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2年生柴胡9个性状:株高、分蘖数、茎粗和、须根数、分枝数、根长、叶型、叶面积和根重等的遗传参数和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茎粗和、分枝数与决定药材产量的根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9和0.4457,均达到显著水平;根重与决定药材质量的根长相关系数为0.4487,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叶型柴胡的叶面积与根重相关系数分别为宽叶型:1.012、长叶型:1.2021、竹叶型:3.1187,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并且每种叶型柴胡的叶宽、叶长与叶面积的相关系数也分别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说明在2年生柴胡的优良品系选育的过程中,可依据茎粗和、分枝数、根长、叶总表面积等性状来判断决定经济产量的根重。  相似文献   

2.
欧李杂交F1代植株营养器官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欧李杂交后代植株的遗传多样性,为培育欧李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欧李‘农大4号’בDS-1’和‘农大7号’בDS-1’这2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植株为试材,对其株高、茎粗和叶片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农大4号’בDS-1’和‘农大7号’בDS-1’正、反交后代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在其F_1代中多呈连续变异的正态分布状,表明此2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可能均属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2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植株的株高、叶长、叶宽和叶面积都低于亲中值,各性状遗传传递力都高于70%,优势率均低于20%,且其茎粗和叶面积的变异系数都高于20%,表现出高度变异特性。‘DS-1’ב农大4号’和‘农大7号’בDS-1’这2个杂交组合后代植株茎粗的超高亲率分别为43.40%和33.33%,均高于另外两个杂交组合,表明在这2个杂交组合中选育茎粗较粗的植株的概率较大。‘农大4号’בDS-1’和‘DS-1’ב农大7号’杂交组合后代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叶长、叶宽、叶面积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DS-1’ב农大4号’和‘农大7号’בDS-1’杂交组合后代植株的茎粗和叶长、叶宽、叶面积间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当以‘农大4号’为母本、以‘DS-1’为父本时,选育出叶片长势较好的植株的可能性较大;当以‘农大7号’为母本、以‘DS-1’为父本时,从其F_1代植株中更容易选育出株高较高、长势较壮的植株。  相似文献   

3.
广宁红花油茶树体性状遗传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广宁红花油茶优良品种,采用林分样地调查和标准株法,对广宁红花油茶集中分布区内树体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宁红花油茶树体各性状表型变异十分丰富。在个体间,各营养器官性状按照变动系数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分枝数、枝梢长、新枝数、胸径、枝叶间距、叶缘锯齿、树高、叶柄长、枝叶数量、叶宽、叶厚、叶长、叶长宽比,枝条和叶片性状在个体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个体内,按照变动系数由大到小排列其顺序依次为新枝数、枝长、枝叶间距、枝叶数量、叶柄长、叶缘锯齿、叶宽、叶长宽比、叶长、叶厚。在个体间,花器官性状按照变动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花冠幅、雄蕊数、花瓣宽、花瓣长、花萼数、雄蕊群直径、花柱长、柱头裂数、雄蕊群总长、花瓣数;在个体内,其顺序依次为花冠幅、花瓣宽、花瓣长、花萼数、雄蕊数、柱头裂数、花瓣数、雄蕊群直径、花柱长、雄蕊群总长。  相似文献   

4.
以晒烟龙烟二号全生育期7个时期的株高、茎围、叶数、叶长和叶宽数值为依据,研究了其生长发育规律,表明其生长符合Logistic方程,并且器官间生长呈明显的相关现象,讨论了这种规律在适产优质栽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龙胆草种植密度及基肥的试验研究,分析二者对龙胆草地上部和地下部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龙胆草地上部性状株高、叶长和叶宽影响不大,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茎粗以20株/行处理最好,与15株/行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根部各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对根长、根重和小区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龙胆种植密度以25株/行和20株/行处理比较好,可促进植株生长,并能提高其产量;复合肥基肥试验中,除100g/m2处理外,各处理地上部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值均高于对照,对植株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地下部各性状,除100g/m2处理外,各处理根长、根粗、须根数、根重和小区产量值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龙胆植株各生长性状和产量性状以75g/m2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晒烟龙烟二号全生育期7个时期的株高,茎围,叶数,叶长和叶宽数值为依据,研究了其生长发育规律,表明其生长符合Logistic方程,并且器官间生长呈明显的相关现象,讨论了这种规律在适产优质栽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淡水培养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梅州实验地全光照条件下用恒定淹水位淡水培养处理红树植物桐花树幼苗1年,以人工海水(盐度8 g·kg-1)为对照,研究了淡水培养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淡水组幼苗的茎高、基径、胚轴直径等指标显著低于人工海水组,而叶片数则极显著低于人工海水组,在胚轴高、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长/叶宽、根长、根径、根数等指标上差异不显著;淡水组的叶面积比人工海水组大18.11%,差异显著。180天时,淡水组植株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人工海水组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分别比人工海水组低12.50%、18.40%、16.48%、16.32%,两组植株的根、茎、叶生物量的大小均为:茎>叶>根;360天时,2组植株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间差异不显著,但淡水组比人工海水组分别低33.88%、17.48%、28.30%、26.51%,两组植株的根、茎、叶生物量的大小均为:叶>茎>根。种植1年后,两组桐花树幼苗的存活率都达90%以上,部分植株有花蕾出现且开花,其中,人工海水组植株先出现花蕾,而淡水组植株相对迟25 天出现花蕾,但淡水组出现花蕾的株数比人工海水组多33.82%。由此可见,淡水对桐花树幼苗大部分形态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但桐花树幼苗可以正常生长,且能够开花,表明桐花树对淡水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对从国外引种的朱顶红品种的生物学指标进行了回归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朱顶红的花期(y)和叶长(x)呈显著相关(R=0.512*)(P〈0.05),其回归方程为y=10.907-0.057x;花期与株高、叶宽、茎粗、花朵直径均没有显著性相关(P〉0.05);花朵直径与株高、叶宽、茎粗也均没有显著性相关(P〉0.05);根据生物学指标把20个朱顶红品种聚成3大类,并根据各类特点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了云南河口和景洪2个试验点橡胶树无性系生长和叶片表型性状的差异,旨在揭示不同地理环境下橡胶树无性系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的表型可塑性。以9个橡胶树无性系苗木为试材,分别测定了2个试验点内苗木的茎粗、株高、叶蓬数、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长宽比、比叶面积和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无性系在单个试验点内生长和叶片性状等10个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或显著水平(P0.05);而2个试验点间茎粗、株高、叶长、叶周长和长宽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叶蓬数、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叶宽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河口试验点苗木的茎粗、株高、叶蓬数、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及长宽比均大于景洪试验点,而比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则小于景洪试验点。在可塑性方面,河口试验点较景洪试验点生长量更大,叶片更长、更大,其中614和621两个无性系生长可塑性更强,272、551、553和621号等无性系在叶面积、叶长和叶周长等方面可塑性更强。相关性分析表明,2个试验点苗木株高均与叶长和叶周长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蓬数关系不显著;代表叶片大小的10个叶片性状在2个试验区内均呈显著正相关。系统聚类综合评价表明551、614和624号3个无性系在2个试验点生长表现较好、叶片较大。  相似文献   

10.
《福建林业科技》2022,(1):81-85
于2017年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苗圃,以长柱金花茶1.5 a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以泥炭土、椰糠、河沙、蛭石和煤渣等5种基质原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10种基质配方,研究10种基质对长柱金花茶盆栽成活率及株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叶长和叶宽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柱金花茶在J_4(纯蛭石)上生长表现最好,盆栽成活率100%,株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叶长和叶宽等指标值均优于其它9种基质,植株生长健壮、枝叶茂盛、叶色深绿有光泽;在J_8(V_(蛭石)∶V_(煤渣)=2∶1)上生长表现最差,成活率仅30%,株高、地径生长量最小,分枝及叶量少、叶片无光泽。表明J_9(V_(蛭石)∶V_(煤渣)∶V_(椰糠)=2∶1∶1)、J_8不宜作金花茶盆栽基质,J_4可作为4年生以下金花茶盆栽基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径砧木对山桐子嫁接苗成活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山桐子丰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就不同地径砧木对山桐子嫁接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山桐子苗嫁接成活率为86.00%~93.20%,保存率为82.63%~90.43%;地径为7~9 cm的大规格砧木组嫁接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显著高于3~5 cm砧木组的。(2)地径为7~9 cm的大规格砧木组嫁接苗的接穗粗度、树高、冠幅、枝条数量、最长枝长度、最长枝粗度、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株叶片数量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大于地径为5~7 cm的中规格和3~5 cm的小规格砧木组的,而不同地径砧木对最短枝长度、最短枝粗度和叶柄长度的影响均不显著。(3)接穗粗度、树高、冠幅、枝条数量、最长枝长度、最长枝粗度、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株叶片数量、叶面积指数与砧木地径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文中因此认为,山桐子砧木的粗度对嫁接苗木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30种树种在典型大气污染区、重度污染区和清洁区3类不同环境下的叶面积、株高、基径、冠幅等表观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植株生长表观指标均受到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对大气污染物敏感性顺序为冠幅〉株高〉基径〉叶面积。植物对大气污染的耐受性有一个阈值。而且得到综合生长比值的计算公式GRC=0.46×RCA+0.37×RH+O.17×RBD。根据此比值和冠幅生长量增减比值,作为划分树种耐受性等级的基准数据,结合植物在典型大气污染区中的生长形态表观(叶、枝、梢、花、果的长势和受害状况)确定了植物对大气污染耐受性等级划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给蓖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淄蓖5号’为材料,测定蓖麻枝叶形态特征指标(开花时叶面积、灌浆期叶面积、收获时分枝直径)和蒴果性状指标(每穗果球数、果球质量、每果球种子数、种子质量、穗长、穗宽),分析蓖麻枝叶形态特征对蒴果性状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按蓖麻枝叶形态特征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各蒴果性状指标依次为果球质量、每穗果球数、种子质量、每果球种子数、穗长、穗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蓖麻分枝直径对每穗果球数、果球质量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31%、37%;开花时叶面积对每穗果球数、每果球种子数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53%、51%;灌浆期叶面积对种子质量变异的解释程度为51%;开花时叶面积、灌浆期叶面积和收获时分枝直径对每穗果球数、果球质量、每果球种子数、种子质量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67%、68%、76%、79%。修枝时保留粗壮枝条有利于获得更多果球、更大果球质量,开花时保持较大的叶片面积是获得更多果球和种子的重要保障,保持灌浆期较大叶面积利于获得饱满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省顺昌县开展无患子播种育苗试验,重点研究了其苗期生长动态,掌握无患子在一年中的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实生苗的苗高生长高峰期在6月到9月,其中以7月到8月生长最快,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41.8%,进入9月后苗高生长放缓;地径增长旺盛时期在8月至9月,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20%左右。进入10月后,无患子实生苗的生长逐渐以增粗为主,11月后,苗高生长基本停止。复叶片数的变化趋势与苗高基本一致,即生长高峰期出现在7-8月间。11月后幼苗陆续落叶,进入休眠期,因此,复叶片数出现生长曲线出现回落现象。同时,单株最大小叶叶长和叶宽的增长高峰期也分别出现在7月和8月。无患子实生苗从8月上旬开始有单株萌发侧枝, 8-10月单株侧枝数增加较为迅速,11月后侧枝基本停止萌发。但侧枝基径和枝长的生长并未有明显放缓或停滞。说明,此时的地上部分物质积累主要用于侧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紫穗槐幼苗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对紫稳槐幼苗的茎高、地径、叶片外部形态、生长状态等生态指标的影响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干旱胁迫时问的延长、胁迫强度的加剧,其株高和地径减小,复叶叶柄总长度、小叶数量,叶面积也逐渐减小;在长时间干旱胁迫下紫穗槐采用脱落下部枝叶的方式,确保个体生存以增强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以路易斯安娜鸢尾顶芽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激素配比诱导不定芽,定期测量组培苗株高、蓬径、主茎长和叶片数,观察组培苗的染色体数、叶片结构和开花性状等。结果表明:路易斯安娜鸢尾顶芽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产生有效生产苗最多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2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活性碳0.5 g.L-1。2年生组培苗平均株高达到71.6 cm,平均蓬径达到60.9 cm,叶片维持在6~12片,冬季仍有绿叶。组培苗染色体个数、叶片通气组织、开花性状等均与母株一致,表明路易斯安娜鸢尾组培苗可保持其母株的观赏性状和水生习性,可通过组培快速繁殖大规模生产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7.
在西双版纳采集优良无性系RRIM600、GT1和IAN873开放授粉种子(花粉来源复杂),繁殖成3个家系用作砧木试验,对其实生苗木逐株编号,在嫁接前测量6个性状指标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家系内株高、地径、每蓬叶数、大叶柄长、小叶长、小叶宽等6个性状变异系数为11.19%~27.17%;IAN873种子苗木平均株高为222.14 cm,平均地径为22.48 mm,显著大于RRIM600和GT1种子苗木的株高和地径(P<0.01);3个家系苗木株高和地径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株高和地径与叶子4个性状相关密切。橡胶树的这3个家系间和家系内单株间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8.
对苗圃中种植的红锥1.5代种子园中采集到的34个半同胞子代家系的株高、地径、叶片数量、光合能力(SPAD法)、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等7个表型进行测定,并计算叶片长宽比,结果表明:15个月生红锥的平均株高为47.2cm,株高平均变异系数为25.4%,平均地径为5.4mm,地径平均变异系数为20.7%,平均叶片数量为55.3片,平均SPAD值为38.2,平均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分别为9.0cm、2.5cm和14.3cm2,平均叶片长宽比为3.6。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8个生长表型在不同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苗期株高、地径的综合评价,参考其生长量的变异系数,共筛选出4个苗期表现优良的红锥家系,分别为A02、A08、A15和A31。  相似文献   

19.
在砚山铳卡不同立地条件下栽培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石山和土山、石灰土和山地红壤上生长都比较好,表现出对不同立地条件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快慢与立地条件的好坏密切相关.川滇桤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叶面积、叶长、叶宽、单叶鲜重、干鲜重、枝叶鲜重和生物量等10个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川滇桤木具有育苗周期短、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岩溶山区营造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林的一个优良树种,2年生平均树高为1.7m、地径为2.58cm、冠幅为0.85cm,树高最大达5.1m、地径最大达7.3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