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探讨了堆载预压的加固机理及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作了两者的分析与比较,讨论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软土处理中的加固特征。同时介绍了一些工程应用实例,具体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应用效果及应用前景,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技术成熟可靠、经济合理,在工程建设中推广使用,必将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地基是建设工程项目非常重要的基础部分,水利工程项目也不例外,地基处理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本文首先分析软土地基的含义和危害性,然后提出强夯法、化学固结法、旋喷法、预压砂井法等4种处理技术,以供广大项目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基稳定性是地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控制因素。本文在按地基承载力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普朗特尔极限承载力公式和魏锡克极限承载力公式,并结合概率统计理论对地基稳定性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分析中土的内聚力C、内摩擦角ψ及土的容重γ皆为随机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由此得出了地基稳定的可靠性指标和失效概率,定量分析了地基稳定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4.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应用真空井点降水联合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通过施工沉降观测和理论分析,对真空井点降水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及加固有效深度、有效应力的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验证了真空井点降水联合预压加固施工方法在寒区环境的适用性,分析了在该条件下,本施工方法的加固效果和沉降变化规律,为基础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检验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保证运行的安全性,针对饱和黄土地区首次修建的15×104 m3超大型非锚固油罐进行现场充水试验,通过在油罐罐壁和环墙基础钢筋表面粘贴应变计在油罐地基埋设沉降计,测试充水过程中的罐壁应力、环墙应力和基础沉降,分析罐壁应力、环墙应力,在基础沉降变形的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充水到最高水位22.2 m时,距离罐底以上3.34 m处罐壁环向应力达到284.9 MPa,罐壁的环向应力随充水水位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关系。环墙内侧上部受到油罐传递的压应力,内壁整体受到环墙内垫层传递的压应力,环墙内侧1.0 m处环墙应力最大值为1 091 k Pa。油罐基础的沉降变形大部分为塑性变形,在充水试验结束后能较快趋于稳定,整个底板的沉降呈现碟形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超大型储罐在黄土地基的设计和建造中提供技术依据和设计参数验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弹性地基梁法存在的问题,考虑水闸闸室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对一单孔水闸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将底板内力和应力结果与弹性地基梁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中考虑了多种因素对底极内力和地基反力的影响,进行了九种情况的有限元计算.成果表明,对于平底板内力和地基反力都与弹性地基梁法所得结果有差异,有限元结果更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在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软弱地基处理现状,通过分析软土的特征及危害,介绍了几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建筑设计处理措施及施工方面的原理及作用。  相似文献   

8.
结合新疆奎屯至赛里木湖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盐渍土软弱地基处理实例,研究了盐渍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挤密砂砾桩加固软弱地基的机理,对振动挤密砂砾桩处理盐渍土软弱地基效果进行了重点分析。工程完工后的地基承载力试验及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加固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9.
大港地区某油库的4座油罐发生了倾斜事故,罐区的土层是以粘性土为主的第四系松软沉积物,特点是强度低、结构稳定性差、松软易扰动、渗透性差。分析了罐区基础倾斜的原因,①对软基础处理不当,未采取措施改善地基土的排水条件,②忽视了加荷速率与充水速度的控制,致使施加的荷载超过了地基承载能力,③施工中破坏地表层结构等问题。对罐基础补救的最佳措施是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可有效地解决罐基础的继续下沉及罐心大锅底扩大和倾斜问题。为保证软地基土油罐的安全使用,需要对软基础合理处理,即根据地基持力压缩层的工程特性决定加荷充水速率的大小;由油罐特性、荷载分布特性决定采用天然地基、筏片基础、砂桩等相应的基础方式;油罐基础间应设计有沉降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0.
多层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处理是关键问题.分析了先水平后垂直、先垂直后水平、《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等方法的计算原理、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理论和算例分析表明,先水平后垂直、先垂直后水平两种方法计算地基沉降量是等效的.先垂直后水平将地基简化为单一均质体,计算简单方便,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法计算地基沉降量.  相似文献   

11.
韦建玉  金亚波  屈冉  吴峰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50-4551
[目的]研究环境生态因子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K326与云烟85为试材,选取中部烟叶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采用生理生化指标与生态指标关联的因子分析法,研究生态环境与烤烟品质的关系。[结果]烤烟叶片内所测得的16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含量最高,约占到总氨基酸含量的1/3。两品种中,以云烟85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土壤pH值和含钾量对烟叶氨基酸影响较大。土壤pH值和海拔对叶片厚度影响最大,与海拔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关。土壤含氮量和土壤pH值对比叶重影响较大。环境对色素的影响较大,其中对叶绿素的影响比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更大。温度和海拔高度对腺毛密度影响较大,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结论]环境生态因子影响烤烟的内外品质。  相似文献   

12.
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吸附特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吸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能力大大降低,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Гmoc和吸附分配系数Koc分别只能达到原样的68.58%和28.24%,说明腐殖质是影响氨氮在风沙土上吸附特征的主要因素;轻组有机质是一类橡胶态胶体,氨氮在橡胶态胶体上的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其碳标化吸附分配系数为81.58;重组有机质对氨氮的吸附起主导作用,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为3350.55mg.kg-1;重组有机质是一类玻璃态胶体,氨氮在玻璃态胶体上的吸附除分配作用外,还存在孔隙填充方式的吸附;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紧结态腐殖质(胡敏素)对氨氮的吸附起关键作用,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可达6626.30mg.kg-1,影响机制主要为稳、紧结态腐殖质是形成土壤疏松多孔团聚体结构的重要胶结物质。在其所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存在着孔隙填充方式的氨氮吸附。考查土壤对氨氮的吸附能力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土壤对氨氮吸附特征的重要因素。以重组为基准,轻组有机质、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携载吸附态氨氮可分别按重组的0.59、1.05倍和2.50倍估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成土母质对桃形李品质的影响,为浦江县更好的发展规划桃形李产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浦江县的岩-土-果实及其根系土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对比研究不同成土母质区的桃形李品质和岩石、土壤及根系土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结果]浦江桃形李的品质与Ca、B、Zn呈正相关,与Si呈负相关;晚更新世红土风化物中桃形李品质最好,其次为中更新世红土风化物,酸性火山岩类风化物最差。[结论]浦江桃形李适宜种植在中晚更新世红土风化物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4.
利用福州市主要行道树修剪废弃混合粉碎物料进行堆肥,添加鸡粪调节C/N比,通过实时监测,探究堆肥好氧发酵过程中养分含量变化及堆肥对植株翠芦莉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合福州市常用园林树木粉碎物料堆肥的腐熟条件,为研制高架桥园林植物营养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持续下降,全氮、全磷、全钾以及总养分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堆肥第10d时温度达到50℃,并趋于稳定。pH值在堆肥过程中先呈上升趋势,后逐渐下降,在35d左右趋于稳定。含水率在堆肥过程中呈现下降的趋势。第35d时,C/N比达到了堆肥已经腐熟的要求范围(15~20∶1)。施用堆肥的处理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累积量均高于未施用堆肥的处理,且土壤与堆肥物料1∶2配比时,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养分含量达到最高。表明堆肥温度45~49℃,平均温度48℃,C/N比19.50,pH值为9条件下,园林植物粉碎物料堆肥在第35d时达到腐熟,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分别为1.28%、1.73%、1.95%,可以作为轻质营养土的原料;土壤与堆肥比例1∶2时最有利于植株翠芦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对苹果梨不同枝类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和a/b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梨不同枝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为:有果短枝叶片、无果短枝叶片和营养枝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高峰期分别出现在7月初、7月末和8月初;不同枝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不同.总的来看,以无果短枝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为有果短枝,营养枝叶片叶绿素含量最低;不同枝类叶片中叶绿素a/b比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双峰曲线变化,高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初和9月末,9月初出现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matK、rbcL与trnL基因,分析了中国薯蓣属植物缠绕手性的系统发生关系;利用matK基因,从大分类单元角度进一步分析了缠绕植物的系统特征。结果显示左、右旋缠绕植物物种存在显著的系统发育特征:matK数据中的右旋薯蓣聚成独立的进化枝与rbcL基因的分析共同支持右旋物种的单系性;rbcL和trnL的数据均较好地显示了右旋薯蓣的单系特征[除多毛叶薯蓣(D.decipiens)和甘薯(D.esculenta)外];在大分类单元上,缠绕植物手性性状则呈现出明显的多系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国区薯蓣属的分类中,手性特征是较可靠的性状特征,《中国植物志》薯蓣属章节直接将右旋物种归入周生翅组(sect.Enantiophyllum)较合理。但在世界范围上看,在小分类单元的薯蓣属内和薯蓣科及其他大分类单元内,手性特征都具有单独多次起源的性质,因此在执行分类时应当慎用这个性状。对于手性特征的起源问题,最新的观点倾向于否定南北半球物理差异相关的假说,但其结论的正确性有待商榷。结合地质事件研究薯蓣属等具有两种手性方向的小分类单元,以及构建突变体的方法,有助于最终解决植物手性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日照时间对河北怀来霞多丽葡萄成熟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以河北怀来霞多丽葡萄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成熟度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2004—2008这5年的田间试验结果与气象材料,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月最高温度、5月平均温度、5月最低温度、7月最高温度、7月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糖度的积累有显著影响。5月活动积温、6月最高温度对霞多丽葡萄总酸含量有显著影响。5月活动积温、8月日照时间、8月最高温度、9月最高温度对霞多丽葡萄糖酸比值有显著影响。4月活动积温、7月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的pH具有显著影响(在0.05水平上)。【结论】不同时段的温度和日照时间对怀来地区霞多丽葡萄的糖度、酸度、糖酸比、pH等成熟度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规律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穗型水稻群体遮光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不同穗型、不同稻米品质的粳稻品种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从齐穗期开始进行遮光处理,对比分析不同穗型群体遮光与品质的关系。在加工品质上,遮光使直穗优质米品种辽粳294的整精米率明显高于未遮光的处理,对其它类型品种则无显著影响。在外观品质上,遮光对稻谷粒形影响规律为:遮光使米质较差的辽开79-3和巴利拉的谷粒变得短小,而对米质较好的辽粳294和辽粳371则影响不大。遮光对稻米粒形的影响尚无规律可循。在垩白性状上,遮光使所有供试品种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均增加,并表现为弯穗品种较直穗品种增幅大,优质品种较劣质品种增幅高。在营养品质上,遮光使各类型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且直穗品种增加的幅度较大,使直链淀粉的含量下降,且直穗品种降低得较明显。在食味值方面,遮光对直穗品种食味值影响较为显著,使其食味值降低,而对弯穗品种的影响则是有升有降。  相似文献   

19.
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发生趋势及Bt棉花的控制效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新疆南部棉花种植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棉花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棉花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棉铃虫具有在新疆南部猖獗危害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本文报道了南疆棉铃虫发生趋势及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效率的研究结果。【结果】1993~2004年对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数量变化的监测显示,1997年后棉铃虫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表明南疆粮棉混作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已导致棉铃虫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2002~2004年对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 和 CpTI杀虫蛋白)和对照品种棉铃虫种群动态的研究显示,二代棉铃虫是南疆地区棉花的主要危害代别,抗虫棉花对幼虫的控制效率可达75%以上。在棉铃虫发生中等年份,转基因抗虫棉花可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结论】鉴于棉铃虫的严重危害,南疆地区有必要发展基于Bt棉花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核心和前沿问题。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阐明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功能的作用机制,充分认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物种多样性和变化机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及对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生态学家们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假说,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争论,其焦点是竞争与共存的关系问题。笔者就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