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林业》2007,28(1):13-13
2006年,省政府连续第五年将“新建农村沼气池20万户、农村改灶5万户”的工作,列入为民做好的10件实事之一。按照省政府“统一规划,合力建设,分块实施”的要求,省林业厅负责组织实施的任务是:完成农村沼气建设14万户和农村改灶5万户。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全省提前超额完成了省政府  相似文献   

2.
藤县农村“草料猪粪人沼池,照明做饭用沼气,沼液沼渣上菜地,绿色产品无公害,农家养猪长得快”,形成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县县委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以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目前,已建成区市县三级明村198个,实行改路、改厕、改水、改厨、改房农户达12万户,五改率达60%以上,建成沼气池2.575多座,卫生厕所1.575多个。  相似文献   

3.
肖超 《广西林业》2001,(2):32-33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生态建设,把它作为我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全区能源生态建设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双文明建设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到2000年底止,全区累计已建沼气池102万座,占全区农户总数的12%(其中2000年新建32万座),新建沼气池连续两年占全国总数的 30%左右。这些沼气池每年可为广大建池农户提供优质燃料40 000万立方米、高效有机肥2737万吨;二是全区已推广普及省柴节煤灶804万…  相似文献   

4.
刘存荣 《云南林业》2006,27(6):12-12
“十五”以来,楚雄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林业主管部门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把大规模开展沼气建设作为农村能源建设、保护森林、发展生态农业的突破口和纽带。由于措施得力,全州的农村能源建设逐步带动了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到2005年,全州共投入农村能源建设资金3599万元,建成沼气池13.2万户,节柴改灶49.6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8万户,计9.6万平方米,年节约薪柴74万吨,相当于每年保护了1.2万公顷森林。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到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实地看一看吧。被称为“沼气村”的永仁县…  相似文献   

5.
浅谈沼气池建设的精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池建设作为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又链接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农村发展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沼气池建设当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决定从1999年至2010年,每年完成20万户以上的沼气池建设任务,推广沼气池建设与“三田”建设相结合,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区农村户用沼气池达320万户,沼气池入户率达40%以上,把广西基…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农村能源短缺的严重情况,减少森林的消耗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我县1983年冬开始抓沼气建设,1987年加快了农村能源建设的步伐。特别是1988年县委和县政府提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口号后,在加速我县经济建设的同时,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造福一方”的重要内容来抓,到今年6月止,全县共建沼气池6105座,使用率在98%以上,已建、改省柴节煤炉灶1.1万户,县城和部分乡镇已建成7个蜂窝煤厂,推广季节性以电代  相似文献   

7.
苍梧地处桂东南,是广西的主要林区县,全国林业站建设示范县之一。一年来,在县委、政府和林业局的领导下,苍梧人民围绕“农村生态建设”,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和培育、保护森林资源两大主题开展工作,按照年度实施方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促进了林业建设的发展:新建沼气池2580座(占年计划286.67%),更新维修省柴灶3000座,建池改厕示范点50个,完成农村道路硬化1.8公里。完成人工造林8.39万亩,占计划的157.1%;育苗76.5亩,占计划的113%;完成义务植树造林120.8万株,占计划的100%。发放…  相似文献   

8.
唐炳庆 《云南林业》2007,28(2):19-19
“十五”以来,曲靖市的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一件“民心工程”来抓,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建设方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增加投入,层层分解任务,严把建沼气池质量关,使农村能源建设呈现多赢局面。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建设沼气池12万多口。沼气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李文有 《云南林业》2006,27(3):16-16
石屏县近年来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与生态保护两者间的矛盾,把农村能源建设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全县农村能源建设亮点纷呈。一、集中连片,形成规模。至2005年9月,全县累计建成“三结合”沼气池14399口,建沼气化示范村209个。其中,仅2005年1  相似文献   

10.
灌阳县改燃节能上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城镇居民已基本上以煤、气、电代柴,农村中已改燃改灶65340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5.07%,其中以煤代柴45799户,占改燃农户的70.9%;建沼气池1791座,沼气示范村3个,沼气示范户236户;“三窑四坊”改燃烧煤57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能源建设,连续两年被省政府列为为人民做的8件实事之一,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民心工程”。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的确很重要。去年,全省共建沼气池18万口,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全省计划建沼气池20万口,节柴改灶5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8万平方米。这对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无疑又是一笔浓彩重墨。“民心工程”要得民心、顺民意,质量、效益是关键。在确保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省林业厅将今年列为“管理——质量——效益”年,将质量效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杜绝虚报浮夸和数字游戏等弊端的出现。省…  相似文献   

12.
何乃缘 《广西林业》2005,(6):F0003-F0003
10月13日,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扶贫办联合在崇左市召开全区为民办实事沼气池建设座谈会。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今年第四季度农村沼气池建设工作;中刺2005年为民办实事新建沼气池25万座的目标,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为发展林业生产,保护森林资源,近几年来,苍梧县十分注意改燃节柴工作,据统计到1991年底止,全县累计推广家用沼气池1764座,年产气量804384m~3,省柴灶43100座。城镇以煤代柴7000户,以电代柴(6个月)954户,以石油液化气代柴3200户。以沼气、煤、电、液化气代柴三项年节约木柴63350.5吨,可减少3841.98公顷(57629.7亩)薪林的砍伐。农村中的三窑也改烧木柴为烧杂草或煤渣为主。初步形成了农村改燃节柴以省柴节草灶,发展沼气池为主;城镇居民以煤、电、液化气为主;乡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以沼气等农村能源为纽带,发展生态农业的“广西生态农业‘152示范工程’”项目成果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来自国家农业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单位的11位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领先水平。“建立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示范村100个、示范乡50个、示范县20个,构建自治区、县、乡、村农村能源生态技术信息体系、技术培训体系和项目运行管理服务体系,形成规模宏大、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示范工程。”这是“152示范工程”的主要内容。项目实施时间为1999年至2005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能源办公室负责。七年来,该项目因地制宜研究和推广了6种先进、经济、实用的沼气池型技术,创立了生态家园等6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并推广了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沼气与种植、养殖、加工等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技术。项目实施后,各示范村、乡、县的沼气池建设成功率均达到100%,使用率达93%;沼气入户率村级达到60.8%,乡44.7%,县43.8%。在项目期内,项目区新建沼气池96.96万座,生产沼气149140万立方米、沼液沼渣9321万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为445572万元,间接经济效益为530853万元;项目建设保护森林资源(薪炭林)344728hm,减少了CO排放量为1769万吨,减少CH排放量22865吨。项目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56篇,每年为2万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有500多万农民直接受益;项目成果在国家和地方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据悉,广西的“152示范工程”项目带动全区非项目区新建了沼气池136.04万座。至2005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沼气池累计已达273.71万座,生态家园户70多万户,沼气池入户率34.21%,位居全国第一。作为一个涉及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的工程,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作个较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桂林,中国旅游明珠。这里山青水秀,绿树成荫,人文荟萃。18年前,生活在都庞岭下的恭城人为了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维护生态环境,大力兴办沼气,引得全区农村争相仿效,“恭城模式”一时名扬天下。星转斗移,18年弹指一挥间。桂林的林业人依然保持着优良传统,并以卓有成效的实践,在“恭城模式”之后写下了更新篇章。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080.38万元,建设沼气池12.6万座,占全区农村沼气池总量的337%。仅此一项,全京农村年均增收7560H元病接收入起过2.8亿元。每年节约薪炭染的25万吨,相刍于6400公顷森林…  相似文献   

16.
刘娟 《云南林业》2009,(5):100-100
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等6大工程,5年共完成营造林2596万亩,森林管护1.89亿亩,退耕还林988.1万亩,义务植树5.43亿株,新增自然保护区17个,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10.9万口,完成农村改灶47.3万户;  相似文献   

17.
1993 年我区推广省柴灶84.29万户,累计达610.12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800万户)的76.3%;新建沼气池2.85万座,累计已达23.76万座,占全区农户总数的3.4%;县以下城镇居民以煤、电、气代柴12.2万户(累计已达94.26万户,占居民总户数80%以上);完成烤烟房改燃节柴2万间(累计已达11.14万间,约占全区烤房总数的49%);  相似文献   

18.
宣威市紧紧抓住天保工程、扶贫温饱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目前已建沼气池4.3万多口,节能改灶26万户。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美化了农村庭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使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再上新台阶,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9月24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召开了全县农村能源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对在2001年度超额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的乡镇进行了表彰和奖励。2001年上级下达给融水县沼气池建设任务为5000座,实际完成5006座,占任务的100.12%,超额完成了任务。今年3月底,自治区、地区检查验收组到融水进行抽查验收,共抽查了6个乡镇18个村,总评分90分,融水被评为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合格县。按照《融水苗族自治县2001年新建沼气池…  相似文献   

20.
信息荟萃     
生态建设工程形式多样 安龙县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贵州省安龙县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在全县实施农村沼气生态工程,发展“猪-沼-粮(果、蔬、渔)”新型生态农业。截止到今年11月,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8900口。建设中的2400口沼气池明年1月31日竣工验收。届时,11300口沼气池年产沼气300多万立方米,可使65多亩森林得以“休养生息”。(张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