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以蚕沙、桑枝废菌包为原料,经过无害化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漠化地区的桑树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常规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冬季增施蚕沙有机肥或桑枝废菌包有机肥对桑树产量和土壤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冬季增施蚕沙有机肥和桑枝废菌包有机肥对石漠化地区的桑树增产提质作用明显,连续施用2年后,与常规施用化肥相比,条桑收获的桑园每667 m~2桑叶产量分别增产319.65 kg和421.46 kg,片叶收获的桑园每667 m~2桑叶产量分别增产615.02 kg和674.24 kg,桑枝叶质量也更优;同时土壤的理化性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良,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由试验前的30.27 g/kg、1.52 g/kg、1.10 mg/kg、58.00 mg/kg分别提升至37.57 g/kg和44.40 g/kg、1.91 g/kg和2.22 g/kg、18.55 mg/kg和45.58 mg/kg、103.10 mg/kg和137.28 mg/kg,pH值由试验前的5.97分别提升至6.78和6.64,土壤容重由试验前的1.30 g/cm~3分别降低到1.17 g/cm~3和1.11 g/cm~3,土壤孔隙度由试验前的52.03%分别提高至59.23%和62.50%。因此,蚕沙、桑枝废菌包无害化堆肥处理还田不仅能净化养蚕环境,而且还能改良土壤酸性和通透性,培肥土壤,提升桑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研究常规施肥(单施化肥)、减量施肥(有机肥代替减量化肥)、优化施肥(减量施肥基础上氮肥减量,增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3种施肥方式对桑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果实品质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探求果桑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结果发现,优化施肥桑树叶片P_n、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合成酶活性、中性转化酶活性、土壤细菌及放线菌数量等均高于减量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P<005),而可溶性酸含量和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优化施肥处理显著低于常规施肥和减量施肥处理(P<005)。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通过施肥方式的改变,增施有机肥,适量补施镁肥、硼肥、锌肥、硅肥等,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助于提高果桑叶片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目的拟测定沼液肥料在桑园上的不同用量和使用方法对桑树和土壤的影响,介绍了主要成分、特点和功效,对比了在桑树上的使用效果,桑树根施沼液肥,替代桑园夏秋肥对桑叶产量提质增效显著,使用三种不同用量和使用方法与施用化肥对照,桑叶百叶增重:施等用量增26.55%、14.83%(覆草),施1.5倍用量增1.64%、16.48%(覆草),施2倍用量增17.58%、22.71%(覆草)。  相似文献   

4.
生产上,施用农家肥、土杂肥等有机肥,蚕农习惯于冬眠期一次施入作基肥,供桑树全年7—8造生长吸收,开春以后,造桑造肥多以单施速效氮肥为主。随着桑树的生长,养蚕对桑园的不断采叶剪枝,大量消耗了土壤中的有机质、N.P.K肥和微量元素,而桑园造桑剪伐后,往往因土壤多种养份补充不及时,施入有机质少,致使桑园各种养份平衡失调,肥力降低,土壤板结,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这种状况在桑园的下三造生产尤为突出。为提  相似文献   

5.
以关中地区青贮玉米(Zea mays)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当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青贮玉米产量、营养价值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当年不同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单施化肥处理(T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配施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的粗蛋白含量,提高了纤维的含量。T1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及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最低。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升高。由此初步说明,在关中地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够维持种植当年的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土壤碳、氮储量及土壤酶活性。本研究为关中地区发展青贮玉米产业、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桑园增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桑树生长速度,新梢枝条增长,有效叶片数增多,单叶增重,桑叶产量得到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蚕桑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广西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桑园种植方面,仍存在着长期偏施化肥的问题,导致土壤板结,桑树长势减弱,产量低,叶质差,每666.7m~2桑产茧量低,养蚕经济效益上不去。通过生物有机肥在桑树上的应用试验,与常规施化肥和不施肥作比较,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桑园比施用化肥的桑园,每666.7m~2桑产叶量增加362.0公斤,用增产这部分桑叶养蚕,桑农直接经济效益可增收566.72元。  相似文献   

8.
一年之计在于春,加强桑园的春季管理,是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春季桑园管理是全年桑蚕生产的基础,桑园春季管理必须作好以下几点:1春耕和施春肥春耕在土壤解冻后,桑树发芽前进行,一般深10~14cm。春耕最好结合施春肥一并进行。如果冬季未施有机肥,可于3月下旬在桑行内开深、宽各20厘米的施肥沟,每1/15公顷(1亩)施土杂肥5000kg或鸡粪1000~2000kg,桑树专用肥50kg,碳酸氢胺50kg或尿素20kg。否则可穴施桑树专用肥和氮肥。注意:施春肥期间,喂养稚蚕用的桑树先施,壮蚕用桑后施。粘土地桑园先施,沙土地后施。肥料施入沟穴后…  相似文献   

9.
王弘 《广西蚕业》2013,(4):29-30
由于我场桑园地处沿海,属盐碱性土壤,加之施肥结构不合理,导致桑园产叶质量下降,蚕儿生长发育不良,制种质量不高。通过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可以提高桑叶质量与产量。本文通过未改良土壤与改良土壤不同土层有机质及其它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以及桑叶成分的对比来证明改良效果。结果是通过三年改良,采用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土壤性状有了较明显的好转,养蚕制种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田智得 《广西蚕业》2002,39(2):35-36
桑树每年要多次采收桑叶养蚕和伐条。因此 ,桑树的施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既要满足桑树发育生长对养料的需求 ,又要符合蚕的营养需要 ,做到合理、高效、又能降低成本 ,是桑园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生产中 ,许多蚕农施肥不科学 ,光施化肥 ,尤其在养蚕期间大量施化肥 ,不仅造成蚕中毒死亡 ,而且还致使桑园土壤板结 ,耕性变劣 ,严重影响桑园的后续生产能力和养蚕的产量。下面介绍桑园合理的施肥方法 :试验证明 ,桑园施肥须氮、磷、钾配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氮、磷、钾比例以 1 0 :6 :4为宜。不仅能增加桑叶产量 ,保持土壤后继生…  相似文献   

11.
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合理施氮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的问题,设置0、120、240、360、480 kg/hm2尿素共5个施氮量试验组,通过比较与分析不同试验组桑叶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成绩,建立不同生产目的桑园施氮效应函数,提供合理的施氮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少施或过量施氮都会降低桑叶产量及桑叶中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240 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360 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及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依据分别建立的桑园施氮量与桑叶产量、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桑叶DNJ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推荐以生产养蚕用叶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为360 kg/hm2,以提高桑叶DNJ含量和产量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99.56 kg/hm2和294.72 kg/hm2。  相似文献   

12.
惠民县桑树黄化失绿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县部分桑园发生黄化失绿症,有的地块病株达到30%,严重影响了桑树的生长和桑叶的产量、质量。针对现状,聘请蚕桑专家华德公现场诊断,同时丝绸公司将病重地块的土样进行了检测,确定土壤缺铁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采取喷施铁肥、增施有机肥等防治措施,可基本控制其危害。1病树所在桑园土壤有机质及矿物质含量调查2006年6月在发病较重的桑园采集土样,委托山东省农科院检验测试中心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1。表1惠民县部分桑园土壤样品检验报告(山东省农科院检验测试中心2006·6)单位:mg/kg名称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钾有效铜有效铁有…  相似文献   

13.
复种饲料油菜对麦茬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与施氮量条件下,复种饲料油菜对麦茬耕层(0~15 cm)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麦收后复种饲料油菜能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PHA)、纤维素酶(CEL)和脲酶(URA)的活性,与休闲熟化地(CK)比较,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32.15%,35.61%,78.66%和127.36%。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与复种饲料油菜的播种量和施氮量有关,随播种量的增加土壤CAT、CEL和URA活性表现为逐渐递增态势,而土壤APHA表现为先增后减,播种量为11.5 kg/hm2时,APHA活性可达0.7888mg/g。在油菜生长的苗期,土壤APHA、CEL和URA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CAT则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呈单峰曲线;在生长后期(收获期),低氮量有利于土壤APHA活性的增加,中氮量有利于土壤CAT和CEL活性的增加,高氮量有利于URA活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我市蚕种场及所属原蚕区桑园,大多偏施氮素化肥,有机肥缺乏,少施磷钾肥及不施微肥,致使桑园土壤 N、P、K 元素不平衡,各种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制约着桑叶产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养蚕制种。如东台蚕种场于1988年春期突发大面积桑树黄化病是由于缺乏铁所引起,土壤中各营养元素失调是诱发因素,给养蚕制种造成影响。经过治理和施肥,已初步克服。为此,我市开展了蚕种场及原蚕区桑园土壤肥力和养分含量(特别是微量元素)的调查研究,以便为种茧育桑园土壤改良,测土旋肥及肥培管理的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桑园施用微量元素对制种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气温高、雨水足,桑树生长量大,产出量大,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量亦比较大,而蚕农大多注重氮、磷、钾三大元素肥的施用。在少施有机肥和不施微量元素肥(简称微肥,下同)的情况下,土壤易缺乏某些营养素,影响桑叶质量和产量,导致原蚕及种茧质量下降,蚕种的质量和单位产量亦会随之下降。桑园增施微肥,增加微量元素的供给,可提高叶质和产量,提高种质和50kg种茧制种量。  相似文献   

16.
据《热带作物学报》2021年第12期《增施有机肥对番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张朝坤等)报道,为探讨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番石榴1年两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红香1号番石榴为研究对象,以单施化肥为对照,比较每株增施有机肥2.5、5.0、7.5、10.0 kg对番石榴果实外观性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增加单果质量,增大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改善果实外观性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 桑树喷施微肥与其增产效应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很多研究。近年来,我省部分桑园施了化肥、磷肥等肥料,桑叶产量虽有增加,但桑叶薄而色淡,偶尔出现一株枝条顶部叶片萎缩,呈勺样向内侧卷曲,叶色黄化。本试验根据桑园土壤测试结果,在叶面上喷施锌、硼、钼三种微量元素,研究桑叶的增产效应,并对各试验区产叶量进行方差分析,选出最优方法和喷施浓度。现整理成文,仅供桑树施肥作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点:北  相似文献   

18.
孙永泰 《广西蚕业》2002,39(4):46-47
一、施春肥春肥能促进芽、叶生长 ,不仅能提高桑园春叶产量和质量 ,而且肥效还可延续到夏秋季 ,促进桑树夏伐后的发芽和枝叶生长 ,增加全年桑叶产量。春肥应在春蚕期采叶前 2 5天左右施用 ,一般穴施 ,穴深、长、宽均为 2 0厘米左右 ,穴位距树干 2 5厘米 ,施肥量为全年总施肥量的 30 %左右。施肥最好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在桑树发芽时 ,第二次在春蚕收蚁前后。稚蚕用叶和粘土桑园要早施 ,壮蚕用叶和砂土桑园稍迟施。春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 ,也可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春季雨水较多 ,施后应用土盖好肥料 ,以防肥分损失二、春耕除草春耕在春季桑…  相似文献   

19.
孙永泰 《蚕学通讯》2002,22(3):62-62
1 施春肥春肥能促进芽、叶生长 ,不仅能提高桑园春叶产量和质量 ,而且肥效还可延续到夏秋季 ,促进桑树夏伐后的发芽和枝叶生长 ,增加全年桑叶产量。春肥应在春蚕期和用叶前 2 5d左右施用 ,一般穴施 ,穴深、长、宽均为 2 0cm左右 ,穴位距树干 2 5cm ,施肥量为全年总施肥量的30 %左右。施肥最好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在桑树发芽时 ,第二次在春蚕收蚁前后。稚蚕用叶和粘土桑园要早施 ,壮蚕用叶和砂土桑园稍迟施。春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 ,也可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春季雨水较多 ,施后应用土盖好肥料 ,以防肥分损失。2 春耕除草春耕在春季桑…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丝茧价格的稳定,蚕农养蚕积极性提高,桑园管理成效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春季桑园管理对全年的养蚕活动有重要影响,管理得当,能够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叶产量,提升桑叶质量,因此要给予高度重视。主要措施应该从土壤、树体、肥培、水分、病虫害综合防治入手,加强桑园的技术管理,为桑树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