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鲜茧的冷藏温度和时间对鲜茧品质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鲜茧生丝的品质。已有部分研究证实了低温存储有利于提高鲜茧生丝品质。但近年来冷藏温度和时间对鲜茧丝产生影响未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冷藏冷冻温度和时间对鲜茧及鲜茧生丝品质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时间和温度,达到提高鲜茧生丝品质的目的。1 茧丝品质检测将干茧缫丝的生丝与不同温度下保存的鲜茧缫丝的生丝进行解舒、清洁等生丝性能的检测,如图1和图2。由图1可知,不同温度贮藏鲜茧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鲜茧收购现场缫丝计价的要求 ,研制出微型试缫机。该机将动力传递、索绪、集接绪、停、捻鞘、络交等装置紧凑装配一体 ,可方便、快速、准确地对样茧的解舒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茧丝量、出丝率、缫折、茧丝纤度等茧丝性状指标进行检测。样机试用证明其性能达到四川省及国家的《桑蚕鲜茧》试缫标准  相似文献   

3.
鲜茧缫丝具有工序简单、成本低、收益高的特点,已作为一种新的缫丝工艺盛行于我国主要蚕丝产区。以鲜茧缫制的生丝(简称鲜茧生丝)和干茧缫制的生丝(简称干茧生丝)为材料,测试与分析2种生丝间的热学性能差异,为科学评价鲜茧缫丝对生丝后加工应用性能的影响提供相关的依据。结果表明,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均在215℃左右发生玻璃化转变,二者的热分解温度均出现在320℃附近,经600℃热处理后的质量损失率均在65%左右;但在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中,鲜茧生丝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低于干茧生丝,说明鲜茧生丝的刚性较差,黏性较小。推测用鲜茧生丝加工的织物,其伸缩性会更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目前缫丝行业中人工捻鞘带来的不同绪间质量不统一且效率低等问题,在缫丝机上设计并安装茧丝自动集聚装置,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案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茧丝自动集聚装置在丝条交叉次数为1次、摩擦轮材质为尼龙的条件下所缫制生丝的表面形态、断裂伸长率、丝片回潮率等物理性能指标与常规缫制的生丝基本一致,而断裂强度、抱合优于常规缫制的生丝。该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可为替代丝鞘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巴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很适宜养蚕,一般年养蚕8次。多的可达10次,每次蚕期约21天。鲜茧年产1.9—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丝产量约23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 巴西蚕茧的茧质较好,茧丝纤度约2.2—3.5旦尼尔,茧丝长1100—1200米,解舒率55—65%。鲜茧出丝率约14.7%,由于茧丝纤度细,宜使用自动缫丝生产20/22D生丝,品位一般为4A级。缫丝设备多数是日产的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绿色荧光茧中的绿色荧光蛋白存在于丝素中,采用传统的皂碱脱胶法极易使茧丝中的绿色荧光蛋白失活。分别用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对转基因绿色荧光茧丝进行护色脱胶,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胶工艺条件。观察茧丝经不同酶类脱胶后的绿色荧光强度,筛选出适合转基因绿色荧光茧丝酶法脱胶的酶种类为碱性蛋白酶,其最适脱胶工艺条件为:浴比1∶50,酶用量3 g/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0 min,p H 9.0。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用碱性蛋白酶对转基因绿色荧光茧丝进行脱胶的脱胶率可达25.16%,茧丝呈现明显的绿色荧光,而且茧丝表面光滑平整,机械性能损失较小,可以较好地保持茧丝的绿色荧光特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正> 巴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很适宜养蚕,一般年养蚕8次,多的可达10次,每次蚕期约21天。鲜茧年产1.9—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丝产量约23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 巴西蚕茧的茧质较好,茧丝纤度约2.2—3.5旦尼尔,茧丝长1100—1200米,解舒率55—65%。鲜茧出丝率约14.7%,由于茧丝纤度细,宜使用自动缫丝生产20/22D生丝,品位一般为4A级。缫丝设备多数是日产的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1994~1996年各季茧质指标的基础上,对四川省近两年大多数地区原料茧与以往比较的结果是:春茧丝长短、缫折大、解舒率低、茧丝纤度小;夏秋茧茧质差异大、解舒率低、缫折大,各季茧净度成绩基本在95分以下.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多家丝厂考查的结果,分析了茧质指标对制丝工艺过程及生丝产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合现行缫丝厂缫丝技术、管理能力的工艺对策,对提高生丝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上蔟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丝素、丝胶的结构及性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茧的解舒率、出丝率和生丝的强伸力。蚕茧的解舒率决定于丝胶的膨润容解性与丝素的湿强力两个方面。在缫丝时,应使茧丝间的胶着力小于茧丝的湿强力,才能保证茧丝连续不断地依次离解,从而提高蚕茧的解舒率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理化性能,采用六个庄口的蚕茧分别缫制的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进行生丝样品的器械检测.结果表明,来源不同庄口的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其清洁、洁净、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切断、丝胶溶失率等性能无明显差异,而干茧生丝的抱合性能优于鲜茧生丝.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热学性能和丝蛋白结构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茧的解舒率因为影响生丝缫制时的缫丝效率及生丝品质,所以是茧质评价的一个重要项目,迄今,已在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选择酒石酸为生丝脱胶剂,通过正交试验与验证试验优化用酒石酸对生丝脱胶的工艺条件。对生丝脱胶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脱胶温度,其次是酒石酸浓度和脱胶时间,后2个因素对脱胶效果的影响程度相仿。确定生丝用酒石酸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酒石酸质量浓度6 g/L,脱胶温度100℃,脱胶时间45 min。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可获得完全脱胶的生丝,且减少生丝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损失。试验结果提示酒石酸是一种良好的生丝脱胶剂,用酒石酸脱胶更有利于保持生丝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朱良均 《蚕桑通报》2013,44(1):8-10,19
本文通过对不煮茧缫丝、鲜茧缫丝的生丝质量、茧丝纤维性能的分析,分析了制丝过程节支增效的途径.以期对蚕业生产亟待创新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吴大洋 《蚕学通讯》2003,23(2):31-34
蚕茧质量主要指与蚕茧的工艺性能和经济性状直接相关的一些指标或参数 ,通常以粒茧丝长、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上车茧率、上茧率、解舒丝长、解舒率、缫折及出丝率等来表示 ,其中粒茧丝长 ,上茧率、解舒率和出丝率尤为重要 ,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丝的品质及加工成本。据调查 ,上茧率为 80 %的原料茧与同一庄口上茧率 90 %的原料茧相比 ,每缫 1t丝的加工费要增加 2 5%左右 ,而吨丝售价却比后者低 50 0 0余元。解舒率低的原料茧在缫丝时落绪多 ,长吐率高 ,缫折大 ,台时产量低 ,加工成本高。如果解舒率为 6 0 %的原料茧每吨丝的加工费…  相似文献   

15.
我区地处亚热带,高温持续时间长,雨水较多,桑树生长迅速,产量高,但蚕病容易发生和流行,因而饲养蚕品种的强健性十分重要。建国初期,我区全部饲养黄茧和金黄茧土种,虽然,其幼虫强健好养,但产量低、品质差,单张产茧仅7.5公斤,茧层率13%,一茧丝长约300米,鲜茧出丝率仅5%,只能缫制土丝,不适应机械缫丝需要。50年代末,从广东省引进多化白茧种“南农七号”,取代黄茧土种,成为我区2~6造的当家品种。单张产茧12.5公斤,茧层率14%~15%,一茧丝长400米,鲜茧出丝率7%,只能缫制E级以下的低级生丝。  相似文献   

16.
蚕品种的选育一般重视收茧量、出丝率、解舒等性状的改良和提高,以便满足生丝出口及生产丝绸服装的需要,然而在二次大战期间,因战争需要,如降落伞要求高强力的生丝品种,又因日本国内棉花、羊毛纤维的短缺,需要短纤维的茧丝品种来缓解纤维的紧缺。战后振兴日本经济要增加出口生丝,  相似文献   

17.
印度中央丝绸委员会蚕丝技术研究中心研制了一种新的缫丝机。传统缫丝过程中,8~10根茧丝沿着垂直方向缠绕在滚筒上,而新研制的缫丝机可以在缫丝过程中利用一个差速旋转装置使蚕丝与其他纤维沿平行方向混纺制备蚕丝包芯丝,制备的包芯丝膨松度是传统缫丝机缫制生丝的3倍。以棉纤维、粘胶纤维和聚酯纤维等为芯丝制备蚕丝包芯丝,对其缫丝性能及品质指标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蚕丝包芯丝的直径、缫折、出丝率、生丝回收率、质量损失率等缫丝性能指标以及平均纤度、纤度偏差、纤度最大偏差、断裂强度、延展度等品质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以蚕丝包芯丝为纬线,蚕丝为经线制作的织物,其克重、厚度、捻度、抗拉强度、撕裂强度、卷曲率、耐磨性和抗挠刚度等比普通蚕丝织物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具有细纤度特色的二化性柞蚕基础品种"C"。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齐一,蚕期眠起、作茧整齐,龄期短;千克卵茧层量41.59g,茧层率11.48%;茧丝长807.39m,解舒丝长438.12m,解舒率54.18%,茧丝纤度4.88D。新品种具有茧丝细、丝质较优的特点,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可为柞蚕优质原料生产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鲜茧的评级标准和方法,几经变革。解放初期至五十年代中期,一直沿用传统的“手估目测”法,此法以烘折、缫折为标准确定中心茧价,按估计的烘折和缫折来决定茧价。1958年起全面实行以茧层率定基本价,辅以上茧率、解舒(色泽、匀净度)补正的评茧办法。1973年至今,则一直沿用以干壳量定基本价,辅以上茧率、解舒补正的评茧办法。无论是“手估目测”,还是以茧层率或干壳量定基本价,都是以估测单位鲜茧能有多少茧层量或产多少生丝为依据的,而不能真正反映蚕茧的内在质量和实用价值。为此,近几年,江、浙两省在部分市、县试行了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所谓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就是将饲育管理技术水平和茧质水平相近的蚕农所生产的蚕茧,通过初步评分的办法集中  相似文献   

20.
生丝新标准与蚕品种选育和审定的几个关键性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丝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以主检5个项目中最低的一项成绩确定生丝基本等级,5个补助检验项目对基本级只降不升。针对生丝新标准的特点,结合自动缫丝工艺和市场对高级丝绸原料需求等新变化,认为家蚕新品种选育中应主攻制约生丝品位的关键性状,提高洁净、解舒率,合理制定茧丝纤度和茧丝长等审定指标,适当考虑抱合、伸长、吊糙等指标,并加强育种过程中的茧丝质检测,选育出具有优良茧丝性状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