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户对耕地投入的偏好,关系到耕地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安全。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对云南省5对典型的近、远郊村512农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定量对比分析近、远郊村农户对耕地投入的偏好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劳动、机械、资金还是总投入,近郊村户均投入明显低于远郊村而地均投入则高于远郊村,近郊村耕地利用集约度比远郊村高;在耕地投入结构中,近、远郊村劳动投入均占绝大部分,但近郊村农户对劳动投入偏好强于远郊村而对资金投入偏好则弱于远郊村;对于耕地进一步投入意愿,大部分农户基本保持不变,但农户总体倾向于减少劳动力投入而增加资金投入,且远郊村比近郊村更为突出;农户总体趋向增加"好"质量耕地投入而减少"差"质量耕地投入,且远郊村比近郊村更为突出。应尽快采取措施促使农村特别是远郊村耕地顺利流转而扩大耕地流转规模,尽早实现耕地的规模经营与可持续性投入。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2013—2014年的农户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平县元江干热河谷地区4种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生计策略与农地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以农为主非农为辅的多样化方式是研究区农户普遍采用的生计策略;为应对当前农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纯农户和农兼户主要采取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投入和从事非农活动的措施,而兼农户和非农户则采取减少种植规模和投入、实行农地流转和从事大量非农活动的手段。在作物种植上,纯农户和农兼户往往选择生长周期短、投入较多、管理复杂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而兼农户往往选择生长周期较长、投入较少、管理简单的作物。同时随着农户向非农户的转变,农地流转的进程亦进一步加速。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2013—2014年的农户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平县元江干热河谷地区4种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生计策略与农地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以农为主非农为辅的多样化方式是研究区农户普遍采用的生计策略;为应对当前农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纯农户和农兼户主要采取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投入和从事非农活动的措施,而兼农户和非农户则采取减少种植规模和投入、实行农地流转和从事大量非农活动的手段。在作物种植上,纯农户和农兼户往往选择生长周期短、投入较多、管理复杂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而兼农户往往选择生长周期较长、投入较少、管理简单的作物。同时随着农户向非农户的转变,农地流转的进程亦进一步加速。  相似文献   

4.
开江县土地流转农户耕地利用的成本收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比分析开江县土地流转农户的耕地利用的成本收益,采用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法,研究土地流转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为开江县耕地保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结果表明,开江县土地流转转出农户每年耕地的经济补偿为15930元/hm2。根据开江县2007年的最低工资标准450元/月,可以计算出每公顷耕地上的最低工资标准为52085元,这说明开江县的土地流转转出农户所得到的经济补偿远远低于开江县的最低工资标准,这很可能就是土地流转转出农户不愿种地的原因。土地流转的转入农户由于种植粮食作物收益低也不愿意种地,而发展大规模养猪。由此得出,土地流转的转出农户和转入农户都不愿意种地,所以适当提高土地流转农户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加强村集体对耕地的监管是做好耕地保护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乡村土地流转的镇域差异,丰富对土地流转尺度效应的认知,选取重庆市现代农业与统筹城乡示范窗口江津区为样区,基于2007—2012年24个乡镇的农经统计面板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从镇域尺度视角研究乡村耕地流转形式、流转去向和流转规模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从区位状况、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农业政策和市场5个方面剖析驱动镇域水平耕地流转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镇域水平耕地流转形式均以出租和转包为主,呈现多样化;土地流转去向中,农户是耕地最主要流入方,其次是企业,专业合作社最少;镇域水平耕地流转年际差异显著,变化趋势以“先增后减再增型”和“增加型”为主,呈现多元化;镇域水平耕地流转规模属随机分布,空间自相关程度逐年减弱,且空间关联类型格局随年际变化总体表现出不稳定性;镇域水平上,农业劳动力数和养殖业商品化率对耕地流转规模影响最大,流转率随农业劳动力数减少而增加,而随养殖业商品化率提高而增加。此外,固定资产、劳均耕地和农转非率对耕地流转规模也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立足镇域特色,以不同层次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出促进土地顺畅流转的施政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问卷的形式调查走访了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岳阳市及湘西地区的八个村,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以农户家庭特征为主要对象,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探讨了造成农村闲置耕地、宅基地的可能因素,分析了农户家庭特征与农村闲置耕地、宅基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农户经济收入及农用地类型对耕地闲置有显著影响(Sig.分别为0.034和0.041,P0.05),农户经济收入越高,耕地闲置的可能性越大,农户家中有养殖,果、林、渔等其他用地时,面积越大,耕地闲置的可能性越大;农户年收入、家庭成员文化程度高低及务农人数占家庭成员比例对宅基地闲置有显著影响(Sig.分别为0.015、0.036和0.026,P0.05),文化程度越高,宅基地闲置可能性越小,农户家庭务农成员越多,宅基地闲置的可能性越大。研究结论可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解决农村土地闲置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户调查基础上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盘活存量农村宅基地,提高农村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度。通过对帽儿山镇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在收集整理农户对宅基地流转意愿数据的基础上,从农户视角出发对农村宅基地流转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帽儿山镇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揭示出帽儿山镇农村宅基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借鉴文献中的成功经验与方式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帽儿山镇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意愿对于治理东北农村高“空心化”问题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影响,通过对黑龙江省依安县300个农户样本数据的统计,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出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较低。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在宅基地流转中既有“经济理性”的衡量,也有“生存理性”的考量。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有典型的区域特征,主要集中在家庭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量、农户拥有的宅基地数量、宅基地闲置情况和户主年龄等几个方面。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流转还应该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本研究依据河北省高阳县农户调查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1]。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比重、家庭外出务工人员比重、流转后生活改善预期、土地租金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农地合理、有序、规范流转,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发展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10.
农牧交错区农户耕地变化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科利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7):107-111
笔者以宁夏盐池县、同心县404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农牧交错区农户耕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计算,分析了农户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差异较大,近30年,研究区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0.23 hm~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政府政策引导引起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外出务工人数占家庭人口比例、政策因素和非农收入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是影响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肖轶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7):267-271
本研究随机选择了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李市镇、杜市镇、吴滩镇和柏林镇等5个镇的7个村的380户农户,对其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农户都表示如果有个人或公司愿意流转他们的土地且价格合理,他们都愿意流转土地。同时,针对研究区农户的搬迁意愿进行调查后发现,只要拆迁补偿合理,解决农户的安置房和社会保障问题,多数农户是愿意搬迁的。由此可见,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符合农民实际需要的,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使农业经济对中国总体经济影响不断加大,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需求与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通过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西格木乡平安村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样本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的兼业化程度、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土地种植面积、家庭收入、风险偏好与家庭劳动力人数都对农户农业信息需求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鼓励男性劳动力回流、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进一步落实土地流转制度、政府加强信息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土地整治规划及工业、商业等建设用地规划满足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采用调查和统计方法,测算了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结果表明:从潜力来源类型看,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从大到小依次是: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从潜力来源组合的区域分异看,广平县可分为: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区、耕地整治开发区、耕地整治为主兼顾农村居民点整治区。由此得出,优先安排广平镇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及东张孟乡沙荒地开发项目,适度推进其他乡镇耕地及农村居民点整治,制定鼓励村集体和农户自主开展土地复垦的政策,而无需安排复垦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进行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设计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对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岔口小流域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情况2次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流域存在劳动力数量偏少、素质不高;耕地细碎程度高、面积悬殊;农业科技需求大、产品单一;耕地流转意愿低、形式简单;水土保持措施差、环境受损;扶持政策种类少、资金不足6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按土地利用类型和农户规模经营意愿对流域进行分区,设计出流域北部反租倒包、农民合作社,中部精准生产和东南部家庭农场、服务型品牌经营5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以解决存在问题,促进流域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为了研究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影响农户征地意愿的因素,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征地意愿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试图为保障农户利益提供依据。计量结果表明:年龄、家庭纯收入、农户对征地补偿合理性认识、被征地地区是否兴建工业,对农户征地意愿有着显著正效应;而征地前家庭人口抚养比例、离区域中心的距离、土地依赖度、征地比例,对农户征地意愿有着显著负效应。提出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更合理的补偿方式,保证征地过程中农户的权利,安排或者引导农户就业,努力实现征地后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 关键词:农户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相似文献   

16.
兼业农户、现代农户与国家食物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秀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447-450
摘要:我国目前的食物安全研究多是从政策、市场、技术和资源等“大而单”宏观视角来研究食物安全,忽视了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农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农户“小而全”微观视角研究食物安全,比较分析兼业农户和现代农户对食物安全的不同影响,认为兼业农户过多会导致劳动力流失、耕地抛荒、食物播种结构单一、农业物质投入少以及加剧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并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户兼业程度变化和粮食产量变化的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兼业农户的摇摆心态不利于国家的食物安全,而具有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化生产,吸纳现代要素能力强,资本技术集约度和组织化程度高的现代农户从源头保证了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安全。所以,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农业比较效益差的情况下,要保证国家食物安全,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兼业农户进行合理引导,打破制约现代农户发展的资源和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户调查的山地丘陵区玉米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山地丘陵区农户玉米种植行为特征及农户扩大玉米种植意愿的决定因素,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山西省山地丘陵区的269户农户的玉米种植行为进行调研、分析,同时采用二元选择模型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扩大玉米种植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农户玉米种植方式、玉米销售价格与扩大种植面积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用工数量、资金投入数量、种植目的与扩大种植面积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为增加玉米播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相关部门应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加强玉米机械技术、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稳定和降低农资价格,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同时,健全玉米保护价制度,保障农户玉米种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构建科学有效的宅基地流转机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性课题。笔者利用江西省456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研究家庭经济禀赋、政策认知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禀赋中非农收入比重、家庭存款、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认知中“一户一宅”认知、流转规定认知程度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机会,改善农民务工经商的就业环境、应加快制定“一户一宅”的配套制度,构建更加合理和更具有操作性的宅基地流转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使农业经济对中国总体经济影响不断加大,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需求与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通过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西格木乡平安村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样本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的兼业化程度、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土地种植面积、家庭收入、风险偏好与家庭劳动力人数都对农户农业信息需求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鼓励男性劳动力回流、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进一步落实土地流转制度、政府加强信息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翁贞林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123-128
摘要:应用logit模型,使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对江西省新建、永修、南昌3个粮食主产县3村庄33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户主年龄、户主职业、家庭劳动力人数、外出务工收入比重、农田用工情况、保障功能、周围人意见、粮食价格、资金来源、粮食销售渠道等因素是影响农田流转的显著因子。研究归纳分析影响农户农田流转行为意愿的因素,对于政府有关部门引导和鼓励农户促进农田经营流转市场发育,规范农田经营流转过程,增加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粮食经营;粮食主产区;农田流转;行为意愿;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