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龙江鱼类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淡水鱼类资源中,仅次于闽江水系的当数九龙江水系。关于九龙江的鱼类,过去曾有少数鱼类学者作过局部的调查和鱼类标本的采集,但没有专文的论述。对于九龙江鱼类区系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1975-1979年,我们作为《福建鱼类志》编写组成员承担了对九龙江鱼类资源的调查。本文系笔者根据《福建鱼类志》记载的,结合实地采集记录和有关文献资料,试图对九龙江鱼类区系作一试探性讨论。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的鱼类区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现有面积423万亩(系指岳阳城陵矶水位33.5米之洪水面积)。湖内鱼类资源丰富.捕捞业历来比较发达.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为了充分挖掘水域生产潜力.达到提高渔业产量的目的,我们于1973年元月至1979年4月,对洞庭湖的鱼类区系进行了多次调查.为便于交换情况.我们根据历次调查积累的资料和参考有关文献.写成了这篇报告。  相似文献   

3.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鱼类资源无论其种数或渔获量均位于国内各主要江河之首,我国发展淡水渔业的鱼类种质90%来源于长江水系。因此,长江鱼类资源的兴衰不仅直接左右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而且与生物多样性和淡水生态系统保护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社会经济与生态的综合性课题。一、长江鱼类资源现状根据渔获量变动分析,长江鱼类资源衰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养殖,而对于鱼类自然资源增殖与保护相对地重视不够,加之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的困扰,长江(包括其它天然水域)鱼类资源衰退不可避免,这是发展经济所付出的环境代…  相似文献   

4.
黄渤海的鲈鱼资源及增养殖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鲈鱼是一种经济价值颅高的沿崖性鱼类,可作为海、淡水养殖对象。作者根据多年的调查资料,归纳了鲈鱼的一般生物学特点,黄渤海的资源现状等;并参照国内外的有关报导,提出了资源保护意见及增养殖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溪、富屯溪是我省最大江河——闽江上游的两大支流,其水系发达,生境多样,鱼类品种较多。关于闽江上游鱼类的分类研究,从本世纪初就陆续有过报道,近年来朱元鼎等(1984,1985)又有较详细的记录。但对建溪、富屯溪鱼类区系及资源保护、增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却未见有报道。因此,我们根据多年来所获得的调查材料,参考前人的有关文献,拟对建溪、富屯溪的鱼类区系特征进行分析,并就鱼类资源状况及保护、增殖和合理利用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建溪、富屯溪的自然概况建溪、富屯溪地处闽北,流域总面积30732平方公里,境内多为山地或丘陵地貌。  相似文献   

6.
鳜鱼的习性及对其抑制和利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和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跃进,淡水渔业事业也定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淡水鱼产量必将大幅度的提高。但据我们近年来结合教学对全国有关水库、湖泊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不少水库、湖泊鱼产量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就是凶猛鱼类对经济鱼类的吞食所致。因此,如何加强对凶猛鱼类习性、抑制和利用问题的研究,乃是发展淡水渔业生产的要重措施之一。本文仅就分布广、产量高、肉鲜美的鳜鱼习性、抑制与利用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路  杨兴  李正友  陈凡  魏浪  刘霆  李道友 《水利渔业》2006,26(5):64-65,113
调查河段发现有鱼类49种(亚种),没有海河间洄游的鱼类。董箐电站建设将导致长薄鳅、叶结鱼、乌原鲤、长臀鮠、卷口鱼等濒危保护鱼类和珠江水系特有鱼类以及部分经济鱼类减少,甚至绝迹,应予以保护。通过对比分析,建立鱼类增殖保护站,结合资源、环境和渔政的保护管理,合理调度电站的生产运行,可以将电站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同时,需要进行长期的调查、分析,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使资源得到长期、有效的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水产资源是国家的一项宝贵财富。大中型湖泊为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阵地,是利用水域天然饵料资源解决人类动物蛋白需要的有效来源之一。贯彻实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是目前鱼类资源增殖的重要途径。这里试从太湖与其他大中型湖泊实施繁殖保护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来分析和讨论鱼类资源繁殖保护与渔业生物学的关系及对渔业生产的意义。一、繁殖保护对象的选择我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鱼类资源丰富,约有300种鱼类分布在全国五大湖区的各种淡水湖、咸水湖与盐湖的不同生态环境中。多数淡水湖泊一般以鲤科鱼类最多,约占组成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广西水产科技》1977,(1):31-31
水产研究所资源捕捞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脊椎动物研究室鱼类组.共同协作于1974-1976年对广西淡水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目的:一是为广西淡水渔业引种驯化提供基础资料;二是编写《广西淡水鱼类志》。  相似文献   

10.
随着珠江沿岸工农业的发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工业污水的影响,使江河鱼类产卵场和渔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亲鱼因渔场环境不适合,少产卵或不产卵,鱼苗成活率亦低.鱼类不能维持其种群各个世代所需的数量,资源补充量不足。同时,随着渔船数量的增加,捕捞方法的变革,以及电、毒、炸鱼等破坏资源的违禁作业屡禁不止,使江河鱼类资源逐年下降。这种情况己引起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水产部门己在江河进行人工放流增殖,建立了渔政管理机构,加强了江河鱼类资源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水电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影响河段内鱼类原有的水生生境,造成鱼类物种和资源量减少。因此,须采取适当措施以缓解工程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本文以大渡河泸定水电站为例,介绍了鱼类增殖放流站的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鱼类资源现状,对鱼类的影响,鱼类增殖站设计,增殖站运行管理,放流效果监测与评估等五个方面,可供其它水电工程鱼类保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秦伟 《水利渔业》2002,22(5):48-50
首次报道苏州及邻近地区Bai亚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确认该亚科有7个属13个种及亚种,占全国Bai亚科17个属66个种及亚种的41.18%和19.70%,首次报道尖头Bai C Oxycephalus Bleeke为本地区的新记录种。Bai亚科种类在中国淡水鱼类区划分布华东区鱼类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地区鱼类属江可平原区鱼类区系复合体种类,属、种数量明显超过中印山麓鱼类及印度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针对该地区Bai亚科鱼类种群数量减少和鱼体逐渐小型化的趋向,认为亟待对其资源采取繁殖保护以及经济种类增殖和种群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电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影响河段内鱼类原有的水生生境,造成鱼类物种和资源量减少,须采取适当措施以缓解工程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以大渡河泸定水电站为例,介绍了鱼类增殖放流站的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鱼类资源现状、对鱼类的影响、鱼类增殖站设计、增殖站运行管理、放流效果监测与评估共5个方面,可供其它水电工程鱼类保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渡河泸定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电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影响河段内鱼类原有的水生生境,造成鱼类物种和资源量减少,须采取适当措施以缓解工程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以大渡河泸定水电站为例,介绍了鱼类增殖放流站的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鱼类资源现状、对鱼类的影响、鱼类增殖站设计、增殖站运行管理、放流效果监测与评估共5个方面,可供其它水电工程鱼类保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进行扎敦枢纽鱼类增殖放流方案设计,为科学开展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2019年10月和2020年4―5月,对呼伦贝尔市扎敦河鱼类资源开展2次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确定增殖放流的种类,并对放流规模、时间、地点、周期及时序等放流方案进行规、划设计。结果表明,扎敦河共分布有16种鱼类,隶属于2纲5目8科15属。其中,珍稀保护鱼类4种,占总种数的25%。现场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3种,共计2 899尾,重37 188.9 g。参考生物完整性指数(IBI),通过对保护地位、经济价值、洄游习性、种群资源量、受工程影响程度及人工繁育技术是否突破等6方面综合分析,将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哲罗鲑Hucho taimen、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grubii、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黑斑狗鱼Esox reichertii、江鳕Lota lota等6种珍稀保护、重要经济鱼类作为本工程近期放流对象。将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i作为远期放流对象,近期主要开展人工驯养、繁育技术和栖息地保护研究。基于类比分析,推荐放流数量为16万尾/年。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建立 5 0年来 ,鱼类资源研究室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省部、地市级有关东北、西北等地区流域的鱼类资源方面的研究课题。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 ,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北方水域渔业特点的湖沼学、水化学、淡水生物学、鱼类生态学、水产资源增殖学等学科的鱼类资源研究体系 ,建立了仪器和设备齐全的鱼类生态学实验室 ;同时造就培养了一支由高、中级人才组成的 ,具有精深专业理论和丰富技术经济经验的科研队伍 ,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 ,对促进黑龙江流域的渔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 主要研究课题鱼类资源研究室创建于 195 0年 ,先…  相似文献   

17.
江河、湖泊和水库是内陆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生活的进步,工农业的蓬勃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淡水鱼类资源和渔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污染,严重地影响水生生物的索饵、繁殖及其生态环境;过度捕捞使鱼类资源得不到恢复和补充;江河修筑闸坝,严重影响洄游性鱼类上溯产卵场进行繁殖。世界各国多年实践经验表明,在内陆水域开展人工放流移殖鱼苗,对保护和增殖鱼类资源,发展渔业生产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水温是影响鱼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生态学因子。综述水温对淡水温水性鱼类的影响,为鱼类资源的增殖和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从繁殖、摄食生长、代谢速率、临界游泳能力、免疫功能5方面的鱼类生命活动进行综述,其中,水温对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影响最大,当水温适宜时,多数淡水温水性鱼类的各项生理活动都能正常进行;但当水温超过临界温度时会导致机体内代谢紊乱、活动能力降低、甚至造成鱼类死亡,最终引起鱼类种群结构和数量分布的显著变化。鱼类的临界游泳能力和高强度运动之后的重复运动能力也会受到水温的影响;鱼类免疫应答受水温影响较大,水温严重不适会导致免疫防御机制紊乱。水温只是影响鱼类生存的生态因子之一,但在航道建设、河流生态修复、鱼类资源评估以及水生态系统保护过程中均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在河流开发以及水文调节过程中,要最大限度降低其对水温生态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福建海区大陆架鱼类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海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北回归线两侧,面临台湾海峡,是东海和南海之间的通道,属亚热带陆架浅海,由于海水运动和水文特征的影响,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性质具有东海和南海过渡海区的特色。本文据历年来水产资源调查收集的鱼类标本,并参阅有关的资料文献,对福建海区的鱼类区系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为调整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及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一、鱼类的种类组成据统计福建大陆架海区鱼类目前已知的有751种,分隶于4纲,35目,171科,401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服务渔业生产,我们从一九八五年起通过选择部分渔民填写捕捞日志.沿江走访渔民并查找有关历史资料,对该区域鱼类资源进行了动态监测,一九八九年十月又在涪陵市渔业社召开了年近古稀的老年渔民座谈会,对长江,乌江涪陵市段从解放前到现在鱼类资源品种.个体和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了解,为今后党政领导加强水产资源保护,增殖,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