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溴虫氟苯双酰胺是一种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别于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等鱼尼丁受体杀虫剂。本文测定了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24 h LC50为0.208 5 mg/L,属于剧毒级;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2 000倍(25 mg/L)药液喷洒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超过90 d;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稀释药液喷洒桑叶或盆栽桑土壤根灌处理后,未见内吸传导产生的生物毒性;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既有过程性狂燥爬动、翻滚扭曲等反应,也有与氯虫苯甲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相似的静伏、假死,以及蚕体极度缩短的典型症状。由于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家蚕剧毒,残毒期超长,建议蚕桑地区慎用溴虫氟苯双酰胺,避免药液飘移污染桑叶而造成养蚕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2.
鉴于江西省近几年稻田存在氯虫苯甲酰胺残留,改成桑园后持续多年导致家蚕中毒而颗粒无收的实际,围绕永新县新一轮桑园发展规划用土地,进行了养蚕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调查发现,2012年前后江西省水稻田治虫曾普遍使用过氯虫苯甲酰胺(商品名为康宽);该农药易在土壤中沉积残留,且降解缓慢,半衰期115.5 d以上,稻田改桑园后在自然条件下经过4~5年仍不能彻底降解;土壤中极微量(1.1μg/kg左右)的氯虫苯甲酰胺也能被桑树根吸收并传导到桑叶,导致家蚕中毒。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极强,从4龄开始食下0.002 5μg/mL药液浸渍的桑叶,家蚕老熟后不结茧或只结薄皮烂茧。氯虫苯甲酰胺属双酰胺类杀虫剂,市场上同类农药还有氟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环溴虫酰胺等,都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对害虫高效,对家蚕有极大的危害,而对哺乳动物安全,目前还未找到有效修复其残留污染的技术。因此,在新桑园规划时要先做好土壤污染背景调查,回避曾施用过氯虫苯甲酰胺农药的田地栽桑,同时呼吁将氯虫苯甲酰胺等对家蚕特敏感的双酰胺类农药列为蚕桑产业用地安全的固定核查对象。  相似文献   

3.
农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独特的杀虫原理和优良的杀虫效果使其迅速成为大田作物害虫防治的主要药剂之一。采用食下、内吸和熏蒸等方法,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效应。食下毒力试验结果经Pearson拟合度检验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3龄起蚕的食下致死中浓度(LC50)为4.090 5×10-3mg/L,致死中量(LD50)为1.143 5×10-8mg/头;药剂在常规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1.25×10-4mg/L稀释药液对桑树根灌和喷叶处理,表现极强的根部、叶部和全株性内吸传导特性;药液对家蚕的残毒期很长,1.25×10-4mg/L稀释药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60 d后采叶饲喂3龄和5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且中毒反应极快,添食毒叶后1~5 h出现中毒症状,经停止食桑、静伏、少量吐液、蚕体萎缩等过程后陆续死亡。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农药管理部门尽快采取措施,确保该杀虫剂在防治其它农作物害虫时,减少对养蚕业的影响,蚕区最好禁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甲氧虫酰肼对家蚕的毒性,测定了甲氧虫酰肼和阿维菌素及其混合制剂对家蚕的急性经口食下毒性、熏蒸毒性、在桑树上的内吸传导毒性和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SC)0.060 9 mg/L、1.8%阿维菌素水乳剂(EW)0.001 3 mg/L、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SC)0.007 8 mg/L(根据有效含量计算为阿维菌素0.001 6 mg/L·甲氧虫酰肼0.006 2 mg/L),3种药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均为剧毒级;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24%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240 mg/L)、1.8%阿维菌素EW 1 000倍液(18 mg/L)对家蚕均无熏蒸毒性;24%甲氧虫酰肼SC 3 000倍液(80 mg/L)、1.8%阿维菌素EW 1 500倍液(12 mg/L)和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在桑树上的残毒期均50 d;24%甲氧虫酰肼SC 3 000倍液(80 mg/L)、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均可通过内吸作用并传导到未喷药的桑叶上。建议桑园附近及养蚕区域避免使用此类农药。  相似文献   

5.
茚虫威及其复配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蔬菜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农药品种,为明确此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在蚕区其他农作物害虫防治时避免和减轻对养蚕生产的安全风险,测定了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家蚕的经口急性毒性和熏蒸毒性,以及在桑叶上的残留毒性和内吸传导毒性。结果显示,30%茚虫威悬浮剂、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8%阿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对3龄起蚕添毒24 h的LC50分别为0.3604 mg/L、0.0482 mg/L、0.0071 mg/L、0.0095 mg/L,对家蚕均为剧毒级;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在试验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在桑叶上无内吸传导作用;按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推荐使用浓度药液直接喷酒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均60 d,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很长。结果表明,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养蚕生产的安全性风险很高。依据试验结果建议:30%茚虫威悬浮剂、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8%阿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严禁在桑园中使用,桑园附近大田中使用此类农药应注意间隔距离和施药方法,防止药液飘移而污染桑园。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毒性与安全性,其结果表明: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1.2625 mg/L,具有高毒性。用20%呋虫胺可溶粒剂稀释药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采摘经不同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表明呋虫胺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向上传导至未喷药桑叶。经20%呋虫胺可溶粒剂2 000倍和1 000倍稀释药液喷雾处理过的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分别大于40 d和70 d,500倍大于80 d。呋虫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膨大,吐液;蚕体向背弯曲,呈"S"形、"O"形等,与多种烟碱类杀虫剂的典型症状相似。因此,在蚕桑地区水稻使用呋虫胺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与蚕期保持相应的安全间隔时间,并防止呋虫胺污染的水体进入桑园土壤。  相似文献   

7.
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_(50))为10.2146 mg/L,对家蚕具有高毒性。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1000倍和2000倍液喷洒桑叶后,残毒期分别为9 d、7 d和3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洒桑叶后,有轻微的向上传导毒性。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静伏或侧倒、蚕体较软、体躯伸长等,毒性反应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Cycloxaprid)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0.138 3mg/L。环氧虫啶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用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稀释药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采摘不同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表明环氧虫啶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传导至其它部位;环氧虫啶在桑叶上的残毒期较长。环氧虫啶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略膨大,吐黑褐色污液;蚕体弯曲、扭曲,小蚕呈"S"形、"O"形,与多种烟碱类杀虫剂的典型症状相似;部分大蚕扭曲,类似菊酯类农药的中毒症状。因此,在蚕桑地区水稻使用该农药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与蚕期保持安全间隔时间,防止严重污染的水体进入桑园土壤。  相似文献   

9.
氟啶虫胺腈是近年开发的砜亚胺类内吸性杀虫剂,采用食下毒叶法、喷施法等测定氟啶虫胺腈对家蚕的触杀毒性、胃毒性及桑叶残留毒性。以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WDG)稀释成的31.3~5 000 mg/L药液对2龄起蚕的触杀毒性极显著高于对3龄起蚕的触杀毒性(P0.01),但即使是高浓度(5 000 mg/L)药液对4龄起蚕也没有触杀毒性。以50%氟啶虫胺腈WDG稀释的不同浓度药液给2~4龄起蚕连续添毒4 h,对3个龄期幼虫3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与致死中量(LD_(50))分别为57.95μg/m L、140.45μg/m L、198.22μg/m L和0.055μg/头、0.197μg/头、0.784μg/头。分别于喷施质量浓度为66.7、33.3、25.0 mg/L的氟啶虫胺腈药液后的第1、3、5、7、9、11天,采摘桑叶全龄饲喂不同批次收蚁的家蚕,各浓度药液处理区桑叶饲养幼虫的发育经过未受影响,上蔟结茧的全茧量、茧层率亦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蚕区农田及桑园施用上述浓度氟啶虫胺腈药液后1 d即可采桑叶养蚕。综上认为,50%氟啶虫胺腈WDG对家蚕有较低的胃毒性,但其在桑叶中的残毒期较短,可在蚕区农田和桑园的害虫防治中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三氟苯嘧啶是一种防治稻飞虱的新型杀虫剂,为了解三氟苯嘧啶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风险,进行了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等多种毒性测定试验。室内毒性测定结果显示:三氟苯嘧啶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等级为中毒[致死中浓度(LC_(50))为50.721 9 mg/L];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的推荐使用质量浓度为33.33 mg/L,与LC_(50)的毒性比为0.66,对养蚕生产为中等风险;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家蚕无明显熏蒸毒性。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 000倍、2 000倍和4 000倍稀释药液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分别为55 d、35 d和30 d;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可通过桑叶内吸并向上传导,但毒性作用较弱。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中毒家蚕拒食作用明显,头胸伸长,少量吐液,静伏或侧倒,呈麻痹、瘫痪状。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在桑叶上的毒性残留时间很长,对家蚕具有积累毒性,蚕区的桑园及桑园周围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药剂。  相似文献   

11.
陈伟国  孙海燕  董瑞华 《蚕桑通报》2012,43(1):20-21,23
氰氟虫腙是一种最新开发的具有高度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用于蔬菜和水稻等作物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为了明确该药剂在蚕区使用对养蚕业的安全性,采用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3龄起蚕的摄入致死中浓度(LC5)0为0.6605mg/L,95%置信限为0.6196~0.7094mg/L;240g/L氰氟虫腙悬浮剂750倍、1500倍和3000倍稀释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70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一般在添食毒叶后1~3d中毒死亡,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桑减缓、静伏、少量吐液、腹部缩短等。氰氟虫腙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超过正常情况下的桑叶叶龄,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效、广谱、低毒和药效期长的农药,是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杀虫剂。概述了氯虫苯甲酰胺的理化特性,植物对农药的内吸传导作用,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和大豆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并结合桑树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特点,分析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桑树中的内吸传导毒性,提出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桑树上可能存在双向传导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10%烯啶虫胺水剂(AS)和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WP)2种制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AS的LC50为14.411 5 mg/L,60%烯啶虫胺WP的LC50为12.937 4 mg/L,两者基本接近.烯啶虫胺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用60%烯啶虫胺WP稀释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雾或根灌处理,通过桑叶吸收传导作用极小,但桑根内吸传导作用很强;烯啶虫胺2种制剂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有较大的差异,在同等质量浓度下,60%烯啶虫胺WP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显著长于10%烯啶虫胺AS;烯啶虫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头胸抬起、胸部膨大,蚕体呈“S”形弯曲.烯啶虫胺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中等,无熏蒸毒性,根部内吸传导作用强,蚕桑地区其它作物使用该农药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通过水体污染桑园土壤.  相似文献   

14.
哌虫啶(Paichongding)是一种最新开发的新烟碱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等作物防治同翅目害虫。对家蚕毒性测定表明:哌虫啶对3龄起蚕的食下致死中浓度(LC50)为0.6249mg/L,95%置信限为0.5725~0.6699mg/L;10%哌虫啶悬浮剂1500倍稀释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15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100%,间隔60d后饲喂3龄蚕无中毒表现。哌虫啶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很长,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植物杀虫剂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毒性及安全间隔时间:印楝素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02.67×10-6mg/L,致死中量(LD50)为12.56×10-10mg/头,家蚕对印楝素极敏感,但中毒后至死亡的时间较长,一般需3~5d;印楝素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基本无熏蒸毒性;0.5%印楝素乳油2000倍稀释液根灌、喷叶处理,通过桑根或桑叶内吸并在树体内传导的作用极小,即未喷洒到药液的桑叶对家蚕相对安全;印楝素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时间很长,饲喂0.5%印楝素乳油800、1200、1800和2700倍稀释液处理后的桑叶,间隔30d对3龄蚕的死亡率均在50%以上。蚕用消毒剂消力威(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粉)1000倍和500倍溶液浸渍受印楝素污染的桑叶30min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啶虫脒是一种新型氯化烟碱类杀虫剂,主要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防治蚜虫、蓟马、粉虱类害虫。为明确啶虫脒在蚕区使用对养蚕生产的安全性,采用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对3龄起蚕的摄入致死中浓度(LC50)为0.2964 mg/L,95%置信限为0.2770~0.3257 mg/L;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2500倍、5000倍和10000倍稀释液分别对桑叶喷雾,间隔60 d后饲喂3龄起蚕的死亡率均为100%;家蚕中毒症状表现为:拒食、静伏、胸部膨大、吐少量褚色污液,腹部缩小、尾部向背弯曲,死后侧倒。啶虫脒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很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超过正常的桑叶叶龄,桑园附近其它农作物应避免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17.
杀虫剂呋喃虫酰肼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呋喃虫酰肼是具有类似蜕皮激素作用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为了明确呋喃虫酰肼用于大田害虫防治后对农业生态环境中家蚕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该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50~1 000 mg/L呋喃虫酰肼药液对家蚕3龄幼虫无熏蒸毒性,但有一定触杀毒性和强烈的胃毒作用。采用食下毒叶法添食呋喃虫酰肼药剂,对2龄起蚕的48 h LC50值为142.095μg/L;对4龄起蚕6 h、24 h的LC50值分别为1.284 mg/L、0.274 mg/L;对5龄起蚕的6 h、24 h的LC50值分别为9.180 mg/L、1.431 mg/L。用LC10以下浓度的呋喃虫酰肼药液给3龄、4龄家蚕幼虫添食后,幼虫未出现蜕皮症状,熟蚕的上蔟时间也未改变。桑树喷洒100 mg/L呋喃虫酰肼药液至湿润,喷药后68 d时采摘桑叶连续24 h饲喂5龄起蚕仍会导致其全部中毒,头胸部出现与眠蚕相似的三角区,部分中毒幼虫的表皮剥落。由于呋喃虫酰肼对家蚕具有强烈的胃毒作用,且在桑叶中的残效期很长,因此该杀虫剂不能用于蚕区及周围的大田与森林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风险性,采用桑叶浸叶法对家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获取其毒性终点,并结合田间施药量及相关数据计算预测暴露浓度(PEC)和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通过PEC与PNEC计算风险商值RQ进行初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家蚕的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59.3mg ...  相似文献   

19.
灭多威和毒死蜱是桑园主要杀虫剂品种,研究2种杀虫剂在桑叶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对家蚕的毒性,为确定临界残留量和安全间隔期提供参考依据。将20%灭多威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分别稀释成1500倍药液后喷洒桑树,采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检测桑叶中灭多威、毒死蜱的残留消解动态,同时测定对家蚕的残毒期。结果表明:桑叶中灭多威和毒死蜱的残留量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符合农药残留消解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灭多威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23.1354·e~(-0.5336t),半衰期t_(0.5)=1.2987 d;毒死蜱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18.5759·e~(-1.6110t),半衰期t_(0.5)=0.4302 d;喷洒20%灭多威乳油1500倍药液9 d后桑叶中残留量为0.73 mg·kg~(-1),喷洒40%毒死蜱乳油1500倍药液21 d后桑叶中残留量为0.50 mg·kg~(-1),可视为对家蚕生物毒性的临界残留量。  相似文献   

20.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41.80 mg/L,中等毒性;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用30%乙酰甲胺磷EC 300倍、600倍和1200倍稀释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喷药桑叶对3龄起蚕无中毒死亡的间隔时间为30 d、25 d和25 d,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中等偏长;未直接喷药的桑叶可使家蚕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死亡,表明乙酰甲胺磷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传导至上部桑叶。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用于防治桑园害虫应注意掌握安全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