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笼率与后期死蛹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新弟 《蚕桑通报》2003,34(3):39-40
蚕种生产是以获得健康的蛹体,而使蛹体正常化蛾交配,产出优质的蚕卵为目的。后期死蛹是在蛹期保护过程中由于体质原因或创伤而感染发病,造成蚕蛹死亡,往往影响单产,给蚕种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死笼率是原蚕饲育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蚕儿幼虫期强健状况总体现。那么,死笼率的高低是否与原蚕的后期死蛹有一定的关系呢?笔者根据本场2001年春、秋,2002年春3期54A、丰一品种原蚕的死笼率及后期死蛹率的调查数据,作如下分析,供同行参考。1死笼率与后期死蛹率的调查见表1,死笼率为种茧调查数据,后期死蛹率为5匾雄蛹(每匾1500头)平均数。2分析与…  相似文献   

2.
正许多蚕种生产单位常会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究其原由,是种茧期发生了大量病死蛹,降低了蚕种繁育系数。死蛹的表现症状较多,主要有败血蛹、僵蛹、旋蛹、干蛹等,大都属于细菌、真菌类病害~([1])。笔者结合本场生产经验与教训,探讨种茧期死蛹的发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死蛹发生的原因1.1蚕体虚弱因蚕体虚弱,抗病力差引发死蛹,一是蚕种本身的问题;二是大蚕后期食用偏施氮肥的桑叶,或成熟度不够、日照不充足、轻度污染(如农药、  相似文献   

3.
<正>在蚕种生产上,随着多丝量品种的繁育推广,不仅5龄后期容易暴发蚕病,而且从种茧调查至发蛾前的病死蛹发生率也不断地增加。对此,笔者结合本场生产实际从不同途经探索后期死蛹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1发生原因1.1败血蛹后期死蛹中败血蛹占大多数,是造成丰产不丰收的重要因素。败血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粗放操作和蛹体受伤出血所致,还有高温闷热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关于原蚕后期死蛹发生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原蚕后期死蛹是指蚕种繁殖中从种茧调查结束、雌雄鉴别以后陆续发生的死蛹,是蚕种生产上丰产不丰收的原因之一.有关这方面的问题颇受良种繁育界人士的注意,徐文奎(1973、1980)曾连续对死蛹的发生与防治提出看法,其他一些学者也曾在有关论文中涉及这一问题.多数作者偏重于认为造成后期死蛹最大原因是细菌性创伤感染,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省蚕种生产担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后期死蛹的严重发生是重要原因之一。据1986~1987年调查,我省各蚕种场(站)后期死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发生率为5~10%,较严重的为20~30%,更甚者高达50%以上,因此,加强对原蚕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规律和预防的研究,对提高我省蚕种质量、提高担茧制种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关于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规律和防治,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及发生规律的结论不尽相同,较多学者侧重认为细菌性、创伤感染造成的,防治的主要方法是推迟  相似文献   

6.
<正> 原蚕后期死蛹,指蚕种繁育。中削茧鉴蛹后陆续发生的败血性死蛹,是蚕种生产丰产不丰收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后期死蛹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曾有一些专家提出看法。就防治方法一般强调从上簇开始特别是采茧以后的削茧鉴蛹等过程,要求动作轻,不使蛹体受伤;夏耀等(1987)提出蚕期应提高饲料营养质量,避免喂湿叶、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原蚕区生产中 ,家蚕病死蛹时有发生 ,后期死蛹的增加 ,势必降低制种产量和蚕种质量 ,严重影响蚕种场经济效益。原蚕户如果饲养水平较低、饲养条件较差 ,很容易造成后期死蛹的暴发 ,危及原蚕户的收益。本人结合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就病死蛹的防治谈几点看法。1 加强防病消毒和贮桑卫生 病死蛹主要有黑死蛹、黄死蛹两大类 ,均由细菌的感染引起。除细菌直接通过创伤进入蛹体外 ,另一种主要途径是家蚕食下细菌交叉传染导致蛹期发病 ,故在蚕期前、蚕中要做好消毒。蚕期前务必彻底清洗蚕室蚕具 ,用含有效氯 1%的漂白粉和 2 %的甲醛消毒 ;蚕中…  相似文献   

8.
骆坤荣 《广西蚕业》2002,39(4):23-24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质量和效益是摆在每个蚕种场面前的关键问题 ,只有保证蚕种的质量 ,种场才能有生存的希望 ,才能有效益 ,有了效益才能有发展。当前随着农村原蚕点规模的扩大 ,家蚕病死蛹时有发生 ,后期死蛹的增加 ,势必降低公斤茧制种量 ,严重影响了蚕种场的经济效益 ,已成为目前蚕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在原蚕点工作经常碰到饲养水平较低和饲养条件较差的一些原蚕户 ,饲养的原蚕后期死蛹率都比较高 ,甚至是整批种茧质量不合格 ,不能制种 ,而且往往发病严重的又是饲养张数较多的农户 ,对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此 ,结合本人 2…  相似文献   

9.
原蚕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治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正红 《北方蚕业》2008,29(1):30-30
原蚕后期死蛹的发生与蚕期饲养叶质有关,与种茧保护期间的环境条件有关,与蛹期创伤传染有关。在生产中,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有效控制后期死蛹发生,从而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再析原蚕后期死蛹的发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随着我省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各蚕种场的制种生产任务越来越重,后期死蛹也越来越成了蚕种生产上的突出问题。后期死蛹包括僵蛹、干缩蛹和败血蛹等种类,其中僵蛹和干缩蛹发生的原因已经明确,应用现有防治方法也基本可以控制其危害,败血性死蛹经常对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对其发生的原因目前也还有些争论,多数文献的作者认为主要是由蛹期的细菌性创伤感染引起,(江苏省蚕业研究所蚕种室1974;徐文奎1980;李圣等1983)本文作者(夏耀等1983)则认为大量产生后期死蛹的主要原因是在蚕期,其病理过程主要是潜伏在蚕肠道中的条件致病菌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11.
后期死蛹是蚕种场在制种过程中,从削茧、鉴蛹、摊蛹到发蛾这一期间陆续发生的较为常见的病死蛹,是影响50kg茧制种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时打乱生产计划,造成经济损失。一、本场后期死蛹发生的情况 1991年秋繁我场从原蚕区木坪点收回青松、皓月种茧共631.85kg,可由于蛹  相似文献   

12.
菁松原蚕秋期细菌病防治探讨嵊县蚕种场何业定,于钰明在蚕种生产上,菁松品种易发生细菌病已被公认,其中蚕期细菌病直接影响到收茧量并增加前期死蛹,削茧鉴蛹以后的细菌性。败血病,造成后期死蛹的增加,均影响了制种成绩。对于后期败血蛹的发生,近年来通过推迟削茧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蚕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蚕种生产形式主要以原蚕区为主。近年来公斤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期死蛹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黄死蛹在陕南较为普遍。因此,加强对原蚕区黄死蛹发生原因、规律和防治技术的探讨,对提高蚕种质量、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有很大现实意义。1原因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蚕体质虚弱、创伤感染、种茧期保护不当、微量农药中毒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生产角度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防病、减少蛹体创伤、提高桑叶质量等防止后期死蛹发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多丝量品种的繁育生产中发现 ,种茧死笼茧率高 ,且从种茧调查至发蛾前的病死蛹发生率也不断增高 ,后期死蛹已成为蚕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结合生产从不同途径探讨病死蛹的防治。1 病死蛹发生情况1999年春期调查 ,菁松品种病死蛹发生率为13.19% ,其中黑死蛹占 8.2 6%、黄死蛹占 3.62 %、其它病死蛹占 1.31%。这些病死蛹在雌雄鉴别时没有明显症状 ,而在鉴别后 2~ 3天陆续病死。在病死蛹尸体中可以检到杆状菌和沙雷氏菌。这说明死蛹的发生是受病菌感染所致。病死蛹的发生还与品种有关。多丝量品种的菁松、皓月发生率最高 ,浙蕾、春…  相似文献   

16.
周顺珍 《四川蚕业》2007,35(1):19-19
种茧育的后期死蛹是指种茧调查后发生的病死蛹,后期死蛹的表现症状较多,主要有黑死蛹、黄死蛹、红死蛹、僵蛹、干蛹等,死蛹的发生造成蚕种生产的“丰产不丰收”。后期死蛹中发生率较高的是黑死蛹和黄死蛹,主要为细菌性肠道病和细菌性败血病。在养蚕生产上,后期死蛹的发生直接关  相似文献   

17.
在蚕种生产上,随着多丝量品种的繁育推广,不仅死笼茧率高而且从种茧调查至发蛾前的病死蛹发生率也不断增高,后期死蛹已成为蚕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为此,结合生产从不同途径探讨病死蛹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潘志新 《广西蚕业》1998,35(3):42-45
我站蚕种生产主要以原蚕区为主,近年来公斤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期死蛹是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发生率7%~12%,比较严重的为20%~30%。因此.加强对原蚕后期死蛹发生原因、规律和防治技术的探讨,对提高我站蚕种质量、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有很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后期死蛹是原蚕生产制种过程中常碰到的实际问题,是影响当前蚕种生产制种量较低的原因之一。据原种生产多年的调查分析,后期死蛹的发生,一般在高温发生较为利害,其发生率是5-10%,有时高达15-30%,所以对生产危害极大。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认为与桑叶质量、蚕期管理和种茧处理技术等有很大的关系。摸清后期死蛹的原因,便于在生产中能及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后期死蛹的发生主要是由蚕体质虚弱、创伤感染、种茧期保护不当、微量农药中毒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生产角度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防病、减少蛹体创伤、提高桑叶质量等防止后期死蛹发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