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耕地等别和粮食生产能力,以陕西省YY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YY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建设条件,针对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和水资源供给条件,重点对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高标准农田水利优化配套,能够切实提高粮食产出能力,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将通过改造提升基本农田质量、加快农机化装备与支撑条件建设、突出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为提升基本农田质量,甘肃省将围绕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大力推进旱涝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近日要求各地学习贯彻《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从四方面坚持不懈抓好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耕地产出能力,努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扎实开展耕地质量建设编制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中长期规划。围绕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目标,积极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实施土地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农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支持了美好乡村建设。但也存在没有项目实施主体、目标要求高、投入标准低、重建轻管、工程效益低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建设和管理:明确实施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高标准农田“软实力”的建设水平;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高标准农田模式;注重建管并举。  相似文献   

5.
政策解读     
67.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提高耕地单产为核心,实施沃土工程、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和土地复垦整理为主的耕地开发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继续实施坡改梯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加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旱作农业区雨水集蓄利用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是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近10年来,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促进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从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收入增加方面总结近年来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从耕地质量建设、绿色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结合等方面分析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田生态建设、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构建"五统一"管理新体制等新形势下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党和多家为确保国家粮食战略工程顺利实施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基重要举措,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机制欠缺、制度设计不到位,高标准农田的前期建设和后期管护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功能发挥不理想,制约粮食安全生产。以河南省N县1334万m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从高标准农田实行田、土、水、路、林、电、管等综合配套建设内容的规划管理以及产生效益层面,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提出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规范管理机制,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督,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和使用效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松原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条件,我国入世后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松原市国土资源局率先在松原市建设6万多公顷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调查,阐述了松原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提高耕地质量的现实意义、区域布局、建设标准,以及具体的组织措施,可给其他地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带来启发,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建设布局,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建设确保口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健全管护监督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将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山丘区"五小水利"、田间渠系配套、雨水集蓄利用、牧区节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24,(3):3-4
<正>为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施管护,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施管护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施管护,构建权责明晰、运行有效的管护机制,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4号)、《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3]12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效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评价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陕北风沙草滩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借助工程手段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进行重新规划,并对其项目建设必要性、效益分析及耕地质量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建设不仅能增加新增耕地10.34hm~2,耕地质量等级提高1~2级,还能创造553.66t/hm~2的粮食产能。该项目对陕北风沙草滩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及农村相关会议中多次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并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方针,确保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自2009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试点以来,到2020年规划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亩均粮食生产能力比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前提高100kg以上。在此背景下,掌握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现状,有效测算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结合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以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甘肃省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来源及存在问题,评价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  相似文献   

13.
长兴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工程措施,通过高效节水灌溉、生态沟渠建设、智慧管理和融合发展等措施,提升农田生态环境,推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成功打造了一批“生态好,土地沃、产品优、农民富”的绿色农田样板。本文分析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乡胥仓绿色农田建设项目的典型案例,该项目旨在通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科学规划、绿色发展、智慧管理和多元经营等方面的措施,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在保障农作物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并为周边地区的绿色农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耕地质量建设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河北省望都县为例,从土壤肥力、耕作田块条件、农田水利设施条件、耕作便利条件和农田防护保障水平等5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借助GIS技术提取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运用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因素组合法,对研究区域做出耕地质量评价与耕地质量建设分区。结果表明,望都县耕地质量等级划分为4个级别,1、2级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36.42%和30.56%,表明望都县耕地质量总体上相对优质;3、4级地共占区域总耕地面积的33.02%,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空间较大。望都县耕地质量建设分区可划分为高标准农田主导型、农田水利路网主导型和农田路林主导型3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7.47%、39.86%和52.67%。本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太行山山前平原区耕地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12,(1):49
为了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期,江苏省颁布《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滩涂盐碱地改良、灾毁耕地恢复、退化  相似文献   

16.
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以及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是“十四五”的关注重点。本研究结合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新需求,指出了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面源污染防控的有机结合点,重点阐述了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的建设目标、基本原则、适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并提出了当前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为太湖流域生态农田建设提供相关参考,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高标准农田的融合,助推中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相似文献   

17.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对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夷陵区始终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量质并举,聚焦耕地质量建设提升,2019年以来新建高标准农田12.75万亩,投入各级资金2.34亿元。本文介绍了夷陵区现有耕地质量现状,分析总结了限制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耕地地力保障和升级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供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系统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23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笔者认为,由于耕地的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和低等耕地作物生长限制性因素改造的技术经济难度,在2030年前难以将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按《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中“3.1高标准农田”定义的通用标准建成。实际上,区域主要栽培作物对于高产稳产条件的要求并不相同,也没有必要制定一个在地块、地形、土壤和农田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一模一样的标准。因此,要按照区域主要栽培作物高产稳产对地块、地形、土壤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制定高标准农田标准,指导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规划设计,以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针对性和效率。并比较现有耕地现状与区域高标准农田的标准的差异,按照先易后难的次序安排,以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耕地质量、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赤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赤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现状、建设的重要意义;从管护机制缺失、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农民不到位和水利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赤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保证项目资金到位、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和加强农田建设管理等4个方面提出建议,供高标准农田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以北京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重点探讨了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方式及其优劣势。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而节水灌溉工程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农田水利建设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和经济限制。因此,需要在后续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加强技术创新和经济合理性的探索,以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实现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