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郧阳区是全国石漠化重点区域,治理石漠化,涵养水土,保护水源十分重要。本文在介绍石漠化涵义及危害基础上,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十堰市郧阳区境内的石漠化现状,并从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农村能源、农田水利水保、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综合方面,提出了治理石漠化的植被恢复和综合治理措施,以期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修文县石漠化造林项目为例,对石漠化山地幼林期生态效益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从项目实施后森林资源总量、植被覆盖度、林木生长量、群落生物量、持水量,评价林分涵养水源效益;以表土侵蚀和泥沙含量变化、土壤有机质、N、P、K含量为评价指标,评价林分固土效益。对石漠化山地造林项目生态效益的评价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云质沙石山地是当前森林植被最难恢复的一种石漠化类型,在林业用地中属于难利用地。镇宁县林业局为解决在白云质沙石山地上的造林难题,1998年从云南引进车桑子,在白云质沙石山地上进行造林取得了成功。文章就车桑子在白云质沙石山的造林技术进行评述,推广车桑子作为治理白云质沙石山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4.
《湖北林业科技》2015,(5):66-69
在介绍石漠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十堰市郧阳区境内的石漠化成因和现状,并提出了恢复石漠化的植被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以期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云南东南部红河州的半干旱暖热石漠化地区,年降水量仅800mm左右,而蒸发量达降水量的3倍左右,是云南石漠化植被恢复较为困难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造林试验,筛选出石灰岩山地原生树种——白枪杆的育苗、造林技术,在当地的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石漠化山地是指石头面积占60%—90%以上的山地。这些地方一般泥少石多土层浅且气候较干旱,水土流失严重,造林难成活。为搞好石山造林绿化,加快西部山区生态建设,现介绍几种石山造林适生树种,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析红河州石漠化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平 《林业调查规划》2008,33(3):104-107
在对红河州石灰岩溶山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和系统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分析基础上,根据多年的科学研究和治理实践,确定石灰岩溶山地造林树种的选择.提出了5种红河州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模式:林草模式、林果混交模式、林竹混交模式、林药混交模式和林藤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水源涵养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等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水源林的营造技术作了简要叙述。主要内容是树种选择、造林密度的确定、山地造林方式的设计以及幼林抚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阴山山脉狼山段横贯乌拉特后旗东西,为探索阴山山地困难立地条件人工造林的新途径,加快全旗生态建设步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开展了阴山山地狼山段造林技术初探。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和人为活动等方面分析了陆良县石漠化成因、分布,通过石漠化试点乡镇造林技术的成效分析,探索和总结了石漠化地区造林技术,以期为将来陆良县石漠化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西江水源涵养型生态景观林带营建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分别阐述了河滩沿岸和丘陵山地生态景观林带造林技术,为水源涵养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隆回县,地处湖南境内的衡邵干旱走廊,境内有石灰岩山地5.3万多公顷。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隆回县将裸露山地造林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结合起来,狠抓科技创新,严格培育管护,加大资金投入,摸索了一套以造林为主的石漠化生物治理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推行领导办点示范制度。为了加快石山造林步伐,实现绿化达标,1989年以来,隆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年带头办一个33公顷以上的石山造林示范点,县直机关和各乡镇主要领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一些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愈演愈烈,已经成为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分析石漠化问题的成因,努力探索石漠化问题解决办法,加强石漠化治理,其中,生物治理措施是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采取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在对石漠化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就如何加强石漠化整地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隆回县,地处湖南境内的衡邵干旱走廊,境内有石灰岩山地5.3万多公顷。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隆回县将裸露山地造林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结合起来,狠抓科技创新,严格培育管护,加大资金投入,摸索了一套以造林为主的石漠化生物治理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推行领导办点示范制度。为了加快石山造林步伐,实现绿化达标,1989年以来,隆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年带头办一个33公顷以上的石山造林示范点,县直机关和各乡镇主要领  相似文献   

15.
■云南开远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该成果采用实地栽培与抗逆生理指标、叶部旱生构造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了菌根技术,从2 8个树种中筛选出了耐旱耐热耐霜冻的适生树种1 3个,研究出了一套适用的育苗造林技术,使典型半干热岩溶石质山地的开远市造林成活率由原来的6 %提高到了80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会泽县的基本情况,对石漠化的危害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治理的必要性,探讨了会泽县县城面山石漠化造林技术,为石漠化地区的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林冠截留、地被物层持水能力、土壤水文性质等方面,研究了石质山区花岗片麻岩山地不同的造林树种,4年生水土保持试验林的涵养水源作用。同时提出了花岗片麻岩山地造林适宜的水土保持树种为刺槐、五角枫、山槐、车梁木和臭椿。  相似文献   

18.
1955年中央林业部曾公布了以造林工作为主要对象的全国林业区划草案,把全国分成了18个造林地区,其中陕西省的关中平原、陕北黄土地区、秦巴山地分别隶属于华北平原农田防护林区、黄土高原水源林区和华中山地水源林、用材林区。1959年省林业设计院制订了陕西省造林区划,将全省划分为10个造林类型区。由于时间较早,当时的资料有限,  相似文献   

19.
花岗片麻岩山地不同树种幼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林冠截留,地被物层持水能力,土壤水文性质等方面,研究了石质山区花岗片麻岩山地不同的造林树种,4年生水土保持试验林的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提出了花岗片麻岩山地造林适宜的水土保持树种为刺槐,五角枫,山槐,车梁木和臭椿。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作实践,分别从滇池流域石漠化及难造林地植被恢复技术的植被恢复原则、树种选择、石漠化及难造林地人工造林关键技术措施、技术及质量保障、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昆明滇池流域石漠化及难造林地植被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