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最主要的实践场所,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大量的生态旅游实践。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促进社区有效参与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生态旅游实践标准是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成功的重要经验。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带来积极与消极2方面的影响。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1)缺乏有效管理;(2)环境保护缺失;(3)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不足。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面临5方面主要问题:(1)大家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2)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的偏差;(3)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造成环境、社会与经济3方面的负面影响;(4)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管理方面的偏差;(5)社区参与方面的问题。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研究方面存在4个突出问题:(1)对于国际前沿和最新实践经验的关注不足;(2)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律研究不足;(3)研究中广度与深度结合不足;(4)缺少长期追踪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林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林业是近10年才在我国兴起的一门边沿学科。文章从我国对城市林业的理论认识、城市林业的实践和城市林业的专题研究三个方面概述了城市林业研究的进展,并提出近中期需要有所突破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丘陵区速生杉木林是我国南方扩大栽杉形成的一个新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其生产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与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以桂中丘陵地带一个典型的速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经过试验控制和三年定位观测,在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以下五个方面问题作较为详尽的分析。即:(1)杉木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2)速生杉木林的养分积累与分配;(3)林分生产力和养分积累速率;(4)营养元素的归还;(5)养分的生物循环。试验结果对丘陵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施肥和抚育间伐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强震频发,使生态系统受到极大干扰。本文从生态修复方法与技术、植物选择与配置、生态修复模式和生态修复效果研究4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地震灾后生态修复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今后地震灾后生态修复研究提出了5个重点关注点:(1)加深基础理论研究;(2)建立生态修复模式体系;(3)重视近自然恢复研究;(4)明确长期修复目标,建立长效修复机制;(5)完善生态修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在我国情报学研究即将步入本世纪末叶的时候,我们应反思一下过去所走过的路。为此,本文拟从情报学的理论与实践、引进与创新和研究战略三个方面来探寻传统研究观念的变革,以适应情报学自身及社会情报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论加入WTO后对我国银杏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 ,对我国银杏产业的发展将在 6个方面带来有利的影响 :(1)有利于开拓国际银杏市场 ;(2 )有利于及时调整银杏产业结构 ;(3)有利于扩大银杏产品的出口 ;(4)有利于保护银杏产业及其贸易的发展 ;(5 )有利于引进技术 ,吸引外资 ;(6 )有利于促进我国银杏产品经营体制的改革。这也是我国目前银杏产业走出低谷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7.
我国绿道规划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绿道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我国的绿道规划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不足。文中从国外理论与实践介绍、绿道分类与功能讨论、规划模式与方法探究、国内实践总结以及具体规划案例5个方面对我国绿道规划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今后研究需要补充和深入的方面,以期推动我国绿道研究的深入和绿道规划实践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国外农林间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总结了近年国外农林间作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1)多用途树种选择方面的重点是选择适合农林间作的豆科树种;(2)农作物产量研究方面主要是在3种间作形式下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3)农作物生长环境方面的研究重点是林木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4)间作对杂草的控制作用方面的研究是如何利用林木枝叶施入农田和林木遮荫对田间杂草进行控制;(5)农林间作模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静力触探方法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通过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概述了静力触探仪器设备发展历程.系统归纳静力触探锥头贯入阻力理论研究,以及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成果应用等研究.应用静力触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土的名称及划分地层;(2)地基承载力;(3)估算单桩容许承载力;(4)检验地基强度及评价地基...  相似文献   

10.
“流域管理学”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自然保护区等专业的核心选修课程,也是林学一流学科的骨干支撑课程之一。针对“流域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繁多、课时有限、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教学等问题,文章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互动3个方面开展了提升“流域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1)从细分理论基础与实践知识、引入国内外学科和行业的最新科研成果等方面优化教学内容;(2)利用互联网手段整合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应用实践体验,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改进教学方法;(3)推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大互动教学力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达到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思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作者依据从事档案工作的实践,论述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着重从相关部门领导应高度重视、档案管理部门应按规范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和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阐述。可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2.
狄瑜  李姗敏  徐奕  华崟婷  郭晋 《绿色科技》2019,(17):181-182
指出了“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新的标签,“互联网+”在影响档案工作走向开放、融合、协同、创新的同时,也给农业科研机构的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提出了首先是要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其次要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丰富智慧渔业内涵,再次是筑牢农业档案安全防范体系,合理制定备份策略,这“三步走”可让农业科研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更“创新”、更“协调”、更“共享”。  相似文献   

13.
湿地评价研究概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按照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表达方式的不同对目前湿地评价研究作了分类,提出了湿地评价的3个基本阶段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详细分析了北美洲、欧洲、亚洲和中国等世界各地湿地评价研究进展情况,并且指出了进行湿地评价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晓瑚  唐岚 《湖北林业科技》2020,49(2):71-73,8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变,从全人工操作向计算机自动化转变,这对档案信息的收集、保存、利用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档案馆正是建立在信息化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的信息化手段,实现档案数据的管理与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林业科研院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大量科研发展历史档案和科学技术档案,对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但由于林业科研院所存在档案数据化意识低、信息化水平低、人才缺乏等问题,数字档案馆建设一直未提上日程。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林业科研院所需要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进程,从基础设施投入、信息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人才培养、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of the regional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in Finland to cross-scale socio-ecological changes in national policies and in the forest ecosystem. Self-organisation and knowledge building are the key elements employed in this case study conducted in the Southern Ostrobothnia Forestry Centre to analyse how the knowledge claims and networks are created in order to implement wood energy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the theory of adaptive co-management are found to be useful in explaining and understand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s at the regional and local levels. A wood energy project met the forest, climate change and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targets by facilit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mall heating business producing renewable energy from young forest thinnings. The practical outputs at the local level were energy generation from a renewable source; an increase in the area of young forest management; and increased rural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The unintentional output was that a new wood market arose. As a result of the case study, a two-level network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n adap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式规划作为环境设计的趋势,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起,公众参与开始在我国规划业中兴起,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人们对公众参与的理论解析,以河南省许昌市紫云镇为例来探索适合我国村镇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模式,并提出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档案组织机构的建设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国档案组织机构建设的发展历程;阐明当代中国档案建设伴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曲折前进,不断提高,日臻完善;指出中国档案组织机构已初步建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档案事业体系,为国家的整体建设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试论林业科技档案的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科技档案的价值,在于为林业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利用好林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对提高林业综合生产能力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改善人民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林业科技档案的利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档案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冲突,处理不当则容易导致知识产权的流失或破坏。因此,通过分析林业科技档案利用的主要方式、特定要求,以及在林业科技档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如何在充分利用林业科技档案的同时保护好知识产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以来,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不断被关注和研究.以城市经营理念和风景资源属性变迁为立论基础,分析认为,山水风景资源应该是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之一,山水风景资源本身具有可以经营的多元价值.在结合绍兴兰亭,临安玲珑山案例分析后指出,在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浙江的城镇化建设需要以城市经营的理念经营城市中的山水风景资源.浙江山水风景资源作为未来可进入市场竞争的城市经营对象,必须在价值导向上首先建立山水文化价值维度,在经营思路上要有整体性的保护和开发,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多元价值的综合关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量化理论对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适生立地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影响野生笃斯越桔生长的主导因子为土壤类型、全氮含量、pH值;样地聚类结果可将研究区域样地分为3种类型,其中第Ⅰ类样地为笃斯越桔适生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