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酵母细胞壁多糖对异育银鲫生长、免疫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配制4种不同酵母多糖含量(0‰、0.5‰、1‰、2‰)的饲料进行养殖试验,试验周期为55 d。在试验第10、25、40、55天时取样检测异育银鲫的溶菌酶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并在养殖试验结束后检测鱼的生长性能和抗应激能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和免疫相关指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P0.05),且能够提高鱼体的抗应激能力(P0.05)。  相似文献   

2.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黄芪多糖,探讨黄芪多糖对杂交鲌的免疫调节作用。用添加不同含量黄芪多糖的饲料,连续投喂杂交鲌30 d,测定试验鱼的增重、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的活性、谷丙转氨酶的活性、血清总蛋白含量和白细胞吞噬活性。进行攻毒嗜水气单胞菌活菌的复感染试验,测定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添加黄芪多糖的饲料投喂杂交鲌生长速度较对照组稍快;试验组鱼体的溶菌酶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比对照组鱼体均有所提高;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鱼体的肝功能有所改善;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强。说明黄芪多糖对杂交鲌免疫机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对鲫鱼进行免疫投喂,并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最后进行攻毒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投喂酵母细胞壁多糖饵料后鲫鱼血清AKP与SOD活力明显升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得到改善与提高,试验组鲫鱼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的感染率。实验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多糖可以增强鲫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氨氮胁迫下饥饿和再投喂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液健康、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应答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14.36±0.21)g的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人工饱食投喂42 d,试验组饥饿14 d后恢复饱食投喂28 d,2组试验鱼都暴露于5.7 mg/L总氨氮中。结果显示:氨氮胁迫下饥饿14 d后,试验组黄颡鱼幼鱼体质量、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黄颡鱼幼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尿酸含量,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氨氮胁迫下饥饿14 d再恢复投喂28 d后,试验组黄颡鱼幼鱼终末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黄颡鱼幼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尿酸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黄颡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黄颡鱼幼鱼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黄颡鱼幼鱼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血清总补体含量和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氨氮胁迫下,饥饿会对黄颡鱼幼鱼的生长及健康造成抑制;饥饿后再投喂,黄颡鱼幼鱼表现出部分生长补偿,血液恶化、抗氧化酶活性和免疫抑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5.
黄芪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使用单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40、60 g黄芪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添加至一定量的基础饵料中配制成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为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免疫试验时间为30 d,期间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的研究,来探讨黄芪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时间内,添加中草药黄芪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黄芪熬制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使用单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他3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40和60 g黄芩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按一定量添加基础饵料中配制成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试验时间30 d,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指数的研究,探讨黄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时间内,添加中草药黄芩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黄芩熬制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讨鱼腥草熬制浓缩液作为半滑舌鳎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对照组1个,试验组3个,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40、60 g鱼腥草分别熬制为浓缩液,分别添加至一定量的基础饵料中配制成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为15 d,各组均投喂基础饵料;免疫试验时间为30 d,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的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及吞噬指数均有显著增高(P<0.05),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因此,用鱼腥草熬制浓缩液作为半滑舌鳎饲料添加剂是可行的,其中用60 g鱼腥草熬制成的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口服酵母免疫多糖对俄罗斯鲟(Polyodon spathul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共设6个组,每组120尾,分别在各组饵料中添加0(对照组)、1.0(Ⅰ组)、2.0(Ⅱ组)、4.0(Ⅲ组)、6.0(Ⅳ组)、8.0 g/kg体重(Ⅴ组)的酵母免疫多糖。投喂28 d后,采血,测定俄罗斯鲟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Ⅰ~Ⅲ组俄罗斯鲟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Ⅳ组和Ⅴ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俄罗斯鲟饵料中添加酵母免疫多糖的量以2.0 g/kg体重左右为宜,超过8.0 g/kg体重对俄罗斯鲟的免疫刺激作用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使用三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9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 g、40 g、60 g的中草药(黄芪、黄芩、鱼腥草)各自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添加至一定量的基础饵料中,配制成9种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时间为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免疫试验时间为30 d,期间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中草药(黄芪、黄芩和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与适宜用量,以及三种中草药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投喂添加中草药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中草药熬制而成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就三种中草药添加剂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作用效果而言,以黄芪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每吨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172、344和516g酵母核苷酸制成实用饲料,来饲养凡纳滨对虾60d,并通过测定对虾的增重倍数、成活率等生长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和溶菌酶(LZM)活性等免疫指标以及对低温、低氧的耐受能力,来研究饲料中酵母核苷酸添加量对其生长、免疫和抗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酵母核苷酸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倍数和降低饲料系数。饲料中添加酵母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中ACP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LZM、SOD和P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酵母核苷酸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耐低氧和低温的能力,344g/t组和516g/t组比对照组出现死亡一半时的温度下降了1℃。因此,酵母核苷酸具有显著促生长和提高机体抗应激以及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建议在实际生产中的添加量为344g/t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杨严鸥  张艳  潘宙  张峰 《饲料广角》2006,(15):39-41
用豆粕分别替代饲料中0%(对照组)、30%、50%和70%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投喂黄颡鱼。结果显示,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储积率随豆粕替代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但30%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ATP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的ATP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70%试验组的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显著最低(P<0.05)。  相似文献   

12.
将试验鱼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五倍子组和黄芪组。将黄芪和复方五倍子混合并添加于配合饲料中饲喂草鱼,之后测定草鱼的脾脏指数、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第12d黄芪组草鱼脾脏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第12、16和20d在饲料中添加中药,提高了草鱼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用上述混合中药投喂草鱼期间,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在投喂12d后有明显提高,而在16d和20d差异不明显,脾脏指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复方中草药对刺参免疫的影响,将由9味中草药配伍的复方中草药粉碎制剂,以质量分数分别为1%、2%、3%和4%的剂量添加于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刺参24 d,以基础饲料饲喂组为对照.于投喂后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18天和第24天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显示,投喂后24 d内,各试验组ACP、AKP、NOS与SOD活性均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2%复方中草药试验组的ACP活性在投喂后第14天活性最高,值为6.93 U/100 mL,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投喂后第10天时AKP活性最高,2%复方中草药试验组为3.25金氏单位/100 mL,3%和4%复方中草药试验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1%和2%复方中草药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NOS和SOD活性在投喂后第18天达到最高,分别为10.78和138.05 U/mL,3%复方中草药组的NOS活性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1%和2%复方中草药试验组的SOD活性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3%复方中草药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能提高刺参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环磷酰胺诱导的中华绒螯蟹免疫抑制试验模型,以10 mg/kg体质量的环磷酰胺对试验组中华绒螯蟹进行体腔注射,每隔5 d注射1次,共注射3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氯化钠注射液,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投喂基础饲料。自最后一次注射环磷酰胺的次日开始,将试验组分为自然恢复组和竹笋多糖调节组2个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含2 g/kg竹笋多糖的饲料,对照组则继续投喂基础饲料。在竹笋多糖调节试验开始的第0天(最后一次注射环磷酰胺的次日)、第3天、第6天和第12天,采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丙二醛(MDA)含量,以考察竹笋多糖对免疫抑制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2 g/kg饲料的竹笋多糖能显著提高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中华绒螯蟹的血清ACP、AKP、SOD和POD活性及肝胰腺的T-AOC,降低肝胰腺MDA含量(P0.05)。由此表明,竹笋多糖能增强免疫抑制中华绒螯蟹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可作为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增强剂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高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体重0 mg(对照组)、600.0 mg(试验Ⅰ组)、800.0 mg(试验Ⅱ组)、1000.0 mg(试验Ⅲ组)、1200.0 mg(试验Ⅳ组)和1400.0 mg(试验VⅤ组)。投喂30 d后,从每组中各取10只中华鳖幼鳖采血,测定了中华鳖幼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从每组分别取30只中华鳖幼鳖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方法行人工感染,检测其抗病力。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中华鳖幼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Ⅰ和第Ⅱ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试验Ⅲ、Ⅳ组和Ⅴ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Ⅱ、Ⅲ、Ⅳ和第Ⅴ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补体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第Ⅰ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投喂高活性干酵母能增强中华鳖幼鳖对人工感染A.hydrophila活菌的抵抗力。研究结果证明在中华鳖幼鳖饵料中添加高活性干酵母的量以每千克体重1200.0 m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添加酵母细胞壁(YCW)研究其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10%酵母细胞壁饲喂15d后,试验组血清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饲喂30d后试验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饲喂60d后试验组背肌中RNA/DNA较空白对照组提高12.18%(P>0.05);饲喂60d后试验组前肠皱褶高度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表明饲料中添加0.10%酵母细胞壁对异育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其背肌中RNA/DNA和肠道发育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细胞壁对泌乳早期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换料应激的影响。试验按泌乳天数、胎次、体重相近的原则选取两群牛(试验组98头牛,对照组93头牛),研究日粮中添加100g/(头·d)剂量的酵母细胞壁,以及试验第21天后更换原料玉米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指标、牛奶酸度的影响,试验共进行42d。结果显示:(1)添加酵母细胞壁可以提高奶牛换料应激后产奶量的恢复速度,提升产奶量,试验组全程平均产奶增量比对照组高出0.90kg;(2)添加酵母细胞壁对乳品质及牛奶酸度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酵母细胞壁可以提高泌乳早期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刺参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按中医理论将几种中草药配伍,以1%、2%、3%和4%的质量比添加于基础饲料中作为试验组,以基础饲料饲喂组为对照,连续投喂24 d.在投喂期间的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18天和第24天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酸性磷酸酶( ACP)与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结果表明:在24 d的饲养周期中,各试验组SOD、NOS、ACP与AKP的活性均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SOD活性在投喂后第18天达到最高,为262.88 U/mL,1%和2%剂量组的SOD活性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3%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NOS活性在投喂后第18天达到最高,为6.35 U/mL,2%剂量组的NOS活性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2%添加组的ACP活性在投喂后第14天活性最高,为38.46 U/100 mL,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投喂后第14天时AKP活性最高,为70.92 U/100 mL,3%和4%剂量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1%和2%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促使刺参相关的免疫酶活性增强,有一定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在大连湾地区健康的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中分离出的一株芽孢杆菌B4,经检测,发现该菌株具备产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试验采用1亿CFU/m L质量浓度的B4菌液投喂刺参,并于投喂后第0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取刺参体肠道,检测刺参肠道内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脂肪酶(LPS)、淀粉酶(AMS)和蛋白酶(Protease)的活性。结果表明:第14天和第28天,添加B4组的刺参肠道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4组的AC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用添加芽孢杆菌B4的饲料饲喂刺参,肠道内淀粉酶活性在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时,B4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8天时,B4组的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芽孢杆菌B4具有良好的产酶特性,且对刺参肠道免疫酶具有良好的刺激效果,可作为刺参饲料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20.
酵母硒复合酶增强剂对小白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观察以酵母硒为基础的免疫增强剂对小白鼠的应用效果,将5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普通剂量酵母硒组、高剂量酵母硒组、普通剂量酵母硒+酵母细胞壁多糖组、普通剂量酵母硒+维生素E组和普通剂量酵母硒+维生素C组)。各处理组以灌胃的方法补给免疫增强剂,灌胃21d后测定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和溶菌酶含量、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表明:在这次试验的剂量范围内,提高酵母硒的水平,并不能全面改善小白鼠的各项免疫及抗氧化指标。普通剂量酵母硒与其他免疫增强剂复合后,除了溶菌酶活力,其他试验指标均较同等剂量的酵母硒有一定改善,不仅如此,复合组的一些指标值可接近或超过高剂量酵母硒组。综合分析表明:酵母硒与酵母细胞壁多糖复合后,免疫及抗氧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