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优良家蚕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是蚕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江苏省一直把优良家蚕品种的试养和鉴定放在海安县。2010年中秋期,海安县作为国家新蚕品种农村生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省农科院蚕研所运用现代家蚕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出华夏×平八等多对雄蚕品种,在省内部分地区试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解决这些品种在江苏省特别是苏中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我们在海安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于2001年春蚕期,在海安县首次开展了专养雄蚕品种华夏×平八的试养,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简要回顾了江苏省蚕品种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第5代蚕品种的形成过程及其经济性状。针对第5代蚕品种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新蚕品种选育的政策扶持、加强蚕品种的种性保持与改良、加强农村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育"精品"打造"名品"等旨在推动江苏省蚕品种选育和推广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俊明 《江苏蚕业》1999,21(4):18-19
<正>近年来,在省茧丝绸行业总会的领导和具体组织下,我省先后有8对新蚕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投入生产。这些品种共同的特点是,杂交优势明显、体质强健、抗逆性强、产量高、茧丝质量好,受到了蚕区广大蚕农的欢迎。海安县是江苏省农村新蚕品种中试点之一,近年来结合本县蚕区特点着力开展了新蚕品种的试点和推广工作,使用量不断增加,使用比例逐年上升。在农村推广第五代新蚕品种和生产管理方面,笔者认为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江苏蚕业》2011,(3):43-43
<正>2011年9月2日,"江苏省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暨蚕病防控技术高级研修班"在海安举办。海安县农委五楼会议室座无虚席,参加培训的是蚕桑科研、技术推广和一线指导的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有南通市各市县蚕桑站站长、海安县县镇两级蚕  相似文献   

6.
发展现代蚕业是新形势下蚕业生产的必然趋势,科技进步是推动现代蚕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结合海安县蚕桑生产现状,及近几年海安县实施科技入户的实际,深入论述了蚕桑科技入户工作对推动海安县现代蚕业发展的体会,并提出了科技入户的重点工作,以期为现代蚕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2003年8月8日江苏省蚕桑学会科普委员会在海安县召开了“蚕桑标准化工作研讨会”。生产、科研、教育等部门及学会老科技委员会近30名会员参加了研讨。会上海安县介绍了建设“省级桑、蚕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制订和实施蚕桑生产标准体系的情况。海安县“省级桑、蚕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是我省第一批《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8个项目之一,形成的丰产桑园栽培、桑树病虫害防治、高  相似文献   

8.
新蚕品种在繁育推广过程中的种性保持与改良关系到一对新蚕品种的命运和全省的品种布局,我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根据蚕业发展形势和我省实情进行了第五代蚕品种的更新。根据江苏省第五代新蚕品种的特性和种性保持的要求,本文从选择技术、校正鉴定技术等方面就加强母种种性保持工作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探索、完善新蚕品种种性保持与改良工作,提高新蚕品种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许明芬 《中国蚕业》2009,30(3):39-42
针对江苏省蚕区现行蚕品种推广情况,结合气候、环境、技术、饲养方式、生产设施、市场需求等特点,提出选育适合江苏蚕区的新蚕品种,应以强健、优质、高产、多元化为选育方向,并予以良种良法等技术体系配套,充分发挥蚕品种优良性状,促进江苏茧丝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蚕学会于1979年9月18至21日组织了一次对海安县乔木桑的考察活动。参加考察的有朱竹雯、刘明远、管守孟、曹诒孙、陆辉俭、郑声镛、陈则文、费达生、周玉英、刘长贵等同志。在南通地区多管局、海安县多管局负责同志及技术干部的陪同下,参观了海安县墩头公社创新大队、古贲公社新建大队和沿口公社沿口大队的乔木桑,还参观了海安蚕种场和如皋县新民公社五七林蚕场。海安县雅周公社尤正元同志,从1956年起在房屋前后先后栽植了180多株乔木桑,经  相似文献   

11.
海安县面对新形势下蚕桑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海安县探索开展蚕业规模生产试点建设,创新蚕业发展模式,为带动全县蚕业规模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稚蚕人工饲料中菜籽粕的添加效果邰宁文,张国政,杨仁政,庄怀壁,倪同时,马晓琳(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省海门县多管局)(江苏省海安县多管局)试验用廉价的菜籽粕作家蚕人工饲料添加成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饲料组成基础饲料组成...  相似文献   

13.
陈云  顾用群 《江苏蚕业》2007,29(1):36-40
家蚕品种资源保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培育新品种的重要资源。在品种资源保育过程中,加强对基础蚕品种选择和特殊性状育种素材的定向选育,达到了品种资源保存良好而性状不退化的目的,同时培育了茧形大,茧层高、茧质优,具有稳定遗传性的蚕品种,发现了多产卵蛾区小系,选配了新品种组合,为江苏省第六代蚕品种出台做好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 1993年5月12日至13日,江苏省丝绸协会、蚕桑学会在海安县联合召开了提高夏秋茧质量研讨会。全省14个产茧重点市县等共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认为,江苏省夏秋茧比重大,提高质量不仅关系蚕农收益,而且关系茧丝绸全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没有理想的夏秋当家品种是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加速夏秋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二、合理布局,选择适期,饲养合适的蚕品种,确定合理的饲养数量,推广方格蔟,严格蔟中管理技术,是提高夏秋蚕饲养成绩和茧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海安县近年来在蚕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提出了今后海安县现代蚕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三眠蚕品种首次在江苏省海安农村试养推广,为开发细纤度茧丝提供了新原料。本文介绍了品种性状、饲育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家蚕遗传育种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完成了江苏省四次大的蚕品种更新,并且第五代新蚕品种已经基本形成,正在逐步推广之中,第五代蚕品种能否充分发挥优势,能否在较长的时间内为江苏省蚕丝生产提供优质蚕茧,是摆在江苏省蚕桑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这将关系到我省今后十年乃至  相似文献   

18.
射阳县现有新老桑园面积3800hm2,年饲养蚕种15万张左右,生产蚕茧575万kg。2009年春被国家蚕业体系列为苏北站射阳试验点,为加快江苏省蚕品种的升级换代,进一步筛选适宜射阳县条件的优良蚕品种,射阳县于2009年春组织引进了新莹×玉泉100张家蚕新品种,与县内主推品种春蕾×锡方进行了对照试验,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原蚕小蚕用桑的叶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蚕小蚕用桑的叶质试验顾靖怡,谈建中,卫正国(江苏省浒关蚕种场)(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桑叶品质对原蚕饲育的重要性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对小蚕用桑品种及其适熟叶问题也已有较多的研究[1-3]。但是,由于决定叶质的因素比较复杂、蚕品种间的营养要求又有差异,因此...  相似文献   

20.
马晓林 《江苏蚕业》2005,27(4):34-37
海安县是江苏省蚕茧生产重点县,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和欣欣向荣的后劲。其主要经验 是:加强蚕桑基地建设,推进蚕桑规模经营;加强蚕桑标准化建设,推进蚕桑现代化进程;加强蚕桑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促进蚕业科技进步;加 强蚕桑生产的组织协调,促进蚕桑生产稳步发展;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增强蚕桑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