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胡福良  黄坚 《中国蜂业》2006,57(6):17-18
养蜂者深有体会,每年夏季高温季节到来之后,蜂群群势不断下降,蜂王浆产量骤减。到秋季时,一般蜂群群势下降1/3,有的甚至1/2以上。蜂王浆产量一般减少1/2以上,有的甚至停产。这种现象养蜂人称之为“蜂群变衰”。蜂群变衰是全年养蜂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全年蜂王浆产量最低的时候,因此预防蜂群变衰是获得全年蜂王浆高产的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还为强群秋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关于采集蜜蜂蜂毒几个问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5~9月用“封闭式蜜蜂蜂毒采集器”进行采集蜂毒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采毒后的工蜂损失率为1~2%。20日龄工蜂采毒后平均寿命缩短3.08天。采毒后的工蜂经2个小时的恢复后才能出巢采集,采毒后的工蜂还可再次采毒,10框、12框、15框蜜蜂群势的蜂群,分别产蜂毒0.425克、0.575克、0.7克,以每克蜂毒60元计算,投入每个人工生产蜂毒的产值为29.67元,每群每天生产蜂毒的平均产值为1.19元。  相似文献   

3.
提高蜂王浆产量,就会提高养蜂经济效益.如何提高蜂王浆产量呢?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一、培养强群,蜂群群势要达到16框以上 在蜂群中,蜂王浆是由青年蜂分泌的,所以,要提高蜂王浆产量,蜂群中就必须要有大量的青年蜂.如果只有8~10框足蜂,就不可能夺取蜂王浆高产.为此,必须培育青年蜂多的强群,使群势达到并较长时间保持在16框以上,为增产蜂王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蜂王浆生产概况我国是养蜂大国,饲养蜂群约有800万群。全国约有2万个大型蜂场生产蜂王浆,200群左右的蜂场如全年满负荷生产蜂王浆,产量可达1吨。目前我国蜂王浆年产量超过3000吨,占世界蜂王浆总产量90%。我国蜂王浆生产有潜力,如全国所有蜂场都生产蜂王浆,产量可突破万吨大关。我国蜂王浆高产的优势也很多,如选育出产浆高的品种"浆蜂"  相似文献   

5.
邱隽斌 《蜜蜂杂志》1999,(11):12-14
接上期3市场营销情况1975年开始出口,当年出口10t,1985年生产450t,出口170t,1990年生产突破1000t,出口370t。1992年以来,中国养蜂生产出现滑坡,蜂群数量减少,蜂蜜产量较大幅度下降,而蜂王浆产量比较稳定。1996年全国养蜂约650万群,年产蜂蜜为18.37万t,比历史最高年蜂群减少110多万群,蜂蜜减产2.4万t,蜂王浆产量为1000多t。从蜂产品市场情况看,国内市场蜂蜜走俏,价格回升,蜂王浆滞销,价格不稳定,呈下降趋势;国际市场蜂蜜、蜂王浆市场看好,价格上扬。蜂蜜…  相似文献   

6.
老瓜头盛夏开花,流蜜时间长,蜜多粉少,对蜂群繁殖不利;蜂王浆的产量很低,质量差,容易发酵翻泡。在开花流蜜期内,采用蜂箱下面挖地坑灌水,提高蜂箱内部均湿度;生产蜂王浆当中,每次移虫加王浆框时,加入一个50克的花粉饼。通过对比,在正常的情况下,可提高蜂王浆产量1.04倍,增加王浆的光泽度,提高王浆的质量,蜂群又能多采蜜、多繁蜂,每群蜂可增加42元的现金收入。  相似文献   

7.
陈黎红 《中国蜂业》2002,53(6):34-34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 ,也是蜂产品生产及出口大国 ,蜂产品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2 0 0 0年统计 ,世界蜂群总量 5 490万群 ,中国蜂群存养量 683万群 ,占世界蜂群总数的八分之一。现全国年产蜂蜜约 2 0万吨 ,蜂王浆约 180多吨 ,蜂花粉约15 0 0吨 ,蜂胶约 3 0 0吨 ,还有数量相当的蜂蜡、蜂毒、蜂蛹、蜜蜂幼虫等产品 ,60 %以上用于出口。 2 0 0 1年 ,仅蜂蜜出口 10万吨 ,创汇近 1亿美元 ;蜂王浆出口10 98吨 ,创汇 165 2万美元。中国蜂业已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今年 ,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 ,对于一个名副…  相似文献   

8.
选择基本情况相近的蜜蜂48群,随机分成4组,每组12群,在外界环境缺少粉源季节分别利用茶花粉、油菜花粉、鲜牛奶和大豆粉饲喂蜜蜂,测定工蜂初生重、蜂王浆产量和10-HDA含量。结果表明,饲喂纯花粉与饲喂大豆粉的蜂群相比,其所育工蜂初生重、蜂王浆产量和10-HDA含量,差异显著;饲喂纯花粉与饲喂鲜牛奶的蜂群相比,其所育工蜂初生重和10-HDA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蜂王浆产量以饲喂鲜牛奶组最高,且差异显著。因此,建议在缺少粉源的蜜蜂繁殖期使用纯花粉饲喂蜂群,蜂王浆生产期可用鲜牛奶作为蛋白质饲料饲喂蜂群。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养蜂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我国蜂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的蜂群和蜂蜜产量均占世界第二位。蜂蜜和蜂王浆的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的统计,1985年全国蜂群数已达600余万群,年产蜂蜜15万吨,蜂王浆500余吨。与1978年相比,蜂群数和年产蜂蜜量均增加50%以上,蜂王浆产量和出口量均增加两倍以上。蜂产品的综合利用迅速发展,初步改变了单一生产和出口原料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10.
朱平 《中国蜂业》2002,53(3):44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的气候条件及蜜粉源植物并不相同 ,特别是蜜蜂的品种、品系繁多 ,所以在育王和用王方面上也应从实际出发 ,不能墨守陈规。2 0多年前生产蜂王浆 ,每群每次只能取 1 0多克。那时笔者利用工作之余饲养几群蜜蜂 ,育王时采取复移的方法 ,处女王出台后碗内剩的浆也不多。随着蜜蜂品种的改良 ,蜂王浆单产越来越高。十几年前笔者的蜂群每次浆产量也达 3 0克以上了。此时育王只需一次移虫 (每群育 2 0~ 3 0个台 ) ,处女王出台后余浆渐多。两、三年前当蜂王浆平均每群每次产量已突破1 0 0克大关之时 ,育王再用复式移虫的方法就没有…  相似文献   

11.
蜂王浆是意大利蜜蜂生产的主要蜂产品之一,也是养蜂者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测试了群势大小对意大利蜂群生产蜂王浆的影响,结果表明:王台的接受率、单台产量、酸度、10-HDA含量均随着蜂群群势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蜂王浆中水分含量刚好相反,呈下降趋势。当蜂群群势达10框时,王台接受率较9框有极显著提升,达72.98%,11框较10框也有极显著提升,达82.91%,12框较11框增加不显著,达83.20%;当蜂群群势达10框时,单台产浆量较9框有极显著增加,达336.49 mg,11框较10框显著增加,达371.76mg,12框较11框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为368.92 mg;蜂王浆酸度11框较10框、10框较9框均显著提高,12框较11框提高不显著;10-HDA含量11框较10框显著提高,其他虽整体呈增加趋势,但相邻间差异不显著;蜂王浆中水分含量10框较9框显著下降,其他相邻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1984年,湖北省黄岗地区国营龙感湖农场养蜂场石建军、陈国松两组在不影响取蜜、产浆和繁蜂的前提下,取蜂毒100余克,价值三千余元,占该组总产值20%。他们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一、选育和组织强群,掌握取毒时机1.选育高产蜂种。抗逆性强,繁殖快的蜂种,蜂毒产量亦高。因此,要提高蜂毒产量,必须结合育种,选用繁殖快,能维持强群,自卫能力强的蜂种。2.培育和组织强群。饲养强群是提高蜂毒产量的有效措施,群势大、工蜂多,排毒能力也强。在生产蜂毒过程中,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蜂群繁殖。对取毒群应适当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人工移虫生产蜂王浆和培育蜂王是模拟蜜蜂自然育王规律,此方法费工费时,质量和产量都较低。试验研究表明:根据蜂群自然繁殖规律,利用配套专利工具(多功能组合式王笼、多功能王台巢脾)和技术,让蜂王成片地往王台里产卵,不用移虫,其方法简便。试验结果表明:养蜂100群,人工移虫生产蜂王浆和培育蜂王需6人以上,不移虫生产蜂王浆和培育蜂王只需1人,王浆单产增加40%,提高工效6倍。  相似文献   

14.
善于利用分蜂群是提高蜂群产量的一项技术措施,此文就“分蜂不离群、同巢饲养”为例谈谈分蜂群的利用问题。近几年蜂产品的生产也随着市场的需求,从单一生产蜂蜜而转向多产品生产,蜂王浆生产成了养蜂的主要经济收入,它比采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麦饭石中华I号对意蜂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其对蜂群的王台接受率、蜂王浆产量及蜂群群势都有明显作用,其中王台接受率提高11.79%,蜂王浆产量提高10.44%。本文就麦饭石的作用机理作了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高温季节,通过给蜂群施加不同的环境控制措施,会使蜂箱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存在着本质差异。从而使蜂王浆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在高温季节,只要给蜂群遮荫,同时坚持巢门喂水,产浆效果最佳。采用此法较传统方法每群蜂每年多生产王浆600克,共计可增收节支约92元,具有较大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到1990年,中国养蜂达764.5万群,年产蜂蜜19.3万t,蜂王浆生产从无到有,年产量突破100Ot;当年出口蜂蜜8.8万t,出口蜂王浆387t,共换取外汇8500多万美元。与1979年相比,蜂群数、蜂蜜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增长44.3%,75.6%和76%;蜂王浆产量和出口量则分别增长5.66信和7.06倍,成为世界蜂业大国。蜂蜜的出口量和蜂王浆的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1蜂王浆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中国于1957年开始试生产蜂王浆。1957年夏,陈剑星少量生产蜂王浆并进行临床试验。此时不断有国外生产蜂王浆情况的报道,被译成中文在养蜂刊物上发表,据称蜂…  相似文献   

18.
饲喂和群势     
克兰.  GJ  袁秀泉 《中国蜂业》1989,(4):32-33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影响产量的各种因素。 1.最佳群势甲、群势和产量的相互影响随着群势逐渐增强,强群不但能维持蜂群生活,而且还能采集到商品蜜。在天气温暖的流蜜期,我们进行的田问试验结果如下:平均有5万只蜜蜂的蜂群,每日采蜜4.5千克,只有3.5万只蜜蜂的蜂群,每日采蜜仅2千克。有3.5万只蜜蜂的蜂群需用2  相似文献   

19.
春季蜂群发展到10框时,大部分老王群会产生较强的分蜂热,这样的蜂群如果不及早的采取措施,就会严重地影响夏季蜜、浆的生产和蜂群的繁殖。对于生产蜂王浆的蜂群是用老王好呢还是新王好,数十年的产浆实践证明,短时间产浆用老王  相似文献   

20.
一、培养强群,使蜂群群势达到12框以上的足群。蜂王浆是由青年蜂分泌的,是供给蜂王和蜜蜂幼虫的主要食料,所以,要增加蜂王浆产量,就必须要有较多青年蜂的强群,并要适时调整产浆群。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