72-4074
[目的]探讨苦豆子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中药免疫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将8周龄昆明小鼠按低、中、高浓度分为3组,灌胃给药,每天给药量分别为5、10、15 g/kg,连续7 d,灌服0.5 ml/d饮用水的小鼠为对照组,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常规HE染色试验,研究苦豆子水煎剂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率和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3个浓度苦豆子水煎剂处理后小鼠的T、B淋巴细胞增殖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经中浓度和低浓度苦豆子水煎剂处理后小鼠脾脏红髓中B淋巴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其中经中浓度苦豆子水煎剂处理后密度最小。[结论]苦豆子水煎剂可降低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率和脾脏红髓中B淋巴细胞密度,从而对脾脏的免疫清除功能产生影响。苦豆子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2.
周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21-18022
[目的]研究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总碱光分解情况及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其光分解抑制情况。[方法]将苦豆子总碱置于太阳光及紫外光下照射,研究光分解情况。[结果]苦豆子总碱属于光易分解物质,其光分解半衰期不超过1h运用抗氧化剂TBHQ能有效抑制苦豆子总碱光分解。不同浓度TBHQ对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的抑制效果不同,处理浓度越大,其抑制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的作用越强。[结论]为寻找合适的抑制苦豆子生物碱光分解的稳定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区系组成及特点,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土壤类型等不同的5个样区采集苦豆子样品25份,分离苦豆子内生真菌,并根据培养性状、菌落、孢子等形态特征对其进行鉴定;根据苦豆子的侵入率、分离率、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析其区系组成特点;采用琼脂移块法,检测所分离的内生真菌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等6株植物病原菌的的抑菌活性。【结果】从25份苦豆子样品中,共分离到214株内生真菌。同一植株不同组织中的内生真菌数量以种子最多,叶部最少;植被类型中,沙生植被草原比荒漠草原分离的苦豆子内生真菌多。经鉴定,从各样区分离的苦豆子内生真菌分属22个属,其中卵形孢霉属(Oospora)和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为样区共有属。样区Ⅰ与样区Ⅲ及样区Ⅳ与样区Ⅴ的内生真菌群落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相似性较高。214株内生真菌中有167株(78.0%)有抑菌活性,不同属内生真菌的抑菌率差异较大。【结论】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较高的抑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苦豆子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塔里木盆地不同地点采集苦豆子,从不同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并用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对病原真菌做皿内拮抗试验,筛选有生物拮抗活性的内生菌菌株。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苦豆子内生细菌数量上有较大差异,苦豆子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也有差异。从苦豆子各种组织中分离得到129株内生细菌,其中5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这些菌株在苦豆子植株内均可定殖,属于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苦豆子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苦豆子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豆子渣中黄酮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11.403X+0.0021,R=0.999 8,表明芦丁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67%~100.33%,RSD为1.65%(n=9);测定苦豆子渣中黄酮的平均含量为3.90 mg/g。[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可用于苦豆子渣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苦豆子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差别、培养基选取和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配比等因素的作用影响,总结了苦豆子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对苦豆子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力  杨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76-3277,3279
[目的]优化提取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苦豆子渣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奠定基础。[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苦豆子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苦豆子渣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次数为3次,在最佳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为4.86 mg/g。[结论]优化的苦豆子渣提取工艺简便、合理,为苦豆子渣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以苦豆子渣为原料的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苦豆子的加工过程中,为使苦豆子的有效成分能够得到充分释放利用,采用可调参数式球磨机对苦豆子进行了超微化破壁试验研究。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的方法,建立了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苦豆子超微化破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转速340 r/m in,粉碎时间2.44 h,球料比8,物料含水率5.16%,此时苦豆子破壁率达100%,为苦豆子的实际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分离及苦参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研究。将苦豆子粉碎后,在室温下分别用0.4%盐酸、95%乙醇、1%氨水氯仿、无水乙醇溶剂冷浸7天共4次,经脱脂、酸化、碱化、萃取,得到生物碱;通过薄层层析(TLC)法进行单碱的分离,气相色谱(GC)法进行苦参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以上4种提取方法出碱率分别为3.67%、2.73%、2.47%和1.60%;薄层层析(TLC)检查,以上4种方法提取的苦豆子生物碱中至少含有四种单一生物碱;气相色谱检测证明了以上4种方法提取的苦豆子生物碱中均含有苦参碱,其百分含量分别为8.460%、7.553%、5.675%、0.893%。其中0.4%盐酸冷浸提取法提取率明显高于其他溶剂提取率,为苦豆子生物碱优选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优势植被的6个样区采集的健康苦豆子中,分离得到153株内生放线菌.同一植株不同组织中,内生放线菌数量以根部最多,其次为种子,叶部最少;淡灰钙土中苦豆子内生放线菌数量比风沙土中多.鉴定结果表明:苦豆子内生放线菌以链霉菌属(Stredtomvc)和诺卡氏菌属(Nocardia)较多;通过皿内对峙培养,对153株苦豆子内生放线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拮抗菌株数占总菌株数的90.2%,个别菌株抑菌带宽度达到20m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