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生根培养及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MS培养基浓度、IBA浓度、NO3-/NH4+及活性炭浓度比例对生根的影响,并在不同栽培基质上进行驯化筛选.结果表明:适宜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改良)+0.6 mg/LIBA+1.5 g/L活性炭+30 g/L蔗糖+7 g/L琼脂;培养基浓度为1/2MS时适宜其生根,根长达到3.2 cm,根数目达到3.1;生长素IBA浓度为0.6 mg/L时,植株生长健壮,根长为3.4 cm;NO3-∶NH4+为3∶3时,根数目达4.3条,生根率为100.0%.加入活性炭浓度为1.5g/L时,植株直立健壮、须根多且为白绿色,叶片舒展.腐质土∶沙土=1∶1为适宜黑果腺肋花楸移植苗的基质.室外自然条件下驯化,移植苗已适应了延吉地区气候.  相似文献   

2.
以黑果腺肋花楸为试材,以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1∶1(处理1)、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2∶1(处理2)、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3∶1(处理3)为不同扦插基质处理,以草炭土和原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土壤扦插基质对黑果腺肋花楸苗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够提高扦插成活率,草炭土对照、处理3、处理2黑果腺肋花楸苗木当年成活率在80%~90%。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草炭土对照处理3处理2处理1原土对照,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处理3与草炭土对照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2次之,处理1与原土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草炭土含量比例越高,对黑果腺肋花楸扦插苗木生长越好。  相似文献   

3.
以黑果腺肋花楸带芽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激素含量和配比对其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在MS+6-BA 0.5mg/L+NAA 0.2mg/L培养基上诱导芽最快最好,KT能诱导愈伤组织,但对试管苗的芽诱导无明显影响;在MS+6-BA0.5mg/L+IBA 0.2mg/L培养基上继代1次,增殖系数就能达6倍以上;生根培养基1/2MS+IBA 0.5mg/L效果最好,生根率近100%;移栽基质以草炭土∶营养土∶蛭石=1∶2∶1的基质中最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4.
彭琳 《花卉》2021,(4):21-22
本文以黑果腺肋花楸的幼嫩茎段去掉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初代培养时间对继代培养组培苗分化的影响,不同6-BA浓度对组培苗分化的影响,不同NAA浓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对驯化后组培生根苗成活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初代培养14d进行继代培养是最佳的,MS培养基+2.0mg/L6-BA是最佳的增殖培养基,而1/2MS培养基+2.0mg/L6-BA+0.05mg/LNAA是最佳的生根培养基,珍珠岩:沙:草炭土=1:1:1的基质是驯化后生根组培苗的最佳移植基质。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提出一种介于普通扦插和生根移栽之间的新的苹果砧木组培苗无根快速移栽方法,组培苗转接于特定生根诱导培养基1/2 MS+IBA 2.0 mg/L,暗培养4~8 d后直接移栽至泥炭基质上,生根率达80%;移载至泥炭+蛭石(1∶1)基质上成活率达63.16%。该方法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普通扦插方法,且省掉生根和炼苗两大步骤,节约时间25 d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南方高丛蓝浆果(V.corymbosum hybrids)品种‘南月’(Southmoon)实生优株A7、A18、A47、A119和A167增殖培养若干代的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优株组培苗的生根能力以及扦插基质I、BA浓度对组培苗瓶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A18的生根率最高,为92.2%,A167的生根率最低,为83.6%;以苔藓为扦插基质时,组培苗的生根率较高,均达到88%以上;而在泥炭+珍珠岩(v∶v=1∶1)基质上生根苗的长势最好;当IBA浓度为1 000和2 000 mg/L,组培苗的生根率和生根苗的长势较IBA浓度为3 000 mg/L好。  相似文献   

7.
以泥炭、珍珠岩、蛭石、沤制锯末和腐熟松树皮为试材,配置成18种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苗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苗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宜培育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苗的基质,为完善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育苗技术和提高苗木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泥炭50%+蛭石30%+松树皮20%配方基质培育的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苗的地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且该基质容重小,保水性和持水性俱佳,最适宜作为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育苗基质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组织培养所得的无籽刺梨生根幼苗为试材,在不同的基质中进行练苗,并将半年生组培苗的枝条按不同等级在不同基质中分段扦插,研究其成活率及生长情况,以期为生产中无籽刺梨的种苗生产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结果表明:红土∶腐殖土=3∶1组成的基质为无籽刺梨组培生根苗的最佳移栽练苗基质;无籽刺梨半年生组培苗插穗在红土∶腐殖土=3∶1的基质中平均生根率最高,为78.89%,而生根数量基本不受基质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增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果腺肋花楸带侧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及浓度、糖源种类、外植体类型及光照强度对组培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S为适合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生长的基本培养基;激素处理为BA 0.5mg/L,NAA 0.3mg/L时植株生长健壮,鲜重、干重分别达到最大值,增殖系数达到8.0;糖源为白糖时鲜重、干重分别达到926.6、182.1mg,植株生长健壮,增殖系数达8.4;外植体宜选取茎尖部(2.0±0.1)cm,增殖系数可达8.8;光照强度在1 600~2 600lx条件下有利于增殖及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宁丰草莓组培初代苗为试材,对其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并探讨了移栽基质成分配比、组培苗和驯化基质杀菌处理等多个影响移栽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3 mg/L IBA,其增殖系数为4.90;生根培养基以添加0.05 mg/L NAA或0.3 mg/L IBA的1/2MS培养基较为理想,平均生根数在15条以上;采用移栽驯化基质体积配比泥炭∶珍珠岩∶蛭石=3∶2∶1,多菌灵300倍液蘸根杀菌处理2 min,移栽后塑料膜覆盖保湿10~15天,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100%,且植株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1.
玫瑰红景天因其良好的医疗功效、保健效果深受国人喜爱,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随意挖采,玫瑰红景天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所以通过生物技术对玫瑰红景天种苗进行增殖就显得更加迫切。本试验以玫瑰红景天在实验室组培的无菌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种类培养基对玫瑰红景天组培苗生根的影响、不同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对玫瑰红景天组培苗生根的影响、不同重量活性炭对玫瑰红景天组培苗生根的影响来探索红景天组培苗生根最佳培养基。通过研究不同开盖时间对玫瑰红景天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不同移栽基质对玫瑰红景天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来探索最适合玫瑰红景天组培苗移栽基质配比。结果表明,最适合玫瑰红景天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1/2MS+0.3mg/L IBA+0.3g/L AC,平均根长4.2cm、平均根条6.2条、生根率97%。最适合玫瑰红景天组培苗炼苗开盖时间为3d,移栽基质配比为有机基质︰蛭石=1︰1。  相似文献   

12.
对兔眼蓝莓灿烂组培苗的增殖、生根及瓶外驯化技术的研究并优化.经过试验,确定灿烂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1.5mg/LZT+0.5mg/L6-BA;最佳生根培基为wpm+1.5mg/L+0.2g/L活性炭,并进行7d的暗室处理后,生根率达到80%;最适炼苗基质为腐殖土∶园土=3∶1,保持湿度84%,温度35℃,组培苗成活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3.
以长白山笃斯越桔优良单株的茎尖、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笃斯越桔的幼芽分化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WPM+ZT 2.0mg/L;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ZT 0.5mg/L+IBA 0.15mg/L,继代培养30d后的增殖倍数可达5.3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4改良MS+IBA 0.5mg/L,培养50d后的生根率可达80%。将笃斯越桔组培苗在纯沙子中练苗20d,将苗移栽至草炭土∶腐殖土为1∶2的基质中,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78%。  相似文献   

14.
合果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果芋幼嫩侧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对合果芋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的氯化汞溶液+3滴Tween20对外植体处理35 min,灭菌效成功率达75%;较好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 5.0 mg/L+IAA 0.2 mg/L,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BA 2.0 mg/L+NAA 0.1 mg/L,最好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3 mg/L+IAA 0.2 mg/L;生根瓶苗置于室外自然光线下练苗7 d后,移栽到珍珠岩∶腐殖土∶壤土=1∶1∶1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有斑百合鳞片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斑百合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的影响及不同基质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鳞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0.5mg/L+NAA 0.5 mg/L,诱导率达80.0%;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1mg/L,增殖系数达2.8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5 mg/L,生根率达100.0%;试管苗最适扦插基质为珍珠岩,扦插成活率达96.7%。  相似文献   

16.
以银白槭嫩枝为材料,通过L9(33)正交设计,探讨全光雾条件下扦插基质、生根剂浓度及生根剂浸泡枝条时间对其嫩枝扦插及移栽后当年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基质(珍珠岩∶园土=1∶1)中银白槭嫩枝扦插生根率、移栽成活率最高,生长量最大;3个因素对银白槭嫩枝扦插生根率、移栽成活率、扦插苗当年生长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扦插基质生根剂浓度浸泡时间;3个因素对银白槭嫩枝扦插生根数和最长根长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扦插基质浸泡时间生根剂浓度。  相似文献   

17.
欧亚花楸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爽 《北方园艺》2010,(8):167-169
以欧亚花楸幼嫩茎段为外植体,0.1%升汞消毒8 min,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及激素浓度、驯化季节及基质对欧亚花楸组培快繁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欧亚花楸在MS培养基上有利于芽的增殖,在添加了6-BA 1.0 mg/LI、BA 0.2 mg/L后,芽的增殖系数达到最大;在1/2 MS+IBA 0.2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有利于芽的生根;在3~4月移栽到100%细河沙的驯化基质中,组培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以"珍珠"番石榴为试材,对插穗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扦插环境、基质配比及移栽方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冠上部徒长枝和树冠外围侧枝采穗插穗成活率高于树冠内部阴枝;NAA 1 000 mg/L+1%吲哚丁酸·s-诱抗素可湿性粉剂1 000 mg/L,速蘸5 s和NAA 500 mg/L+1%吲哚丁酸·s-诱抗素可湿性粉剂500 mg/L,浸泡10 min,生根率在50%左右;早晚光照中午遮阳有利于插穗生根;扦插后20 d内气温在30℃以下有利于保叶和促进插穗切口愈伤化;扦插基质以椰糠+花生壳等体积混合,基质厚度10 cm有利于插穗生根和移栽;扦插苗移栽基质配方以表土∶椰糠∶花生壳∶牛粪∶过磷酸钙=7∶1∶1.5∶0.3∶0.2为宜,并在移栽后覆盖薄膜保湿20 d,有利于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19.
刘洋 《北方园艺》2012,(17):161-162
在半夏的组培生根阶段,采用1/2MS+NAA 0.5mg/L培养基,添加不同配比的IBA进行诱导生根比较;在半夏组培苗的出瓶移栽过程中,生根苗栽植于6种不同基质中,对出瓶移栽后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半夏生根阶段最佳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IBA 0.4mg/L,出瓶基质选用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1),成活率可达98%,为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20.
李峰 《花卉》2021,(4):1-2
黑果腺肋花楸在食用、药用、保健以及养颜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因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对黑果腺肋花楸苗木繁育的重要性产生正确认识,深入分析黑果腺肋花楸的应用价值和育苗技术,并合理应用相关繁育技术,能有效提高黑果腺肋花楸的种植产量和质量。本文主要针对黑果腺肋花楸苗木繁育技术进行分析,介绍黑果腺肋花楸的主要应用价值,并从苗床准备、插穗制作以及扦插等方面对扦插育苗技术进行具体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种植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从而进一步提高黑果腺肋花楸的育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