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对斑马鱼和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硝唑尼特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硝唑尼特在静水条件下对斑马鱼24 h LC50为2.312 mg/L、48 h和72 h LC50为2.033 mg/L、96 h LC50为1.968 mg/L,按鱼类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硝唑尼特属高毒类物质;硝唑尼特滤纸法对赤子爱胜蚓24 h...  相似文献   

2.
在水温为(22±2)℃,pH值7.5~8.0,DO值为14.3 mg/L的条件下,研究甲醛、苯扎溴铵对白甲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甲醛对白甲鱼幼鱼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6.99、49.32、46.56、43.95 mg/L,安全质量浓度(SC)为4.40 mg/L;苯扎溴铵对白甲鱼幼鱼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83.18、81.28、77.63、63.10 mg/L,SC为6.31mg/L。甲醛的安全质量浓度属于常规用量范围,可作为浸泡剂对白甲鱼进行病害防治;苯扎溴铵对白甲鱼幼鱼属中毒药物。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水体在不同硬度条件下Cu2+对孔雀鱼的单一毒性效应,试验以孔雀鱼为试验动物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硬度为5.88,11.76,23.52 mmol/L时,孔雀鱼24 h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61,3.35,4.83 mg/L;48 h时LC50分别为1.58,1.74,2.17 mg/L;96 h时LC50分别为0.66,0.88,1.13 mg/L。可见随着水硬度增加,Cu2+对孔雀鱼的急性毒性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经济甲壳动物人工饲养过程中桡足类杀除农药的药效,采用常规方法测定3种农药(蛛虫速灭、鱼虫恨、强力混杀精)对桡足类的96 h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蛛虫速灭在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041、0.017、0.011μL/L;鱼虫恨在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286、0.051、0.041、0.036μL/L;强力混杀精在72、96 h的LC_(50)分别为0.026、0.014μL/L;推算得到蛛虫速灭、鱼虫恨、强力混杀精对桡足类的安全浓度范围分别为0.001~0.005μL/L、0.000 40~0.000 48μL/L、0.000 10~0.000 14μL/L;3种农药对桡足类的毒性强弱顺序为:强力混杀精蛛虫速灭鱼虫恨。研究结果为3种农药在甲壳类水产动物人工饲养过程中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敌百虫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研究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楚敌百虫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浓度,在常温条件下用80%的敌百虫(生产制品)对黄河鲤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分别设置6个浓度梯度:500 mg/L、601 mg/L、721 mg/L、866 mg/L、1 041 mg/L、1 250 mg/L,观察不同时间的半致死浓度并计算安全浓度。结果表明:黄河鲤鱼对敌百虫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18.7 mg/L、774.7 mg/L、719.8 mg/L、719.8 mg/L;安全浓度为208.10 mg/L。  相似文献   

6.
鱼苗孵化用水经常会滋生桡足类,严重影响育苗的成活率。本文通过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敌百虫和伊维菌素对淡水常见桡足类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的急性毒性。根据预试验的结果,敌百虫浓度梯度设置为0.3、0.6、1.2、2.4、4.8 mg/L,伊维菌素浓度梯度设置为0.01、0.04、0.16、0.64、2.56μg/L。每个浓度组设置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10只桡足类,试验在20℃光照培养箱中进行。结果表明,敌百虫对桡足类的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1.862、1.183 mg/L,而伊维菌素对桡足类的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404μg/L、0.1644μg/L。伊维菌素的毒性远远大于敌百虫,生产上选用伊维菌素效果更好。与此同时,敌百虫和伊维菌素对桡足类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1432 mg/L、0.00816μg/L,可以为生物监测环境农药污染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得到NO2--N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幼虾96h LC50为33.9mg/L,按0.1的应用系数计算其安全应用浓度为3.39mg/L。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聚维酮碘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分别设置6个浓度梯度(14 mg/L、16 mg/L、18 mg/L、20 mg/L、23 mg/L、26 mg/L),在常温条件下用聚维酮碘原药对黄河鲤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黄河鲤鱼对聚维酮碘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都为18.8 mg/L,安全浓度为5.6 mg/L。  相似文献   

9.
四种抗菌药物对鲫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2℃~25℃条件下,选取来源一致、规格齐整、健康无病,体重4 g±0.2 g鲫鱼苗,用培氟沙星、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痢菌净4种抗菌药对鲫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每种药物在不同时间对鲫鱼苗的半致死浓度(LC50),并求出4种药物相应的安全浓度(SC)。结果显示,4种药物对鲫鱼苗24 h的LC50分别为1 935.981、314.141、265.031、35.46 mg/L;48 h的LC50分别为1 863.621、154.231、177.05、130.53 mg/L;96 h的LC50分别为1 840.011、129.54、1 121.59、126.57 mg/L,SC分别为538.19、304.13、328.563、7.73 mg/L。表明培氟沙星、氟苯尼考和甲砜霉素对鲫鱼可安全使用,痢菌净毒性较大,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0.
农药灭多威不同剂型产品对家蚕的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估农药灭多威不同剂型产品应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对家蚕安全性的影响,选用目前生产上常用的20%灭多威乳油、24%灭多威可溶性液剂和40%灭多威乳油3种不同剂型产品,稀释成不同质量浓度药液浸泡桑叶后给家蚕3龄幼虫添食,测定其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3龄幼虫的24 h食下LC50在14.626 4~17.617 9 mg/L之间,48 h食下LC50在10.760 3~11.498 7 mg/L之间,72 h食下LC50在9.450 2~10.213 7 mg/L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3龄幼虫的24 h毒力和72 h毒力之间差异显著(P<0.05);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3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的坡度均在48 h最大,说明灭多威对3龄幼虫的毒力发挥最大时间在食下后48 h。将灭多威农药的3种剂型产品稀释成含灭多威质量浓度为66.67、133.33、266.67 mg/L的3种药液,分别喷施桑树后检测对家蚕的残毒期长短略有差异,以24%灭多威可溶性液剂3 600倍稀释液处理组的残毒期最短(8 d),结合毒力测定,确定灭多威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的安全性间隔期为8~12 d。  相似文献   

11.
研究壳聚糖对水环境锌致罗非鱼急性毒性的影响,将54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处理组分3个重复,每重复90尾鱼.对照组按照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锌对罗非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组养殖水体中加入壳聚糖,同法进行锌对罗非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48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18.39±1.68) mg/L,试验组为(26.65±2.84) mg/L,差异显著;对照组96 h的LC50为(9.34±0.94) mg/L,试验组为(13.53±0.81) mg/L,差异显著.说明养殖水体中加入壳聚糖具有缓解锌致罗非鱼急性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毒死蜱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在室内不同条件下进行了桑园杀虫剂毒死蜱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2~5龄家蚕幼虫的摄入LC50值(48 h,25℃)分别为1.11、1.73、3.48与4.12 mg/L;在20、25、30、35℃下,毒死蜱对3龄家蚕的LC50值(48 h)分别为1.70、1.80、0.49与0.40 mg/L;桑叶浸药时间为1 s、10 s、1 m in、10 m in与1 h时,毒死蜱对4龄家蚕幼虫的LC50值(48 h,25℃)分别为5.55、3.64、3.15、2.12与1.54 mg/L;家蚕幼虫在毒死蜱药膜上爬行1、10、30与60 m in后,毒死蜱对3龄家蚕的接触LD50值(48 h,25℃)分别为3.59、0.28、0.20、0.12μg/cm2。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氟对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的生态毒性效应,采用静态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不同浓度氟暴露对中华圆田螺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氟离子溶液暴露下的中华圆田螺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氟中毒症状,且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加与暴露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也相应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氟对中华圆田螺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94.12、642.11、542.11、480.77 mg/L。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氟对中华圆田螺的安全浓度为48.08 mg/L。根据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氟对中华圆田螺的毒性为低毒。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铅对蟾蜍蝌蚪急性毒性效应,试验在室内条件下(水温21~23℃),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铅(Pb2+)对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Pb2+对蟾蜍蝌蚪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时毒性死亡率与浓度对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9.446 1x+6.158 4,y=30.307x+14.188,y=32.833x+15.274,y=26.164x+14.264,y=12.368x+10.721;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754 0 mg/L、0.498 0 mg/L、0.486 5 mg/L、0.442 5 mg/L、0.344 7 mg/L。说明Pb2+不但对蝌蚪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而且使蝌蚪的身体畸形,表现为尾部弯折、鼻孔大增、头部和腹部膨大、皮肤透明等,并且不能直线游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在常温条件下用五水硫酸铜和七水硫酸亚铁(5∶2)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分别设置0.30 mg/L、0.41 mg/L、0.57 mg/L、0.79 mg/L、1.09 mg/L、1.50 mg/L 6个浓度梯度(以铜离子浓度计)。结果表明:黄河鲤鱼对五水硫酸铜和七水硫酸亚铁(5∶2)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时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00 mg/L、0.75 mg/L、0.67 mg/L、0.63 mg/L,安全浓度为0.40 mg/L。  相似文献   

16.
灭虫精对西施舌幼贝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静水条件下,进行灭虫精对西施舌幼贝的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灭虫精对西施舌幼贝24 h致死浓度LC100为400 ms/L,半数致死浓度LC100为250 mg/L,安全浓度为2.50mg/L;48h致死浓度为260 mg/L,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24ms/L,安全浓度为2.24mg/L。灭虫精用于西施舌人工育苗过程中桡足类等敌害生物防治,具有较强的可用性。根据试验结果,建议使用2 mg/L浓度的灭虫精进行防治,可达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进行了洛克沙胂对鲫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并通过洛克沙胂的急性暴露胁迫试验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洛克沙胂对鲫鱼的急性毒性较低,24h LC50为181.69mg/L,48h LC50和96h LC50均为176.57mg/L。按洛克沙胂30、45mg/L浓度(以As计)连续暴露5天,洛克沙胂对鱼脑和肝乳酸脱氢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鱼脑和肝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脑、鳃和肝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初期显著增强,后期随剂量增高而受到显著抑制。鱼脑谷胱甘肽-S-转移酶受到极显著的抑制。结果表明:洛克沙胂对鲫鱼巯基酶和抗氧化功能有明显抑制.鱼脑和肝脏氧化损伤最明显,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青田田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常用菊酯类农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青田田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发现,青田田鱼幼鱼对氯氰菊酯的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02、7.35、6.43和5.67μg/l,安全浓度为1.01μg/l。青田田鱼幼鱼对溴氰菊酯的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32、6.47、4.82和4.32μg/l,安全浓度为0.578μg/l。  相似文献   

19.
百草枯水剂是桑园等经济林园常用的除草剂。采用浸叶法测定百草枯水剂及其替代产品百草枯膏剂、可溶性粒剂、可溶性胶剂、颗粒剂与草铵膦铵盐水剂、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草甘膦·草铵膦水剂、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草甘膦水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进行风险性评价,为桑园除草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百草枯水剂及上述9种替代产品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对家蚕2龄幼虫的96 h LC50分别为2 575.163、408.247、539.030、276.802、1 917.195、306.395、882.738、1 119.454、1 135.177和2 596.773 mg/L。鉴于灭生性除草剂的田间施用浓度较高,仅百草枯颗粒剂对家蚕的安全性为中等风险,草甘膦水剂对家蚕的安全性为中高风险,而百草枯可溶性胶剂、草铵膦铵盐水剂、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对家蚕的安全性均为高风险。依据试验结果认为,生产上选用百草枯水剂替代产品作为桑园除草剂时应极为慎重。  相似文献   

20.
三种重金属离子对青虾的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法测试Cu^2+、Pb^2+和Ag^+对青虾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结果表明:Cu^2+、Ag^+对青虾的毒性作用强,Pb^2+对青虾的毒性作用弱。青虾对3种重金属的敏感性的大小依次为硝酸银〉硫酸铜〉醋酸铅。Ag^+、Cu^2+、和Pb^2+对的青虾96h的LC50分别是0.17mg/L、0.70mg/L、122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17mg/L、0.07mg/L、12.2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