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代化养牛场中奶牛受环境、管理、疾病等因素影响,易引发肢蹄病。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类高发疾病。该疾病可降低奶牛活动频率,影响奶牛正常采食及繁殖性能,导致奶牛泌乳量和繁育能力下降,最终造成奶牛过早淘汰,严重影响我国奶牛业的发展。患肢蹄病的奶牛表现为蹄部疼痛、无法受力、跛行等症状,对奶牛健康危害极大。本文就奶牛肢蹄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以期降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奶牛疾病是阻碍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奶牛腐蹄病是世界范围内奶牛三大疾病之一的肢蹄病中的高发病,主要是由坏死杆菌感染蹄部趾间皮肤和深层软组织引起的以蹄部组织化脓、坏死、  相似文献   

3.
奶牛肢蹄病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严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奶牛由于体重大,蹄部作为奶牛活动的重要支撑器官,很容易发生病变,发生蹄病后,明显影响奶牛运动和采食能力,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严重者甚至被过早淘汰。奶牛发生蹄病早期具有隐蔽性,不具备临床症状,严重时表现是跛行,治疗困难,造成奶牛过早淘汰,影响经济效益。该文对奶牛蹄部生理解剖结构进行说明,并对奶牛肢蹄病中危害较大的蹄叶炎及腐蹄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常见诱发因素,提出相应防控意见,为奶牛养殖场户及相关从业者提供防控思路,以期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奶牛肢蹄病是最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奶牛淘汰的主要因素。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主要受奶牛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水平、病理状况以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会严重的威胁奶牛的健康,降低奶牛生产性能,损害奶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本文详细论述奶牛肢蹄病的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此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张庆国 《农家科技》2011,(10):42-43
<正>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和潮湿,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需要奶牛肢蹄病制定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一、肢蹄病的发病原因1.营养因素。无论日粮中缺钙  相似文献   

6.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是奶牛3大常见病之一,常以变形蹄和腐蹄为多见[1]。该病主要是由坏死杆菌感染蹄部趾间皮肤和深层软组织引起的以蹄部组织化脓、坏死、腐败和角质层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奶牛常见病。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与牧场管理、奶牛的生活环境及奶牛自身因素密切相关,奶牛腐蹄病占奶牛疾病的40%以上,患腐蹄病奶  相似文献   

7.
肢蹄是牛的重要支柱器官,具有支持牛体重的作用。在奶牛生产过程中,肢蹄病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奶牛易发生的肢蹄病有蹄变形、蹄裂和肢蹄跛行病,一旦表现出症状,很难治愈,并严重影响生产性能及使用年限。只有了解肢蹄病发生的原因,才能从源头上防止肢蹄病的发生。对影响奶牛肢蹄健康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规模奶牛场蹄部常见病发病率占牛群的5-15%,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奶量,一头蹄变形奶牛日产量可减少0.5-1千克,一头蹄部疾病的奶牛日产奶量可减少1.5-2.5千克。如肥乡县乳旺奶牛养殖场对牛群蹄部修理时,发现蹄部疾病发生率达到10~20%,故此病必须引起奶牛场的高度重视,现将常见的几种奶牛蹄部疾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牛羊腐蹄病是由于蹄部软组织被尖锐异物刺伤感染而引起的局部炎症,该病多发于雨季尤其是在雨天放牧的牛羊,一般成牛较犊牛多发、奶牛较耕牛多发。1病因1.1致发性病因蹄部软组织被尖锐异物如铁钉、碎玻璃、石子、坚硬的草木、冰块等刺伤后又感染坏死杆菌等厌氧菌而引起的。1.2促发性病因饲料营养不全,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失衡,缺乏铜、锌等引起蹄角  相似文献   

10.
奶牛蹄病是奶牛蹄部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蹄变形、腐蹄病、蹄叶炎、蹄糜烂等疾病。由于蹄病可导致奶牛肢蹄疼痛、起卧困难、病蹄不愿着地、跛行,以致影响奶牛食欲、承重和产奶量,而养牛户又多不注意修蹄护蹄,导致该病在基层奶牛养殖中普遍存在,据笔者调查约80%的奶牛场户中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蹄病,成年产奶牛发病率约20%,产奶量高的牛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1.
奶牛肢蹄病是国内外奶牛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本病多呈慢性经过,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常常被忽视,是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乳房炎。本文从奶牛肢蹄病的危害、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方面进行总结,提出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奶牛蹄疾病大部分是因蹄子变形 ,导致的腐蹄病 ,即蹄叶炎、蹄冠炎。1 病因引起奶牛蹄子变形的原因很多 ,根据云南省种畜场在牛群采取放牧饲养蹄病发生率低改为舍饲而发病率高的情况分析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舍饲后 ,牛体四肢长期站立于坚硬的水泥地面上易导致蹄子变形 ;其次是  相似文献   

13.
奶牛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种常见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1.蹄病的生成因素(1)不同品种的牛,蹄病的易感性各不相同。有些蹄病如蹄叶炎、螺旋状变形蹄及趾间增生具有遗传特性。(2)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圈舍泥泞,粪便淤积,卫生条件较差,牛蹄长期浸渍在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蹄病。(3)牛长期站在水泥地面,易使软化角质过度磨损,造成蹄底严重挫伤。(4)牛运动量不足,影响牛蹄的正常磨损,易造成各种蹄变形。(5)饲料霉败变质,饲料中矿物质缺乏,特别是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引发临床上骨质疏松,导致蹄病发生。(6)口…  相似文献   

14.
李江 《中国畜禽种业》2011,7(4):107-107
随着近几年奶牛规模养殖场的增加,奶牛蹄病成为养殖场的困惑,主要以蹄变形和腐蹄病最为常见,下面简要介绍该病的防治,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奶牛蹄病的主要种类 1.1蹄变形 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根据蹄部变形的特点,将其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  相似文献   

15.
陈发喜 《新疆农业科学》1997,(6):287-288,F003
调查玛鲁木齐地区在同一饲养条件下的国营和私营生产奶牛2767头,有304头患蹄病,占总数的1.1%。蹄病都发生在后蹄且又都是变形蹄,这些患蹄病的高产奶牛产奶量明显下降,有的停奶。患牛除饲养管理、圈舍卫生等条件不良外,还与变形蹄的遗传密切相关。圈舍场地结构合理、运动适当、经常检查并定期修削变形蹄,发现蹄病及时治疗,保持蹄部干燥清洁,除蹄症外,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 腐蹄病是由于异物刺激蹄部,牛栏潮湿,使蹄部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的一种烂蹄现象。严重影响牛肢势、蹄形及使役,使成年奶牛产量下降。 (一)病状 病初趾间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走路跛行,有痛感,喜卧地,站立时患肢不愿着地。蹄间隙发生冠峰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蹄病的发生也随之增多,肢蹄病已经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淘汰的第三大疾病,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1.1环境因素牛长期站立于水泥地面,使软化的角质过度磨损,蹄底发生严重挫伤,且使蹄部的伤口受到污染,病情加重。雨水较多的季节,圈舍湿滑,运动场粪便淤积,牛蹄长期浸渍在污物中,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奶牛蹄病防控措施,具体包括加强培训、淘汰有遗传变形蹄以及无治疗价值的奶牛、科学计划与合理安排、浴蹄、科学搭配营养、环境卫生控制、治疗、监测、修蹄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奶牛蹄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肢蹄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其发病率一般为20%左右,有的高达40%以上。奶牛患肢蹄病,轻者行走困难,运动跛行,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度下降;且病牛很快消瘦、  相似文献   

20.
奶牛蹄变形     
蹄变形是奶牛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称蹄变形,又称变形蹄。奶牛蹄病在肢蹄病中占有很大比例,变形蹄又占蹄病的1/4—1/5。北京农业大学对七个奶牛场1070头奶牛调查发现,发生蹄变形的有589头,占奶牛总数的55.05%,个别牛场高达65.5%。1999年袁凤林等人对宁夏国营奶牛场331头奶牛进行蹄病调查,其中303头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蹄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