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英 《中国蔬菜》2017,1(7):86-88
<正>籽用西葫芦病毒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和栽培措施等因素有关,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和适期早播能有效避免病毒病的暴发流行。籽用南瓜是我国优势特色产业,播种面积广泛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甘肃、吉林、辽宁、山西等北方省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省区,仅  相似文献   

2.
新疆、内蒙、东北是我国籽用西葫芦主要生产区,但是,近年来籽用西葫芦枯萎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田间发病率3%~30%,准确掌握籽用西葫芦枯萎病的症状表现、发病特点,为科学防治籽用西葫芦枯萎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新疆昌吉地区籽用西葫芦品种繁杂、产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从山西省引进10个籽用西葫芦新品种,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籽粒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等指标,初步筛选出3个适合新疆昌吉地区种植的籽用西葫芦品种,分别为籽瑞宝、ZHL-3和华仁九号,3个品种白粉病、病毒病发病率均在10%及以下,667 m~2籽粒产量175 kg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石河子以及新湖总场籽用西葫芦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田间症状并采用RT-PCR方法,研究了籽用西葫芦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籽用西葫芦病毒病田间症状主要表现有花叶型、黄化型、畸形和蕨叶型4类,其中花叶型最普遍。检测出的病毒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小西葫芦黄瓜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W),4种病毒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3.3%、84.8%、75.8%和21.2%;其中,样品受2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达66.7%,主要以ZYMV+CMV、ZYMV+WMV、ZYMV+CMV+WMV+PRSV-W复合侵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选取3个籽用西葫芦品种,分别采用平作和垄作2种种植模式和3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密度和种植模式对不同籽用西葫芦品种病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和种植模式对籽用西葫芦病害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在低密度垄作条件下,白粉病发病较轻,绵腐病不发生,高密度平作条件下,病害相对较重;同一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垄作种植较平作种植产量显著增加;同一品种同一种植模式下不同密度处理中,低密度和对照较高密度处理产量高。目前,平作种植条件下,高密度种植不适宜河套灌区的籽用西葫芦生产,若要提高种植密度需要改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吉林蔬菜》2016,(5):30-31
正西葫芦常见病虫害防治,西葫芦的病害一般有:西葫芦白粉病、西葫芦灰霉病、西葫芦霜霉病、西葫芦蚜虫、西葫芦白粉虱、西葫芦病毒病、西葫芦绵腐病、西葫芦菌核病,虫害包括:白粉虱、潜叶蝇、红蜘蛛等。1病害综合防治1.1白粉病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用250~  相似文献   

7.
西葫芦是重要的瓜类蔬菜和经济作物,但病毒病的流行严重影响了西葫芦的生产。本文综述了西葫芦常见病毒病及其主要传播途径、发病症状、防治方法以及抗病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蔬菜》2016,1(7):104-105
正得瑞6号为籽用西葫芦一代杂种,其种子主要用于炒货加工和剥仁。植株适应性强,耐盐碱、瘠薄,在肥沃土壤生长可获高产。老熟瓜圆筒形,瓜皮米黄皮,单瓜质量2.8~3.2kg,单瓜产籽387~448粒,籽仁墨绿色,品质好,产量高。籽用西葫芦的种子是一种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的优质食品,含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主要用于炒货加工和剥仁,剥仁原料广泛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甘肃省酒泉地区大规模繁种基地的建成 ,大量繁种用西葫芦在基地上连片种植 ,西葫芦白粉病也就逐渐蔓延开来 ,特别是1997~ 1998年连续两年大发生 ,造成轻病田减产 10 %~ 15 %,重病田减产 5 0 %~6 0 %,种子质量降低 ,秕籽率达 5 0 %,直接影响了种子的外贸出口。为此笔者对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 ,现总结如下。1 发病时间6月下旬西葫芦杂交授粉结束 ,幼果迅速膨大 ,白粉病开始发生。进入 7月上旬 ,气温较高并伴有降雨 ,空气湿度明显增大 ,有利于病害的发展。此时 ,正值西葫芦营养生长减弱 ,生殖生长旺盛时期 ,植株抗病…  相似文献   

10.
京葫籽丰1 号是以自交系11552 为母本,以自交系14600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短蔓型、高产、抗病籽用西葫芦一代杂种。 植株生长势强,生育期100 d(天)左右;嫩瓜浅绿色,老熟商品瓜米黄色,中长棒形,瓜皮较厚不易软腐,单瓜籽粒数约320 粒, 千粒重可达210 g;籽粒饱满,籽形美观,瓜籽长1.92 cm、宽1.01 cm,大小均匀,瓜仁绿色,蛋白质含量34.28%,干物质 含量94.87%,脂肪含量53.48%,商品性好;植株不易早衰,中抗白粉病、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病(ZYMV)和西瓜花叶 病毒病(WMV),每667 m2 瓜籽产量160 kg 左右,适合内蒙古、新疆等地早春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正1西葫芦病毒病病毒病是西葫芦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各地都普遍发生,保护地、露地种植都可受害,一般发病率10%~15%,严重时病株达80%以上,常减产3~4成,其果实质量低劣。此病害还可危害黄瓜、冬瓜、甜等瓜类蔬菜。症状:该病从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发病规律:毒可在保护地瓜类、茄果类及其它多种蔬菜和杂草上越冬。翌年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农事操作接触传播,种子本身也可带毒。高  相似文献   

12.
刘琳 《吉林蔬菜》2002,(2):22-23
保护地西葫芦常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等。在防治措施上,除严格控制温、湿度,合理浇水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外,还要根据病害的发生程度,及时进行药剂防治。1 病霉病1.1 症状识别 西葫芦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在西葫芦各生长期都可发病.苗期受害  相似文献   

13.
茄科作物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病毒病是造成茄科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该文介绍了番茄和辣椒病毒病的常见种类、病害症状、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田间管理、防虫防病、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采用邵氏硬度计测定了2个籽用西葫芦姊妹系果皮硬度,并进行切片观察,同时测定籽粒饱满度,分析籽用西葫芦果皮硬度与籽粒饱满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籽用西葫芦姊妹系果皮硬度差异极显著,Q212-6-3-1果皮坚硬,果皮硬度为30.3 HD,表皮10个柱状细胞宽度3526.7 μm,外果皮厚度3792.6 μm,中部中果皮厚度27700.0 μm,与软皮的Q212-6-3-2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硬果皮果实的籽粒百粒重极显著高于软果皮果实。果皮硬度与籽粒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皮硬度越高,籽粒百粒重越大,籽粒越饱满。因此,可将果实硬皮作为籽用西葫芦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相似文献   

15.
<正>在甘肃省定西地区的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中,越冬西葫芦的生产面积越来越大,但西葫芦病毒病却比较严重,轻则减产20%~30%,重则全棚绝产。在该病的防治方法上,多数农民忽视了发病前的综合防治,待到发现病株后再喷药防治,收效甚微。对此,笔者将近几年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越冬茬西葫芦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化学药剂处理对黑籽南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采收的黑籽南瓜种子为试材,选取10%过氧化氢、浓硫酸、10%高锰酸钾、10%氢氧化钠、200mg/L赤霉素5种化学药剂处理黑籽南瓜种子,观察其发芽率,以期筛选出能满足生产上提高种子发芽率的适合药剂。结果表明:用10%的过氧化氢处理黑籽南瓜种子2h,发芽率高达93.33%,不仅与用清水处理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与其它化学药剂处理的结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是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白城地区大片中低产田的资源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改种根系强大、耐瘠薄、市场前景好的籽用西葫芦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宜白城地区籽用西葫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产品深加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向广大消费者生产安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邯郸市秋冬茬西葫芦病毒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邯郸市秋冬栽培的西葫芦病毒病大发生。表现为叶片变小、皱缩、畸形 ,多为蕨叶、裂片 ,叶面上有深绿色的疱状突起 ,后期叶片黄枯 ;植株矮化 ,生长缓慢、结瓜少或者不结瓜 ;瓜表面呈花斑瘤状突起或畸形。据对永年县小龙马乡栽培的秋冬茬西葫芦调查 ,病田率达 10 0 %,轻病田病株率一般在10 %~ 6 0 %,重病田提前拉秧甚至毁种 ,给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发病原因1.1 苗期染病 秋冬栽培的西葫芦前期生长在露地 ,多数植株苗期就已感染病毒 ,虽然气温下降时扣上大棚 ,但是病毒病可继续发展蔓延。1.2 品种感病 目前 ,还没有对西葫…  相似文献   

19.
无种壳西葫芦巨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种壳西葫芦在自然界是一种罕见的变异类型,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世纪60年代初采用美洲无种壳南瓜和本地西葫芦杂交,培育出了菜、籽兼用的品种无种壳西葫芦4号和161号。由于种子无木质化外种皮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原有种质资源相当贫乏,上述两个品种与西葫芦(美洲南瓜)品种资源的杂交后代不能直接利用。因此,如何拓宽、丰富无种壳西葫芦基因库,是培育新品种(杂交种)的关键所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笔者用无种壳西葫芦与国内各种类型的西葫芦进行杂交,获得了不同类型的自交系800余份,为该稀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1病毒病病毒病是辣椒、番茄上的重要病害,分布普遍,有花叶型、条斑型和蕨叶型三种类型。高温、干旱、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感病越早的植株病越重;果实膨大期缺水、干旱;土中缺钙、缺钾易发病;光照强易发病。防治措施:①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