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水产养殖是中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水产养殖行业快速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方法与科技条件的落后限制,导致很多地区水产养殖对所在地区的水质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污染,给水产养殖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副作用。为了解决此问题,相关人员在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研究,并针对污染原因,提出了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防控的对策和建议,为水产养殖行业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环境是水产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的污染,水产养殖环境遭到极大的污染.本文从水产养殖环境外源性和自身污染进行分析,简述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净化和修复的方法与技术,并分析针对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旨在为水产养殖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是提供蛋白质最快、最可靠的方式,因此,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使水产养殖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污染影响了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本文从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角度出发,对控制污染的对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当前中国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污染的来源及其对水产养殖业和水域环境的影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由外源性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构成。外源性污染主要由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导致,而自身污染主要由养殖过程中的肥料、饲料、鱼药等投入品以及生物排泄物和底泥等引发。介绍了目前在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常用的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技术,针对污染来源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防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保证水产品质量、推动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诸多因素均会导致环境被污染。为了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改善养殖环境,必须对水产养殖引发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实现养殖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殖生产规模的发展,饲养环境变小。加上养殖时对环境的污染.一旦发病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经济损失发生.已经阻碍了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时,控制不当会扩展流行,预防水产病害是其主要工作.方法是要改良养殖环境、消灭病原体和增强养殖对象的自身免疫力等方面采取技术经济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殖生产规模的发展,饲养环境变小,加上养殖时对环境的污染,一旦发病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经济损失,已经阻碍了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时,控制不当会扩展流行,预防水产病害是其主要工作,方法是要在改良养殖环境、消灭病原体和增强养殖对象的自身免疫力等方面采取技术经济措施。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养殖水体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以及杭州水产养殖的污染现状,并对杭州市各地区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最后探讨了相关的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杭州市各地区的水产养殖每年向水体排放氨氮11 720.18 kg,COD 561 163.95kg,铜209 791.61 g,锌614 253.78 g,总氮76 644.88 kg,总磷15960.16 kg,水产养殖污染对河道水环境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与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各类水产养殖污染的产生原因及途径,阐述了面源污染对水产业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水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与对策,旨在改善水产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一味追求高产的措施对养殖水环境尤其是水产养殖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破坏了水产养殖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修复迫在眉睫。文中阐述了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改良技术,结合我省目前实施的标准化池塘改造项目,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环境工程技术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质是影响养殖面败的关键因素,但鱼类赖以生存的江河,湖泊,浅水海湾等水体环境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同时,传统养鱼业的发展与控制环境污染的矛盾又日益突出,因此,水产养殖环境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的系统工程问题,生态型水产养殖将是养鱼工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水产养殖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发展和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生动植物疫情和疾病危害越来越复杂,控制难度越来越大,环境水质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作为一个水产养殖大国,应充分认识到无公害水产养殖的重要性.基于此,分析我国无公害水产养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提出水产养殖如何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水产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不断推广集约化养殖模式,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由于高密度大面积的养殖、药物和消毒剂的滥用、投喂频率的增加及不科学的管理方法等,使养殖水体的污染不断加剧、养殖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地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分析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现状及其生物处理技术,以期为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提供可行性办法,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水域受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潜在风险程度。[方法]在分析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水域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鄱阳湖水产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从采样点总污染的污染程度值来看,鄱阳湖区水产养殖的底泥污染属于低度污染;总的潜在风险RI分析表明,除蚌类部分区域外,鱼类和蟹类养殖水域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150,说明该水域的底泥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为低度生态风险;各污染物对该水域构成的生态风险影响程度排序为:Cu〉Cd〉Pb〉Zn;不同类型水产养殖水域总的潜在风险程度排序为:蚌类〉鱼类〉蟹类。[结论]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水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污染等级属于安全级。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产业,同时在养殖过程产生的大量养殖废水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讨论水产养殖废水对水产品和环境的危害以及相关的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养殖废水的危害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以期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其质量安全问题日渐凸显。近年来,由于渔业养殖环境污染加重、水产养殖技术不规范、水产品监督管理不严格,导致水产品质量逐步下降,水产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浅析了我国水产养殖以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从水产养殖环境、生产、技术、监督等环节分析水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水产品质量水平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有关措施,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和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浙江省池塘养殖、滩涂养殖、浅海筏式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等典型养殖模式 环境中铬的污染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本单位开发方法对总铬和有效态铬中的两种价态铬进行测 定。结果表明,我省水产养殖环境中,水质中总铬和毒性较大的Cr6+含量较小,均在《生活饮用水卫 生标准》(0.05mg/L)限量标准以下,未发现超出渔业水质标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其中养殖产量约占全球的70%。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盲目扩大规模和投入的负面效应日益严重。为了增加水产品的产量,向养殖水体大量投放入工饵料,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水产养殖自身的污染与水域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养殖环境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氨氮污染对水产品的毒害性、我国水体氨氮污染的现状以及水产养殖氨氮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国内外关于氨氮对水产养殖的危害集中在毒理方面,关于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改变、水产品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水产养殖氨氮污染治理的各种技术中,目前已得到应用和研究的热点在于生物处理技术和生态处理技术,今后研究的方向有可能是微生物包埋技术的应用、高效稳定的生态处理技术以及低成本新技术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20.
国家环保总局与美国农业部第一个农业科技合作项目生态水产养殖示范项目日前在江苏扬中市启动。我国水产养殖占到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但传统养殖模式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不同养殖模式下的污染负荷变化情况,也可为我国制定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的政策法规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