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搜集大量文献资料,主要综述了芳香植物的概念、分类、作用和价值等基本信息,阐述历史上人类对于芳香植物的应用,和当今世界国内外对芳香植物的应用研究,主要是作为园林景观方面的应用。总结芳香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类型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芳香植物在园林中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展望了芳香植物在景观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芳香植物是具有香气、可供提取芳香油的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的总称,是兼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芳香植物按生态习性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按香味类型可分为浓香型和淡香型2类。芳香植物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能够使园林艺术效果得到更加完美的体现。但是目前国内外对芳香植物的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香料工业、食品添加剂、药用保健等领域,而对芳香植物挥  相似文献   

3.
为客观呈现我国芳香植物在疗愈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我国芳香植物在疗愈环境设计应用研究相关领域的229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该领域研究现状、知识演进、研究热点、未来发展方向等。结果表明:近些年相关研究领域逐步趋于成熟,主要研究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作者及发文机构合作程度较低且分散;研究分为萌芽期、融合发展期、稳定发展期3个阶段;研究热点为芳香植物作用机制、芳香植物与人体保健功能,以及芳香植物与疗愈环境;研究前沿话题为景观设计、疗愈景观、康复景观。因此,未来研究中建议完善芳香植物数据库的建构以及加强风速和风向对芳香植物挥发物浓度和扩散程度影响的研究,并加快推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教学、应用,鼓励构建创新平台等。  相似文献   

4.
薛丹  殷倩 《中国城市林业》2015,13(5):28-31,47
文中回顾芳香植物景观应用历史,对芳香植物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和国内外关于芳香植物的功效研究及景观应用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围绕户外人居境域建设和传承发扬中国优秀园林文化提出芳香植物应用于保健型景观设计的3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贵州芳香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芳香植物等原料的需求量正在逐年上升。贵州芳香植物资源丰富,对芳香植物资源进行研究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贵州芳香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开发利用价值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贵州芳香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及园林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狭义上,芳香植物是可散发出香气和可供提取芳香油的植物总称。广义上,芳香植物是兼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且大多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芳香植物在园林绿地中起到绿化、美化、香化,净化空气,改善人体情绪等作用,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约有芳香植物800余种,隶属100余科200多属,分布遍及全国。并概述了国外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和园林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我国的芳香植物应用历史,我国应用芳香植物历史悠久,到了现代,芳香植物的观赏特性、生态价值、保健功能等被有效开发,出现了保健园、夜花园、盲人园等专类园。提出加强芳香植物资源的调查、引种驯化及新品种的培育;加强对影响因素的定量化分析,优化芳香植物应用的健康配置;建立多感官园林景观设计的评价体系等芳香植物在我国的园林应用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我国芳香植物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对木本植物幼苗生长的作用,及其实用的可能性,最近在国内外的报导逐渐增多。从报导来看,都肯定了赤霉素有打破休眠、促进生长和发育等作用。赤霉素对桉树、橡树、杨树、尖叶械等数十种苗木都有巨大的刺激作用。经赤霉素处理的杨树植  相似文献   

8.
我国芳香植物资源、开发应用现状及其利用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芳香植物资源是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不仅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能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从芳香植物的定义出发,分别探讨了芳香植物的分类、我国芳香植物资源状况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实施芳香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酸雾会对人体、建筑物等造成伤害, 酸性较高的酸雾还会抑制植物生长, 导致森林衰退。文中主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酸雾形成、消散和减少及其影响因素, 酸雾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酸雾对植物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酸雾化学特征、酸雾与森林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酸雾的控制对策等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前,越来越多的疾病患者都乐于接受植物来源的药物治疗疾病,与此同时,芳香植物凭借其在家庭和工业生产上的广泛用途在贸易市场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两者可合称为药用芳香植物(MAPs),随着人类对MAPs需求的增加,人工种植是实现其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一些重要的MAPs作物,其在种植方法、采收和加工技术、遗传改良和质量控制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国内外利用农林系统实现药用芳香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树木公园的芳香植物进行调查,整理出“广东树木公园芳香植物名录”,该名录共包括芳香植物53科132属221种。名录收集整理了芳香植物的特性,通过对芳香植物的研究分析,有利于了解广州地区芳香植物资源,为该地区芳香植物的开发利用,芳香植物园的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干旱、土地盐碱化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胁迫因子。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对逆境适应能力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探索如何将逆境胁迫对植物的伤害降到最低以及如何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已成为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盐性机理,提高其耐受性,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别综述了低温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寒性、耐旱性、耐盐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及提高植物耐寒性、耐旱性、耐盐性的途径,展望了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抗逆性植物种质的筛选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藨子属(Ribes Linn.)植物绝大部分处于野生生长状态,其资源数量和分布区正逐年减少,研究其生理特性和保护亟待加强。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茶藨子属植物的抗逆性表现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分析了低温、高温、干旱、盐碱、病害等逆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发现许多逆境能诱导其形态结构、代谢特点(水分状况、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发生明显变化,茶藨子属植物通过生长发育调节、代谢调节、渗透调节等几种方式增强抗逆性。在掌握茶藨子属植物生长环境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逆境生理,可为该物种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总结近年来国内对植物内生真菌生防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显示,内生真菌广泛分布在健康植物各个组织、器官内,在与植物经历协同进化后,可形成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类似的活性产物,其种类丰富多样,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杀死植食性昆虫以及促进宿主植物生长等生防作用。基于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新型生防菌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植物的生物量是其获取外界资源的基础,生物量分配是植物对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一种生长策略,探讨了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策略有助于预测未来环境变化下植物的生长和分布趋势.分别从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两种因素下综述了植物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总结了在不同生长条件下植物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差异,阐述了植物通过改变地上与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16.
芳香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对人体具有医疗保健功能.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高校师生在校园中不同区域对芳香植物保健功能的需求.结果显示:①希望教学区中的学习区主要满足振奋提神、消除疲劳、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功能,休闲区主要满足舒缓放松、消除疲劳、振奋提神的功能;②希望生活区中的运动区主要满足振奋提神的功能,休闲区主要满足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17.
竹类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作用指标作为植物重要生理特性指标,受植物自身遗传特性与周围环境因素影响。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反映植物遗传特性以及植物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响应对策。因此,研究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指标与光合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和应用价值。竹类植物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竹类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的研究可为竹子经济栽培、经营管理、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文中总结了竹种光合特性已有研究成果,归纳影响竹子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子,评述竹类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研究内容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响应,探讨竹类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竹类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南宁市8所医院园林绿地植物景观的调查,着重统计分析其中的园林芳香植物种类及其应用状况。结果表明:南宁市医院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芳香植物有52种,隶属于29科45属;芳香植物以乔木和灌木为主,草本和藤本植物应用少;其中乡土芳香植物15种,占总数29%;各医院花香型植物居多,浓香型与淡香型植物比例因医院而异;多数芳香植物应用频率低;芳香植物配植形式较单一,以点植、丛植和列植方式为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