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宾 《中国食用菌》2004,23(4):26-27
人工栽种红托竹荪一般在2~3月或10~11月下种,3~6月或6~8月出菇,因其生长周期较长及特有的清香风味吸引了各类昆虫和一些小动物,从而导致病虫危害。据初步调查,竹荪人工栽培中发生的病虫害类群主要有: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线虫类病害,昆虫类病害,另外一些小动物如老鼠等的咬吃亦可造成危害。近年来,贵州、重庆和四川等地竹荪栽培常发生大面积竹荪球腐烂现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使竹荪人工栽培成为一项高风险产业。菇农为了控制病虫害,往往病急乱投医,农药使用过量,既不能得到好的结果,还会造成许多后遗症,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2.
黄瓜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由气候影响和管理不当引起的症状均属生理性病害范畴,如黄瓜"戴帽"现象、"花打顶"、生理性萎蔫、气害等。在黄瓜生产中生理性病害往往难以识别,且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因此,黄瓜生理性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对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腐烂病发病部位感染的真菌菌丝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12个菌株中,11个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1个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引起红托竹荪腐烂病后期侵染导致二次病害的真菌主要是木霉属真菌,也是腐烂病发生后红托竹荪大面积减产或绝收的主要原因。因此,红托竹荪腐烂病防治措施中需针对木霉属真菌的生长特性,加强对木霉属真菌侵染的防治,降低红托竹荪腐烂病发生后的二次病害。  相似文献   

4.
水稻苗期常见病害主要包括水稻苗期生理性病害和水稻苗期侵染性病害,而水稻苗期生理性病害主要指水稻生理性烂秧病和营养性障碍。育秧期低温阴雨,低温前异常高温,冷后暴晴,温度过高,大风降温及寒流袭击,均有利秧苗生理性病害和苗期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今就水稻苗期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作一简析,并提出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红托竹荪腐烂病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2014年至2015年对红托竹荪几个主栽地区的腐烂病进行了调查研究。以病害棚中的发病竹荪蛋为材料,观察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蔬菜栽培中,各种生理性病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在立冬之后、雨水之前的严冬季节,各种生理性病害几乎在每栋温室、各种作物上普遍发生,危害极其严重,已经成为温室蔬菜栽培的主要制约因素。1生理性病害的发病原因温室栽培中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认  相似文献   

7.
萝卜是我国广泛栽培的作物,南北方均有种植。通常萝卜发病少,且发病较迟,外表症状不明显,菜农往往由于防治不及时造成减产减收。萝卜常见病害可以分为:生理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现将萝卜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生理性病害萝卜在不良的自然及栽培条件下,往往会引发多种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现将萝卜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概述红托竹荪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现状,研究目前红托竹荪产业发展瓶颈。介绍了红托竹荪工厂栽培研究的一些进展,包括了工厂化品种选育、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菌棒配方优化、培养温度优化、覆土材料的研究、原基形成综合控制、工厂化生产常见病害的物理控制。结合研发成果与实践经验,指出工厂化培育红托竹荪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读者征答     
《花木盆景》2005,(6):31-31
Q什么是生理性病害?A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不能相互传染,没有侵染过程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性病害。引起生理性病害的因素主要有:营养的缺乏或不均衡、水分供应失调、温度过高或过低、日照不足或过强、缺氧、空气污染、土壤酸碱不当或盐渍化、农药引起的药害等,均属于可直接引起植物发病的不利的非生物因子。引起植物生理性病害的原因很  相似文献   

10.
正平菇病害主要分为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由于侵染源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多种类型。生理性病害也叫非侵染性病害,是非侵染性病原的作用引起,使平菇不能正常新陈代谢,在平菇生长环境不合适时易发生。平菇生理性病害不需要用药物治疗,也不会传染扩散,只要有针对性地改善菇房环境,较轻的生理性病害会逐渐恢复正常。1出菇阶段主要侵染性病害1.1细菌性褐斑病病菌主要危害平菇的表  相似文献   

11.
番茄常见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的生理性病害也是影响其品质及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了解番茄的生理性病害特征并掌握防治措施,对于番茄生产者非常必要的。本文扼要地介绍了番茄见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刚 《西南园艺》2006,34(6):67-68
草莓的生理性病害不同于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非生理性病害。草莓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为管理不当引起的。防治这类病害一般不需要化学药剂,只需施以科学正确的管理手段就可以了。在草莓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大棚、温室、露地生产,草莓生理性病害发生都很普遍,严重时可达到80%以上。为了更有效地防治草莓生理性病害,提高种植草莓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常见的草莓生理性病害种类、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草莓白果1.1为害症状正常成熟的草莓果实是红色。草莓白果在浆果成熟时,全部或部分果面呈白色或淡黄色等异常颜色。在异常颜…  相似文献   

13.
西瓜苗期生理性病害是指西瓜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因为温度、湿度、土壤、光照等环境条件不良和栽培措施不当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生长异常症状。西瓜苗期生理性病害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导致幼苗细弱、僵化或死苗,并易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且一旦发生,治疗恢复较为困难,常对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西瓜苗期生理性病害防治应以做好预防为主,加强苗期管理,避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王海燕 《蔬菜》2014,(8):71-73
通过对西瓜苗期和结果期几种常见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西瓜僵苗、疯秧、急性凋萎、畸形果、裂果、日烧果等生理性病害的预防及防治措施。提出了针对不同的西瓜生理性病害,早识别、分类治的实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西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栽培、气候或品种适应性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生理障碍.引起生长发育异常.导致生理性病害。如僵苗、不坐果、果实畸形、空心、黄带果和裂果等。这些生理性病害轻者造成减产.重者使西瓜失去商品价值,乃至绝收。而对于这些生理性病害,多数瓜农并不了解.常常因此引起一些纠纷.农业执法部门在处理这类纠纷时也颇感棘手.近年来.笔者参加了多起西瓜生理性病害纠纷的鉴定.现就这些西瓜生理性病害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做一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番茄生理性病害田间简易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生理性病害是指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或栽培管理不当,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生长现象。番茄生理性病害在番茄栽培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并且往往能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因此,及时识别和防治番茄生理性病害是促进番茄生产,提高菜农收益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与试验,将番茄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的田间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与侵染性病害一样,生理性病害也是薄皮甜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同样会给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薄皮甜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作简单介绍,供广大甜瓜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日光温室冬春黄瓜生产中,侵染性病害比较容易识别,1-2月份因温室内温度偏低和4-5月份温室内温度偏高,经常发生的生理性病害,却识别较困难,有时误认为是侵染性病害,施药防治无效果,既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又影响了黄瓜的品质。为有效地防治黄瓜生理性病害,笔者将近几年来发生较重的两种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和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西瓜苗期生理性病害是指西瓜在苗期不适应环境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现象.在西瓜育苗过程中,由于气候不适或栽培措施不当,均可引起生理失调,使西瓜幼苗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导致细弱苗、僵苗、死苗,并且生理性病害能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因此,及时识别和防治西瓜苗期生理性病害,是育好西瓜壮苗、获取高产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研究,将西瓜苗期较为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平菇生理性病害没有病原物,个体间不能互相传染,但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总结了平菇出菇期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就能有效地预防这类病害的发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