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付珍 《蜜蜂杂志》2018,(11):18-18
“爬蜂病”是令养蜂人最头痛的蜂病。邢台县以前只是在丘陵区的枣花期发生过“爬蜂病”,而现在,一进入夏季就不断接到病情报告,今年中伏期就有包括本人在内的5家蜂场发生严重的“爬蜂病”。经与“蜂业科技工作者群”等同仁探讨,采用多种药物治疗,但是效果都一般,直到气温下降、连续降雨天气后才结束爬蜂,可为时已晚,箱内有一半的蜂脾撤出来,至今看起来群势较难维持。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生的蜜蜂爬蜂病,其名称来源于蜜蜂发病后不能飞翔,爬行而死亡,是按蜜蜂病态行为命名。目前,蜜蜂爬蜂病应该归纳为五大类型的爬蜂,即A型爬蜂病(微生物感染型)、B型爬蜂病(蜂螨危害型)、c型爬蜂病(闷热与机械损伤型)、D型爬蜂病(药物中毒型)和E型爬蜂病(甘露蜜和有毒蜜粉植物型)。我国多年来流行的爬蜂病多为A型爬蜂病,它可称为蜜蜂的“癌症”,给蜂群带来极大伤害,给养蜂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病急乱投医,一旦蜂群患病,蜂农盲目用药,因用药不当造成蜂产品污染,直接影响蜂产品出口,因此A型爬蜂病的防治至关重要。至于B型、C型、D型、E型这四类爬蜂病,目前尚有办法可防可治,其造成的损失也较轻。  相似文献   

3.
邢志云 《中国蜂业》2003,54(1):23-23
从北方放蜂回家后 ,从《中国养蜂》杂志上看到 :因我国出口的蜂蜜中氯霉素残留超标 ,欧、美、日各国相继中止进口我国的蜂蜜。这是我国养蜂业的一件重大事件 ,我们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蜂农都应当进行认真思考 ,为国家 ,更为我们蜂农自己找找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及时进行改正。我是一位老蜂农 ,反思之后 ,我认为蜂蜜中抗生素残留超标的问题主要出在生产方面。以治爬蜂病用药为例。现在每年各地蜜蜂爬蜂病的发病率相当高 ,而每当发生爬蜂病时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们的蜂农都用氯霉素或氟哌酸进行治疗 ,这是很错误的做法 ,因为就目前情况看来…  相似文献   

4.
下启昌 《中国蜂业》2006,57(6):19-19
近几年春季爬蜂病较为常见,养蜂人对此病的感觉是“难治”,用尽各厂家生产的“爬蜂康”、“爬蜂宁”、“爬立停”均无明显疗效,有的甚至越治越严重。我通过对本场蜂群的观察以及与蜂友交流的经验,将爬蜂病概括为。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太行山南部的河南林州市、山西长治及济源市等较多的定地和转地蜂场都不同程度患上爬蜂病。一旦患爬蜂病,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现将我的蜂群在荆条花期没患爬蜂病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紫剑 《蜜蜂杂志》2011,30(1):36-36
爬蜂病在我国普遍发生,危害很大。目前有许多针对爬蜂的防治方法,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爬蜂问题。 爬蜂病年年爆发,不能控制,笔者认为蜂友们对爬蜂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手段还不完全清楚,没有抓住引起爬蜂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宜斗 《蜜蜂杂志》1994,(12):27-28
浅谈“爬蜂病”的观察及防治方法山东省鱼台县陈楼乡陈集蜂场(272345)陈宜斗意蜂“爬蜂病”是近几年出现的急性蜂病,一旦蜂群患了“爬蜂病”,群势很快衰落,蜂场经济效益严重受损。笔者认为“爬蜂病”有早春型、夏秋型和晚秋型三种,患病原因有侵入性感染和非侵...  相似文献   

8.
“爬蜂病”给我国养蜂业带来的危害仅次于蜂螨。据王强等报道,蜂螨造成的损失占总病害的30%~40%,而“爬蜂病”占到总病害损失的20%~30%。因“爬蜂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综合征,很难根治。大量使用药物,致使蜂产品出口受阻,影响了我国蜂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治疗“爬蜂病”的根本出路在于抗病蜂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9.
如何预防“爬蜂病”陕西省周至县竹峪乡岭梅村(710406)杨俊辉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我对“爬蜂病”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找出了影响蜂群爬蜂的内在因素,只要坚持从早春开始,把好5个关,可有效地控制爬蜂病的发生。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1早春繁殖关早...  相似文献   

10.
龚凫羌  宁守容 《蜜蜂杂志》2011,31(10):28-32
爬蜂病危害极大,已有研究报道认为致病原因复杂,介绍的防治方法很多,但运用起来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只有抓住致“爬”的主要因素与关键环节,爬蜂病的防治才能取得根本性突破。因此,对该病需要重新认识,理清思路。认为爬蜂病的发生与蜜蜂应激密切相关,由此而来的一些治疗方法非常简便。  相似文献   

11.
认识蜂虎     
2003年春季,洛阳市绝大多数定地蜂场几乎同时出现恶性爬蜂。根据蜂农反映的情况,我们组织人员对这些蜂场进行现场调查和电话询问。调查结果表明:爬蜂体色正常,肢体完整,多数都是青、幼年蜂,与正常健康蜂没有区别。开箱检查,箱内没有异常现象。多数蜂农认为是“爬蜂病”,只有一家认为是药物中毒,并多数喂了不同的蜂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如果是病菌或病毒引起的“爬蜂病”,病蜂个体瘦小,头部和腹部多呈暗黑色,透明,腹部有集存物,行动迟缓、颤翅;病蜂多集中在框梁上或箱底边角处,后爬出巢门堆积而死;中毒蜂死后舌伸出,两翅和腹…  相似文献   

12.
蜜蜂爬蜂病是近几年对蜂群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制约因素也很多,常常与其它蜂病并发,发病症状都呈现出“爬蜂”的特点,如病蜂大肚,四肢麻痹,无力飞行,只能在地上爬行,最后死亡等,故而得名。1.病因:爬蜂病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孢子虫病、麻痹病以及马氏管变形虫、螺原体、蜂螨危害等。2.症状:由于病因复杂,发病症状也呈多样性,如蜂体颤抖,四肢麻痹,腹部膨大、变黑,病蜂欲飞无力或不能飞翔,在箱前、场地上乱飞乱爬,蜂群拖子、弃养。雨后晴天病峰突然增多,蜂中肠膨大,呈白或黑色,后肠…  相似文献   

13.
邹化效 《中国蜂业》2000,51(3):23-23
1997年 6月 ,黑龙江省方正林区暴发“爬蜂病” ,2万多群蜂深受其害 ,直接经济损失 50 0多万元。笔者的蜂群于 6月下旬运抵方正林区 ,直到花期结束 ,从未发病。在这期间 ,却目睹了其它蜂场爬蜂惨状。为查明发病原因 ,曾多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 ,基本弄清这次“爬蜂病”暴发的原因并制定了防治措施。一、恶劣的气候条件是诱发“爬蜂病”的外因方正林区的主要蜜源是椴树 ,还有种类繁多的辅助蜜粉源。 1 997年是养蜂者企盼的“大年” ,从 4月份开始 ,有 2 4万群蜜蜂从各地陆续来这里春繁。4月中旬 ,柳树开始吐粉流蜜 ,但阴冷的天气限制了…  相似文献   

14.
董秉义  冯峰 《中国蜂业》1998,49(2):16-17
爬蜂病的病因与防治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100093)董秉义冯峰所谓爬蜂病,其主要症状为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上爬行死亡。其实爬蜂病这种命名并不科学,由于爬蜂病的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搞清楚,这种笼统的叫法也就不奇怪了。不管怎么说,现在看来爬蜂病已成...  相似文献   

15.
黄坚 《中国蜂业》2006,57(12):21
蜜蜂爬蜂病在养蜂生产中普遍存在,它传播快,危害重,严重威胁着养蜂生产。我省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蜜蜂爬蜂病,1990年至1995年进入高发期。我市是爬蜂病的重灾区之一,当时全市80%的蜂场发生不同程度的爬蜂,损失严重。1991年我地5个蜂场,300多群蜂患上了严重的爬蜂病,死蜂满箱底,堵住了巢门。到来年春季蜜蜂所剩无几,一般死蜂在60%~70%。近年来,爬蜂病的势头有所减弱,但对养蜂仍存在威胁。  相似文献   

16.
蜜蜂“爬蜂病”是养蜂者的习惯称呼。其共同特点是成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可分为传染性“爬蜂病”与非传染性“爬蜂病”两大类型。传染性“爬蜂病”包括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旋体病和蜜蜂病毒病。非传染性“爬蜂病”包括寄生螨危害造成的爬蜂(多为幼蜂)、中毒性爬蜂如有毒蜜粉源植物和药物中毒、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爬蜂、环境污染及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污水造成爬蜂和死亡。现将“爬蜂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孙希文 《中国蜂业》2004,55(4):14-14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温差异大,引起蜜蜂爬蜂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长白山地区的蜜蜂爬蜂病主要有3种:一、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二、麻痹病引起的爬蜂病;三、"油炸蜂".  相似文献   

18.
春季“爬蜂病”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松林 《蜜蜂杂志》2003,(12):23-24
意蜂“爬蜂病”自 1 988年在全国暴发流行以来 ,病情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2 0 0 3年春季又是“爬蜂病”较严重的一年 ,给养蜂生产造成惨重的损失。“爬蜂病”虽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 ,但它的致病菌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笔者经多年的实践观察和调查研究 ,根据症状判断及显微镜检查 ,断定我地春季“爬蜂病”是由孢子虫病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成蜂先天不足 ,免疫功能低下。本文提出不用药物 ,通过管理手段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情。现就以孢子虫病为主症的“爬蜂病” ,谈一点我的见解 (据笔者定地养…  相似文献   

19.
爬蜂病的防治季福标,黄斌爬蜂病是春末夏初多发生于成年蜂的一种疾病。蜂群感染此病后,表现出烦躁不安、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青壮年蜂大量死于蜂箱外,给正常的养蜂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1988年早春,浙江某蜂场120群蜂于3月25日在浙江采油菜时加上继箱,4...  相似文献   

20.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3,54(3):15-15
对蜜蜂爬蜂病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防治应讲究方法 ,否则会陷入被动 ,带来不良后果 (污染蜂蜜 )。笔者在此谈谈防治蜜蜂爬蜂病的方法和体会。1 爬蜂病的症状大体有三种 :一是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 ,东北地区爬蜂主要因孢子虫引起 ,其症状是在地上一蹦一跳地爬 ,多为采集蜂 ,拉开肠道为白色 (正常为棕色 ) ,后肠有积水 ,并有谷粒状物质 ;发病时间 6月初至 8月末。二是麻痹病引起的爬蜂 ,此病症的爬蜂爬行速度极慢 ,后肠膨大。主要表现为病蜂身体震颤 ,翅膀一直震颤 ,不能飞行 ,大肚是一种类型 ,“油炸蜂”是另一种类型 ,发病时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