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苦马豆素的毒性作用机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 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 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出现中毒典型临床症状为止.攻毒后14,35,70 d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肝脏组织,检测SOD、GSH-Px、CAT、NOS活性及MDA、NEFA、·OH、LPO、NO和Glu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家兔肝脏SOD、GSH-Px、CAT等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MDA、NEFA、·OH、LPO、NO和Glu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抗氧化功能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低剂量摄入苦马豆素可引起家兔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黄花碱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小花棘豆中黄花碱的中毒机理及其对小鼠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对照组和黄花碱组小白鼠血浆、肝脏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脂质过氧化终末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花碱组小白鼠血浆、肝脏和脑组织中SOD活性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和脑中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黄花碱组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黄花碱能诱发机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显著降低机体主要器官和组织中某些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提高MDA的含量,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而损伤机体主要组织器官,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可能是黄花碱引起中毒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小花棘豆总生物碱对小鼠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总生物碱对动物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小白鼠血浆、肝和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以及脂质氧化代谢终末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表明,攻毒组肝、脑中SOD、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中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与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攻毒组脑、血浆中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肝脏中的MDA含量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能显著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提高MDA的含量,并能诱发机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用小花棘豆饲喂经苦马豆素人工抗原免疫接种过的家兔,通过检测家兔的血清学和免疫学指标,探讨苦马豆素人工抗原免疫接种对动物机体的保护作用.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免疫对照组、免疫攻毒组、攻毒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家兔接种苦马豆素人工抗原,攻毒组家兔按干重拌料饲喂10 g/(kg·d)小花棘豆草粉,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相关生化指标和苦马豆素含量的变化以及E玫瑰花环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免疫组家兔均有抗苦马豆素抗体产生,免疫攻毒组家兔较攻毒对照组家兔血清酶活性异常变化延缓,苦马豆素含量降低,E-玫瑰花环率升高.说明苦马豆素人工抗原能够有效预防小花棘豆对家兔造成的损伤,有一定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SD大鼠苦马豆素亚急性中毒模型的复制时间及苦马豆素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苦马豆素毒性作用机理及其中毒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试验模型,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将甘肃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0.03‰)、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0.06‰)、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0.09‰)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14,35,56,77d每次每组随机采集4只SD大鼠血液,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苦马豆素对BUN、CR、ALB、TP、GLU、TG、TC含量及AST、AL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GLU、BUN、CR、ALB含量及AST活性呈持续性升高(P〈0.05或P〈0.01);TG、TP含量分别在攻毒后35,56d降低后又升高(P〈0.05或P〈0.01),TC含量和ALT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表明,中毒剂量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但中毒时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浓度苦马豆素对SD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低剂量摄入苦马豆素可引起动物机体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雏鸡马立克病(M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雏鸡在人工攻毒后血浆MDA含量与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攻毒组接种马立克病病毒(MDV)后第14天,血浆中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和第28天高于对照组,第56天时基本接近;血浆中SOD活性在第7天时对照组显著高于攻毒组(P<0.05),第14天和第28天高于攻毒组,但差异不显著.表明雏鸡在感染MDV后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对雏鸡MD的发病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一氧化氮(NO)、环磷鸟苷(cGMP)和游离谷氨酸(Glu)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苦马豆素的毒性作用机理。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14、35、70d每次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全脑,检测家兔不同脑区NO、cGMP和Glu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从35d起,试验Ⅰ组家兔大脑、小脑、丘脑及海马的NO、cGMP及Glu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家兔大脑、小脑、丘脑及海马的NO、cGMP及Glu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3个试验组脑干中3种物质含量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试验组中小脑3种物质的含量变化较海马、大脑和丘脑明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NO、cGMP及Glu含量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小脑、海马、大脑和丘脑是苦马豆素作用的靶区,通过影响这几个脑区信号转导而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狂蝇蛆病对驯鹿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驯鹿狂蝇蛆病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关系,分别对感染驯鹿和健康驯鹿血清中的微量元素硒(Se)、锌(Zn)、铜(Cu)、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染组驯鹿血清Se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Zn、Cu含量差异不显著;感染组驯鹿血清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uZn-S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T活性差异不显著;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机体患病后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抗氧化能力降低,引发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感染“白点病”番鸭抗氧化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白点病”病毒人工感染雏番鸭,于感染后第1、3、5、7、10和14d测定了雏番鸭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雏番鸭感染“白点病”病毒后血浆中MDA的含量、SOD和GSH-Px活性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攻毒组雏番鸭在攻毒后第3d MDA含量开始升高,第5和第10d显著高于对照组;攻毒组雏番鸭SOD活性在攻毒后第3d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随后在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范围内波动;GSH-Px的活性在攻毒后第7d开始下降,攻毒后第10d攻毒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自由基可能在雏番鸭“白点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肖龙云  程嘉翎  王俊  王春华 《蚕业科学》2010,36(6):1047-1051
为了探究氟化物对家蚕的毒理作用,通过给家蚕5龄期幼虫添食NaF,检测氟化物中毒家蚕幼虫血淋巴中脂质过氧化物质丙二醛(MDA)、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变化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等抗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正常家蚕幼虫和氟化物中毒家蚕幼虫血淋巴中的MDA含量在5龄期均逐渐下降,但氟化物中毒家蚕的MDA平均浓度比正常家蚕升高了83.77%;GSH含量变化趋势为5龄第1天和第5天较高,第3天较低,但氟化物中毒家蚕5龄期的GSH浓度平均比正常家蚕下降了47.81%;氟化物中毒家蚕5龄期的GSH-Px和GST的平均活性分别比正常家蚕升高63.49%、39.22%,5龄第3天达到最高峰,5龄第1天和第5天较弱。初步分析认为家蚕幼虫血淋巴中MDA和GSH的含量变化以及GSH-Px和GST的活性变化,与家蚕氟化物中毒后体内氧自由基含量上升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家蚕氟化物中毒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NO和巯基在山羊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将48只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褪黑素保护组、褪黑素组。每组12只,分别在处理后3、6 h各宰杀6只提取心肌线粒体,检测心肌线粒体中的MDA的含量,总巯基(T-SH)的含量,蛋白巯基(PB-SH)的含量,非蛋白巯基(NP-SH)的含量,以及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分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内毒素血症时山羊心肌线粒体中总巯基(T-SH)的含量,蛋白巯基(PB-SH)的含量,非蛋白巯基(NP-SH)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分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而褪黑素治疗组则情况明显好转。结果表明,由于NO过量生成而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在山羊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褪黑素可有效拮抗脂质过氧化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连续腹腔注射相同体积不同浓度梯度的三氯化铝,建立不同程度的鸡亚慢性铝中毒模型,检测铝中毒雏鸡肝脏功能指标(ALT、AST活性)和抗氧化、脂质过氧化指标(GSH-Px、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铝中毒雏鸡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雏鸡,肝脏组织中GSH-Px、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雏鸡,而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雏鸡。表明,铝中毒对雏鸡肝脏结构和功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IBV感染雏鸡血清中SOD,GSH-Px活性与MDA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80只15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雏鸡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尿囊液滴鼻染毒,攻毒后1,3,6,9,12d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血清中氧自由基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清SOD,GSH-Px活性自攻毒后明显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在攻毒后开始上升,且在感染后第6、第9天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氧化损伤可能参与调节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小承气汤和利血平复制大鼠脾虚证模型,通过检测血清和心、肝、脾、肾等组织中抗氧化酶SOD和GSHP-Px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MDA含量,研究脾虚证与自由基代谢的相关性及四君子汤对其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复制脾虚证模型与对照组比较均表现为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四君子汤反证治疗组与脾虚证组比较表现为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接近。表明大鼠虚证动物模型与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存在一定关系,健脾益气方药四君子汤能够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拮抗自由基对生物膜的过氧化损伤,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病猪血浆NO、SOD和MDA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附红细胞体对机体抗氧化 功能的影响,以临床表现高热、贫血、黄疸和 附红细胞体感染率80%以上的急性自然病例 (猪)为试验组,以体质健壮、精神状态良好、 附红细胞体阴性的健康猪为对照,分别自耳 静脉采集抗凝血,进行了血浆一氧化氮 (NO)、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浆 NO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显著下降,同时 MDA含量增加,差异均极显著(P<0.01)。 说明附红细胞体感染后,机体抗氧化能力降 低,血浆NO自由基和氧自由基大量蓄积,脂 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是造成一系列病理损伤 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铅暴露所致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和橙皮素的保护作用机制,大鼠用醋酸铅(500mg Pb/L)和橙皮素(50mg/kg)处理。处理结束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结果表明,铅可显著提高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GSH含量(P<0.01)和显著降低SOD和CAT活性(P<0.05);与铅处理组相比,橙皮素却能显著降低铅处理脑组织MDA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GSH含量(P<0.01)和显著提高SOD和CAT活性(P<0.05)。说明铅可导致大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橙皮素对铅致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睾丸α-甘露糖苷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5,(4):640-644
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第14、35、70d每次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睾丸,检测家兔睾丸AMA活性及其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及对照组家兔睾丸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AMA1)和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AMA2)均有表达,但各试验组表达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Ⅰ组家兔AMA1和AMA2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家兔AMA1和AMA2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试验的进行抑制效果愈加明显。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影响家兔睾丸AMA的活性及其基因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18.
以4—6周龄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给小鼠饲喂黑果枸杞色素,测定小鼠红细胞、肝细胞以及全血中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检测黑果枸杞色素对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的影响和血清MDA及脑内脂褐素含量的变化,观察黑果枸杞色素对小鼠的抗脂质过氧化的活性作用,探讨黑果枸杞色素的抗衰老作用。结果显示,试验组红细胞SOD活性、全血GSH—Px活性及血清GSH—Px/MD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黑果枸杞色素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并观察早期限饲对常温和低温饲养时肉鸡AS的发病率、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1,限饲处理组肉鸡分别于7~14日龄或7~21日龄每天给料8h,对照组肉鸡全程自由采食。试验2,限饲组肉鸡分别于7~14日龄给予对照组肉鸡前一天饲料消耗量的60%或80%,对照组肉鸡自由采食。试验过程中连续测定肉鸡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和腹水心脏指数(RV/TV值)。结果显示低温显著升高了肉鸡血浆MDA浓度,降低了血浆SOD和GSH—Px的活性;低温饲养肉鸡5~6周龄时的RV/TV值显著升高,AS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限饲处理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浆MDA含量,并且限饲处理肉鸡生长后期血浆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肉鸡。所有的限饲处理均能降低肉鸡AS的发病率,并且早期限饲处理肉鸡42日龄的RV/TV值显著低于非限饲肉鸡。这表明早期限饲能够减轻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A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低温应激对小鼠不同组织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低温应激对小鼠不同组织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清洁级昆明白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每组20只。采集对照组和经过-20℃处理120 min的低温应激组组织样品,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肝脏、肾脏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心肌、肺脏MDA含量有上升的趋势(P>0.05),腿肌M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应激组小鼠肝脏、肾脏和肺脏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心肌SOD活性有下降的趋势(P>0.05),腿肌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冷应激对小鼠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具有组织差异性特点,即对肝脏和肾脏影响最大,肺脏次之,心肌和腿肌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