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5年春我们来到圻春县横车公社一大队办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样板。这个队属丘陵地区,垄田多。粮食复种指数大,水田双季稻多,冬季能起坂冬播的塝田都种大、小麦和油菜,其余的田绝大部分是泥烂水冷的冬泡田。过去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形成粮食低产的主要原因是肥料不足。1964年各我们建议他们引种发展水田红花草绿肥,以解决缺肥问题。但是垄田能不能种绿肥?这个队  相似文献   

2.
以常规稻合丰占为材料,开展田间裂区试验,主因素设稻草不还田和全部稻草还田2种处理,副因素设冬闲和冬种绿肥并全部还田2种处理,研究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及其互作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和稻田CH4排放的影响,以期为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稻草全量还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4.8%,主要原因是稻草还田促进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每穗粒数,但稻草还田极显著增加稻田CH4排放量,平均增幅为41.8%;冬种紫云英绿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3.6%,同时稻田CH4排放量也增加,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无论是对水稻产量还是稻田CH4排放,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处理之间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表明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CH4排放的表现,冬种紫云英绿肥可作为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力更生繁殖足够的绿肥种子,是大力发展绿肥的前提。生产实践证明,红花草和苕子在我区各地都可以留种,种子产量也相当高。但按照过去区外资料,红花草的留种田,有不少地方只能种一季晚稻,或者早稻因迟插,每亩减收100—150斤。过去区内的全州、兴安、灌阳等地,苕子留种田的水稻也往往每亩减收100斤左右。因此,既要抓好绿肥留种,又要使绿肥留种田的水稻稳定增产,这是生产上极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红花草压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惠清 《广西农学报》2006,21(4):1-2,55
冬种绿肥(红花草)不仅能培肥土壤、改造中低产田、实现高产稳产农田,也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本试验结果表明:绿肥压青能促进水稻和生长发育,提高稻谷产量,在中低肥力的田块以红花草压青30000公斤/公顷为宜。  相似文献   

5.
爱国人民公社位于安徽省寿县南部,全社有十三个大队,一百三十八个生产队,十八万亩耕地。经营的主要作物为水稻、小麦、大豆等,其次为棉、麻、油料等经济作物。栽培制度是双季稻——冬閒(或冬种绿肥红花草)、小麦——中稻或黄豆的一年二熟制。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群众发挥了冲天干劲,农业生产不断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群众性的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枞阳县红花草绿肥生产现状,对枞阳县稻茬红花草绿肥生产滑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红花草绿肥生产的意义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 双季稻的发展前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一是提高一季中稻的单产,二是提高水稻复种次数,即双季稻的两熟总产。 各地稻田有冬水田和水旱两熟田两种类型,在具备适合种植双季稻的气候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花桥村位于长沙县东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气候温和,土质良好,适于种植水稻。该村地形较为复杂,有冲田、塅田、高岸田和易涝田,耕作制度为双季稻——绿肥及双季稻——油菜,常年种植双季稻面积约1300亩。历来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有稻飞虱(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稻黑尾叶蝉、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次要害虫有稻蓟马、稻象虫甲、稻白翅叶蝉等。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过上防治水稻病虫害主要依靠化学农药,1979年全村平均每亩农药费用为5.91元,个别小组高达12.37元。1980年起,洲南农学院植保研究室生态组与长沙县植保站合作,在农牧渔业部和省农业厅的帮助下,在该村开展稻田生态系统病虫综合治理的实践,几年来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现将情况报道如  相似文献   

9.
北方高寒地区的旱地绿肥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a),南移过淮河,在淮南丘陵低产水稻区种植,经过反复试验,证明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目前已在定远县朱湾公社等地,作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一项改土增产措施,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推广. 草木樨为什么要南移? 这个问题是在红花草北移之后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的情况下提出来的.1963年红花草在江淮之间扩大种植,对农业增产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红花草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淮南地区尤其是定远、凤阳、嘉山、长丰等县,因为土壤瘠薄,又经常遭受干旱威胁,影响红花草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求有抗逆性更强、改土作用更大的绿肥来适应淮南地区的土壤和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中嘉早17号为早稻材料,以湘晚籼12号为晚稻材料,设置稻田冬季养鸡、施用生物炭、养鸡配施生物炭3种处理,以冬季休闲为对照,研究各处理下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及其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处理各生育期早稻的分蘖数降低,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生育期晚稻分蘖数显著提高;在双季稻生长的大部分时期,养鸡和养鸡配施生物炭处理双季稻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和水稻产量构成均高于对照,双季稻的实际产量显著提高,产量增幅达8.3%~19.1%;养鸡配施生物炭处理双季稻田土壤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提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双季稻田冬季养鸡配施生物炭是一种既能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提高土壤质量的冬闲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农垦皖河农场扩种红花草10000亩,推动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绿色农业同步发展。一是结合提高低洼田复种指数。低洼田地下水位高,不宜种植小麦、油菜等品种,改种红花草可提高复种指数。二是结合秸秆禁烧,种植红花草可减轻秸秆禁烧压力。三是结合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利用冬闲田种植红花草绿肥,可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紫云英又叫红花草,为豆科植物,是南方稻区主要的冬季绿肥兼牧草。紫云英产量高,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鲜嫩多汁,既是一种很好的青饲料,又是优质绿肥。据测定,每1000kg紫云英鲜草压青相当于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上海地区不同绿肥品种在不同播期对绿肥最终产量的影响,筛选出不同播种时间适宜种植的绿肥品种,从而选择与播期更适宜的水稻品种进行搭配种植,特进行了不同播期对不同绿肥品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个绿肥品种均表现为播种时间越早,产量越高,均以在10月下旬之前播种为佳。在9月下旬播种绿肥,品种应选择红花草,如需提高经济效益可选择草头;在10月中旬播种绿肥,品种应选择油菜;在10月下旬播种绿肥,品种应选择蚕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县冬季绿肥-红花草面积减少原因,提出扩大红花草生产及提高单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红花草,又名紫云英,是我国广泛利用的高产、早熟稻田冬季绿肥。江西省宜春市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在项目示范区内大力发展绿肥生产,建立红花草高产样板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农业生产大发展。据统计,宜春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双季稻田冬种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的多年经验总结,提出从种子处理、选地、护苗保苗等肥水管理到绿肥压青各个关键环节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业厅制訂的《红花草、苕子栽培技术规程》,反映了我区绿肥生产与科学实验的成功经验,是我区绿肥生产斗爭一个有力的武器。这套規程試行以来,經过两年生产实践的考驗,証明其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正确的,那里认真实行,那里种的绿肥就获得成  相似文献   

18.
紫云英(红花草子)和苕子(兰花草子)是我省水田两种主要豆科绿肥作物。抓好种、管、沤、收四个环节,就能在新区把草子绿肥一年种好,获得绿肥高产和种子丰收;在老区也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绿肥和种子产量。现就这四个环节,提出个人的意见供有关生产部门参考。 一、播种  相似文献   

19.
古崇 《油气储运》2011,(28):46-47
紫云英又叫红花草,为豆科植物,是南方稻区主要的冬季绿肥兼牧草。紫云英产量高,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鲜嫩多汁,既是一种很好的青饲料,又是优质绿肥。据测定,每1000千克紫云英鲜草压青相当于4千克纯氮、2千克五氧化二磷等。用  相似文献   

20.
我省稻田双季稻绿肥长期连作,致使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变坏。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其经济效益是当前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豆(玉米)稻复种制对士壤结构和理化性状的影响,国内外作了很多研究,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目前国内还报道得很少。本试验研究了豆(玉米)稻复种制与双季稻绿肥田土壤和晚稻根表微生物的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呼吸强度,试图为调整和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