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玉米冠层耕层优化高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明研究员团队针对玉米密植倒伏早衰问题围绕着密植高产挖潜,创立了冠层耕层优化及二者协同的理论体系,构建了冠层"产量性能"定量分析体系,确立了玉米不同产量目标(9.0~15.0 t/hm~2)的定量指标,建立了动态监测系统;创建了耕层"原位根土立体分析"方法,探明了土壤与根系空间分布特征,提出  相似文献   

2.
玉米“一深两增”高产栽培模式是以深耕或深松为基础,以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为保证,以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加以其他必要配套技术的中晚熟耐密型玉米高产栽培模式.通过2年来的试验示范,该模式不仅可以培肥地力、改善耕层土壤结构,而且能够有效提升玉米生产技术水平,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山东省半湿润易旱区夏玉米高产稳产适宜耕作措施,将冬小麦和夏玉米两季耕作技术作为一体,设置了10种耕作措施,比较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时空变化和产量的影响。耕作试验(一周年)结果表明:各耕作处理总体上表现为玉米拔节期土壤全氮含量较高而灌浆期较低,土壤速效钾为玉米灌浆期最高。不同耕层土壤氮、钾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各耕作处理土壤浅耕层0~20 cm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高于深耕层20~40 cm土壤,与深耕层土壤相比,土壤浅耕层全氮含量受耕作措施影响更明显。各耕作处理中,传统耕作和A3B3R(小麦季深松+玉米季深松+秸秆还田)较更有利于增加玉米浅耕层土壤全氮含量,而传统耕作深层土壤全氮含量最低;A4B2R(小麦季深耕+玉米季免耕+秸秆还田)耕作处理较有利于增加浅耕层和深层(0~4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对照处理籽粒产量显著低于其他耕作处理,而其他耕作处理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六师开展"滴灌玉米高密度栽培条件下高产高效水肥运筹规律的研究",六师春玉米种植水平大幅提高,本文从品种选择、培肥地力及水肥科学化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一套春玉米滴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密植栽培是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在现实生产中受耐密型品种缺乏、高秆品种多,造成通风透光不良,植株早衰、易感病、空杆率增加、倒伏等诸多不利影响。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此试验,研究探索不同栽培密度下化学调控对玉米生长、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确定最适宜化控种植密度,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夏津县夏玉米种植发展迅速,2015年种植面积突破4.4万hm2,面积略低于小麦但产量高于小麦,是本县第一大粮食作物.根据本县气候、地力及种植习惯,夏玉米在“播种—管理—收获”生产环节因地制宜推广“精量直播晚收”、“一增四改”及“一防双减”等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实现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推动夏津县玉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麦茬直播夏玉米产量限制因素及高产技术,总结了黄淮海夏玉米生产情况、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夏玉米生产中耕层浅播土壤理化性状差、播种质量差缺苗断垄严重、水肥投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灾害发生频繁玉米稳产性差、玉米收获偏早等高产限制因素。结合已有研究,提出了:(1)深耕改土与秸秆直接还田;(2)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3)因土壤养分和玉米需求平衡施肥;(4)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抗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5)适时晚收。  相似文献   

8.
中国玉米产量潜力增进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玉米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结合玉米科研和高产开发实践就中国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发阶段的具体技术、技术实质、技术创新点、高产攻关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实现进一步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在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的同时对玉米进行密植和营养(群体冠层的和土体的)同步改良是当代玉米高产开发中实现玉米产量潜力持续增进、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1玉米播种前的准备1.1玉米丰产的土壤条件由于玉米的适应性很强,其自身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是,要实现玉米高产则需要有一定的土壤基础。因此,种植玉米的地块必须不断加深耕层、熟化土壤、改善结构、培肥地力,增强土壤的供肥供水和保肥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环境友好是当前玉米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玉米耕层障碍、秸秆处理难和群体质量差三大难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发出了玉米推茬清垄精播技术。该技术在前茬秸秆堆积地块,可对播种带的行内进行推茬清垄、播种带中间深松、深层施肥、小双行错位精量播种等多项作业过程,通过机械一次性完成,构建了玉米以推茬清垄精播为特点的机械化密植轻简栽培技术体系。在我国玉米主产区进行该技术示范推广,证明该技术可改善土壤耕层条件,提高玉米免耕直播的播种质量,并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能量消耗及预防秸秆焚烧,实现了玉米增产、降本、控焚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产品成为人们摄取营养元素的重要食品之一。分析了我国果蔬采后存在的问题,并对低温及气调保鲜、化学保鲜剂、涂膜保鲜技术及超声保鲜技术等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要倚重于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2.
MA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目前MAP使用的基本包装材料及其应用效果进行概括,并论述了在果蔬贮藏期间MAP技术对品质指标的影响及其对生理代谢的调控效果,从减少水分损失、抑制呼吸作用和膜脂过氧化三方面探讨了MAP技术保鲜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当前MAP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Two experiments of soil N-fertilization and Rhizobium inoculation were conducted in 1981 and 1982 at Giza, Egypt. Soybean was sprayed with a commercial micronutrients mixture, and with urea.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soil N-fertilization 0, 142.8 and 214.2 kg N/hectare were applied to uninoculated plants, whereas, in the second one, local inoculum was used alone or along with addition of a starter dose of N (47.6 kg N/hectare).
Urea applications were at pod filling period (R4, R5 and R6 stages), whereas, micronutrients mixture was applied at 25 days from planting.
Plant dry weight, leaf area/plant, plant height, pod and seed number/plant, seed weight/plant, seed yield and crude seed protein cont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nitrogen application to uninoculated soybean plants; whereas the starter dose of 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any of these traits under the inoculated soybean plants.
Foliar application of micronutrients caus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plant DW, LA, pod and seed number/plant, seed index and seed yield of fertilized and inoculated plants.
Foliar application of urea, to inoculated and uninoculated plants, caused significant increments in plant dry weight, 1A, seed protein content and particular seed index and seed yield.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要视角。目前,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市场经济对农林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猛烈冲击,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农林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等等。据此,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下措施: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要遵循思想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规律,达到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统一;从人的实践性出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其实效性;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李治  安岩  侯丽薇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6):157-164
为了系统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必然性、内涵特征、动因机制、模式路径、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理论成果,推动相关研究的成熟和完善。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总结了相关研究关于中国农村土地资产市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产业融合的内涵特征和动因机制,介绍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模式路径,指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研究集中于内涵与模式以及问题与对策等方面,主要是基于农村产业融合案例采用实地调研、经验总结、定性分析等方法,而对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深层次分析研究并不多见;未来的研究可重点关注微观行为主体:深入分析农户、企业、中介组织、政府的融合行为特征及其原因,探索建立农户、企业、中介组织等融合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创新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畜产食品工艺学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茉莉酸类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茉莉酸类物质(JAs)是一类新确认的植物内源生长物质。本文从它的合成途径,对植物生长发育、抗旱、抗盐及抗病虫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对其生理功能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介绍了JAs与气孔运动、植物代谢及其它激素ABA,SA,乙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从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课程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闽台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状况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信息服务主体、信息服务内容、信息传播载体、信息传播支撑体系以及服务方式等角度对闽台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状况进行了比较,借鉴其经验,提出了几种新的传播模式,并从政府服务方式、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传播队伍建设以及资源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建立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创新体系的对策。还提出了应建立闽台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合作机制,拓展政策空间、建立策略联盟、拓宽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20.
饲喂乳酸菌和茶多酚对肉鸡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茶多酚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仔鸡480羽,随机分成8组,每组60羽,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前提下,试验组灌胃乳酸菌和茶多酚,对照组灌胃无菌水,试验期为56天。结果表明:1.0 [mL∕(kg.bw)]乳酸菌+0.06 [g∕(kg.bw)]茶多酚组的肉鸡末体重最高、平均日增重最快、平均日采食量最少、料重比最小;各试验组均降低了肉鸡的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LU(血糖)、TG(甘油三酯)、CHO(总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促进了乳酸菌、酵母菌等优势菌的生长,抑制了肠球菌的繁殖,为开发新产品、研究新的动物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