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加强中非农业合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59年,中国向几内亚政府无偿提供粮食援助.这是中非农业合作的最早起点。对非洲的农业合作主要集中在开展技术合作、兴办加工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进行人员培训等方面。中非农业合作大体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非洲国家粮食生产、国际贸易及中非双边粮食贸易情况,通过分析非洲国家农业开发优惠政策、中非农业合作政策、对非投资风险及防范等,提出中国农业“走出去”,在非洲进行粮食投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非农业合作为中国农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中非农业合作的发展历程和优势,以及中国农业赴非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中非农业合作的相关策略,为中非农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能合作与农业人才相互作用,特别是"造血式"农业人才培育是中非农业产能合作实现的关键.基于湖南对乌干达视角,研究中非农业产能合作下怎样培育农业人才.结果表明,目前乌干达主要对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机械、种植业推广、水产养殖等方面人才存在内生诉求,但湖南对乌干达农业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供需不符、职业教育不足、农业专业留学生合作培育水平较低以及孔子学院未充分发挥农业办学范式等诸多短板.鉴于此,提出了"援-职-留-孔"四位一体的农业人才培育模式,以促中非双方农业产能合作更好发展.所提建议也能够为我国其他省份对非洲农业人才培育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在海南三亚召开的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论坛成果和未来落实行动。论坛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达成的成果共识以及涉农领域的目标任务,形成并通过了《中非农业合作三亚宣言》,凝聚中非农业合作共识,全面开启了中非农业合作的新征程。中国农业农村部与非洲联盟委员会、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等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成立了中国-非洲联盟农业合作委员会。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  相似文献   

6.
罗鸣 《世界农业》2003,(12):47-48
亚欧会议农业合作高级别会议(简称亚欧农业高官会)于11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亚欧会议25个成员派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推举中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为大会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致辞。亚欧会议于1996年创立,成员包括欧盟15国和欧盟委员会,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中的7个国家。迄今为止,亚欧会议已经举行了四届首脑会议,在加强相互间政治对话、促进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以及共同应对全球性重大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联系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农业合作是亚欧合作的重要内容。亚欧国家农业生…  相似文献   

7.
王锐  张蕙杰  陈天金  张帅 《农学学报》2021,11(8):98-103
中非农业科技合作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非农业科技合作有利于帮助非洲国家解决粮食危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发展中国家全球粮农治理话语权。本文立足于当前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的战略机遇,围绕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合作、技术示范、人力资源培训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现状,并指出在合作机制、推广深度、高新技术、可持续效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由此提出创新中非农业科技合作机制、丰富合作模式、加强推广力度、拓展合作领域、提高科技含量、促进科技与产业相结合,以及推进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非农业合作为中国农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分析中非农业合作的优势、非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中非农业合作需要掌握的关键点,为中非农业合作的可持续性提供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湖南省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贯彻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农业对外合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开放强农,开创共赢新局面。以大型会议为窗口提升国际形象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于2019年6月在长沙隆重举行,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此期间召开,有15个非洲国家政商代表、4个国际组织,以及国内农业农村部门、商务部门、农业科研机构与企业共421位中外嘉宾共襄盛会。研讨会上共同发布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2010,(6):43-43
中非农业合作是国家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区域之一。是新形势下国家支持非洲发展农业,解决粮食安全,保障非洲国家稳定。巩固和发展中非有好关系的重大举措,也是国家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利益交汇点。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携手推进农业合作,迄今已走过12个年头。在中非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和领导推动下,各方落实习近平主席打造中非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的指示倡议精神,推进农业合作取得巨大成就,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向新时代,进一步深化中非农业合作前景广阔,我们将以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契机,深化全方位合作,提升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8月)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利益交汇点。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携手推进农业合作,迄今已走过12个年头。在中非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和领导推动下,各方落实习近平主席打造中非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的指示  相似文献   

13.
中非农业合作稳步推进,合作的风险逐渐显现,合理评估中非农业合作风险并根据风险差异选择合作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15个非洲国家,以组合赋权法和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为工具,构建新发展格局下中非农业合作风险评价模型,并基于风险评价结果提出政策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洲地区进行中非农业合作整体风险较大;政治和社会管理水平、农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水土资源禀赋等因素是开展中非农业项目合作的主要风险因素;不同国家的风险特征和优势禀赋差异明显,应结合风险差异和国别特征在各国开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合作项目以增进双方合作效率和合作可持续性。由此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拓宽农业项目合作领域,拓展合作主体;激发金融在中非农业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利用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多重风险因素冲击之下,非洲粮食安全危机加剧,加强国际农业合作成为非洲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强化外交基础、拓展外交圈、拉近日非民间关系、获取经济利益、保障日本国内粮食安全等多元目的,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通过多边路径、第三方合作、双边官方援助、民间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非洲的农业农村开发。粮农合作也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已承诺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探究日本与非洲的国际农业合作,可以为中国在法律定位、协调机制、合作内容及方式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非洲援助由来已久,而目前更是发展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非洲双方借助中非合作论坛等对话机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贸易合作。当前,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非农业合作提供更好的契机。选取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农业援助、农业技术合作、农业人力资源合作等视角,对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指出了中非农业合作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90年,中赞友谊农场的投资经营可以看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非农业合作的新起点.以此为标志,中非农业合作彻底走出了单纯以援助为主的合作模式,转而走上了一条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援助与开发相结合的发展道路..20多年来,中非农业合作地位不断提升,合作主体分工不断明确,合作内容也更加多样和深入.虽然在实践进程中,中非农业合作尚存在一些问题,但中非农业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8月24日下午,中非农业合作媒体座谈会在农广大厦召开,宣传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及中非农业合作进展,增进相互了解,厚植中非农业合作基础,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烘托良好舆论氛围。会上,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马洪涛  相似文献   

18.
正为加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的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在苏丹农业投资进展情况,务实推动中苏农业合作,中国—苏丹农业合作研讨会于2016年2月26日在北京成功召开。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李洪涛副主任、农业部国际合作司亚非处叶安平处长以及来自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和部分企业的代表近5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7日,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马有祥表示,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双方长期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守望相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近期中非农业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建议下一步加强政策对接、促进经贸合作、深化科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17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中非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热带作物种植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将充分利用该院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服务非洲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